愛立信CEO為對手發聲,抨擊瑞典政府華為5G禁令,支持企業自由競爭

2020-11-22 網易新聞

2020-11-19 12:57:35 來源: 倩倩西西

舉報

  【南方+11月19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全球知名電信企業、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瑞典國家支柱企業愛立信執行長鮑裡·埃科姆(Borje Ekholm)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批評了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禁止華為競標瑞典未來的5G頻譜拍賣的決定。

  

  據報導,儘管愛立信公司將成為禁止華為競標瑞典未來的5G頻譜拍賣的最大受益人,但是愛立信CEO埃科姆依然在聲明中表示,他的公司和國家是「建立在自由貿易的基礎上」,「開放市場和自由競爭非常重要」。他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這一禁令將限制自由貿易,並推遲該國5G的推出。「我屬於那種相信競爭從長遠來看會使我們成為一家更好的公司的人。從短期來看,這可能是痛苦的,但從長期來看,這將促使我們更加創新,為客戶生產更好的產品。」

  

  埃科姆對《金融時報》表示,他預計新電信網絡的整體推出將會推遲,並補充說歐洲的政治焦點應該是儘快推出5G。他舉例稱:「以4G為例,歐洲的爭論還是:什麼是殺手級app?而美國和中國最快推出了4G網絡,現在消費者的『殺手級』APP都是由美國和中國公司主導(歐洲公司還在爭論如何推出更好的APP時,美國和中國率先部署的4G網絡讓中美兩國的科技企業有更多、更早的機會推出受到全世界歡迎的APP)。5G也會是一樣的,這次是對企業而言。放慢5G的推出對經濟來說是個風險。歐洲面臨再次落後的風險。」

  

  據報導瑞典電訊監管機構PTS此前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決定禁用華為5G設備,但華為提出抗議後,瑞典法院裁決暫停PTS的部分決定,導致PTS本月中止了5G頻譜拍賣。

  校對 藍淑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瑞典限制華為遭多方反對 愛立信支持華為起訴
    來源:紅星新聞紅星新聞記者 龐健10月20日,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禁止參與5G頻譜拍賣的瑞典電信企業使用華為或中興公司的5G設備,正在使用的設備則必須在2025年初之前完成更換。消息一出,激起千層浪。各界紛紛譴責瑞典上述舉動。甚至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愛立信也公開支持華為。
  • 愛立信斬獲116個5G商用合同,華為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危機
    11月5日,華為對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10月20日通過的行政決定提出上訴,要求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發布臨時禁令,立即停止執行此行政決定,並撤銷該決定中關於華為的限制性要求。當地時間11月9日,在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收到華為上訴後,暫時取消對華為和中興通訊的禁令。此番風波發生後,來自瑞典的通信設備廠商愛立信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瑞典對中國企業封殺令違背公平競爭原則
    消息宣布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瑞方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國家安全為藉口,無端抹黑中國公司,公然打壓中國電信企業,將正常經濟合作政治化。這一做法有悖於瑞典奉行的自由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市場經濟原則,也違反了國際經貿投資規則。  長期以來,華為和中興等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通信技術合作,為瑞典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 【頭條】脫離華為後,榮耀與美國企業合作不需要審批;
    2.榮耀:脫離華為後,與美國企業合作不需要審批;3.魔幻的2020年,印度手機產業鏈都經歷了什麼?4.【芯觀點】瑞典政壇的深水區:愛立信為何為華為威脅本國政府;5.【芯觀點】瑞典政壇的深水區:愛立信為何為華為威脅本國政府;集微網報導,當去年10月20日,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PTS)宣布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和中興排除在新一輪5G頻譜運營拍賣之時,業內人士普遍都覺得這只不過是瑞典繼英國等歐洲國家之後的隨美國而動的俗套濫劇,然而到2021新年到來之時,大家才發現大家沒有猜中開頭,也沒有猜中結尾——由於瑞典本土供應商愛立信的輪番介入
  • 孟晚舟被羈押兩周年:華為發聲將繼續支持其尋求正義和自由
    在華為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被「軟禁」在加拿大兩周年之際,華為加拿大公司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聲明,表示將繼續支持孟女士尋求正義和自由。 聲明稱,2018年12月1日,華為CFO孟晚舟在溫哥華國際機場因美國政府提出的引渡令被捕。
  • 瑞典陷入恐慌之中!華為這招打在了七寸之上,愛立信損失超百億
    據環球媒體報導稱,在最近的幾周內,華為再一次遭受了來自西方國家的歧視,瑞典國家此前發布電信競爭項目指標,但是卻獨獨把華為排出在外,並表示不允許參與其項目的競標,此次的競爭很有可能華為也會報復愛立信在國內的發展,如果真到了雙方撕破臉的地步,很可能瑞典方面會損失慘重。
  • 全球最大IT設備製造商:華為禁令將使英國損失千億英鎊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自嘗苦果,世界上最大 地 IT設備製造商宣布,倫敦政府對華為禁令將使英方損失千億英鎊。據新浪財經在10月29日消息,據英諮詢公司Assembly Research評估,如果政府想要全面 的 替換華為設備,那麼將會對英方5G建設造成一年半至兩年的延遲,這也就意味著將會給政府帶來45億至68億英鎊的損失,約合人民幣392億。除此之外,對華為的禁令將會使倫敦在未來的十年內損失1,000億英鎊的經濟效益以及超過35萬個就業崗位。
  • 愛立信終於憋不住了:歐洲再這樣只會「自食惡果」
    近幾年5G的建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極為重要,能夠率先在網際網路上奪得優勢,而中國近些年的華為5G技術受眾很廣,在多個國家取得了大訂單,效益良好,但是有些國家對於華為的5G協議還是抱有一定的「不信任」,甚至還將華為排除在外。損失4045億?
  • 瑞典禁中企參與5G建設 中方回應 附西方多國限制華為5G不完整名單
    10月21日最新消息,瑞典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企業參與本國5G建設,跟上了五眼聯盟國家限制中國企業參與其5G建設的步伐。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提問表示:「中國駐瑞典使館已經就此作出回應,中方對瑞典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
  • 叫停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在5G頻譜拍賣中限制華為的附加條款
    日前,瑞典電視臺報導稱,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於11月9日出臺臨時禁令,叫停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PTS)在5G頻譜拍賣中限制華為的附加條款。 行政法院稱,由於此決定給華為權益帶來影響,華為有權對該決定提出上訴。行政法院進一步指出,因目前案件結果不明朗,決定頒發臨時禁令,暫停執行頻譜拍賣決定中有關華為的部分。
  • 英國正式作出5G建設決定,華為這次「輸得不冤」
    因此這一禁令甫一更新,便惹來運營商破口大罵。英國和中國企業華為的5G設備合作走到這一步,關係便徹底明了了,不合作就是不合作。就在外界都猜測會和華為的競爭對手愛立信或者諾基亞合作時,英國政府又做了個迷之操作,宣布和日本電信企業NEC建立了合作關係,打算引用日本的技術建設5G網絡。
  • 取代華為5G?愛立信突然宣布,5G合同數已超越華為
    取代華為5G?近兩年對於華為來說是艱難的,並不是因為技術的問題,也不是因為企業發展的問題。卻是因為其他方面的因素,想必大家也清楚。而讓華為遭受這一切的遭遇就是因為5G技術。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愛立信的5G商用合同已經成功超過了華為,這個跡象難道是要取代華為5G?當然這並不能取代華為的5G技術,要知道全球5G專利獲得最多的就是華為,任何
  • 科技英語:英國將禁止華為新設備的安裝
    倫敦(美聯社)——英國政府周一表示,2021年9月以後,將不允許無線運營商在其高速5G網絡中安裝華為設備,這加強了對這家中國科技公司的立場。 電信運營商被責令在今年年底前停止購買華為5G設備,並必須在2027年前將該公司的任何現有設備從其系統中移除。
  • 瑞典禁用華為中興,做出頭鳥將反傷自身
    (PTS)在公布該國將於本月10日進行的5G頻譜拍賣條件時,明確要求任何參與5G頻譜拍賣的運營商不得使用中國5G設備供應商華為和中興的設備,正在使用中的兩家企業設備被限期於2025年之前全部移除,原因是「國家安全」。
  • 瑞典安全部門稱中國對瑞典進行間諜行為,中使館:請讓事實說話
    瑞典一向主張開放發展和自由競爭,瑞典經濟成功發展也正得益於此。華為和中興等中國企業在瑞典經營多年,一直嚴格遵守瑞典的法律法規,對瑞典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華為、中興與瑞典的愛立信等公司之間開展了良好合作和競爭,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
  • 5G前夜的定點清除:美國「圍獵」華為始末
    2018年4月19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報告稱,中國政府「可能支持某些企業進行商業間諜活動」,以提高中企競爭力並促進政府利益。華為赫然在列。其中終端業務貢獻大約2.5億美元,企業業務貢獻3000萬至4000萬美元,其餘來自電信業務。在電信基礎設備方面,華為面臨的是挑戰思科、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等巨頭的霸主地位;手機業務方面,面臨著國內出海企業小米、vivo、oppo、一加等企業的激烈競爭。在政策方面,華為被印度通信部多次折騰:2006年建廠時拖了一年,因「安全問題」多次反覆,最後在接受當地政府監督的前提下得以成立工廠。
  • 英議會提新法案:使用華為等設備企業每天罰款10萬英鎊
    【環球時報記者 徐鉉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英國擬針對華為採取更多措施。據路透社24日報導,英國議會當天提出一項新法案草案,限制英國的電信公司使用華為設備。該草案顯示,如果違反禁令,電信公司將被處以罰款。與此同時,彭博社24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英國正在考慮最快於明年9月對華為實施5G設備安裝禁令。
  • 華為成為世界頂尖的5G領導者,它是怎麼做到的?
    當時程控交換機競爭格局,戲稱」七國八制「,中國的通信市場上總共有8種制式的機型,分別來自7個國家:日本的富士通和NEC,美國的朗訊,加拿大的北電,瑞典的愛立信,德國的西門子,比利時的BTM,以及法國的阿爾卡特。華為公司作為後起者,和外資企業北電、朗訊、NEC等相比處於劣勢,不僅是指營收、技術,還有知名度和客戶認可度,但是增速非常快。
  • 麥可·雅各比德斯:川普的華為禁令將對美國自身造成嚴重傷害
    美國認為使用華為設備將帶來安全風險,美國試圖說服自己的西方盟友們把華為設備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然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並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美國對華為的打壓行動如今已經升級為一項波及範圍更加廣泛的禁令:任何美國公司(以及任何在美國擁有利益的外國公司)都不得與華為公司的任何部門有任何的業務接觸。華為旗下風頭正勁的消費者部門(也就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也受到了影響。
  • 《經濟學人》:是誰在害怕華為?
    8月4日上午消息,英國政治和商業類雜誌《經濟學人》近日發表文章稱,隨著華為成為一家強大的全球性企業,隨之而來的網絡間諜及安全隱憂也日益被人們所關注,但究竟是誰在害怕華為?一味地禁止華為參與商業投標是解決安全擔憂的答案嗎?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並表示技術民族主義並非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