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真題
課程代碼:0045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教育科學研究的本質特徵是( )
A.整理知識 B.創新
C.經驗描述 D.繼承
2.西方理性主義的創始人是( )
A.牛頓 B.亞里斯多德
C.笛卡爾 D.柏拉圖
3.教育研究的層次所表現出的第二種水平是( )
A.資料收集水平 B.探究原因水平
C.遷移推廣水平 D.理論研究水平
4.要考察誇美紐斯以來直觀教學原則的演變,應選擇的研究方法是( )
A.調查法 B.實驗法
C.歷史研究法 D.觀察法
5.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的劃分標準是( )
A.根據觀察的情境條件
B.根據觀察的方式
C.根據觀察者是否直接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D.根據觀察實施的方法
6.教育觀察研究設計的第二步工作是( )
A.確定觀察內容 B.選擇觀察類型
C.制定觀察記錄表 D.訓練觀察人員
7.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樣本進行調查,稱為( )
A.普遍調查 B.個案調查
C.抽樣調查 D.相關調查
8.對調查對象的當前狀況和基本特徵的調查是( )
A.相關調查 B.現狀調查
C.發展調查 D.預測調查
9.按照調查手段所劃分的調查類型是( )
A.問卷調查 B.相關調查
C.普遍調查 D.個案調查
10.判定人數、年齡、經費開支時可用的測量是( )
A.定名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距測量 D.比率測量
11.能嚴格地隨機分派被試者,能系統地操縱自變量並完全控制無關變量的實驗是( )
A.前實驗 B.準實驗
C.真實驗 D.後實驗
12.反映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因果聯繫的真實程度的評鑑標準是( )
A.內在效度 B.內部效度
C.外在效度 D.外部效度
13.對教育實驗效益的價值判斷是教育實驗評價中的( )
A.目標評價 B.過程評價
C.成果評價 D.用途評價
14.從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結論出發,推論出個別或特殊結論的思維方法是( )
A.歸納 B.演繹
C.分析 D.綜合
15.把教學按模式進行分類,把某一問題的研究按研究思路來分類屬於資料分類中的( )
A.現象分類 B.本質分類
C.事實分類 D.表象分類
16.解釋型效度屬於定性分析中的效度類型是( )
A.內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內部效度 D.外部效度
17.方差的平方根稱作( )
A.平均差 B.標準差
C.四分差 D.離差
18.下列概念中,屬於集中量數的是( )
A.相關係數 B.中數
C.標準差 D.方差
19.基於標準正態分布進行的檢驗是( )
A.Z檢驗 B.t檢驗
C.F檢驗 D.X2檢驗
20.依據事物的數值特徵對事物分類的一種方法是( )
A.方差分析 B.回歸分析
C.因素分析 D.聚類分析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分析和把握教育問題的三個維度是:_______。
22.一般來說,樣本容量與樣本代表性呈_______,大的樣本更具有代表性。
23._______主要確定資料的真偽或真實性,即「辨偽」和「證真」。
24.教育觀察總要藉助於一定的工具,一類是人的感覺器官,另一類是_______。
25.結構性訪談調查法的最顯著特點是訪談過程的_______。
26.教育實驗研究的首要特點,是要有明確的_______。
27.就教育研究本身而言,形成_______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
28.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研究運用的就是教育科學理論研究中的_______。
29.歸納法的具體方式有三種:完全歸納法、簡單枚舉法和_______。
30._______是表達數據資料的一種重要形式,是用來表明統計指標與被說明事物之間數量關係的表格。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定性研究
32.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法
33.全結構式教育觀察
34.教育實驗設計
35.教育科學研究成果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的主要特點。
37.簡述教育觀察研究的主要特點。
38.簡述教育調查研究的一般步驟。
39.簡述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的基本特點。
40.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1小題12分,第42小題13分,共25分)
41.結合實際說說,科學合理地運用歷史研究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42.試析評價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