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循環,是懸疑片最喜歡的設定方式。在一個固定的時段中,不斷復活,不斷死亡。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十多部無限循環的燒腦片,讓你大腦跟不上節奏。(註:排名不分先後)
1、《前目的地》
個體掙扎多麼渺小,只能在寫好的命定裡徒勞浮沉。正如某話所說:所有我們曾走過的路,都是必經之路。看完悲涼得想哭。關鍵一切看似都是他自己的選擇,可實際上,他有選擇麼?總是比劇情發展快一步預感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讓我頗為不爽。
導演兄弟還是太不相信觀眾的腦力了,伏筆太明顯解釋太清楚大大削弱了燒腦快感。尋常講輪迴,都說苦集滅道,無以逃脫。今有一人,雌雄同體,跳出三界因果,仍歸五行輪迴。生命不過是一場提線木偶的遊戲,多麼叫人絕望。
2、《彗星來的那一夜》
沒覺得有什麼「燒腦」的,有的只是人類共享的對未知維度的震撼和恐懼。結尾毫無防備地從科幻硬是升華出了人性。強烈推薦這部畫面爛到不如DV短片卻出奇有力的作品。驚悚而百轉千回的一夜,看完腦海裡只能久久迴響一首歌: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真·燒腦,認真看了兩遍。第二遍主要注意一些細節,杯子啊衣服扣子啊還有走錯門二人組拿箱子跑的時候塞進去的隔熱手套……最後總結,如果以女主視角來看,到她落單遇上偽老公嚇回屋子往後,身邊已經沒有一個是最早跟著出來的那撥人了,一個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的人做出什麼來都不奇怪啦。
3、《環形使者》
看完後比較失望,看上去更像是奇幻,而不是科幻。感覺故事不夠精妙,值得回味的東西很少……布魯斯·威利斯為了許晴可謂拼了老命了,隱隱替他感到有些不值,開個玩笑啊。最大的好處在於調動觀眾參與劇情,很好的互動。不過情節還是有不那麼順的地方,好在可以忍受。遇到艾米莉之後的情節有點悶,但結尾有反轉。偏黑暗風,夜景以及開頭的絕望設定都帶出些壓抑。最終植入的親情與救贖是魂。
4、《忌日快樂》系列
影院的歡呼次數和逃出絕命鎮有的一拼,看驚悚片還是得去黑哥黑姐滿滿的大廳,都太入戲了。幾次反轉都做得挺好,也有笑點,女主超酷。「我們還沒睡過,但如果我能活到明天,我要給他生孩子!」可愛認真的處男終於不用備了…祝你們幸福,不要屈服於姿勢水平的差距啊!小成本驚悚片裡非常成功的一部,嚇到我好幾次的同時還笑點超多!女主除了漂亮還演技過硬真是出乎我意料了!也就那麼五六個室內場景才花了500萬美金就講了這麼一個蠻有趣的故事,真不錯啊。
5、《逃離循環》
真強大。男主第一次與男主面對面說話是什麼時候?是在浴缸的時候,男主掀開帘布,躺浴缸的男主說「是安娜」,並讓他要設法「逃離安娜」,才說完,就掛了。據此看,這個躺浴缸裡的男主一定是第一個經歷整個逃離過程並成功坐到地鐵的男主!注意,是整個過程!
6、《靈幻夾克》
插曲聲音慵懶而閒散,淡淡的木吉他,加上那獨特憂鬱的嗓音,無可抵擋的寂寞蔓延開來,但用心去聆聽,瞬間便可得到安靜。沉沉入睡,深深沉醉,悲涼的聲音,反而演出完美得透徹。改變愛人的命運 於是 他在波赫戰場上倒下的那一瞬間,我們便知道他的善良。孩子手中的子彈穿透了他的大腦,這便是他第一次險些和死屍為伍。他僥倖存活,卻患上嚴重的失憶症,確切的說,那顆子彈奪去了他一生的真相。第二聲槍響則發生在他搭車回家的路上。
7、《毛骨悚然》
前半段影片的劇情氛圍營造的還算令人毛骨悚然,後半段那簡直就是人物的智商之低和劇本之差令人毛骨悚然了。影片整體還有諸多令人不能忍的毛骨悚然的巧合,真是嚇死人了!大師創造力下降,是可以理解的。跟解救吳先生一樣的毛病,浪費了香川照之的演技。好想知道那種控制人的藥是神馬?毛骨悚然 我還是喜歡叫怪鄰居,算了,還是毛骨悚然吧,怪鄰居聽起來和怪老頭有點相似,畢竟怪老頭還是很可愛的童年回憶啊。
8、《意外空間》
你的人生總共70年,35年裡你和你爸你媽呆在一起,但終歸有一天你會和一個女人在這個循環裡呆35年。出乎意料啊,這麼好懂不燒腦創意還不錯可看度挺高的懸疑片不多見了。循環樓梯槍擊和馬路哮喘,只有潛意識能耐住寂寞安於困境,現實才能維持美好。蠻有趣的南美魔幻現實主義,就是呈現起來有點糙。比較贊同長評中的一篇,循環空間是隱喻的具象化,人總是年輕的時候積極努力,到了一個年齡轟然巨響,忘記竹片,忘記撲克牌,忘記重要的東西,開始頹廢度日,人人如此,世代如此。
9、《一天》
復仇版的原始碼。片名也很有意思,既代表一天的無限循環,又代表故事背景下最重要的小男孩一天。可以中途完美反轉又一氣呵成,每個人都有想保護的人,甚至死去的小男孩一天,也試圖用時空無限循環的方式讓父親能夠脫離背負著復仇的心理痛苦和折磨。航班上驚醒,以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可怕的夢而已。但醒來後發現所有的事都和夢裡的情景一樣,夢照進了現實,拼命的阻止卻無濟於事。金俊英看著自己的女兒恩靜,李明哲看著自己的妻子美京一次又一次的死在了一場車禍之中。噩夢的一天不斷的重複。
10.《無盡》
比怪物玩弄人類更可怕的是什麼?沒有出路,只有無邊的空間牢籠。「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營地的輪迴不是十年一次。如果十年一次,則片末才是營地眾人的第一次死亡,但眾人顯然意識到自己在輪迴中,意識到怪物(我傾向於外星人)的存在,說明他們輪迴過了。而且如果三月齊圓就是輪迴周期,兄弟呆了兩天就經歷了從一月到三月的變化,則營地的輪迴周期只是幾天而已。輪迴重置後人會「返老還童」,營地眾人如果十年輪迴一次,則不會如此年輕,證明他們的周期很短,導致他們「青春常駐」。
11、《恐怖遊輪》
船上的那架跳針唱片播的音樂和片尾Jess帶兒子開車時路邊的兒童樂隊奏的旋律是一模一樣的(要仔細聽才能聽出來),這也是Jess死前留在潛意識裡的音樂,所以在船上又以另一方式重現了。
有人說Jess有兩個,一個善良一個邪惡,我不太同意。所有Jess本質上都是善良的,她們上船之前的狀態都是一模一樣的,而到了第三個階段每一個Jess都是很堅定地要殺死全船的人,而她們的出發點都是救全部的人一起回去,因為她相信殺死所有人後死者就會全部復活。
12、《原始碼》
還好結局不是停在最後那一吻上。希望在美好時停住,是內心脆弱的表現。從美好開始,延續下去,才飽含未來充滿的堅強和希望的力量。誰的人生沒有遺憾?但你要相信,在另一個世界,那些遺憾會被彌補。當你越多佔用關於這部電影有知的部分,就會發現更多的未知領域被揭開,深入思考下去,會有更多的假設和悖論蔓延開來,由此影片情節的緣起、走向和隱喻對於不同的受眾來說就有了N多種可能性,於是在一起觀看了《原始碼》的人,對於影片可能會獲得完全不同的情節復盤結果。
13、《土撥鼠之日》
看到後半段才開始有感覺,享受每一個今天,不管明天會不會來。生活似乎總是一成不變,我們早已習慣如同機械般熬過程序化的每一天。可久而久之難免心生厭倦,日子也仿佛停滯不前。此時不妨以另一種心態和方式去面對人生種種,也許會從以往日復一日的乏味與灰暗中發現一片久違的晴空。這是最早的無限回檔片嗎?我整個過程中都在想作為女人應該怎樣才能躲過這種人的招數。
14、《羅拉快跑》
每一秒你都在改變世界。這部太酷了 一個多小時就像十分鐘!愛情狂奔,每一個回頭都是另一種可能。依稀記得列維-史特勞斯曾想窮盡敘述結構,歸其於一些基本原型。但在我看來敘 述結構和敘述內容是不可分割的。甚至我以為在某些情況下敘述結構才是主體, 因為結構本身成為概念載體,尤其是當敘述者表達一些抽象概念時,比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