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冠死亡率太高?「懂王」提供了另類算法

2021-01-10 長安觀察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HBO新聞網專訪時,主持人斯旺提問為何美國的死亡率「如此糟糕」,川普馬上拿出幾張圖表辯解道,「我們在很多方面的指數都是最低,比全世界都低。」而當斯旺提醒死亡率計算應考慮總人口數時,川普馬上激動地「糾正」,「你不能那樣計算!」「你看這張表,你必須用死亡人數除以確診人數!」「我們就是最好的。」此言此行讓主持人當場「石化」,不少美國網友表示「我還以為我在看滑稽劇」。

死亡人數除以確診人數得出的僅僅是「致死率」,而國際上普遍採用的死亡率則是統計單位人口數(通常是每100萬人)內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後者才是反映一國疫情嚴重程度的指標。所以看到幾張粗糙的圖表後,主持人斯旺才會長嘆「可是每天有1000多名美國同胞死去啊」。

這並非川普首次對疫情數字提出「專業見解」。此前,為淡化疫情的嚴重性,他拋出了病例增加是因為進行了更多檢測的論斷,還稱「如果我們馬上停止檢測,就會有很少的病例。」而對這樣的「統計學」誰敢提出異議,全按「播報假新聞」和「故意唱反調」處理。

科學靠邊站,總統說了算。稍加梳理就會發現,「懂王」的「經典語錄」充斥於美國抗疫的全過程。

在病毒預防上,川普一度咬定「不用戴口罩」「圍巾比口罩更厚更好」。為了展示自己詼諧幽默的「人格魅力」,還曾提出戴口罩會「有損男子氣概」。

在病患治療上,川普公開向全美人民介紹「消毒劑治療法」,有人盲目試「藥」,白白搭上性命;抗瘧疾藥物羥氯喹也被他吹成抗疫「神藥」,提出反對意見的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局長裡克·布萊特,隨即就被炒了魷魚。

在疫苗研發上,科學家們還未作表態,川普就興衝衝地宣布自己親自掛帥疫苗研發,並保證是「你們從未見過的速度」。

在抗疫舉措上,為催促社會重啟,川普數次下令學校全面開學,給出的理由是「小孩的免疫系統如此強大」。這兩天,川普再次在推特上寫道:「開學吧!!!」,忍無可忍的美國民眾將「閉上你的嘴(SHUT YOUR MOUTH)」送上了網絡熱搜。……

總統張口就來,政客跟著忽悠,民眾只能認命,奇葩的抗疫之路,是美國制度弊端的現實折射。面對美國政府顯而易見的防控失敗,面對疫情防控被政治化的荒謬現實,號稱精妙無雙的美式制度毫無糾偏能力,似乎全然無法對前臺政客的出格言行產生約束。為平息質疑,白宮發言人還多次翻車,聲稱「總統不是平民」「科學不應該阻止這一進程(川普要求開學)」。

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超過15.6萬例,大大超出「懂王」曾經預測的「6萬至7萬的上限」。全球第一大疫情重災區的事實,民眾因此遭受的痛苦,無論用什麼「統計學」都無法粉飾。

相關焦點

  • A型新冠患者死亡率高,A型國家是死亡率最低,怎麼回事
    ,O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比其他人群更低。,又出現了一個與此研究相反的現象,那就是O型越多的國家,新冠患者的死亡率一個比一個高。但事實恰恰相反:美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這些O型比重大的國家,不僅患者數量龐大,死亡率也奇高。尤其是美國大有後來居上之勢。而與此同時,A型為主的發達國家德國,北歐和日本。不僅感染的數量少,而且死亡率也很低。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巨大的反差呢?同樣是因為血型性格。
  • 如何比較新冠病毒的各國死亡率?
    在新冠病毒的襲擊下,各個國家都出現了較大的傷亡,有些國家顯得更嚴重,有的國家看起來死亡率很低,但其實有很大的爭議。因為新冠死亡率在某些選舉政治的國家中是敏感的政治問題,不管是出於有意還是無意,都會造成數據的偏差,所以直接比較死亡率是有風險的事情。
  • 川普宣稱美國新冠死亡率最低,世衛稱數據滯後,美校園是否重啟吵...
    中新社·華輿訊據美國中文網報導新冠死亡率降低 福契警告不要陷入「錯誤自滿」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契(Anthony Fauci)周二警告說,美國不能因為新冠死亡率下降,而陷入「錯誤的自滿」。他指出,這種病毒可能導致其他嚴重的健康後果。
  • 美官員估測新冠肺炎死亡率0.1-1%
    美國衛生官員表示,估測新冠肺炎死亡率在0.1-1%之間,這低於世衛組織估測數據。另外官員表示,正在審查有關新冠測試的費用問題。美國衛生官員當天向媒體表示,基於美國的數據模型,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在0.1%-1%之間。
  • 「死亡率不能這樣算」,川普推出獨特算法,美媒嘲諷是人命鬧劇
    美國在抗疫方面究竟有沒有取得成果呢?身為總統的川普認為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最有發言權。據環球網近日消息稱,美國總統川普接受專訪時為證明"美國新冠死亡率世界最低",居然和主持人扛了起來。報導稱,當斯旺問及為何美國的死亡率比其他國家糟糕時,川普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幾張圖表。
  • 美國學者稱,新冠病毒肆虐,乃是天意?戴玉佩,能夠預防新冠?
    如今,新冠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大流行,歐洲暴發二次疫情,美國、印度、巴西等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屢創新高,人類世界仍籠罩在新冠病毒實際上,2019年6月,也就是早在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研究團隊正在進行著一項大鼠實驗,要說這些大鼠是完全與外界隔絕的,不存在接觸到新冠病毒的可能。但詭異的是,在美國新冠疫情爆發後,這些大鼠出現了類似COVID-19的病變。
  • 印度新研究:髒亂差的窮國新冠死亡率較低,印度幾乎全佔了
    ,衛生條件和環境條件差、水質差的國家新冠肺炎死亡率較低。印度媒體報導稱,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一直對較貧窮國家的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低於富裕國家感到疑惑。CSIR總幹事謝哈爾·曼德博士說,人口結構、衛生條件和自身免疫力與新冠肺炎死亡率呈正相關
  • 體溫升高可能有助於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人體對抗新冠肺炎的機制...
    新冠肆虐已一年有餘,在沒有特效藥,且病毒變異、疫苗尚存在種種不確定性的狀況下,如何有效改善疾病的進展、降低死亡率,成為新冠救治中的頭號話題。本項研究發現,人體早有有效對抗新冠肺炎的機制:高燒。 新冠病毒依賴其表面的S蛋白與人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進而入侵細胞。
  • 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實為多少?
    圖源:unsplash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個組織機構對於發布確診病例、死亡和康複數據的統計和研究從未停止過。數據公開是件好事,如何從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是數據科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但這並不是完全準確的:統計易出現偏差,而使用原始數據來計算冠狀病毒死亡率的政府機構剛好踩到這些雷區。事實上,選擇偏差太普遍了,這是一個常見的數據科學問題,現實中處理數據時會經常遇到。當數據不是在總體中隨機抽樣時,選擇偏差就會出現。自動提取數據或者主動運用數據收集器,而不是被動使用數據收集器時,經常會發生選擇偏差。
  • 新冠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有多高?《自然》研究綜合多國數據得出結果
    2020年進入倒數第2個月,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4700萬。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冬季,一些國家地區的疫情再次嚴峻起來。新冠病毒的傳播水平和感染的嚴重程度究竟有多高?死亡人數通常被用作評估傳播率和感染嚴重程度的關鍵指標,但由於各國報告的老年人的死亡率存在很大差異,簡單比較死亡總數可能會對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播水平產生錯誤的認識。另一個指標是血清陽性率,即通過血清學調查估算有多少人對新冠病毒產生抗體。抗體表明一個人是否在某個時期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可以指示整個人群的感染率。但這一類數據受到檢測能力的影響。
  • 新冠肺炎3.8%的死亡率,究竟高不高?在疾病譜裡還真排不上號兒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接近500萬,已達4935206人,每天仍在以接近10萬確診者的速度增加。其中美國擁有157萬確診者高居世界各國疫情榜首。根據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調查報告數據:我國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為3.8%。
  • 《自然》深度報導:全球新冠死亡率正在下降 原因是什麼?
    全世界範圍內,新冠病毒造成的疾病(COVID-19)已經累計感染超過5000萬人,造成120萬人死亡。一個壞消息是,目前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株在多方面顯示出,傳播性比最初出現時更強;一個好消息是,在世界各地,很多醫療機構觀察到,COVID-19的病死率不斷下降,進入重症監護病房(ICU)的新冠患者,現在有更高的機會存活下來。
  • 王孟源:我的抗擊新冠經驗,在美國太不容易了
    然而正如我一再解釋過的,美國的資本家對一個不讓他們為所欲為的強盛國家沒有興趣,所以在過去40多年,徹底地扭曲顛覆了美國的思想、學術、輿論、宗教、政治和社會體系。他們的目的在於獨佔經濟發展和全球掠奪的果實,但是能提供高效服務的政府機器就像健全的人體免疫系統一樣,自然會是寄生物的潛在絆腳石,必須優先排除。
  • 新冠病毒還未平息,一場更可怕病毒再度襲來,死亡率高達9成
    ,已經讓200多萬民眾身陷囹圄,但是儘管處境已經這般危急,屋漏偏逢連夜雨,新冠病毒還未平息,一場更可怕病毒再度襲來,死亡率高達9成。其實伊波拉最早出現的地點就是在剛果地帶,它的名字也是取自於剛果附近的一條河流名,據說當時這不知名的病毒就是通過該河流而在非洲境內蔓延,它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肢體接觸,與新冠病毒的呼吸傳播不太一樣,所以說在蔓延速度上並沒有新冠病毒來的猛烈,但是它的到來之所以會讓民眾產生比新冠病毒更大的恐懼感,主要就是因為它超高的死亡率,從現有的相關數據上我們可以發現,伊波拉病毒的死亡率一般維持在
  • 如果美國真的新冠群體免疫了怎麼辦?
    最新消息,截止至11月11日,美國已經累計新冠感染者已經達到了1070萬!而美國的總共人口數是3.3億,感染率已經達到了3.24%,也就是說,在美國每33個人中就有一個感染新冠。再來看看單日新增確診數11月11日,美國新增確診達也創了新高,達到了146582例(好吧,最近經常創新高)。
  • 美國的十字路口|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的疫情應對太糟糕
    主要問題不是出在醫療系統上,而是美國的應對太糟糕美國政府宣布將和大型醫藥連鎖店合作,進行新冠疫苗的派發和接種工作,並已於12月啟動疫苗接種計劃,預計在12月讓2000萬美國人接種疫苗。凱斯向澎湃新聞表示,從很多維度來看美國的疫情並沒有那麼嚴重。美國的醫療系統由於疫情反而變得更受歡迎了,特別是能夠進行新冠檢測和疫苗接種後。
  • 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
    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陳丹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已造成上百萬人死亡。專家呼籲關注瀕危靈長類動物,因為這些人類「近親」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風險群體。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3日報導,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400多種脊椎動物後預測,白頰長臂猿、蘇門達臘猩猩和西非低地大猩猩等極度瀕危的靈長類動物因與人類遺傳相似性,尤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研究牽頭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態學和進化學教授哈裡斯·盧因說:「圈養或野生的瀕危靈長類動物暴發類似冠狀病毒疫情的可能性非常高。」
  • 研究估計美國新冠疫情真實死亡人數比官方數據還多28%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7月1日報導,一項新研究估計,美國與新冠病毒大流行有關的真實死亡人數,比官方統計數字可能高出28%。這意味著,每出現3.5名已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死者,就另有1名美國人因疫情死亡。理由是,美國沒有足夠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無法對所有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做出明確診斷,尤其是在疫情暴發初期。而且,可用的檢測手段有時出錯,導致實際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被告知他們並沒有感染。另外,一些州沒有像其他州那樣及時地編制死亡證明數據。為了獲得更可靠的與新冠病毒相關的死亡人數,由耶魯大學流行病學家丹尼爾·溫伯格領導的一個小組著手確定美國3、4、5月份發生的「超額死亡」人數。
  • 「神藥」再添新兵:他汀類藥物可降低新冠死亡率 概念股名單一覽
    「神藥」再添新兵:他汀類藥物可降低新冠死亡率 概念股名單一覽 ,近日有研究指出他汀類藥物也可降低新冠死亡率。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還要可怕,死亡率超高,令人膽寒!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發展一直都比較平緩,但最近這幾百年人類的腦子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多新科技的出現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即便是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家都聚在一起,也難以準確預測出未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