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什麼?皮膚是一個活的器官,為什麼要強調它是一個活的器官,因為只有活的東西才能受傷,只有活的東西才能自我修復。它是人類對抗外界的唯一屏障,保護我們不受外界病毒入侵影響。它就像是訓練有素的士兵包圍城市的安全。
當然它經常會受到攻擊,對於普通的撕扯刮削它是有自己的抵禦能力的,偶爾的去角質,深層清潔並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傷,但是長此以往,頻繁的撕扯刮削就讓皮膚不抗重負,最終就會導致皮膚受傷。
我們的皮膚其實很厲害,按大類分其實可以分為堅固的角質層,一個生生不息的中層(表皮層),以及一個提供支持的底層(真皮層)。剛剛我們強調了皮膚是一個活著的器官,它需要在幾十年的時間內保護內部器官,這就要求角質層必須是「不斷生長」的。老舊的角質,在失去能力後就會從皮膚表面脫落。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角質層」一直存在,但是「角質層」的「細胞」卻是每過一段時間就被替換成了「新人」。
新人從哪裡來呢?這就是表皮層的責任,如果說角質層是「軍營」,那表皮層就是「士兵訓練學校」,而且這個學校還是分年級的,從一年級到三年級。
(嗯,一群小學生~)
一年級的小朋友呆在表皮層底部叫做基底層的地方。是一個小寶寶,水嫩水嫩的,感覺能掐出水來。
二年級的小朋友向皮膚表層走近了一點點,這裡是有棘層,細胞變得更成熟了,還長出了角。
三年級的大朋友,內部開始變得複雜,為上戰場作準備,給自己準備了堅硬的盔甲(蛋白質殼),此處叫顆粒層。
從顆粒層出來就是真正的戰士了。此時細胞內部水分已經大大減少,在外部還堆積著大量特別吸水的物質,我們叫它「天然保溼因子」。主要是一堆各種「胺基酸」、"尿素",等等等等,總之堆積了那麼多吸水材料就是防止體內水分的流失,水分到了這裡就被擋住了,休想離開。
(豪橫……)
在學校的培訓階段細胞還是一層薄薄的細胞膜,但是到畢業的時候他們已經穿上了厚厚的蛋白質殼。
這些殼的組成有「兜甲蛋白」(盔甲的金屬片),有能「內披蛋白」(盔甲的絲綢內襯),還有周斑蛋白和包斑蛋白(盔甲裝飾),穩穩安全感的士兵結構。
細胞和細胞之間手牽著手用一種叫做細胞橋粒的蛋白緊密相連,細胞和細胞之間還布滿了「細胞間脂質」。
這個細胞間脂質是個智能的建築材料不是一堆油脂胡亂堆在一起,而是智能的自動拼接成「一層水/一層油/一層水/一層油」的循環結構。及其不透水,又結構緊密。
這樣形成的角質層,內部及其吸水,外部滴水不漏,還有堅固的城牆,打不破,還會自我修復再生。
(呼,及其神奇~)
表皮層一步一步訓練了「角質層」,這個厲害的角色,那這裡既有一個問題,這麼巨大的工程,後勤補給(營養)從哪裡來呢?
「護膚品~「,「嗖」的一聲粉筆頭扔過去--人類進化了幾百萬年,護膚品最近幾十年才出現,你是要餓死古代人的角質層嗎?
標準答案「從身體來」,通過依靠血管運輸營養物質到真皮層。真皮層裡遍布了毛細血管,但是到表皮層就沒有了。所有的營養物質、氧氣,到真皮層就下車了,然後慢慢步行到目的地,或者說叫「滲透」到表皮層裡面去了。
毛細血管平時負責運送氧氣和營養物質,但是到了危急時刻還要負責運輸免疫細胞。正常情況下」毛細血管「很細,在遇到特殊的情況的時候就會通過」擴張「,來增加運輸能力,這就像原來的2車道變成了4車道。我們常常提到的泛紅,就是「毛細血管」擴張後血液透出皮膚表面形成的視覺效果。角質過薄或者受到刺激都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真皮層提供後勤供應,保證皮膚健康豐潤有彈性,所以如果抗老防皺,主要針對真皮層想辦法。
表皮層在真皮層支持下生產出刀槍不入的角質層,保持水分不流失,也防止外界有害物質進來,所以保溼和修復,就基本上是在表皮層做文章。
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美白、閉口、幹紋細紋主要在表皮,而淡斑、痘痘、衰老皺紋又是在真皮。這些需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理解它。
人體有這麼強大的自我保護系統,想要破壞及其不容易,但是一旦破壞了修復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所以大家一定要善待自己的皮膚,選擇合適的護膚品不要再拿自己的皮膚當試驗田。
附上之前寫的關於護膚品選擇的文章:
溫馨提醒:護膚前請了解自己的皮膚需求,別讓護膚透支了你的工資
琳琅滿目的潔面產品,遍地的廣告陷阱,你應該怎麼選擇?
化妝品配方師是如何辨別清潔產品的好壞的
經常被種草拔草,踩坑退坑?盤點護膚產品選擇中你不知道的細節
十分鐘掌握各季節護膚重點,遠離換季皮膚問題
#皮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