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和我一樣,看著放得特別大的宇宙圖片,突然會覺得有些害怕,因為那一望無邊的黑暗,你不知道裡面藏著什麼…
宇宙的神秘也吸引著科學家們不斷地探索,而人們的興趣也早已走出太陽系。畢竟,在浩大的宇宙中,太陽系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那麼你不禁會想,這麼大一個宇宙,只有太陽系有生命是不是有點「浪費空間」呢。
而北京時間昨天傍晚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來自日內瓦大學的瑞士科學家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以及普林斯頓大學的加拿大裔美國宇宙學家James Peebles,以獎勵他們「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結構和歷史的新認識,並首次發現了圍繞其他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簡直非同尋常」
日內瓦大學77歲的天體物理學家Michel Mayor和53歲的天文學家Didier Queloz因發現第一個系外行星而被授予此獎項。系外行星是太陽系外的行星,它繞類太陽恆星運行。早在1995年10月,他們發現與木星相似的氣態星體飛馬座51b(51Pegasi B),當時引發了一場在宇宙其他地方尋找生命的革命,當時「沒人知道系外行星是否存在」。
Mayor和Queloz通過利用都卜勒光譜儀技術找到系外行星,該技術可以測量在行星和恆星圍繞共同重心運動時恆星發生的微小擺動。這種擺動交替地使來自恆星的光發生藍移和紅移。
「這一發現是我們整個職業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能獲得諾貝爾獎簡直非同尋常」 Mayor和Queloz在周二的一份聲明中說道, 「也許我們可以發現某種形式的生命,但我們不知道哪種形式。」目前科學家已發現4000多顆有支持生命條件的系外行星。
兩位來自瑞士的諾貝爾獎獲得者Didier Queloz 和 Michel Mayor在2005年的合照(圖片Keystone / LaurentGillieron)瑞士卓越的教育與創新
諾獎向來是一個國家研究實力的明證,而在諾獎榜上瑞士科學家也是常客,自1901年以來瑞士共獲得28項諾貝爾獎(21項科學類獎項)。這個坐落在阿爾卑斯山的小國每1000萬居民就擁有32.77諾貝爾獎得主,相比之下美國的平均值為11.48和歐盟為9.44。這些瑞士科學家中就包括著名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因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瑞士能夠在國際教育、研究和創新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也得益於其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以及有力的經濟和政府政策支持。
插播一下,對瑞士高等教育感興趣的同學,注意啦!
我們10月26日-27日在中國國際教育展-上海站等你喲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教育展的更多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