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很多「無肉不歡」的一天見不到豬肉都不行,豬肉不僅可以單獨烹飪還可以和其他的菜進行搭配,味道各不相同。不過受到了今年的疫情影響,豬肉的價格飆升,很多家庭開始縮減在豬肉上面的開支了,讓正處於長身體階段的年輕人「叫苦不已」。今天我們來聊的話題不是豬肉的價格,而是該買什麼樣的豬肉比較健康、口感好。
眾所周知,市場上的豬肉往往都會被蓋上印章,有些豬肉是紅色印章而有些則是藍色印證,這兩種豬肉皮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這兩種印章可以區分豬肉的種類。
為什麼要給豬肉蓋章?
以前在農村,逢年過節農民們都喜歡將年初養肥的小豬宰殺了吃,吃一部分,另一部分可以賣給鄰居。當初這個過程非常簡便,豬肉價格往往都是農民們自己規定的。之後國家對於豬肉品質和豬肉價格進行了管控,現在屠宰戶需要將豬送到動物防疫站檢查,確定沒有問題了,才可以到指定的屠宰場進行宰殺,這個過程對於老百姓們來講實在是太麻煩了,所以現在農村養豬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
在檢測豬肉品質的過程中,就需要給豬肉蓋章了。不管是個人養殖的生豬還是大型養殖場養殖的生豬,在屠宰之前都需要經過動物檢疫部門的檢驗並且加蓋藍色滾動疫章的,而定點屠宰企業企業應該加蓋上藍色肉類質量檢驗章和紅色登記密封。所以我們在購買豬肉的時候也會見到紅藍相間的印章了,每一個印章都是經過嚴格的檢驗流程才能蓋上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之所以豬肉上的印章顏色不同,很多人表示,和豬肉的種類有關係。之前有人表示,如果豬肉上蓋的是藍色印章,說明是公豬,如果是母豬就蓋的是紅色印章。如果想要口感好吃就要選對豬了,炒菜選公豬肉,母豬肉肉質比較老不太容易炒熟。
不過也有人表示這是無稽之談,一方面是是因為母豬是用來生小豬的,成本比較高,市面上的母豬肉還是非常少的。此外,印章不僅只有紅色和藍色,還有藍紫色,藍色表示檢疫合格,紅色則表示肉質等級,和公母豬是沒有關係的。
豬肉上的印章不僅顏色不同,形狀也是不同的,圓形印章是我們非常常見的,三角高溫章則應該引起重視了,因為代表這種豬肉在檢測後可能含有病毒和細菌,需要經過高溫處理後才能出售。長方形的印章和橢圓形的印章是不能直接銷售的,因為屬於食用油印章和工業油印章。如果遇到一個X型的印章,即使豬肉價格再便宜也不能買,意思就是禁止出售的,如果遇到有賣家還在賣就可以舉報了。
現在你知道豬肉身上印章的作用了吧,很多人在買回家之後都會去除有印章的豬皮,其實不必如此。這些印章的材質都是食用色素,對人體是無害的,所以不必去除也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