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利用AI教機器人「物理直覺」 從雜物堆中抓住物體準確度達87%

2021-01-19 前瞻網
谷歌利用AI教機器人「物理直覺」 從雜物堆中抓住物體準確度達87%
 Emma Chou • 2019-03-27 09:21:16 來源:前瞻網 E125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對物理定律有直觀理解的機器人可能聽起來像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說中的某些東西,但谷歌機器人部門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經基本上創造出來了。他們認為,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可以為未來學習投擲、滑動、旋轉、揮桿、接球和其他運動技能的系統奠定基礎,這些技能目前對即使是功能最強大的機器也是一大挑戰。

「儘管在使機器人有效抓握物體,視覺上自我適應甚至從實際經驗中學習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機器人操作仍需要仔細考慮如何拾取、處理和放置各種物體,尤其是在非結構化設置中。」谷歌學生研究員Andy Zeng在博客中寫道,「所以,機器人能不能學會有利地使用它們,而不是僅僅是基於動力學,從而開發出一種物理『直覺』,能讓它們更有效地完成任務?」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Zeng和他的同事們與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他們稱為TossBot的拾取器機器人,該機器人學會抓取物體,並將物體扔到其「自然範圍」之外的盒子裡。TossBot不僅比以前最先進的型號快兩倍,而且實現了兩倍的有效放置範圍,可以通過自我監督來提高。

可預測性的投擲並不容易——即使對人類來說也是如此。抓握、姿勢、質量、空氣阻力、摩擦力、空氣動力學以及無數其他變量會影響物體的軌跡。通過反覆試驗建立彈丸物理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能的,但Zeng指出,計算成本太高了,需要大量的時間,並且不會產生特別普遍的策略。

相反,TossingBot使用彈丸彈道模型來估計將物體送到目標位置所需的速度,並使用端對端神經網絡 - 以生物神經元為模型的數學函數層 - 對來自頭頂的視覺和深度數據進行訓練,從而在預測該估計值基礎上調整攝像頭。 Zeng表示,這種混合方法使系統的投擲準確率達到85%。

教TossingBot抓住物體有點棘手。首先,它會反覆嘗試「糟糕」的抓取動作,直到找到更好的方法,同時,它還會偶爾以從未嘗試過的速度隨機投擲物體,從而提高自己的投擲能力。在經過大約14個小時的10,000次抓握和投擲嘗試後,TossingBot可以在87%的時間內牢牢抓住雜亂堆中的物體。

也許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經過一兩個小時的訓練,TossingBot可以適應前所未見的位置和假水果、裝飾物品和辦公物品,以及類似的、幾何形狀簡單的小東西。 「TossingBot可能會更多地依賴幾何線索(例如形狀)來學習抓握和投擲。」Zeng說,「這些新出現的特徵都是從無到有,在任務級的抓握和投擲之外,沒有任何明確的監督。然而,它們似乎足以使系統能夠區分對象類別(如桌球和記號筆)。」

研究人員承認,TossingBot還沒抓取過脆弱物體進行測試,並且使用嚴格的可視化數據作為輸入,這可能會妨礙其在測試中對新對象做出反應的能力。但是他們表示,物理學和深度學習相結合的基本理念,是未來工作一個有前景的方向。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谷歌TossingBot機器人投擲準確度達85%
    隨著人工智慧的再次突破,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家庭機器人更多的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各大廠商也在積極布局智慧機器人市場,谷歌也不例外,據了解,谷歌機器人部門研發的TossingBot機器人投擲準確度達85%,令人驚喜。
  • Jeff Dean撰文:谷歌AI 2018研究成果匯總
    部分原因是手機中實際使用的物理傳感器有所改進,但更大的原因是計算攝影這一科學領域的進步。 我們的研究團隊發布了最新研究技術,並與谷歌的Android團隊和消費硬體團隊緊密合作,將最新技術應用在最新的Pixel和Android手機及其他設備中。 2014年,我們提出了HDR+技術,通過該技術,攝像機捕捉到一組幀,然後在軟體中對齊這些幀,並將它們與計算軟體合併在一起。
  • Tend.ai 可培訓機器人,幫你同時操作多個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
    為什麼不讓機器人來為你做這些事情呢?Tend.ai 就是一個可以滿足您這種需求的新公司,它能夠幫助用戶訓練協作性機器人操作機械,而這種機械操作本來是需要重工業服務機器人來完成的。Tend.ai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Mark Silliman 在一次採訪中說道:「有一次,我看到我的一個朋友有 20 臺 3D 印表機,為了讓這些機器保持運轉,他妻子必須每隔三分鐘就跑到機器那裡進行一些相關操作,於是我有了這個想法。與其讓配偶來從事這份繁重的操作多個印表機的工作,為什麼不利用最新的協作機器人呢?這些機器人不就是為了與人合作,為人服務的嗎?」
  • 看一遍人類動作就能模仿,能理解語義的谷歌機器人登上無監督學習的...
    然而學習這些技能需要先人工編寫一個獎勵函數,然後才能讓機器人開始優化它。相比之下,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做法來理解任務的目標,或者只是被告知目標是什麼,就可以完成任務。目前,谷歌期望通過教會機器人理解語義概念,以使得機器人能夠從人類的示範中學習動作,以及理解物體的語義概念,完成抓取動作。以下為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的這篇谷歌博客的部分內容。
  • AI求解薛丁格方程,兼具準確度和計算效率,登上《自然-化學》
    ,它僅利用分子在三維空間中的原子排列來完成。還有一些利用大量簡單數學構造塊表示波函數的方法,但這些方法過於複雜,難以針對較多原子計算波函數。該方法以可接受的計算成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準確度。」在交換兩個電子時,波函數需要改變符號,我們必須將這種特性引入到神經網絡架構中才能使之奏效。」
  • CB Insights:2017全球AI企業100強(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解決不良信息過載問題,為有大量數據負擔的知識專家解決無法抓住輔助決策的重要信息的問題。AlphaSense 提供對專有研究資料庫的訪問,並包括金融語言的語義知識和相關性分析以表達有價值的隱藏信息片段。5. AnkiAnki 的使命是把人工智慧和消費機器人帶入日常生活。Anki的主要產品是Anki Overdrive,用技術結合電子遊戲和物理道具。6.
  • 強哥帶你教好高中物理之一:概念課(中)
    一切物理概念都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在建立物理概念的過程中,應儘可能從具體的事物、事例、或實驗出發,使學生對物理現象有一個清晰的印象,然後再通過分析,抓住現象的本質,使具體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從而形成物理概念。1.把握三性1.1.準確性.
  • 人工智慧利用神經網絡來控制機器
    人工智慧利用神經網絡來控制機器,或者是人工智慧根據預定的規則來控制機器.人工智慧可以用於搜索,診斷,預測,監控和機器人等諸多方面.人工智慧為人類提供了創造性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不僅能創造出改變,同時還能控制它們.世界對於人工智慧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因為它們讓人類工作變得更加高效.然而,智能的出現時間還很短暫,遠沒有到大眾普遍接受的階段.那麼,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
  • 最牛抓取機器人:X射線「看透」物體堆,還能適應不同環境
    第一項研究介紹了X射線機器搜索方案,能提高機器人識別目標物體的準確率。第二項研究介紹了一個適應訓練算法,能提升機器人在不同環境中抓取目標物體的能力。在實驗環境中,機器人模型的抓取準確率達到82%!在模擬真實環境條件下,該機器人模型的抓取準確率也可以達到最高90%。
  • 中國完成首例AI+5G心臟手術!谷歌大腦新型優化器LAMB加速大批量
    谷歌大腦去年,谷歌發布了基於雙向 Transformer 的大規模預訓練語言模型 BERT 並開源。近日,來自谷歌大腦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種新型優化器 LAMB,有效降低 BERT 預訓練時間,76 分鐘即可完成 BERT 預訓練!3.【新聞 | 2019全球AI人才分布圖:美國佔44%,中國人才淨流入】來源:jfgagne.ai
  • 谷歌AI總指揮Jeff Dean特寫
    Jeff Dean成為谷歌 AI負責人,同時也開始掌舵整個世界人工智慧的前進方向,他的團隊也是產量驚人,比如最近發表的文章,關注如何生成更加真實的虛擬聲音,如何教會機器人抓取物體。同時Jeff Dean和他的團隊還在為谷歌構思未來商務的發展方向。
  • 可做家務的機器人 三星展示AI機器人管家Bot Handy
    【TechWeb】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三星公司正在研發一種機器人,它可以取洗好的衣服、放洗碗機、擺桌子、倒酒,甚至還可以給你拿飲料。這個機器人叫做 Bot Handy,三星表示它能夠通過攝像頭和人工智慧識別物體。
  • 在阿爾法狗完勝之後,谷歌AI「偷」走了人聲
    在第一段女聲版機器人顧客和理髮店店員的對話中,機器人顧客的一句「嗯哼」以假亂真,與人類使用英語對話的語氣十分相似,而且機器人也不再局限於僅僅以「是」或者「不是」簡單地回答提問,而是會與人類進行談判和商量,最終達成了一致,完成預約工作。
  • 前沿洞察丨顏色隨心變,機器人也能擁有「定製皮膚」
    ;助員工保持社交距離的AI助手;教無人機捕捉物體的AI學習框架……一起看看吧:使機器人擁有變色龍般的皮膚的變色薄膜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型超薄薄膜,它擁有非常神奇的能力,可以在扭曲或彎曲時改變顏色
  • 機器學習新突破:谷歌研究人員利用AI自動重構大腦神經元
    >近日,谷歌與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在《Nature Methods》上發表了一篇重磅論文,使用一種循環神經網絡算法對神經元連接組進行自動重構,不僅可以對連接組進行高解析度的可視化成像,而且準確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為連接組學的研究帶來了新的突破。
  • 基於聲波的機器人夾持器被開發 無需接觸就能精準操縱微小易碎物體
    Marcel Schuck在他的工作檯上組裝的小裝置讓人想起了學校的一節物理課:一個由兩個半球體組成的裝置,類似於一對耳機,連接到一個攜帶微晶片的電路板上。他正在用這個裝置演示物理效果。一個小球體懸浮在兩個半球體之間,由超聲波支撐。「這種現象被稱為聲懸浮。」他解釋說。
  • 一周AI大事盤點:AI幫助農民精準除草,AI可分析動物行為
    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數據標記過程的自動化,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算法,利用圖像中的幾何信息來標記雜草和農作物。作物通常整齊地排成一行,行與行之間有開闊的土壤。當作物行間出現綠色斑點時,人工智慧就知道這可能是雜草。一個更複雜的挑戰是檢測作物行中的雜草。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改進他們的模型,以發現這些更棘手的害蟲。
  • 機器人產業新突破:輕鬆抓取光滑物體的「章魚觸手」華麗現世
    一款靈活的機器人觸手已經問世——它有望在工廠和人們的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種機器人觸手能夠「輕鬆優雅」地抓取光滑物體,或將物體遞到你手中。這款機器人名為「章魚觸手」(Octopus Gripper),由在製造仿生機器人領域經驗頗豐的德國公司Festo研發。
  • 宜家已在最新的Home Smart軟體更新中推出了場景支持
    打開APP 宜家已在最新的Home Smart軟體更新中推出了場景支持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0-12-02 10:23:08
  • 美國領跑AI創新?福布斯全球AI 創企Top 50
    並且可以部署在AWS虛擬私有雲中和客戶站點Hadoop環境中。76.TRIFACTA一家提供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的企業,利用人機互動和可擴展數據管理、機器學習技術,能夠使用戶輕鬆將原始的複雜數據轉換為乾淨的結構化格式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提高現有分析過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