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隕石的圖文,這段時間收到了不少石友的評論和私信,也有不在少數的圖片給我要我幫忙鑑定的,我只能憑藉自己對隕石的研究和了解對石友給予我個人的看法。
有些石友對隕石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從而掌握了一定的隕石知識,他們收藏的疑似隕石不管從外觀特徵或是切片所呈現的內部球粒,紋理,都和我們所知的隕石特徵特點及其相似,屬於高度疑似隕石。為什麼說高度疑似呢?因為沒有上手就僅僅憑藉圖片斷定是否隕石有一定的不客觀性。不管是圈內專家還是收藏大家,他們都不會憑圖片給你肯定的答案,鑑定是一個極其慎重,嚴肅,客觀的事,不是隨便說說就行,要對石友負責。不能因為一句是或者不是而打消了藏友的積極性或帶偏了石友的認知,使石友蒙受損失。
隕石是什麼?是自天外墜落,地球以外的星體,大多數帶有地球上沒有或者罕見的礦物。在星體墜落的過程中經過大氣層高速燃燒,表面的溫度往往是幾千度從而使星體表面融化成液狀,在受到低層濃密大氣的阻擋後,速度會慢下來,使得星體表面的液狀冷卻形成一個很薄約一毫米的外殼,就是熔殼,顏色呈棕色或黑色。在熔殼形成的同時空氣在星體表面流動留下痕跡叫氣印。
這些都是隕石的最基本的鑑別常識,當然也有一部分落入河流中經過千百年的水流衝刷使得表面的這些特徵消失殆盡而呈卵石狀,這就需要切片觀察內部特徵或做專業檢測了。就是這些最基本的常識往往讓一些石友忽略了,拿一塊有稜有角無熔殼流印含鐵的石頭給我鑑定,然後給我講石頭的來歷和隕石的特徵,看似很懂其實無知。還有拿鵝蛋一樣的,表面坑窪透明的玻璃球告訴我是玻璃隕石的,然後給我講一堆故事,如何從祖上傳下來的,又是怎麼發現是玻璃隕石的,我真的無言以對。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出於什麼目的,是欺我無知還是逗我開心。
還有一種類似於隕石的石頭,表面特徵和隕石極度相似,有磁性。這種石頭往往會讓石友誤以為是真的隕石,咱們可以切片看內部然後再下結論。我曾經有幸見到過,切片後內部呈現的是鐵質不規則顆粒,這個表現都和隕石切片相似,但是這些鐵質顆粒都有明顯的棕褐色鏽跡,僅憑這一點就可以斷定它不是隕石,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鐵質顆粒是單質鐵,是不會生鏽的。關於單質鐵的詳細資料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裡面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只要是隕石,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除了經河水衝刷搬運以外的,都會在表面留有熔殼氣印等特徵,而且稜角都不會是尖銳狀態的(低空爆炸的隕石除外,這類隕石邊角銳利齊整)。比重也不是鑑定隕石的決定因素,含鐵鎳等金屬的隕石會比地球上同等大小的巖石重很多,但也有一些隕石在燃燒到密度較小的個體時密度會比地球巖石小。大多數的隕石都會有磁性,沒有磁性的隕石在專業的鑑定機構和專家面前是不會被承認的。
目前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家第三方的隕石鑑定機構,所以說一些珠寶鑑定中心的鑑定報告是沒有準確性和權威性的。鑑定隕石需要研究標的物的物理與化學特性、分子結構,而且需要對隕石進行破壞性抽樣,普通的光譜儀器根本無法做到。所以在這裡奉勸隕石愛好者不要盲目的去一些鑑定中心花冤枉錢浪費時間。如果藏友需要做鑑定可以去國內最具權威的專業檢測機構,這些機構有:北京天文館(中科院下屬),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和新疆地礦隕石檢測實驗室。只有這些機構的檢測才是最標準最有公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