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黃金有價,玉石無價」,許多朋友因對翡翠的認識不足,不敢購買自己心儀的翡翠產品,再加上一些劣質商人也藉機哄抬翡翠價格,造成翡翠市場魚龍混雜。
給大家送上一篇超有價值的文章,有了它,你還可以輕鬆成為翡翠估價專家。對了,你所擁有的翡翠到底值多少錢?
「種」即翡翠的紋理和結構,紋理越細膩,玉越晶瑩。老品種、新品種、玻璃品種、冰淇淋品種、豆類品種、晴水品種等都是商業上常用的品種,但這些品種在標準中沒有明確的定義,不能作為分級標準。翡翠的結晶粒大小和這些結晶粒之間的交結關係是決定翡翠「種」的主要原因,正確的分級標準應為:
一級結構緻密細密,10倍放大鏡下未見礦物顆粒,粒徑小於0.1mm的複合原生裂縫。
結構緻密,2級10倍放大鏡下可見礦物顆粒和極少的細小複合原生裂縫,粒徑0.1~1mm。
三層結構緻密性差,10倍放大鏡下可見礦物顆粒和局部細小複合原生裂縫,粒徑為1~3mm。
結構鬆散的4級,粒徑大不相同,粒徑在3mm以上。
第二,「水頭」就是透明,光亮而透亮者為上品。所謂「玻璃種」,一般是指透明的翡翠。但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越透明的翡翠價值越高。
一級透明,陽光透射速度大於10mm(無色的老種玻璃田)。
二級亞透明,陽光透入6~10毫米(少量老品種玻璃地特級品)。
三級半透明,陽光透進3~6mm的老式玻璃地面,冰種特級品。
第四層是微光透明,日光透射1~3毫米(色濃,粒粗,老種)。
第五層是不透明的,陽光無法透過(顏色濃烈,底差,新品種)。
第三,「底」是指翡翠的絮狀物、黑斑和其它色斑的程度。玉是一種多礦物質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粒狀,玉的底質好壞也必然影響玉的價值。
第一級10倍放大鏡下沒有任何綹裂、灰黑絲,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
在2級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的白棉,黑點,灰黑絲。
三級肉眼未見綹裂,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綹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色斑點和少量冰渣。
第四級肉眼見少量的單核和較多的白棉、黑點、灰絲和冰渣。
「色」是指顏色,顏色均勻,色澤正、濃、綠為上品。這些品種中,以綠色為最佳,若能達到「濃(色飽滿而濃),正(色純正),陽(色明亮),和(色均勻而柔和」之值,也不菲。以色溫5000K連續光源照射觀看時,翡翠顏色的等級依次為:
第一級純綠,祖母綠,翠綠等,顏色非常均勻,不濃不淡。
二級正綠、蘋果綠、黃秧綠等,整體顏色均勻,有濃條、斑塊或斑點,整體不濃不淡。
三級正綠、蘋果綠、黃秧綠等,色澤整體不均,濃淡不一。
微量藍綠4級(含鮮豔的黃綠色,紫羅蘭色),色澤均勻潤亮。
五級藍綠色,色澤均勻潤澤。
六級灰藍色(含淡黃色,淡紅色,淡紫羅蘭色),色澤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