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了長期記憶中的新關鍵參與者

2020-10-17 知新了了



由麥吉爾(McGill)領導的多機構研究小組發現,在人類記憶鞏固過程中,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興奮性和抑制性網絡)至少發生兩個不同的過程。興奮性神經元參與創建記憶痕跡,而抑制性神經元則阻止背景噪音,並允許進行長期學習。

由麥吉爾大學的Nahum Sonenberg和Arkady Khoutorsky教授,蒙特婁大學的Jean-Claude Lacaille教授以及海法大學的Kobi Rosenblum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還發現,每個神經元系統都可以被選擇性地選擇操縱,以控制長期記憶。這項研究回答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即哪些神經元亞型參與了記憶鞏固,這項研究對於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和自閉症等疾病的新靶標具有潛在的意義,這些疾病均涉及改變的記憶過程。

尋找與記憶整合有關的神經元

短期記憶(僅持續幾個小時)如何轉變為長期記憶(可能持續數年)?數十年來,眾所周知,這種被稱為「記憶鞏固」的過程需要在腦細胞中合成新蛋白質。但是直到現在,還不清楚該過程涉及哪些神經元亞型。

為了確定哪些神經元網絡在記憶整合中必不可少,研究人員使用轉基因小鼠,在特定類型的神經元中操縱特定的分子途徑「eIF2α」。已經表明,該途徑在控制長期記憶的形成和調節神經元中蛋白質合成中起關鍵作用。此外,較早的研究已經確定「eIF2α」對神經發育和神經退行性疾病至關重要。

興奮和抑制系統均在記憶整合中發揮作用

Kobi Rosenblum博士說:「我們發現通過eIF2α刺激海馬興奮性神經元的蛋白質合成,足以增強記憶形成和突觸的修飾,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的交流部位。」

但是,有趣的是,「我們還發現,通過調節特定神經抑制細胞元生長素抑制素中間神經元中的eIF2α刺激蛋白質合成,還足以通過調節神經元連接的可塑性來增強長期記憶,」 Jean-Claude博士說。

Sonenberg教授實驗室的研究助理,論文的第一作者Vijendra Sharma博士補充說:「能夠證明這些新的參與者「抑制性神經元」在記憶整合中起著重要作用,這真是令人著迷。 直到現在,我們還一直認為eIF2α途徑通過興奮性神經元來調節記憶。」

Nahum Sonenberg博士總結說:「這些新發現將抑制性神經元(特別是生長抑素細胞)中的蛋白質合成,確定為對諸如阿爾茨海默氏病和自閉症等疾病進行可能的治療幹預的新靶標。我們希望這將有助於設計針對患有記憶缺陷的疾病的患者的預防和診斷後治療。」

該研究由以下機構資助: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DRC),與Azrieli基金會,加拿大衛生研究院(CIHR)和以色列科學基金會(ISF)共同為K.R. JCL獲得了CIHR項目的資助以及加拿大細胞和分子神經生理學研究主席的支持。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自然》雜誌:發現在長期記憶中新的關鍵參與者
    發表在這一期的《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發現了在人的長期記憶中一個新的關鍵參與者。在記憶鞏固過程中,在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興奮性網絡和抑制性網絡中,至少發生兩個不同的過程。興奮性神經元參與創建記憶痕跡,而抑制性神經元則阻止背景噪音並允許進行長期學習。
  • 科學家發現控制長期記憶關鍵元素
    神經元 圖片來源:stock image一個多機構合作研究團隊發現,在記憶鞏固過程中,至少有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發生了兩個不同的過程——興奮性網絡和抑制性網絡這項研究回答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即哪些神經亞型參與了記憶鞏固,它對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和自閉症等涉及記憶過程改變的疾病的新靶點有潛在的影響。只持續幾個小時的短期記憶是如何轉化為可能持續幾年的長期記憶的呢?幾十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這個被稱為記憶鞏固的過程需要腦細胞中合成新的蛋白質。但在此之前,人們還不知道哪些神經元亞型參與了這一過程。
  • 你的短期記憶如何能持續記憶幾十年?科學家發現控制長期記憶關鍵元素
    作者:馮麗妃一個多機構合作研究團隊發現,在記憶鞏固過程中,至少有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發生了兩個不同的過程這項研究回答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即哪些神經亞型參與了記憶鞏固,它對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和自閉症等涉及記憶過程改變的疾病的新靶點有潛在的影響。只持續幾個小時的短期記憶是如何轉化為可能持續幾年的長期記憶的呢?
  • 神經網絡控制長期記憶
    圖片來源:stock image  一個多機構研究團隊發現,在記憶鞏固過程中,至少有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興奮性網絡和抑制性網絡——產生了兩個不同的過程。興奮性神經元參與創建記憶痕跡,抑制性神經元屏蔽背景噪音,從而使得長期學習發生。
  • Nature:研究揭示特殊分子通路eIF2α如何增強長期記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蒙特婁大學和以色列海法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記憶鞏固過程中,至少有兩個不同的過程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興奮性網絡和抑制性網絡---中。,以控制長期記憶。
  • 科學網—神經網絡控制長期記憶
    ,在記憶鞏固過程中,至少有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興奮性網絡和抑制性網絡——產生了兩個不同的過程。這項研究回答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即哪些神經元亞型參與了記憶鞏固,它對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和自閉症等涉及記憶過程改變的疾病具有潛在影響。 只持續幾個小時的短期記憶是如何轉化為可能持續幾年的長期記憶的呢?幾十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這個被稱為記憶鞏固的過程需要腦細胞中合成新的蛋白質。但在此之前,人們還不知道哪些神經元亞型參與了這一過程。
  • ...揭示eIF2α通過刺激抑制性神經元中的蛋白合成來增強長期記憶
    2020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蒙特婁大學和以色列海法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記憶鞏固過程中,至少有兩個不同的過程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興奮性網絡和抑制性網絡---中。
  • 科學家發現長期記憶形成的新因素,可成為治療新靶點
    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需要大腦中合成新的蛋白質。這是科學家們幾十年前就已經了解的。最近一項來自麥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在長期記憶形成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興奮神經通路在發生作用,抑制性神經通路也會參與其中。相關研究發表在 Nature 上。
  • 研究新發現!人類記憶中特有神經「指紋」解碼
    雖然人類大腦的一般結構和組織是普遍的,但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可通過大腦活動觀察並量化人們重新構想常見情景之間的差異,這些獨特的神經系統特徵最終可用於理解、研究甚至改善諸如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治療。當人們想像相似類型的事件時,每個人都會做不同的事情,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經歷。
  • 科學家發現控制長期記憶腦蛋白
    南方網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人員10日宣布,他們通過老鼠實驗發現了大腦中對長期記憶起關鍵作用的蛋白質。這一研究成果有望幫助科學家研製出治療人類因衰老而記憶減退的藥物。   科研人員說,該蛋白質代號為「CREB」,它在大腦神經細胞中活動時,能夠幫助激活一些基因,這些基因與長期記憶的形成有關。
  • 美國最新研究揭開大腦記憶的真相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換了手機號後,想要記住新號碼,卻怎麼也忘不了舊號碼?記憶難以「棄舊迎新」常常為人們學習新知識帶來障礙。這一問題被稱作&34;,指之前學習過的材料對以後的學習會有幹擾作用。美國麻省總醫院一項發表於《腦成像與行為》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雜誌的研究發現,正念冥想訓練或許能幫助克服這種幹擾。
  • 研究人員研究了大腦學習和長期記憶的機制
    維吉尼亞-馬裡蘭獸醫學院生物醫學與病理生物學系副教授謝鶴煌(David)謝大衛和他的合作者剛剛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在這項研究中,謝和他的研究小組闡明了通過DNA甲基化控制大腦某些過程的轉錄因子和酶。
  • 巴黎科學家發現大腦長期儲存並調出記憶的區域
    法國波爾多大學科學家布盧諾·邦滕皮及其研究小組最近通過研究,發現了大腦儲存並調出舊時記憶的區域。這一發現為今後人們有針對性地治療記憶退化病人開闢了新路。 邦滕皮等人早前的研究表明,大腦海馬區對於記憶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但這種作用只是暫時的,這一區域並不構成記憶最終的儲存地。大腦儲存並調用長期記憶的區域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沒有被發現並確定。
  • 德國研究發現:睡眠有助將短暫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德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睡眠有助將短暫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先前研究顯示,短暫記憶存儲於大腦名為海馬體的部位,長期記憶存放於名為新皮層的部位,類似電腦內存和硬碟的功能。短時間內回想剛記住的內容對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具有重要作用。 清醒時,重複記憶內容的過程容易受幹擾,難以形成長期記憶。 法新社1月24日報導,德國呂貝克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經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人在睡眠中「回想」記憶內容時不易受幹擾。
  • Cell:研究人員識別長期記憶的潛在生化機制
    2015年12月3日——在假期中,我們經常記住過去並創造新的記憶。但是,為什麼有些記憶會消失而其他的能夠永遠持續?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科學家們發現了神經元從短暫經歷創造和維持長期記憶的一種可能生化機制。該研究由副研究員Kausik Si博士和他的團隊進行,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細胞(Cell)》期刊。他們的研究建立在Si博士和哥倫比亞大學Eric Kandel博士及其他科學家之前研究的基礎之上。
  • 運動改善記憶力,並促進大腦與記憶,兩個關鍵區域血液流動
    科學家們已經收集了大量證據,將鍛鍊與大腦健康聯繫在一起,一些研究表明,健身甚至可以改善記憶力。但是,在鍛鍊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來激發這些好處呢?UT西南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一個潛在的關鍵過程:運動促進了大腦中與記憶相關的兩個關鍵區域的血液流動。
  • 什麼是大腦的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為了形成長期記憶,有數種可能的策略可將記憶內容由短期記憶移至長期記憶區。 1.善用編碼:因為長期記憶以意碼為主,因此有意義的內容將有助於形成長期記憶。欲使短期記憶的內容產生意義,則需與舊有知識產生聯結 (編碼),使內容與舊有知識產生掛勾,由舊有知識給予新資訊「意義」,則知識內容較容易被置於長期記憶中。
  • 新研究指出進食後休息與長期記憶形成之間的聯繫
    一組神經科學家基於對海sea大腦活動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食物昏迷(進食後休息)與長期記憶的形成之間可能存在聯繫。該研究發表在《自然研究》雜誌《科學報告》上。「我們的新研究表明,這種對進食的'休息和消化'反應可能是通過進化形成的,以促進長期記憶的形成。」該團隊包括Carew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Nikolay Kukushkin和研究期間紐約大學全球自由研究本科生Sidney Williams,他們研究了加利福尼亞海sl Aplysia californica。
  • 長期記憶新發現,將為老年痴呆治療提供新靶點
    長期記憶新發現,將為老年痴呆治療提供新靶點 2020-10-19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法科學家發現大腦長期儲存記憶的區域
    新華網巴黎7月5日電(記者楊駿)法國波爾多大學科學家布盧諾·邦滕皮及其研究小組最近通過研究終於發現了大腦儲存並調出舊時記憶的區域。據稱,這一發現為今後人們有針對性地治療記憶退化病人提供了可能。  邦滕皮等人早先的研究表明,大腦海馬區對於記憶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但這種作用只是暫時的,這一區域並不構成記憶最終的儲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