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我談戀愛了,男朋友很帥,邏輯清楚,學習好,他的心臟在右邊,但是有一點,我很介意,也就是這樣的一點,我跟他分手了。他不會陪我一起去吃街邊的小吃,總說街邊的東西不乾淨;也從來不陪我一起去看電影,他覺得戀愛片沒有意思。他總說是兩個人都要理性,不要像個小孩子一樣,在我生氣的時候,他從來不覺得是他的問題,他只會問我為什麼會生氣,生氣的那件事到底是什麼。他一直在強調,他是個很理智的人,所以不會把別人的錯誤往自己搓,即使我很生氣,到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作為一個普通的女生我只想在我不開心的時候他可以哄哄我,而是不是讓我講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在我偷偷的買了路邊攤的時候假裝恐嚇我,而不是拿去丟掉;在我看來狗血的電視劇哭哭的時候抱抱我,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把我的電視切掉。在我看來一份美好的感情需要兩人共同維護,連個人需要互相了解,溝通交流,而不是我每次打電話的時候都給我掛掉,每次發視頻的時候都說他很忙…
在一份感情裡面,兩個人默默地付出,互相尊重是最重要的。如果連這基本的。信任和關愛都沒有,那還談什麼對象呢,你的委屈他不是不懂,他只是不想懂,他沒有你想像的那樣喜歡你」。所以你的委屈在他那裡是無理取鬧,沒事兒找事兒,你的一再忍讓他也只覺得那是理所當然。所以放棄的這段感情,我一點也不後悔。
後來又過了很多年,我漸漸長大的意義。長大是什麼,就是你發現你曾介意的不再介意,你曾偏執的不再偏執,你曾恐怖的不再恐怖,喜悅是好東西,憂慮也是好東西,最後是它們帶你從此岸到彼岸,變成此刻的你。所以,是值得的。但是我依然記得你的名字,你仍願存在在我的心裡,我記得我愛過你,也希望你記得我,我不會再去打擾你,也希望你過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