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比目魚天生異稟嘴和眼長在右邊

2021-01-17 鐵蛋觀察

日本北海道比目魚嘴眼長右邊日本北海道豐浦町最近捉到一尾奇怪的比目魚;俗稱為左口魚的比目魚,眼睛和嘴巴本該都長在左邊,但這尾的口和眼卻長到了右邊去,跟右口魚長得一模一樣。

到底這是比目魚還是右口魚?更有人懷疑這尾會變身的「怪魚」,是水產試驗場逃出來的基因改造魚,引來不少猜測。

室蘭市水產試驗場的專家在看過有關的相片和影片後,斷定「怪魚」其實是一尾天生畸形的比目魚。天然環境中大約每一千到一萬尾比目魚,就會出現一尾眼和口在右的,但它仍然屬於比目魚而非右口魚,也絕非基因改造。

比目魚(左口魚)與右口魚雖然是鰈形目魚類,但分屬兩個種族。前者較後者體型大得多,產地、產量和肉質亦大有不同。比目魚較普遍,而右口魚則稀少更只是日本獨有,因此亦值錢得多。

相關焦點

  • 北海道發現超詭異比目魚!眼睛、牙齒都長右側,同伴左遊獨它右遊
    比目魚因兩隻眼睛都生在同一側,因此得名。不過在日本北海道豐浦町內浦灣(うちうらわん)近日捕撈到一隻「詭異比目魚」,眼睛跟牙齒都長在右側,導致牠遊泳時都跟同伴相反。
  • 為什麼比目魚的眼睛長在一側?是自然選擇和自身演化的結果
    但也有動物與眾不同,這種動物就是比目魚。比目魚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眼睛分布在腦袋的同一側。這與眾不同的位置究竟是因為先天基因就這樣呢,還是後天長著長著就「長殘」了呢?其實,比目魚在剛出生的時候和其他的魚類沒什麼兩樣。它的眼睛也是均勻地長在頭部兩側,每側各一個,對稱分布。但是等到再過一陣時間,差不多二十天左右,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 比目魚的眼睛為什麼只長在一側?
    比目魚是鰈形目魚類的俗稱,因其兩隻眼睛位於頭部同一側而為大眾所熟知。在公元前220年前後成書的《爾雅》中就有「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的記載。今天人們餐桌上常見的「多寶魚」、「龍利魚」和「牙片魚」也都是比目魚類。
  • 眼睛長在頭頂的比目魚,如何看清「腳」下的路?
    雖然比目魚的眼睛長在同一側,不過別擔心,在往上看的時候,它們也有辦法探查周圍的情況。本周的千奇百怪動物問答來自Clayton Louis Ferrara,他的問題是:「如果比目魚的眼睛長在頭頂,那怎麼感知海底的情況?」 比目魚遍布全世界,從8釐米的裸吻副棘鮃到3米的太平洋大比目魚都是大家族的一員。熱愛海鮮的你對它們一定不陌生,大比目魚只是其中之一,還有龍利魚、塌目魚和大菱鮃,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 快來一起走進比目魚的世界~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比目魚的眼睛為什麼會跑到一邊去」這件事還耿耿於懷,咱們就痛痛快快地把它挖清楚吧。其實,比目魚剛出生的時候和別的魚一樣,眼睛也是萌噠噠地分別長在身體兩側的,萬萬沒想到吧?而2008年比目魚變態中間型的發現(牛津大學Matt Friedman),則證明了在進化過程中眼睛移位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發變化,而是在漫長的時間中,逐步演化和自然選擇的結果,從而佐證了達爾文的理論。
  • 眼睛長在一邊的魚,比目魚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種長相奇特的魚,它的眼鏡與一般的魚不同,它的眼鏡都長在一邊,正因為這個奇特的長相,它被人們稱之為比目魚。話不多說,現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在廣闊的海洋深處,有一類長相古怪的魚,它們的兩隻眼睛長在頭部的同一側,所以人們稱其為「比目魚」;又因為它們的身體扁平,所以也叫「扁魚」。有的比目魚身上有美麗的斑紋。
  • 亞洲淡水比目魚⑥ | 「印度飛餅」 印度淡水比目魚
    印度淡水比目魚和許久之前介紹過的泰國產的兩種圓形比目魚是一個家族的,都是寬箬鰨屬的物種,外形也比較相像。它的身形為卵圓形,尾鰭雖然有一點點凸出,不過已經和背鰭臀鰭連起來了。有眼側為淺褐色,有許多黑色的塊狀花紋,體表有少許的鞭毛,鰓蓋後有一片小小的胸鰭。無眼側呈白色,沒有胸鰭也沒有花紋。
  • 奧「怪眼魚」化石或揭示比目魚凸眼進化歷程
    ,但是比目魚為何會長成這樣的樣子,一直是讓大家困惑的。  很多科學家認為,比目魚的長相是因為在其進化過程中的基因變異造成的,而還有科學家認為,這種奇特的樣子是比目魚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進化的。但是無論哪種說法,都缺乏關鍵性的化石證據,而奧地利的「怪眼魚」化石,可能是比目魚進化過程中的關鍵缺失環節。  據科學家介紹,隨著比目魚成熟,一隻眼睛移到魚頭的頂部,使兩隻眼睛位於同一側。
  • 亞洲淡水比目魚⑤ | 婆羅洲白吻淡水比目魚
    而是婆羅洲淡水比目魚。婆羅洲白吻比目魚由此看來婆羅洲淡水比目魚在印尼的巴布亞也有分布。畢竟婆羅洲島是馬來西亞、印尼和汶萊三國管轄的區域,除馬來西亞之外,在印尼有分布也不奇怪。之前也提到過,外國的魚類學者在馬來西亞境內也有採集到的這種淡水比目魚。婆羅洲白吻比目魚體型非常小,這次筆者拿到手的個體大概也就3~3.5cm左右,比同屬的黑吻比目魚要更小一些。俯視看表面的話,兩者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無非就是黑吻比較胖一些,白吻比較細長一些,並沒有明顯的區別。要區分的話,只能從腹面(無眼側)去區分,黑吻的口部位置會有一塊明顯的黑斑,而白吻是沒有的。
  • 多寶魚、比目魚、左口魚、偏口魚的區別
    比目魚又叫鰈魚,是硬骨魚綱鰈形目魚類的統稱,多寶魚、比目魚、左口魚都是比目魚中的一種,和比目魚都屬於從屬關係,多寶魚、比目魚、左口魚都是比目魚
  • 鰈形目魚類統稱比目魚,比目魚的種類知多少?經濟價值如何?味道怎麼樣啊?
    我國近海的漁場裡面就有很多品種的比目魚啊。按照特徵,它們分為有明顯尾鰭的,沒有明顯尾鰭的;兩個眼睛一面方向朝左的,兩個眼睛方向朝右的等等。這鰈形目的比目魚(不管哪一種),都是生活在海底的,一般只要有眼的那一面朝上而且有保護色,沒眼一面朝下一般是白色的。它們的視力肯定也不怎麼好了。水下能見度不佳,視力好了也沒有什麼意義。
  • 好神奇,比目魚的兩隻眼睛為什麼長在同一側?
    比目魚分布在從熱帶到寒帶的廣闊水域中,多生活在沿大陸架中等深度否熱海水中,但有些則有時進入或永久生活在淡水中。比目魚模樣十分奇怪,扁扁的身體,左右很不對稱,一邊突出一邊平,仿佛是魚的半邊。更神奇的是,它的兩隻眼睛都長在一邊,背鰭則一直伸到頭前面。我國古代就有關於比目魚的記載。《本草綱目》中說:「魚各一目,相併而行」《爾雅·釋地》中也說「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古時候,人們以為比目魚是雌性雙雙並排一起遊動,好像夫妻一樣並肩前行,因襲就有「鳳鳥雙棲比目魚」的佳句。
  • 比目魚的眼睛
    這在當時基本上只是一個天才的推理,既找不到一個合理的遺傳理論來解釋,也沒有直接的證據,難怪在達爾文生前和身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大多數生物學家都不接受自然選擇學說。  英國著名動物學家米瓦特起初是自然選擇學說的熱情支持者,隨後卻變成了激烈反對者。1871年,米瓦特出版《物種發生》,列舉許多例子試圖說明自然選擇無法用以解釋生物結構的由來,其中一個後來經常被提及的著名例子,是比目魚的進化。
  • 美國一科學家揭開比目魚眼睛長在同一側秘密
    北京時間10月2日消息,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150年前,比目魚和的眼睛為什麼不像其他魚類那樣對稱地長在腦袋的兩側,而是長在同一側?這個看似不大可能的進化結果一直困擾著達爾文,他試圖解開這個謎團,但沒有成功。150年後的今天,科學家通過對處於進化中間階段的比目魚化石進行研究,終於找到了比目魚與眾不同的頭骨在數百萬年間的進化證據。
  •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鮑寶龍實驗室在此基礎上,通過在牙鮃、半滑舌鰨、塞內加爾鰨等三種比目魚移動眼下方區域注射細胞分裂抑制劑,成功地抑制了眼睛的移動,培養出眼睛不移動、兩眼保持對稱的比目魚稚魚,並發現其左右額骨仍然保持對稱。可見,比目魚眼睛移動是眼睛下方有限區域內分裂的細胞之間產生擁擠的結果,並不是像布魯斯特假說所推測的那樣由額骨扭轉造成的;相反,額骨的扭轉是眼睛向上移動的結果。
  • 清蒸比目魚,多加一料,腥味全無,鮮嫩多汁超級美味
    常聽老一輩人說吃魚會變得更聰明,常聽年輕人說吃魚不會長肉。由此可見,魚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魚肉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質,而且脂肪含量非常少,所以吃魚肉,既能夠補充營養物質,又不會長肉。除此之外,魚肉還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增強人的記憶力等。
  • 北海道:日本是如何一步步統治和經營北海道的?
    日本本土由四大島嶼構成: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位於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曾一度被視作「苦寒禁區」和「不毛之地」。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裡,除了北海道本地的土著阿伊努人外,再無人問津。但隨著明治維新的進行,北海道的命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作為日本列島的最後一塊拼圖,北海道的融入日本不過百餘年。但北海道與日本的糾葛,卻要從千年之前說起。
  • 巨型比目魚重達134公斤 長近3米好似異形
    2020年8月26日訊,18日在英國斯託克波特Marple,當地一家海鮮餐館的老闆Jamie Barrett和一條超過21英石(約134千克)、長超過9英尺(約2.74米)的巨型比目魚合影。34歲的Jamie表示,這是他在這一行22年以來,第一次看到如此之大的比目魚。
  • 到北海道的羅臼港,看罕見的毛腿漁鴞
    楊玉和去日本北海道,其知床半島的羅臼港值得一去。在2018年3月我們去了位於北海道的釧路市,並從那裡出發,一路向東北方向行駛,前往知床半島的羅臼港。路況很好,路上車輛很少。過了中午,汽車來到知床半島的沿海公路上,大海就在公路右邊,東邊海對岸就是日本所稱「北方四島」的國後島,公路左邊是知床半島的群山丘陵。一路上欣賞海景和山景,輕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