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胥帥 靳水平 每經編輯:張海妮
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正式公布了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
2018年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掛出空中特情7700信號,之後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據中國民航局西南地區管理局官方通報,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機組正確處置,飛機於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機並得到妥善安排。備降期間右座副駕駛面部劃傷腰部扭傷,一名乘務員在下降過程中受輕傷。
最新情況是,該事件的調查報告出爐,報告名為「航空器嚴重徵候調查報告」,總共131頁6大章節。
根據調查結論,本次事件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圖片來源:調查報告截圖
6月2日,資深機長陳建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飛機擋風玻璃主要有三層,分別為外層、內層和中間層,三層裡面有兩層夾層,「其實說起來有五層,起作用的就三層。外層直接接觸空氣,內層則是飛行員能夠接觸的這一層」。
陳建國表示,玻璃太冷會導致玻璃受損,因此需要加溫以保持它的溫度和強度。在加溫的過程中,加上風擋玻璃夾層裡面的空腔、水氣和電弧放電,就引發玻璃破損。
調查報告對AIRBUS(空客)還給出了多項安全建議,包括評估改進風擋設計、增加對電弧的探測和防護等。針對本事件中駕駛艙玻璃破裂後的非正常程序,AIRBUS向全球空客機隊更新了AFM、FCOM、QRH和FCTM,以增強其對駕駛艙擋風玻璃/窗戶破裂的程序。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