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事件調查報告披露:機長劉傳健曾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

2020-12-05 西安發布

副駕駛破損的襯衫及其受傷的左臂

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從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搜尋回的飛機組件

首次披露事件全程: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

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中國民航局認為,川航「5·14」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空中巴士A319-133/B-6419號機執行重慶至拉薩3U8633航班,機上旅客119人,機組9人。飛機在航路飛行中,駕駛艙右風擋爆裂脫落,飛機失壓,旅客氧氣面罩脫落,機組宣布最高等級緊急狀態(Mayday),飛機備降成都。該事件造成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飛機駕駛艙、發動機、外部蒙皮不同程度損傷。2018年5月14日當天6點27分,飛機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機長劉傳健擔任責任機長,右座副駕駛為徐瑞辰。7點7分5秒,飛機座艙高度6272英尺時,飛機艙音記錄器中出現「嘭」的一聲悶響,機組發現右風擋玻璃出現放射網狀裂紋,機組事後描述為「非常碎非常花,全都裂了」。7點7分10秒,艙音記錄器中第二次出現「嘭」的一聲,機長劉傳健隨即表示「我操作」。7點7分45秒,飛機風擋玻璃在6256英尺爆裂,艙音記錄器中出現連續噪音,飛機自動駕駛斷開。機長人工操縱飛機,開始下降高度。飛機下降過程中,多次出現報警信息,機組同地面的聯繫也中斷,飛行區域管制通過多種手段持續呼叫機組,但均未收到回應。7點19分,3U8633機組兩次在頻率中宣布遇險信號MAYDAY,區管均予以回應,飛機地面恢復聯繫,飛機繼續向成都機場飛行,準備備降。7點41分,劉傳健駕駛3U8633航班在成都雙流機場02R跑道落地,飛機部分輪胎爆胎。……5月14日事故發生後,中國民航局隨即介入調查。調查組對B-6419號機檢查發現,駕駛艙右風擋缺失,飛行控制組件向右上方翹起,駕駛室艙內部分組件缺失,副駕駛徐睿晨的耳機和空勤登機證丟失,機長的電子飛行手冊丟失,頭等艙隔簾、頭等艙靠枕等丟失。檢查起落架區域,右側3、4號主輪易熔塞熔化,輪胎洩壓,胎皮完好。報告顯示,2019年7月26日,雅安市寶興縣當地居民在一座海拔4273m高山上,找到了丟失的飛機組件,同時被發現的還有頭等艙靠枕。

機長位繫緊肩帶操縱側杆時取用氧氣面罩示意圖

披露「英雄機長」處理細節: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

調查報告中披露了更多「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此次事件的細節。

飛機右風擋第一次出現裂紋後,副駕駛立即在電子飛行手冊上查找相關資料,左座機長劉傳健立即用手進行了觸摸並判斷為內側出現裂紋,第一時間申請下降高度、備降成都。機組在得到管制指令後,機長立即執行下降程序。在下降過程中,副駕駛查找相關程序時右風擋脫落,座艙爆炸性失壓,機組轉為處置座艙失壓。

風擋脫落導致出現爆炸性座艙失壓,副駕駛瞬間被強大的外洩氣流帶離座位,此時右座側杆出現向前,同時自動駕駛儀斷開,飛機姿態瞬間急劇變化,機長立即人工操縱飛機。

事發時副駕駛探出風擋的可能位置示意圖

機長劉傳健曾試圖用右手取出氧氣面罩,但由於左手操縱側杆,氧氣面罩位於身體左後側,且飛機抖動劇烈,主要精力用於控制狀態,使用右手未能成功取出氧氣面罩。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機長劉傳健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10000英尺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19分54秒。

調查報告顯示,第二機長梁鵬進入駕駛艙後,通過拍肩的方式示意副駕駛識別應答機。在發現機長沒有佩戴氧氣面罩後,立即進行了提醒;機長劉傳健通過第二機長了解到了客艙情況正常的信息。在下降過程中使用手持話筒向空管發出了「MAYDAY」、「客艙失壓」等關鍵遇險信息以及機組意圖;第二機長通過拍肩等方式與機長和副駕駛之間進行交流,相互鼓勵,第二機長不時為機長和副駕駛揉搓肩膀和手臂,以緩解寒冷帶來的不適,「事件處置過程中,機組表現出了較強的駕駛艙管理能力。」

2018年5月14日至5月15日,劉傳健、梁鵬、徐瑞辰3名飛行機組成員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了電測聽檢查,機長和副駕駛的聽力有下降,第二機長未見明顯異常。副駕駛在醫院檢查後診斷為「高頻輕度感音神經性耳聾 (高空氣壓傷)」。落地以後,機組3人陸續出現了頭暈、頭脹、頭皮發麻、肌肉酸痛等症狀,第二機長右前臂皮下出現兩顆紅色斑點,這些可能是高空減壓病的症狀。機組3人經過20餘次高壓氧艙治療,症狀明顯改善,恢復良好。

右風擋區域

第一時間連線川航集團:同廠家同型號風擋已全部更換

民航局調查組對於風擋玻璃爆裂進行了結論,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 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內層玻璃碎裂情況

調查顯示,B-6419號機的右風擋為空中巴士公司原裝件,製造和安裝方面無異常記錄,無異常維護記錄,無異常維護歷史,當天沒有故障保留,飛行前檢查期間沒有損壞報告。調查組排除因維護不當而導致風擋玻璃破裂的可能性。

事件報告向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公司提出了安全建議,包括建議空客基於川航「5·14」事故和歷史類似事件建立失效模式,評估並改進風擋設計、選材和製造工藝,防止水汽侵入和存留在電加溫系統,降低電弧產生的可能性,避免雙層結構玻璃破裂;研究在風擋加溫系統中增加對電弧的探測和防護功能、建議空中巴士公司督促風擋製造商加強風擋生產質量控制,確保風擋製造持續符合設計標準和製造工藝規範等。

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川航集團董事長李海鷹,他透露,與「5.14」事件中飛機同型號所有涉及的同批次和同廠家的產品,在前年均已更換。

相關焦點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英雄機長高空缺氧駕機近20分鐘
    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英雄機長高空缺氧駕機近20分鐘英雄機長劉傳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顯示,事件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可能破損。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報告顯示,川航「5·14」事件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機長劉傳健在事件發生後,在高空缺氧環境中還飛行了19分54秒。
  • 川航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出爐: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風擋封嚴或破損
    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官網昨天發布消息,2018年5月14日發生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出爐。事件造成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飛機駕駛艙、發動機、外部蒙皮不同程度損傷。當年6月,川航3U8633航班機組被中國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機長劉傳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水汽滲入或致風擋爆裂 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
    來源標題:揭秘史詩級備降 水汽滲入或致風擋爆裂 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 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 事故報告出爐:川航「英雄機長」缺氧駕機近20分鐘,頭等艙靠枕一年...
    6月2日,記者獲悉,2018年5月14日,英雄機長劉傳健駕駛的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航空器嚴重症候調查報告」,已於今年5月8日經中國民航局審核通過。報告還顯示,「5·14」事故中爆裂的風擋玻璃為空中巴士公司原廠組件,川航沒有對其進行過維修。機長劉傳健在事故發生後,在高空缺氧環境中還飛行了近20分鐘。目前,中國民航局已經針對航空器設計、風擋設計及製造、電弧探測與防護、風擋檢查維護、飛行手冊特情處置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安全建議。右風擋受損後的情況。
  • 川航「5·14」事故報告披露:「英雄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
    調查報告中披露,飛機右風擋脫落導致出現爆炸性座艙失壓,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機長劉傳健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10000英尺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19分54秒。川報觀察記者 王眉靈 李欣憶6月2日,川航「5·14」事故調查報告公布。
  • 川航備降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更多細節披露:「英雄機長」劉傳健曾...
    每經編輯:周宇翔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報告。中國民航局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行業標準《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該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
  • 川航5·14事件報告:無法取出氧氣面罩 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
    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首次披露事件全程: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中國民航局認為,川航「5·14」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
  • 川航備降事件百頁報告出爐:英雄機長高空缺氧駕機近20分鐘
    報告還原事故經過:驚魂34分鐘  此次的調查報告詳細還原了該次事故的發生經過。  2018年5月14日,川航空客B-6419號機執行重慶至拉薩3U8633航班。機上飛行機組3人(責任機長、第二機長、副駕駛)、乘務組5人、安全員1人、旅客119人。
  • 無法取出氧氣面罩, 「英雄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 川航「5·14...
    6月2日,川航「5·14」事故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故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故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故的更多細節。首次披露事故全程: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中國民航局認為,川航「5·14」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
  • 揭秘|川航「5·14」緊急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出爐
    針對被稱為「民航史奇蹟」的川航備降事件,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披露了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相關民航主管部門認為,該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在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中,除了事故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故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故的更多具體細節。
  • 川航 「英雄機長」 擋風玻璃為何爆裂?調查報告公布!
    6月2日,有關「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出爐。信息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 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
  • 川航3U8633擋風玻璃脫落,調查報告今公布,更多細節曝光……
    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中國民航局認為,川航「5·14」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空中巴士A319-133/B-6419號機執行重慶至拉薩3U8633航班,機上旅客119人,機組9人。
  • 川航8633號航班三萬英尺驚魂,挽救128人英雄機長劉傳健
    3U8633號航班駕駛艙瞬間發生爆炸性減壓事件,航班正副駕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事件發生35分鐘後將飛機安全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28人均平安落地。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了這起事件的調查報告。
  • 生死37分鐘!川航3U8633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右風擋封嚴破損是最...
    每經編輯:徐豪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報告。圖片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根據該調查報告,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被公布:右風擋封嚴破損。
  • 逃生乘客還原川航3U8633至暗時刻:一瞬間,我能看清腳下冰山
    6月2日,據中國民航安全信息系統公布,川航3U8633飛機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出爐。這份長達131頁的報告顯示,事故原因在於右側擋風玻璃的封嚴矽膠破損,有水汽滲入了底部邊緣處。調查報告中還首次披露了川航5.14事故全過程。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始發重慶,終到拉薩的飛行過程中,副駕駛員前的風擋玻璃突然碎裂,此時飛機在6000多英尺處。機長劉傳健立刻向地面管制部門匯報情況,機組實施緊急下降,並要求返航。
  • 從地理角度分析《中國機長》——川航高空遇險涉及到的知識點
    《中國機長》導演:劉偉強編劇:於勇敢主演: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上映日期:2019-09-30(中國大陸)本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遇險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由香港導演劉偉強執導,張涵予、歐豪、杜江還有袁泉領銜主演。又一真實事件改編。
  • 川航3U8633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
  • 川航事件,既要讚美英雄也要嚴查真相!
    飛機在9800米高空風擋玻璃爆裂,機組人員在面臨失壓、高噪音、極低溫、大氣流,儀表失靈、操作難度極大的情況下,在20分鐘後安全降落。可能出現在電影中的情節,真實上演了。機組克服高速、低溫、缺氧等困難,實施緊急備降。在民航各保障單位密切配合下,機組正確處置,飛機於7點46分緊急迫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機並得到妥善安排」。這是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在事發當天發布的通報。事件發生後,中國民用航空局立即成立調查組,調查工作已於14日上午啟動。
  • 時隔2年,川航「英雄機長」事件調查報告出爐!
    6月2日,記者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查詢到,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已經出爐。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劉傳健被譽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盤點銀幕上的英雄機長
    危急關頭,機長劉傳健在自動化設備失靈的的情況下,憑藉20年的飛行經驗和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手動操作飛行杆,於7時40分左右,成功讓飛機備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期間只有短暫的20分鐘。事後,這位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生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英雄,被稱之為「中國版薩利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