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越崮!山東省交通廳執法局「科技點亮」京滬高速

2020-11-28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彩 報導

  11月26日,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工程建成通車,標誌著山東省第三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正式投入使用。京滬、濟青兩條交通大動脈相會於濟南,貫通了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鐵三角,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工程全長232.4公裡,縱穿泰沂山區、結晶巖丘陵區、沂蒙七十二崮及臨沂三大平原區,沿線建設環境複雜多變,建設內容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工程要素,是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創新的理想載體。為此,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執法局在建設初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京滬高速品質工程創建議題,初步確定打造「綠色+智慧」的工程品牌,制定了「質量為本,科技先行」的質量監督管理原則,組建了執法局牽頭,萊蕪、泰安、臨沂三市質量監督機構配合的「1+3」監督小組,抽調骨幹技術人員全程跟蹤質量監督和科研指導。

  為了使品牌儘早樹立,執法局一方面組織監督小組對京滬高速進行質量安全大體檢,高標準嚴要求,在交底檢查中提出質量安全問題及相關建議150條,基本消除了京滬高速質量通病問題,為品牌打造創造了先決條件。另一方面積極與交通運輸廳、交通運輸部溝通匯報,爭取相關示範項目品牌打造在京滬項目落地,在各方的努力下,最終京滬改擴建工程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BIM技術+綠色公路」雙示範項目。在「綠色」和「智慧」雙屬性加持下,京滬高速公路建設開始展翅高飛。

  BIM技術應用領先全國。項目全線大力推廣應用BIM技術,建模及模型應用與BIM協同管理平臺建設兩條主線同步推進。一方面,通過建立全線全要素的BIM精細化模型,對重難點工程進行三維技術交底和4D施工模擬;對交通導改方案和交通流進行精確分析;運用傾斜攝影技術來輔助土石方計量;另一方面,通過BIM協同管理平臺集成設計、施工中的數據和信息,對施工過程進行精細化管控,實現構件質量可追溯、安全管控全方位、進度實時可視化,達到信息共享、管理協同、提質增效的目的,為實現工程精益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2019年12月,全國公路BIM技術交流會在京滬項目召開,京滬項目BIM技術應用水平得到了全國專家的一致好評。隨著工程的不斷推進和深化,京滬項目總結提煉出了兩部適用於高速改擴建工程的BIM技術相關標準,取得公路三維協同設計及工程管理方面的軟著共6個,發表BIM技術應用方面論文8篇,其中3篇EI、4篇核心,獲得國內各類BIM技術應用獎共7項,包括中國公路學會交通BIM創新獎一等獎、龍圖杯一等獎及優路杯一等獎等。

  綠色公路打造亮點紛呈。京滬項目打造了瀝青混凝土材料100%回收利用、隧道洞渣100%分級利用、主線交通100%不斷交、上跨天橋100%採用鋼結構橋梁的「四個百分之百」綠色公路。在高陡邊坡採用先進的生態修複方案改進恢復效果,在低填方邊坡以植物纖維毯代替骨架護坡。採用環境實時檢測、脈衝電子除塵器、砂石分離機和三級沉澱池等實現空氣噪聲實時監控、除塵降塵、汙水零排放。針對綠色公路品牌打造,京滬項目總結髮布了1部適用於高速改擴建工程的地方標準,申請發明專利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已發表綠色公路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方面論文12篇,其中SCI(科學引文索引)1篇,EI(工程索引)6篇、中文期刊5篇。

  「四新技術」推廣層出不窮。京滬項目橋面鋪裝施工中在全國首次採用LC50輕骨料混凝土,同時引進全自動桁架式輥軸攤鋪機,確保了新舊橋梁拼接、建設質量;路面銑刨中在全國首次採用國六排放標準的單發、無級變速乾式吸塵車,在節省燃油的同時,一次性清掃達到最佳效果;同時紮實開展「微創新」及班組課題攻關,研發應用了箱梁內膜固定措施、梁板半自動鑿毛機等多項新型施工工藝、新型適用技術,全力推進品質工程建設,引領公路建設轉型升級。

  其中,項目研製的路面取芯防汙處理裝置、老路臺階專用銑刨裝置榮獲全國公路首屆「微創新」大賽金獎;邊溝開挖一次成型機榮獲全國公路首屆「微創新」大賽銀獎;提高改擴建工程老橋拼寬翼緣板破除一次性合格率、提高預製T梁外觀質量合格率等QC成果榮獲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山東省公路學會二等獎。

  科研成果轉化成效顯著。京滬項目聯合長安大學、山東大學開展科研課題研究,《京滬高速公路綠色公路示範項目關鍵技術研究》、《BIM技術在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研究》、《京滬高速公路加寬工程巖質高邊坡穩控技術及監控與安全評價體系研究》、《高速公路瀝青路面不同車道差異化性能設計與施工成套技術研究》4項課題在京滬改擴建項目落地,其中部分課題已通過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驗收;依託京滬煤矸石路基填築,組織編寫了山東高速集團企業標準《已燃煤矸石填築路基應用技術規程》,已通過專家評審,在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五大地貌——崮
    新鮮素材中國第五大地貌——崮圖文來源:大眾日報課程標準:在地形圖上識別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並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徵。圖為冬日雪景中的崮。閱讀提示蒙陰舊志曾記載:「僻處叢山,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內貨不出,外貨不入。」崮是沂蒙山區閉塞的象徵。然而隨著崮的價值不斷被重新發現,這一傳統的思維徹底改寫,「崮鄉」被重新定義。中國第五大地貌?崮,根據辭書解釋,是四周陡峭、頂端較平坦的山。
  • 【科技日報】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具備開通條件---中國科學院
    「京滬幹線」項目是2013年7月由國家發改委批覆立項,由安徽省、山東省共同配套投資建設並得到了上海市、北京市的大力支持,由中科院領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項目建設主體承擔。同時,「京滬幹線」北京接入點實現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興隆地面站的連接,全線密鑰率大於5kbps,已形成星地一體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大大擴展了「京滬幹線」應用能力。  「京滬幹線」順利通過技術總驗收,意味著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線路已經具備開通條件,我國在量子技術的實用化和產業化方面繼續走在世界前列。
  • 都市篇-山東省臨沂
    臨沂,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西岸,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和魯南臨港產業帶。 東連日照,西接棗莊、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臨沂動植物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山東省十大觀賞文化樂遊地、山東省十大休閒度假樂遊地、山東省十大生態文化樂遊地臨沂極地海洋世界,位於臨沂經濟開發區沭河大道與延安路交匯處,臨沂動植物園南鄰。
  • 河北高速:京滬、京港澳等高速多條路段北京方向關閉
    據河北高速96122官方微博消息,因交通管制、疫情防控等多個原因,京滬高速等高速多條路段北京方向關閉。詳情如下:京滬高速(G2):京滬/京臺高速:因疫情防控,青縣站北京方向關閉。京滬高速滄千段:因山東防疫檢查,千童站附近K259+350處濟南方向車輛擁堵約2公裡。京滬高速:因疫情防控,青縣服務區附近K150處北京方向勸返石家莊地區牌照邢臺地區牌照車輛。京臺高速(G3):京臺高速廊坊段:因交通管制,九州站、永清北站、永清站北京方向關閉。
  • 臨沂岱崮地貌的故事有什麼 一共72崮你都知道哪幾個
    經過1.5億年的風化剝蝕,逐步演變為崖壁峭立,山頂平坦的方形山峰,地貌學上稱為「方山」,當地習稱為"崮",最為典型的是稱之為「崮之模特」的松崮(主峰松崮頂)。   這些態勢奇特宛如古城堡式的數百座崮群,遍布沂蒙大地,形成中、外罕見的地貌奇觀。「一片好風光,七十二崮堪愛」。崮多以象形命名,如石人崮、拔垂子崮、油簍崮、馬頭崮、龍鬚崮。
  • 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項目通過總技術驗收
    新華社合肥9月4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項目技術驗收評審會日前在該校舉行,評審專家組聽取項目建設情況和分系統驗收情況,經質詢和討論認為項目已完成了預期的技術驗證和應用示範任務,同意通過總技術驗收。這意味著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已經具備開通條件。
  • 濟南44個水文監測點現暴雨 山東22條高速或受影響
    濟南44個水文監測點現暴雨 山東22條高速或受影響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 這兩天,山東天氣大變天。受氣旋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大雨、寒潮、大風紛紛而來。目前,16市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雨。據山東省氣象局預計,今天到20日最低氣溫降幅8~10℃,20日早晨最低氣溫:魯西北和魯中山區-1~1℃,其他地區3~5℃;21~23日,氣溫將繼續下降。以現在濟南最低溫度6度計算,預計過兩天最低溫度將降至0度左右。大家的羽絨服可以正式亮相了。
  • 4條高速+濰萊高鐵同時通車!
    4條高速線路:濟南大東環、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嵐山至羅莊高速、濰日高速濰坊連接線。 京滬高速改擴建 京滬改擴建開通,
  • 因疫情防控等原因,京滬、京港澳等高速多條路段北京方向關閉
    據河北高速96122官方微博消息,因交通管制、疫情防控等多個原因,京滬高速等高速多條路段北京方向關閉。詳情如下:資料圖 記者 王海欣攝京滬高速(G2):京滬/京臺高速:因疫情防控,青縣站北京方向關閉。
  • 山東省航協懸浮紙飛機研學活動開始...
    紙飛機看似很簡單,卻是一項能將科技和體育完美結合的運動,孩子們能動腦,也能動手。如果在課堂上和孩子們說氣流可能會顯得深奧,但紙飛機飛起來的現場中,孩子們就會明白很多有關氣流的道理,近些年國家體育總局也正在積極推廣這項比賽。
  • 剛剛,省長李國英與北京視頻通話,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
    兩人的遠程高清量子保密視頻通話,信號穩定、畫面清晰、傳輸流暢,充分展示了「京滬幹線」量子保密通信良好的應用效果和量子通信星地一體化的最新發展成果。  9月29日15時,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與嘉賓一起按下啟動球,宣布「京滬幹線」正式開通。
  • 山東沂蒙72「崮」被認定為新地貌類型
    以沂蒙72崮為代表的「崮」這種地理形態,近日被地質地貌專家們認定為一種新的地貌類型。因為山東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的「崮」最有代表性,專家們將這種新地貌命名為「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的科學意義與開發價值評審會8月21日在蒙陰縣召開。
  • 董梁公路新寧項目上跨京滬鐵路轉體橋主梁1節段開始澆築
    5月19日上午7點,由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十局承建的董梁公路新寧段上跨京滬鐵路轉體橋1#節段開始澆築,預計20日中午完成澆築,為7月份進行轉體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上跨京滬鐵路轉體橋為董梁公路新寧段的控制性工程,結構體系採用64米+64米變高度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為減小對京滬鐵路運營的影響,平行於鐵路方向搭設支架完成60米+60米現澆梁體施工,順時針轉體63.7°至成橋位置後進行兩側4米邊跨合攏段的施工。
  • 「京滬幹線」構建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雛形
    而今,經過兩年多不間斷運行,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的穩定性、安全性均得到了驗證。今天凌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以「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為題,報導了這項中國量子科技的又一重要成果。
  • 今天山東1條高鐵、4條高速正式通車!
    2020年,山東迎來高鐵高速豐收年。就在今日,濰萊高鐵,濟南大東環、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嵐羅高速、濰日連接線,一條高鐵和四條高速同時通車!四條高速同時通車省內交通網更加便捷暢通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濟南大東環、嵐山至羅莊、濰日高速濰坊連接線4條高速公路均為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均為120公裡/小時。
  • 楊衛澤老婆蔡聲佩簡歷及照片 江蘇交通廳高級工程師
    楊衛澤老婆蔡聲佩簡歷及照片,系江蘇交通廳高級工程師  蔡聲佩,江蘇南通人,江蘇省委原常委、原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老婆。東南大學港口及橋梁專業畢業。現為江蘇省交通廳高級工程師。 蔡聲佩生活在張芝山鎮,畢業於位於張芝山鎮的通海中學,蔡的父親曾擔任通海中學校長。
  • 石家莊鐵道大學參與「京滬高鐵」項目
    據了解,在本次國家科學技術頒獎大學會上,「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石家莊鐵道大學作為30個參研單位之一,名列獲獎單位榜單。這是繼「青藏鐵路工程」後,石家莊鐵道大學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搭建皮膚病治療新平臺 京滬魯國內知名皮膚名醫齊聚濟南中研
    京滬魯皮膚專科醫聯體啟動儀式暨山東省皮膚性病中醫專科醫療聯合體成立」大會即將在濟南中研隆重召開。   以「共享,共贏,共同發展」為核心理念,貫徹醫療聯動改革方針,充分利用各方優勢,加強各級醫療機構之間溝通,整合醫療資源,推進醫聯體建設和發展,加快健康中國進程,由濟南中研皮膚病醫院承辦的「2017京滬魯皮膚專科醫聯體啟動儀式暨山東省皮膚性病中醫專科醫療聯合體成立」大會即將在濟南中研隆重召開
  • 青蘭高速萊蕪段改擴建工程12月18日通車
    項目通車後,與京滬高速、泰新高速、京臺高速及濟泰高速相聯接,可有效實現濟南、泰安、聊城省會經濟圈內部及與膠東經濟圈之間的快速順暢連接,與北部青銀高速構成濟南市南北兩條東西向幹線「大通道」,形成連接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全方位縮短魯中地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距離,對加快打造濟南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融合共享和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作用。
  • 中車宣布啟動時速600km磁浮項目 京滬間僅2.5小時
    目前的京滬高鐵運行時速為300公裡,京滬之間最快5小時到達。如果替換為時速600公裡的磁浮列車,意味著京滬之間的鐵路旅行將只需花費2個半小時,與坐飛機幾乎無異!  近日,中國中車宣布啟動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鐵路項目研發,將於2020年交付首臺樣車,並在山東建成一條高速磁浮試驗鐵路。在中國穩居高鐵第一大國的同時,「磁浮時代」也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