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鐵道大學參與「京滬高鐵」項目

2020-12-08 河北新聞網

近日,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參與的2項成果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二等獎。據了解,在本次國家科學技術頒獎大學會上,「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石家莊鐵道大學作為30個參研單位之一,名列獲獎單位榜單。這是繼「青藏鐵路工程」後,石家莊鐵道大學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近日,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參與的2項成果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二等獎。據了解,在本次國家科學技術頒獎大學會上,「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石家莊鐵道大學作為30個參研單位之一,名列獲獎單位榜單。這是繼「青藏鐵路工程」後,石家莊鐵道大學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介紹,京滬高速鐵路全長1318公裡,設計時速達350公裡,不僅是世界上一次建設裡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而且面臨著世界上大距離高速鐵路持續高速運行的重大科學問題,其艱巨性、複雜性、特殊性史無前例。 「作為我們來講,我們就是要構造一個『從點到線、從線到體、從內而外』立體化的、全面監測感知的一個『網』。」石家莊鐵道大學教授趙維剛介紹,「這是我們秉承的一個『高鐵目標』。」

京滬高鐵  資料圖片

    在京滬高鐵立項之初,石家莊鐵道大學成立了由副校長杜彥良掛率的項目團隊,而趙維剛教授作為項目「先鋒官」,全程一線參與,對項目工程建設感觸頗深。 談起「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項目創新推廣貢獻,趙維剛教授如數家珍,「出於這一理念和目標,我們提出了高速鐵路無砟軌道、路基、橋梁等基礎設施監測內容和方法,構建了基礎設施運用狀態全信息監測技術體系和系統架構,為高速鐵路基礎設施運用狀態監測和適應性驗證及運營維護提供了技術支撐。

    「這項工作我們從2008年就開始著手來做。」趙維剛介紹,「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本著『無死角感知』的目標,從一個橋墩、一條路基、一根鐵軌到對整條線下結構的關鍵部位、關鍵參數等監測,儘可能獲取它,感知它,為高速運營保駕護航。」

    「這次獲獎,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的工作是一個持續的、長期的過程。」趙維剛介紹,「一方面,我們要及時掌握感知當前的運行狀況,另一方面,通過長期的監測,可以更好地發現它的規律,對於我們的高鐵的運行維護、養護、維修都有好處。」趙維剛表示,「面向高鐵的運行維護,讓高鐵基礎設施的運行情況、結構變化等變得更加可知、可控。我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我們一直想做這樣的事,並在一步一步地推進。」通過新技術手段,我們看到結構內部的一些東西,讓檢測更加智能,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國家戰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重大創新工程,京滬高速鐵路工程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和平臺,讓我們能夠參與到相關的高鐵建設與運維技術研發。」趙維剛表示,「目前,我們這項技術也已在國家其他高鐵項目中推廣應用,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作用。」

    而學校參研的「高速鐵路大斷面黃土隧道建設成套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參研項目負責人是石家莊鐵道大學朱永全教授。

相關焦點

  • 80後女教授發表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 Nature
    據石家莊鐵道大學官方報導,這是該校研究成果首次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學校稱其為建校70周年的一份厚禮。材料學院和機械學院分別為該研究成果的貢獻單位。,博士生導師趙晉津,1982年出生,現任石家莊鐵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河北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稱號獲得者,2018 年中國 新銳科技卓越影響獎獲得者。
  • 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
    11月24日,科睿唯安公司(原湯森路透)更新了ESI全球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數據,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學科、論文數和他引數新晉全球前1%,表明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學科持續獲得國內外學術界認可,國內外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次《Nature》發文!界面壓電材料重大突破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該研究從材料界面能帶角度,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
  • 京滬高鐵不用磁懸浮技術 法國贏得1千億元大單
    京滬高鐵論證10年  京滬高速鐵路從項目論證至今,已有10年歷史。  早在1994年,當時的國家計委、科技部、經貿委、鐵道部等4部委聯合提出了建設京滬高速鐵路的初步方案,希望儘早修建京滬高速鐵路。  1997年3月,鐵道部向國家計委正式上報了《新建北京至上海高速鐵路項目建議書》。
  • 西南交通大學:喜報!
    近日,中國鐵道學會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授予「分布式智能機車制動系統研製與應用」「重載鐵路道岔設計理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大西高速綜合試驗」「以簡統化為核心的高服役性能新型接觸網關鍵技術與裝備」「鐵路貨運票據電子化工程」「中鐵信雲計算平臺解決方案及應用」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Nature》,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突破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該研究從材料界面能帶角度,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
  • 石家莊鐵道大學這項研究取得突破
    石家莊鐵道大學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取得突破半導體材料穿上金屬「外衣」可發電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利)從石家莊鐵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趙晉津帶領團隊與英國華威大學合作,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可以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及抑制取得進展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分解和抑制方面獲得新進展。我校與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開展研究,我校材料學院張穎碩士研究生為共同第一作者,該工作藉助於北京大學電子顯微鏡實驗室的電子顯微鏡,系統研究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在電子束下的結構不穩定性,揭示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普適性的分解路徑,探究了影響其分解的主要因素,並提出了抑制分解的策略。
  • 「齒輪」轉動中國高鐵
    為解決束縛高鐵發展的國際性難題,在國家、部委科技計劃支持下,王文虎作為負責人,帶領中車戚墅堰所充分發揮在齒輪傳動方面的技術優勢,與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密切合作,另闢蹊徑,用創新的機械結構和多學科綜合優化方法,圍繞溫升、振動、集成設計以及可靠性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
  • 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科學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
    家莊鐵道大學工程科學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通訊員/供圖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 通訊員鐵風)11月24日,科睿唯安公司(原湯森路透)更新了ESI全球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數據,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論文數和他引數新晉全球前1%,該校相關學術成果持續獲得國內外學術界認可,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環球社評:被鞭撻的京滬高鐵,應成抽我們的鞭子
    原標題:社評:被鞭撻的京滬高鐵,應成抽我們的鞭子   京滬高鐵公司近日稱,2014年全年京滬高鐵運送旅客超過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7%,客票收入約300億元,按營業稅口徑計算,有望實現利潤12億元。京滬高鐵2011年6月30日開通,之後不到1個月趕上「7·23」動車事故,京滬高鐵成了輿論洩憤的頭號目標,不安全、高票價、低載客率等一系列罪名纏上當時世界一次建成裡程最長的這條高鐵。   曾有一段時間,京滬高鐵每次晚點都能被曬到網際網路上,招來口誅筆伐。「7·23」之後的輿論沸騰大概是這些年網上民粹主義的頂峰,那是一段值得我們做成書籤每次翻頁都觸碰一下的歲月。
  • 京滬高鐵:安全快捷方便舒適 極大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
    歡迎大家積極參與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上市網上投資者交流活動。今天能與大家通過上證路演中心和中國證券網提供的互動交流平臺進行實時在線交流,我感到非常高興。在此,我謹代表公司管理團隊和全體員工,向參與今天網上交流的投資者和網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京滬高鐵的各位朋友表示誠摯的感謝!
  • 京滬高鐵接受IPO輔導 保薦商配8人「貼身服務」
    2月26日,北京證監局官網刊登了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滬高鐵」)上市輔導備案表,這意味著中國鐵路總公司控股企業京滬高速鐵路正式啟動A股上市工作。本次上市輔導備案表顯示,京滬高鐵由中信建投證券保薦,計劃在A股主板上市。申報文件日期為2019年1月2日。
  • 揭秘鐵道大學「3D列印實驗室」 能「修復」鐵軌
    原標題:揭秘鐵道大學「3D列印實驗室」 能「修復」鐵軌   國慶前夕,天安門花展首用3D列印大花籃,可抗10級大風……3D列印的精彩表現,成為國人眼前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石家莊鐵道大學的「3D列印聯合實驗室」,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修復鐵路鋼軌,甚至能更加精確「列印」檢測胎兒缺陷。
  • 2011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技獎公示
    2011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技獎公示   項目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推薦單位獎勵等級 1 20114108宜萬鐵路高壓富水大型充填巖溶及斷裂帶隧道修建技術1.張梅2.朱鵬飛3.顧湘生4.黃鴻健5.苗德海6.張民慶7.肖廣智8.趙勇9.何義斌10.董裕國11.胡振潮
  • 高鐵與懸浮近十年的爭論路上,他堅持求實,創造「中國速度」
    20世紀80年代,京滬鐵路運力緊張。1990年,鐵道部完成了《京滬高速鐵路線路方案構想報告》並提交全國人大會議討論,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提出興建高速鐵路。1998年,中央決定要在2000年動工修建京滬高鐵,各方馬上行動起來,開始論證京滬線的技術問題。有專家提出,京滬高速鐵路應採用更為先進的高速磁浮列車方案,由此引發磁懸浮(簡稱磁浮)與高鐵近十年的爭論。
  • 這位「高鐵院士」有多倔強?曾為「鳥巢」頂蓋設計直接致信溫家寶
    9月20日,「高鐵院士」王夢恕離世,享年80歲。他因主持和參與了中國高鐵的研發建設工作,並就涉及中國高鐵建設和發展的熱點話題多次接受媒體採訪,被媒體稱為「中國鐵路代言人」。王夢恕27歲時曾經參與修建新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號線,並發現貫通誤差,排除運營障礙。
  • 京滬間高鐵二等座 票價498元引熱議 高鐵浮動票價來了一起來瞧瞧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京滬間高鐵二等座 票價498元引熱議 高鐵浮動票價來了一起來瞧瞧 今日一則消息京滬間高鐵二等座 票價498元引起眾網友討論,這是什麼情況,高鐵票價這是都要漲了嗎?之前票價多少?高鐵票價什麼時候降下來?
  • 京滬高鐵運行時速300至350公裡的高鐵動車組列車公布票價進行優化...
    如今,乘坐高鐵出行已成為許多人的首選。不過,「說走就走」的朋友要注意啦,京滬高鐵自23日起對相關車次票價進行優化調整,開始實行浮動票價。根據京滬高鐵公司此前公告,23日起,京滬高鐵公司對京滬高鐵運行時速300至350公裡的高鐵動車組列車公布票價進行優化調整,改變目前固定票價的做法,根據客流情況,區分季節、時段、席別、區段等,建立靈活定價機制,實行優質優價,有升有降。各站間執行票價將以公布票價為上限,實行多檔次、靈活升降的票價體系,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 鐵道部公布京滬高鐵故障詳因 指責日媒幸災樂禍
    京滬高鐵運營如何?  終到正點率為85.6%  運營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京滬高鐵共開行動車組列車2500多列,日均開行180列左右,前十天運行秩序良好。7月10日以來,因雷電和供電故障影響,造成了部分列車晚點,影響了運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