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高鐵院士」王夢恕離世,享年80歲。他因主持和參與了中國高鐵的研發建設工作,並就涉及中國高鐵建設和發展的熱點話題多次接受媒體採訪,被媒體稱為「中國鐵路代言人」。
王夢恕27歲時曾經參與修建新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號線,並發現貫通誤差,排除運營障礙。
晚年力挺中國高鐵建設,曾有一句名言令無數國人為之自豪:希望有一天,其他國家的人一提到手錶就想到瑞士;提到高鐵,就會想到中國。
立志做詹天佑一樣的科學家
西出河南溫縣縣城13公裡,便是享有「黃河文化第一村」之稱的安樂寨,1938年12月24日,王夢恕出生於此。
王夢恕來自鐵路世家,他的父親王崇和曾在隴海鐵路任職,做站長。年少時,王夢恕經常跟隨父母在鐵路線上來回奔波,由此和鐵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彼時,陝西寶雞蔡家坡鐵路中學頗為有名,許多孩子以考上該校為榮。少年王夢恕便在這裡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恩師許老師,並第一次聽到詹天佑的名字。許老師告訴他:「修鐵路需要架橋梁、打隧道,這些都需要科學,既然你立志修鐵路,那麼,希望你將來能成為像詹天佑一樣的科學家。」
做一名像詹天佑一樣的科學家,成為王夢恕終生為之奮鬥的理想和攀登的高峰。
參與建設北京地鐵一號線
1952年9月,王夢恕進入天津鐵路工程學校(現為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攻讀橋梁專業。1956年9月,考入唐山鐵道學院(即現在的西南交通大學)橋隧系就讀。
1959年,唐山鐵道學院派遣包括王夢恕在內的數名師生,前往成昆鐵路線考察實習。師生們在工地負責人帶領下進入了正在掘進的隧道中,目睹了「施工技術落後得可怕」導致的慘劇:隧道掌子面發生了大面積塌方事故,頃刻間八名工人葬身於亂石之中,一名學生的腿也被砸斷。
1961年,王夢恕回到唐山鐵道學院,成為首批攻讀隧道及地下工程專業的研究生,3年後畢業,因品學兼優留校任教,不到一年,又主動申請前往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工作,建設我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工程——北京地鐵一號線。王夢恕時年27歲。50年後的今天,隧道技術成了中國高鐵的關鍵技術之一。
改變中國百年來隧道修建工法
1980年底,鐵道部隧道工程局奉命從洛陽南下廣東,承擔衡廣複線坪石至樂昌段11座隧道和3座大橋的施工任務。其中,全線控制工程大瑤山隧道全長14.29公裡,是全國最長的雙線電氣化鐵路隧道。
王夢恕作為科研所總工程師,帶領24人的攻關小組參與,畫線、鑽孔、裝藥、引爆,冒著濃煙衝向掌子面觀察爆破效果,經常在洞裡一待就是20多個小時。最終,大瑤山隧道提前一年半開通。縮短鐵路路程近15公裡,火車時速從50公裡增至100公裡以上,加強了嶺南地區與內地的交通聯繫,並且改變了中國百年來的隧道修建工法。
軍都山隧道工程、北京地鐵復興門折返線工程、磨溝嶺隧道工程、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工程、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和青島海底隧道工程……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工程背後,都有王夢恕的身影。
「治學方面,他一直要求,工程學科要與具體工程項目相結合,一定要到現場進行試驗,要在工程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王夢恕的學生、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譚忠盛提到恩師的教誨時說,這點是王夢恕反覆強調的。
近些年來,儘管王夢恕年歲已高,仍然出入各大科技論壇,甚至親身前往施工一線,呼籲「重大工程建設就是要給子孫後代留下遺產,不要留下遺憾和災難」。
兩會上從來都是有問必答
王夢恕廣為人知,與他屢次直言鐵路體制的某些弊端、對熱點問題公開亮出觀點有關。
王夢恕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幾乎每年他都會被記者們團團圍住,面對媒體,他從來都是有問必答,不會迴避問題。
有記者詢問,京滬高鐵為何一直沒有開通Wi-Fi,老人說,你們年輕人現在都是低頭族,天天走哪都看著手機,坐高鐵就歇一歇、抬抬頭吧。高鐵盒飯太貴怎麼辦?王夢恕回應說,「最開始搞高鐵的時候,想著速度這麼快,旅程時間很短,沒考慮供餐問題。」
2011年「7·23」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後,他因為直言惹來麻煩。「動車信號技術和設備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來自於人員和管理」,此番言論引起軒然大波,質疑聲鋪天蓋地而來。幾年後再次說起這事,王夢恕依舊很生氣,「機器設備和人工是相輔相成的,不是說設備一壞就要出大事故,很明顯,這是責任問題。各個管理局不用專業技術人員,卻把機車交給大學生。我一直認為這才是追尾發生的根本原因。」
為取消「鳥巢」頂蓋上書溫家寶
在其他話題上,王夢恕也愛說上幾句,且不只是說說而已。
2003年年底,奧運主場館「鳥巢」開工。按照原方案,「鳥巢」有個頂蓋,長200米、寬90米的頂棚可伸縮開閉。這樣的設計讓王夢恕想到了北京地鐵1號線的密閉門,「修建時,考慮防護需要,在出口設置了三道門。第一道是防爆門,防止衝擊波;後面兩道是密閉門,防止毒氣進來。門4米高,3米寬,重不到10噸,下面還有軌道,有時候都拉不開。更何況鳥巢的蓋重1.8萬噸,還是在鋼軌構成的柔性軌道上。」同時,他認為,屋頂開孔過小,會影響場館的通風。
取消「鳥巢」頂蓋、擴大屋頂開孔,因為這是瑞士的設計,很難改動。倔強的他直接給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寫信。三個月後,北京奧組委在官方網站上發布消息:取消可開啟屋蓋、擴大屋頂開孔。王夢恕的建議帶來了直接的社會效果: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高,用鋼量比原設計減少了22.3%。(據《每日商報》)
來源:北京文摘
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