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鐵道大學首次《Nature》發文!界面壓電材料重大突破

2020-09-05 材料material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該研究從材料界面能帶角度,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該成果發表在8月20日出版《自然》期刊(Nature, 2020, 584, 377–381,影響因子IF=42.778),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和機械學院分別為該研究成果的貢獻單位。這是石家莊鐵道大學研究成果首次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為石家莊鐵道大學建校7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02-4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續上升,大量電子設備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收集周圍環境中,常常被人忽略的能量成為眾多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新型發電設備往往兼具發電和傳感功能,不僅能將周圍環境中的機械能和熱能直接轉換為電能,還可以作為自供能傳感器不間斷的工作。


自1880年科學家發現壓電效應,至今已經有140年的歷史,但是將其應用於能量收集領域還是在近些年才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壓電材料具有非中心對稱或極性對稱性質,壓電效應指直接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反之亦然,因此壓電材料成為實現能量轉換和信號傳遞的重要載體。而由外界溫度變化引起極性對稱改變產生表面電荷稱為熱釋電效應,是壓電效應的一種。


然而,自然界存在的大量物質是中心對稱,並不具有壓電效應,如何開發一種通過外界環境誘導使物質形成非中心對稱從而具有高效壓電效應,是當前全球科學家關注的熱點和難點。趙晉津教授團隊最新《自然》研究成果,發現中心對稱的物質「穿上金屬外衣」後可以產生內建電場,引起極性對稱,產生壓電和熱釋電突現效應。該新型壓電異質節結構可廣泛應用於傳感器、執行器和能量採集器,在聲學與超聲、醫療與健康,體育與休閒、控制與檢測、交通、人機界面、安防、物聯網等多個領域。



趙晉津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鈣鈦礦結構材料壓電效應,以及壓電效應在能源和傳感器等領域應用研究。近年相關系列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先進材料》,《科學通報》,《納米能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4807;Advanced Materials, 2020, 2001107; Advanced Materials,2019, 31, 1902870; Science Bulletin, 2017, 62, 1173–1176; Nano Energy. 2019, 60, 476-84.)等。


本文來自「石家莊鐵道大學」。

相關焦點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Nature》,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突破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該研究從材料界面能帶角度,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Nature》: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對稱性是構成現代物理學基礎的核心,從根本上決定了材料的屬性。特別地,壓電效應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反之亦然,但該效應僅限於非中心對稱材料。此外,熱釋電效應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它只發生在極性對稱的材料中。材料的對稱性通常由其原始的晶體結構決定,材料通常由於相變使其喪失對稱性。然而,材料的對稱性也可以通過外部刺激來調節,這些刺激降低了任何中心對稱材料的對稱性,甚至破壞了它的反演對稱性。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Nature》: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
    耗盡區的內建電場在半導體中產生極性結構,產生大量的壓電和熱釋電效應。儘管其效應具有普遍性,這種界面對稱性調控以及由此產生的效應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們忽略了。 【研究成果】 近日,英國華威大學Ming-Min Yang課題組在壓電與熱釋電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獲突破
    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教授趙晉津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相關成果8月20日發表於《自然》。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續上升,大量電子設備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收集周圍環境中,常常被人忽略的能量成為眾多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 半導體材料可發電!石家莊鐵道大學這項研究取得突破
    石家莊鐵道大學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取得突破半導體材料穿上金屬「外衣」可發電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利)從石家莊鐵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趙晉津帶領團隊與英國華威大學合作,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可以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
  • 80後女教授發表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 Nature
    聯合英國華威大學Yang Mingmin等,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成果發表在8月20日出版的Nature 期刊(IF=42.778),題為「Piezoelectric and pyroelectric effects induced by interface polar symmetry」,
  • 這位80後女教授發表學校首篇Nature
    本文來源:學術那些事兒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80後女教授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Yang Mingmin等,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成果發表在8月20日出版的Nature 期刊(IF=42.778),題為「Piezoelectric and pyroelectric effects induced
  • 石家莊鐵道大學參與「京滬高鐵」項目
    近日,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參與的2項成果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二等獎。據了解,在本次國家科學技術頒獎大學會上,「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石家莊鐵道大學作為30個參研單位之一,名列獲獎單位榜單。這是繼「青藏鐵路工程」後,石家莊鐵道大學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Nature:神奇的界面!刷新壓電效應140年歷史
    打破反演對稱性可以出現新的功能和效果,例如壓電效應和熱釋電效應,但是壓電效應僅限於非中心對稱的材料,而熱釋電效應僅在極性對稱的材料中出現。材料的對稱性可以通過外部刺激來調節,例如應變梯度,通過所謂的柔電效應在對稱材料中引起極化。儘管施加應變梯度具有通用性,但其實際應用卻受到其相當小的有效係數和誘導大應變梯度的複雜設置的阻礙,因此急需一種替代方法。
  • 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
    11月24日,科睿唯安公司(原湯森路透)更新了ESI全球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數據,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學科、論文數和他引數新晉全球前1%,表明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學科持續獲得國內外學術界認可,國內外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及抑制取得進展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分解和抑制方面獲得新進展。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得到了飛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近十年就從最初的3.8%迅速增長至目前的25.2%,然而電池的的商業化應用卻受限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構不穩定性,高溫、氧氣、水、光照條件甚至電子束輻照均會導致鈣鈦礦材料分解進而引起器件性能衰減。
  • 半導體材料穿上金屬「外衣」可發電
    河北日報訊(記者馬利)從石家莊鐵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趙晉津帶領團隊與英國華威大學合作,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可以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這一研究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科研成果發表在8月20日出版的《自然》期刊上。
  • 青島大學首篇《Nature Mater》誕生,取得重大突破
    這是青島大學首次以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單位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科研論文。為了揭示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多位國際能源領域知名專家都對該現象提出了理論解釋(如凝膠聚合物薄膜的生長,空間電荷存儲以及LiOH到Li2O和LiH的表面轉化),然而由於電極材料界面處的複雜性超出常規設備的測試能力,其蘊藏的儲能機制始終處於爭議中。
  •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性能優越無鉛壓電材料
    新華網西安11月28日電(記者許祖華、馮國)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個科學研究小組27日對外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製造出一種對環境無害的無鉛壓電材料——鋯鈦酸鋇鈣,其壓電性能超越了全世界使用了長達半個世紀、但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核心壓電材料——鋯鈦酸鉛(PZT)陶瓷。
  •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性能優越的無鉛壓電材料
    新華網西安11月28日電(記者許祖華、馮國)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個科學研究小組27日對外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製造出一種對環境無害的無鉛壓電材料——鋯鈦酸鋇鈣,其壓電性能超越了全世界使用了長達半個世紀、但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核心壓電材料——鋯鈦酸鉛(PZT)陶瓷。
  • 「JACS」東南大學發現二茂鐵基鈣鈦礦壓電材料
    近日,在「東南大學十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啟動培育基金的資助下,江蘇省「分子鐵電科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在分子壓電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首例二茂鐵基鈣鈦礦壓電材料。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通式為ABX3)由於其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電致發光、壓電等高新科技領域中可觀的發展潛力而備受專注。在雜化鈣鈦礦領域,因其優異的結構多樣性和化學可調性,湧現出了各種結構新穎和性能卓越的壓電和鐵電材料。
  • 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科學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
    家莊鐵道大學工程科學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通訊員/供圖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 通訊員鐵風)11月24日,科睿唯安公司(原湯森路透)更新了ESI全球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數據,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論文數和他引數新晉全球前1%,該校相關學術成果持續獲得國內外學術界認可,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6-09-14  瀏覽:
  • Nature/Science盤點:三月材料領域重大進展
    文獻連結:Monolayer atomic crystal molecular superlattices(Nature, 2018, DOI:10.1038/nature25774)   材料牛資訊詳戳:段鑲鋒攜手湖南大學再發Nature:單層原子晶體分子超晶格   2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被《Science》評價為「壓電陶瓷發現五十多年以來一次激動人心的重大突破,對醫學超聲成像、水聲系統、高應變執行器等眾多應用將帶來一次革命」,這是目前發現的所有無機非金屬材料中壓電性能最優異的材料。為了進一步優化弛豫鐵電單晶的壓電性能以及探索新型高性能壓電材料,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效應的產生機理一直是鐵電、壓電材料領域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普遍認為:弛豫鐵電單晶的高壓電效應與其特有的微觀結構,即極性納米微區(如圖1所示),有著重要的關係。然而,在近20年的時間中,雖然各國學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極性納米微區與壓電性能的關係仍然沒有明確。這也導致了近些年關於開發高性能壓電材料的研究工作進展較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