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Nature》: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0-09-05 高分子科學前沿

對稱性是構成現代物理學基礎的核心,從根本上決定了材料的屬性。特別地,壓電效應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反之亦然,但該效應僅限於非中心對稱材料。此外,熱釋電效應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它只發生在極性對稱的材料中。材料的對稱性通常由其原始的晶體結構決定,材料通常由於相變使其喪失對稱性。然而,材料的對稱性也可以通過外部刺激來調節,這些刺激降低了任何中心對稱材料的對稱性,甚至破壞了它的反演對稱性。許多材料(如中心對稱鍶鈦氧化物(SrTiO3)和二氧化鈦(TiO2))的各種功能有關,包括壓電、熱釋電和光電效應與這種對稱性的破壞有關。在異質結構界面上,由彎曲產生的內電場誘導的極性對稱性,從而產生了包括壓電和熱釋電在內的特殊功能屬性。耗盡區的內建電場在半導體中產生極性結構,產生大量的壓電和熱釋電效應。儘管其效應具有普遍性,這種界面對稱性調控以及由此產生的效應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們忽略了。

研究成果

近日,英國華威大學Ming-Min Yang課題組在壓電與熱釋電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工作以經典的界面為研究對象,即由貴金屬和中心對稱半導體形成的肖特基結,包括鈮摻雜鈦酸鍶晶體、鈮摻雜二氧化鈦晶體、鈮摻雜鈦酸鍶鋇陶瓷。耗盡區的內建電場在半導體中產生極性結構,產生大量的壓電和熱釋電效應。特別是,界面的熱釋電係數比傳統的塊體極性材料大一個數量級。作者的工作豐富了異質結構界面的功能,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來超越傳統的固有對稱性限制的能量轉換。該工作以標題「Piezoelectric and pyroelectric effects induced by interface polar symmetry」 發表於綜合性頂級期刊Nature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華威大學Ming-Min Yang,華威大學Ming-Min YangMarin Alexe為本文的通訊作者。石家莊鐵道大學為該研究成果的第二作者單位。這是該校參與的研究成果首次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為石家莊鐵道大學建校7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圖文解讀】

圖1 晶體對稱工程與肖特基結的電特性。

從原理上講,電場可以引起晶體對稱性的破壞。在外部刺激下的晶體只會顯示出原始晶體和刺激物共同的對稱元素。值得注意的是,電場作用下SrTiO3晶體沿其(001)方向將不再顯示其原始立方對稱性,而是極性對稱性。因此,電場不僅破壞了中心對稱材料的反轉對稱性,而且誘導了極性結構。電場既可以外施也可以內建,後者通常來源於能帶彎曲或化學勢梯度,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異質結界面區域。在此,作者證明了在界面上證明電場可以誘導材料的極性對稱性,從而在中心對稱材料中產生壓電和熱釋電效應。此外,這些界面效應不僅可以在任何異質結構中人工誘導,而且可以合理地調整到比傳統體材料大得多的量級。顯然,壓電係數是由中心對稱的半導體特性決定的,例如介電常數和摻雜密度。更重要的是,界面正、逆壓電效應都是由內建場和電致伸縮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

圖2 界面壓電效應。

為了驗證肖特基結中界面壓電效應的存在,作者在晶體邊緣施加動態應力並測量界面產生的短路電流來表徵其壓電效應。在振幅為σ1=7.9 MPa和頻率為f=500 Hz的正弦應力刺激下,Au/Nb:STO結輸出相同頻率的交變電流,振幅為J=10.1μA cm−2。更重要的是,輸出的電流密度隨外加應力的振幅線性增加,證明了Au/Nb:STO結中存在壓電效應。為了證明界面壓電效應是一種普遍效應,而不是僅存在於Nb:STO晶體中,作者對另一種中心對稱半導體Nb:TiO2及其與肖特基結進行了相同的測量。假設與SrTiO3晶體具有相同的電致伸縮係數,則估算Au/Nb:TO結的壓電常數為1.52 pC N−1。測得的Au/Nb:TO2結的壓電係數約為0.97 pC N−1,其值與預測的接近。應當注意的是,具有歐姆接觸的Nb:STO和Nb:TO晶體在機械刺激下不會產生任何壓電效應,也不會產生電流,這證實了肖特基結在壓電效應中的關鍵作用。

圖3 界面熱釋電效應。

肖特基結內建電場不僅破壞了晶體的反對稱性,而且通過場的極性誘導了晶體的局部極化。因此,除了壓電效應外,肖特基結還表現出熱釋電效應,這是任何極性結構的指紋特徵。這種界面熱釋電效應源於肖特基結的介電常數、有效雜質密度和內建電勢對溫度的依賴性。為了證明這種情況,作者通過肖特基結的溫度和產生的短路電流動態調節來測量肖特基結的熱釋電效應。當Au/Nb:STO結的溫度被正弦調製時,該結輸出相移為90°的交流電,其有力地證實了肖特基結處熱釋電效應的存在。Au/Nb:STO結的熱釋電係數在室溫下達到298 μCm-2k-1。Au/Nb:TO結也表現出熱釋電效應,室溫熱釋電係數為312 μC m−2K−1。

圖4 界面極性效應及其普遍性。

除了氧化物半導體外,發現電致伸縮效應大的半導體,提高界面壓電係數還有很大的空間,例如有機-無機滷化物鈣鈦礦,其電致伸縮係數比SrTiO3晶體大三個數量級。值得注意的是,界面熱釋電效應遠大於常規極性材料,即使是最好的鐵電材料。肖特基結同時展現出可觀的熱釋電係數和較大的優值係數。特別是,Au/Nb:BSTO界面顯示了2.11 m2C−1的優值係數,這比傳統鐵電材料(例如LiTaO3晶體(FV=0.17 m2 C−1)大一個數量級。肖特基結優值的提高主要來自於損耗區的大熱釋電係數和由內建電場降低的介電常數。界面壓電效應和熱釋電效應是適用於任何對稱材料的普遍效應。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界面化學勢的不均勻性,界面電場在不同材料的界面上普遍存在。

【研究小結】

從傳統半導體和氧化物,到滷化物鈣鈦礦和二維材料,界面壓電及熱釋電效應可以被發現並應用於廣泛的材料中,這些特性使其在機電和熱效應領域的實際應用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通過精心設計,界面極性效應還可以與內部或外部誘導極性產生的體效應協同作用,以獲得高壓電和熱釋電係數,甚至是新的效應。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02-4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周涵、範同祥《PNAS》:薄膜一貼,從此降溫不用電!

系統報導:加拿大最年輕的兩院院士陳忠偉團隊能源領域成果集錦

相關焦點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Nature》,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突破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該研究從材料界面能帶角度,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次《Nature》發文!界面壓電材料重大突破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該研究從材料界面能帶角度,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Nature》: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
    耗盡區的內建電場在半導體中產生極性結構,產生大量的壓電和熱釋電效應。儘管其效應具有普遍性,這種界面對稱性調控以及由此產生的效應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們忽略了。 【研究成果】 近日,英國華威大學Ming-Min Yang課題組在壓電與熱釋電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半導體材料可發電!石家莊鐵道大學這項研究取得突破
    石家莊鐵道大學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取得突破半導體材料穿上金屬「外衣」可發電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利)從石家莊鐵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趙晉津帶領團隊與英國華威大學合作,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可以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
  • 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獲突破
    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教授趙晉津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相關成果8月20日發表於《自然》。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續上升,大量電子設備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收集周圍環境中,常常被人忽略的能量成為眾多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 80後女教授發表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 Nature
    聯合英國華威大學Yang Mingmin等,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成果發表在8月20日出版的Nature 期刊(IF=42.778),題為「Piezoelectric and pyroelectric effects induced by interface polar symmetry」,
  • 這位80後女教授發表學校首篇Nature
    本文來源:學術那些事兒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80後女教授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Yang Mingmin等,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成果發表在8月20日出版的Nature 期刊(IF=42.778),題為「Piezoelectric and pyroelectric effects induced
  • 青島大學首篇《Nature Mater》誕生,取得重大突破
    鋰離子電池中過渡族金屬化合物材料反常的超出理論極限的額外容量現象,這一現象困擾了儲能領域近20年,被國內外研究人員廣泛關注。為了揭示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多位國際能源領域知名專家都對該現象提出了理論解釋(如凝膠聚合物薄膜的生長,空間電荷存儲以及LiOH到Li2O和LiH的表面轉化),然而由於電極材料界面處的複雜性超出常規設備的測試能力,其蘊藏的儲能機制始終處於爭議中。
  • 半導體材料穿上金屬「外衣」可發電
    河北日報訊(記者馬利)從石家莊鐵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趙晉津帶領團隊與英國華威大學合作,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可以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這一研究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科研成果發表在8月20日出版的《自然》期刊上。
  • 中科大新型鋰電池電極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電動知家消息,記者9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合作者們在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且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該成果於北京時間10月9日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
  • 中國科大在新型鋰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央廣網合肥10月9日消息(記者劉軍)記者9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合作者們在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且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該成果於北京時間10月9日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被《Science》評價為「壓電陶瓷發現五十多年以來一次激動人心的重大突破,對醫學超聲成像、水聲系統、高應變執行器等眾多應用將帶來一次革命」,這是目前發現的所有無機非金屬材料中壓電性能最優異的材料。為了進一步優化弛豫鐵電單晶的壓電性能以及探索新型高性能壓電材料,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效應的產生機理一直是鐵電、壓電材料領域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普遍認為:弛豫鐵電單晶的高壓電效應與其特有的微觀結構,即極性納米微區(如圖1所示),有著重要的關係。然而,在近20年的時間中,雖然各國學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極性納米微區與壓電性能的關係仍然沒有明確。這也導致了近些年關於開發高性能壓電材料的研究工作進展較為緩慢。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及抑制取得進展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分解和抑制方面獲得新進展。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得到了飛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近十年就從最初的3.8%迅速增長至目前的25.2%,然而電池的的商業化應用卻受限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構不穩定性,高溫、氧氣、水、光照條件甚至電子束輻照均會導致鈣鈦礦材料分解進而引起器件性能衰減。
  • 「JACS」東南大學發現二茂鐵基鈣鈦礦壓電材料
    近日,在「東南大學十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啟動培育基金的資助下,江蘇省「分子鐵電科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在分子壓電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首例二茂鐵基鈣鈦礦壓電材料。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通式為ABX3)由於其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電致發光、壓電等高新科技領域中可觀的發展潛力而備受專注。在雜化鈣鈦礦領域,因其優異的結構多樣性和化學可調性,湧現出了各種結構新穎和性能卓越的壓電和鐵電材料。
  • Nature:神奇的界面!刷新壓電效應140年歷史
    打破反演對稱性可以出現新的功能和效果,例如壓電效應和熱釋電效應,但是壓電效應僅限於非中心對稱的材料,而熱釋電效應僅在極性對稱的材料中出現。材料的對稱性可以通過外部刺激來調節,例如應變梯度,通過所謂的柔電效應在對稱材料中引起極化。儘管施加應變梯度具有通用性,但其實際應用卻受到其相當小的有效係數和誘導大應變梯度的複雜設置的阻礙,因此急需一種替代方法。
  • 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石家莊鐵道大學參與「京滬高鐵」項目
    近日,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參與的2項成果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二等獎。據了解,在本次國家科學技術頒獎大學會上,「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石家莊鐵道大學作為30個參研單位之一,名列獲獎單位榜單。這是繼「青藏鐵路工程」後,石家莊鐵道大學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2020年金屬材料領域,15篇《Nature》、《Science》!
    但是,在傳統金屬材料領域相關科研人員都深有體會,想要做出新的重大成果非常困難。從發表論文來說,Acta Materialia是傳統金屬材料的頂刊,想發在Nature、Science則十分困難。為此,我們選取盤點了15篇2020年發表在NS上的重要成果,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點擊每篇的藍色標題可查看相應詳細介紹。1、金屬所等發表《Science》!
  • 鎂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鎂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0-12-02 13:36:45 鎂電池自2000年問世以來一直被認為有極大的潛力超越鋰離子電池,其原因主要是低價
  • 張以河&馬天翼&黃洪偉 | 壓電催化和壓電光催化
    最後,提出了壓電/壓電光催化可能的發展方向,包括材料研究,催化劑組裝和應用(圖1)。在材料受壓形變的一側形成的壓電勢負極增加了該側的能量,使電子可以穿過壓電/溶液界面並觸發氧化還原反應。後續研究發現壓電勢也可以調控異質結體系中載流子在界面的傳輸。基於上述特性,大量壓電材料被應用到直接催化反應或增強光催化的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