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不少軍工業技術都被留在烏克蘭手裡,其中也包括造船工業。對於想要鑄就強大海上力量的俄羅斯來說,缺少堅實的造船技術,無疑對自身建造大型艦艇帶來了不小阻礙。在蘇聯解體後的多年時間裡,俄羅斯並沒有建造過大型水面艦艇,直至2020年,俄方才打破沉默,宣布要建造23900型兩棲攻擊艦。
最初,俄媒表示該型兩棲攻擊艦為19000噸排水量,但隨著時間的流動,23900型的排水量居然也跟著"水漲船高"了。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裡沃魯奇科表示,正在刻赤市建造的兩棲攻擊型直升機航母的單艦排水量為4萬噸,是此前報導的兩倍。4萬噸級準航母,與人民海軍的075型艦差不多。如此一來,23900型從最開始的"俄版西北風級"一躍升至"俄版075型",跨度不可謂不大。
我們知道,俄羅斯由於自身造船技術匱乏,曾向法國定製了2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但後來因為克裡米亞等問題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已下單的訂單就此泡湯,最後只獲得了近10億歐元的賠償款,並造成如今不得不自主建造兩棲攻擊艦的情況。
雖說自研是好事,但此次承接俄羅斯海軍造艦任務的"海灣"造船廠並沒有打造過萬噸級戰艦,之前所有的經驗不過是建造蘇聯時代的一些3000噸級反潛艦和巡邏艦,用"名不見經傳"來形容該船廠也不為過。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型載機平臺最重要的子系統就是動力系統,而動力系統又直接關係到艦艇的排水量。俄羅斯和烏克蘭鬧僵後,俄方並沒有一套成熟可靠的船舶動力系統,所以需要為23900型兩棲攻擊艦重新研發定型一款船用動力。
此前,外界透露23900型兩棲攻擊艦將使用兩臺16D49型柴油機和兩臺M90FR燃氣輪機作為動力,但那是2萬噸級的時候,而當排水量達到4萬噸以後,原有的柴燃聯合方案肯定是不夠用。如此一來,船廠技術的限制、較弱的造艦能力和可供大噸位艦艇使用的發動機與傳動裝置等配套系統的技術缺失,都會成為俄羅斯研製準航母的攔路虎。其是否能真正建成4萬噸級別的兩棲攻擊艦,只能暫時先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反觀同級別的中國075型兩棲攻擊艦,其建造速度非常之快,動力系統方面採用的是較為成熟的滬東重機6PC2-6B船用柴油機,有利於批量建造。075型艦的一、二號艦隻花了不到10個月的時間就建造完成。說明中國造船廠的技術頗為成熟,沒有絲毫冒險。
如此看來,被造船一事難倒的俄羅斯與其冒險自主研發,其實還不如從中國進口075型或類似的外貿出口型。畢竟,中國近來的造艦速度堪比"下餃子",在質量方面也有保證,若非要硬著頭皮打造23900型艦,真不知猴年馬月才能現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