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一場聲勢浩大的多軍軍事聯合演習在臺灣海峽舉行,這次演習出動的軍種包括第二炮兵部隊,海軍和空軍,以登陸作戰演習為核心,多兵種配合,展示了解放軍登陸作戰的能力和決心。但在那個年代,解放軍不管空軍還是海軍,裝備都非常落後,空軍還是以殲6和殲7這樣的二代機為主,僅僅20多架數量有限,且空戰能力較弱的蘇27戰鬥機。海軍還是以051型驅逐艦和053型護衛艦為主,特別是登陸作戰力量更薄弱,難以滿足大規模登陸作戰需求。那麼24年過去了,中國海軍的登陸作戰艦艇的發展變化有多大呢?
上個月,解放軍海軍在東海等海域就多次舉行了不同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演習,出動了不少先進的兩棲登陸作戰裝備。包括海軍登陸作戰能力最強的071型船塢登陸艦,還對外展示了071型船塢登陸艦的船塢,裝載了大量的兩棲登陸作戰武器裝備,如兩棲戰車、兩棲坦克和氣墊船等等。各種裝備密密麻麻地裝滿了船塢艙,展示強大的登陸作戰能力,光是所能看到的就搭載了28輛兩棲戰車和1艘726型氣墊船。
071型船塢登陸艦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200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了25000噸,是075型兩棲攻擊艦沒有服役前,海軍登陸作戰能力最強的兩棲艦艇。071型船塢登陸艦一次能夠搭載最多50輛不同型號的登陸裝備和2-6架武裝直升機,如兩棲裝甲車、輪式和履帶式步兵戰車、各類反裝甲車輛、輕型自行火炮、主戰坦克等,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選擇裝備。兩棲作戰裝備包括98式新型主戰坦克、63A式水陸兩棲主戰坦克、90式輪式裝甲戰鬥車、輕型高速突擊車、711型、716型和722型人員和車輛登陸艇等等,種類非常豐富。一次能夠運送一個重裝甲合成營大約500人的部隊實施登陸。
071型船塢登陸艦自首艦「崑崙山」艦於2007年11月30日服役至今,已經在海軍中服役了13年,建造數量達到了8艘,極大的增強了海軍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海軍目前的兩棲登陸作戰艦艇總噸位已經超過了30萬噸,數量超過90艘。除了071和075以外,還有大量的072系列坦克登陸艦,包括072II型、072III型、072A型和072B型共5個子型號,該系列的坦克登陸艦生產總數有30艘之多,現役數量依舊非常龐大,是中國海軍的主戰坦克和步戰車等主要投送平臺,它的滿載排水量超過5000噸,一次能夠搭載500噸左右的作戰裝備和100-200人的作戰人員,相當於個重裝甲連的力量。
除此之外,現在中國海軍兩棲登陸作戰力量還包括073III型、073A型、074型、074A型這幾款中小型坦克登陸艦。另外,還有079型中型登陸艦、067型小型登陸艇、068型小型登陸艇等中小型登陸艇。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野牛氣墊船、726型氣墊船、724型氣墊登陸船和722型氣墊登陸船,登陸裝備的噸位涵蓋了從幾百噸到幾千噸再到萬噸,種類齊全,有著強大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一次兵力和裝備投送將超過3個師。如果075型兩棲攻擊艦服役以後,還將進一步改變中國海軍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再對比1996年時的兩棲登陸作戰艦艇,我們會發現,中國海軍的登陸艦艇已經今非昔比。
截止1996年,中國海軍一共擁有山級(L-511級)登陸艦13艘(此型艦均為解放時俘獲國民黨軍隊而來,為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年齡老舊)、073型中型登陸艦1艘、079型中型登陸艦30艘、072型坦克登陸艦5艘、072II型坦克登陸艦1艘、玉登級中型登陸艦4艘,總數量為54艘。看似數量不少,但噸位卻都很小,除了072型坦克登陸艦噸位達到4000多噸以外,其它噸位都較小。且年齡老舊,在當時這些艦艇的平均年齡就達到了22年,山級(L-511級)登陸艦更是二戰美國生產的登陸艦,登陸作戰力量非常不客觀,一次兵力投送能力大約只有1.2個師,很難滿足登陸作戰需求。
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只是對比了1996年和2020年中國海軍登陸艦方面的對比,其它方面不做比對,有興趣大家可以自行查閱資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