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的變化有多大?1996年和2020年中國海軍登陸艦對比

2021-01-09 騰訊網

1996年3月,一場聲勢浩大的多軍軍事聯合演習在臺灣海峽舉行,這次演習出動的軍種包括第二炮兵部隊,海軍和空軍,以登陸作戰演習為核心,多兵種配合,展示了解放軍登陸作戰的能力和決心。但在那個年代,解放軍不管空軍還是海軍,裝備都非常落後,空軍還是以殲6和殲7這樣的二代機為主,僅僅20多架數量有限,且空戰能力較弱的蘇27戰鬥機。海軍還是以051型驅逐艦和053型護衛艦為主,特別是登陸作戰力量更薄弱,難以滿足大規模登陸作戰需求。那麼24年過去了,中國海軍的登陸作戰艦艇的發展變化有多大呢?

上個月,解放軍海軍在東海等海域就多次舉行了不同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演習,出動了不少先進的兩棲登陸作戰裝備。包括海軍登陸作戰能力最強的071型船塢登陸艦,還對外展示了071型船塢登陸艦的船塢,裝載了大量的兩棲登陸作戰武器裝備,如兩棲戰車、兩棲坦克和氣墊船等等。各種裝備密密麻麻地裝滿了船塢艙,展示強大的登陸作戰能力,光是所能看到的就搭載了28輛兩棲戰車和1艘726型氣墊船。

071型船塢登陸艦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200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了25000噸,是075型兩棲攻擊艦沒有服役前,海軍登陸作戰能力最強的兩棲艦艇。071型船塢登陸艦一次能夠搭載最多50輛不同型號的登陸裝備和2-6架武裝直升機,如兩棲裝甲車、輪式和履帶式步兵戰車、各類反裝甲車輛、輕型自行火炮、主戰坦克等,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選擇裝備。兩棲作戰裝備包括98式新型主戰坦克、63A式水陸兩棲主戰坦克、90式輪式裝甲戰鬥車、輕型高速突擊車、711型、716型和722型人員和車輛登陸艇等等,種類非常豐富。一次能夠運送一個重裝甲合成營大約500人的部隊實施登陸。

071型船塢登陸艦自首艦「崑崙山」艦於2007年11月30日服役至今,已經在海軍中服役了13年,建造數量達到了8艘,極大的增強了海軍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海軍目前的兩棲登陸作戰艦艇總噸位已經超過了30萬噸,數量超過90艘。除了071和075以外,還有大量的072系列坦克登陸艦,包括072II型、072III型、072A型和072B型共5個子型號,該系列的坦克登陸艦生產總數有30艘之多,現役數量依舊非常龐大,是中國海軍的主戰坦克和步戰車等主要投送平臺,它的滿載排水量超過5000噸,一次能夠搭載500噸左右的作戰裝備和100-200人的作戰人員,相當於個重裝甲連的力量。

除此之外,現在中國海軍兩棲登陸作戰力量還包括073III型、073A型、074型、074A型這幾款中小型坦克登陸艦。另外,還有079型中型登陸艦、067型小型登陸艇、068型小型登陸艇等中小型登陸艇。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野牛氣墊船、726型氣墊船、724型氣墊登陸船和722型氣墊登陸船,登陸裝備的噸位涵蓋了從幾百噸到幾千噸再到萬噸,種類齊全,有著強大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一次兵力和裝備投送將超過3個師。如果075型兩棲攻擊艦服役以後,還將進一步改變中國海軍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再對比1996年時的兩棲登陸作戰艦艇,我們會發現,中國海軍的登陸艦艇已經今非昔比。

截止1996年,中國海軍一共擁有山級(L-511級)登陸艦13艘(此型艦均為解放時俘獲國民黨軍隊而來,為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年齡老舊)、073型中型登陸艦1艘、079型中型登陸艦30艘、072型坦克登陸艦5艘、072II型坦克登陸艦1艘、玉登級中型登陸艦4艘,總數量為54艘。看似數量不少,但噸位卻都很小,除了072型坦克登陸艦噸位達到4000多噸以外,其它噸位都較小。且年齡老舊,在當時這些艦艇的平均年齡就達到了22年,山級(L-511級)登陸艦更是二戰美國生產的登陸艦,登陸作戰力量非常不客觀,一次兵力投送能力大約只有1.2個師,很難滿足登陸作戰需求。

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只是對比了1996年和2020年中國海軍登陸艦方面的對比,其它方面不做比對,有興趣大家可以自行查閱資料了解。

相關焦點

  • 24年有多大變化?中國1996年與2020年登陸作戰能力對比
    摘自:今日頭條@萬乘之尊 1996年,曾經有一場聲勢浩大的登陸演習和飛彈發射訓練,雖然展現了優良的軍事素質和高昂的士氣,顯示了決心和能力。但這時的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事建設放緩,實際己已落後於世界軍事潮流了,在陸地戰場上中國陸軍不會畏懼任何敵人,但在海空登陸手段卻是寥寥無幾,24年後,我們又看新的登陸演習,現在的登陸作戰和當年的登陸作戰相比,差別有多大呢? 一:1996年的登陸攻島能力
  • 24年變化有多大?中國1996年和2020年奪島登陸能力比較
    假設基於現實,24年前臺海危機期間有一場世紀大演習,好似一個火藥桶就差一根火柴可以點燃引爆。歷史沒有給它引燃的機會,但並不代表未來不再發生,只不過隨著時間遠去各方軍力水平也在不斷變化中。1996年,三軍最精銳力量齊集一堂,萬炮齊轟、搶灘登陸、海陸空一體看似熱鬧非凡。
  • 24年變化有多大?海軍1996年和2020年防空裝備水平比較
    24年兩個輪迴中,人民海軍經歷了全面落伍的尷尬,也經歷了補歷史欠帳式的爆發。以往近岸防衛體系下的「空潛快」裝備,決定了海軍只能以勇氣打不對稱戰爭,雖然前後以小艇打大艦也確實取得不少戰果,但肯定不是褒義的「黃水海軍」也因此得名。
  • 1996年到2020年,中國兩棲登陸水平,到底有多大進步?
    從1996年到2020年,在24年時間裡,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和亞洲的日本。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接近美國的70%左右。在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國軍隊也在迅速發展。作者打算分一個系列,今天,首先聊聊20多年時間裡,我國兩棲登陸作戰水平的巨大變化。
  • 1996年到2020年,中國的軍艦水平,到底有多大的發展?
    不得不說,1996年,雖然海軍的艦艇數量佔據優勢,但技術水平處於明顯的劣勢,而且大中型艦艇很少。20多年之後,雙方的力量則發生了逆轉。今天,我們就聊聊雙方海軍艦艇的對比。 不過,從1996年之後,雙方海軍的發展出現了逆轉。從1996年到2020年,對岸海軍都獲得了哪些大中型艦艇呢?
  • 中國的戰機水平,1996年到2020年,到底有多大的逆襲?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1996年和2020年我國兩棲登陸水平,見證了巨大的發展和變化。今天,我們聊聊當年的空軍和現在的空軍。認真的說,1996年,我國戰機的水平並不高,與對岸存在很大的差距。與同時期的美國戰機相比,差距更加明顯。20多年過去了,雙方的力量對比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俄為韓國海軍建造首艘「海鱔」氣墊登陸艦下水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訊 由俄羅斯為韓國海軍建造的3艘「海鱔」12061型氣墊登陸艦中的首艦已於近日在哈巴羅夫斯克造船廠下水。  哈巴羅夫斯克造船廠發言人介紹稱,3艘氣墊登陸艦的總價值為1億美元,其中,一半的費用將用於抵消俄羅斯欠韓國的債務。
  • 2035年中國海軍會是什麼樣?這次印度做了一個比較靠譜的預測
    特別是2018年和2019年,中國海軍下水艦艇總噸位均超過了20萬噸,佔全球下水艦艇總噸位的40%以上。光這兩年下水的艦艇總噸位,就已經超過了法國海軍的總噸位,而2020年預計還會創下新的紀錄。按照這樣的速度,中國海軍3年就建造了超過60萬噸的艦艇,而全球所有國家中,除了中美俄的艦艇總噸位超過60萬噸以外,其他國家60萬噸都沒有。
  • 中國軍隊的防空能力,從1996年至今,到底有多大的崛起?
    歷經20多年的發展,這樣的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國防空能力的巨大發展。 在古代歷史上,世界各國的戰爭基本上分為了陸戰和海戰。其中,陸地作戰屬於主體,海戰屬於輔助部分,動輒出現了幾十萬軍隊的陸地大決戰。在這方面,我國的歷代中原王朝都是陸地強國。但是,進入19世紀以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航海技術和武器技術相互融合以後。裝備了大量的鐵甲艦,西方各國陸續發展自己的遠洋艦隊,海軍的地位開始迅速提高。在19世紀的一系列戰爭中,出現了海軍大戰的場景,例如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 2020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盤點,讓國人興奮!
    2.現代級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是中國2000年至2006年從俄羅斯引進的,一共引進了四艘,全部服役於東海艦隊,最大排水量8000多噸,最大航速33節左右,航程4500海裡,在當時,其是中國海軍作戰能力最強的水面艦艇。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海軍走向深藍!|這40年
    文/夕揚「改革春風吹滿地」,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國海軍正邁向深藍。型核潛艇、056A型輕型護衛艦、071型兩棲登陸艦、901型補給艦等緊隨其後,跟今年四月南海大閱兵隊形神似,極具衝擊的陣型令人熱血沸騰。
  • 071型:萬噸級船塢登陸艦,海軍兩棲作戰主力艦
    舷號980,龍虎山艦,是船塢登陸艦,是071型船塢登陸艦,是目前海軍最大的登陸艦,艦長210米,寬28米,滿載排水量2.9萬餘噸。 以前,或許為了隱藏實力等原因,在介紹071型船塢登陸艦時,一般會說滿載排水量1.5-1.8萬噸,看過戰爭題材影片《紅海行動》,龐大071型船塢登陸艦,滿載排水量肯定遠超1.5-1.8萬噸,甚至有推文說超過3萬噸,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 壯哉中國海軍!10年百艦萬人大遠徵,戰力呈幾何數量級增長
    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中國海軍將迎來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日子——亞丁灣護航10周年紀念日。對於中國海軍而言,這是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重大事件。 自2008年12月26日派出第一編隊,在這10年中,中國海軍總共有100艘次艦艇、67架直升機和26000餘名官兵參與到護航任務當中,其中有的戰艦參加過多達3次護航任務。期間共為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護航,解救、接護和救助遇險船舶60餘艘。今天,北國防務就來回顧一下這10年背後的重大意義。
  • 中國4年造出整個日本海上自衛隊,中國海軍成新計量單位
    這一段經歷雖說慘痛,但卻成為了鞭策我們前進的動力,因為我們從這段歷史中明白了,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是有多麼重要。而經過數十年的建設之後,我國海陸空三軍都有了長足進步,尤其是海軍,已經到了讓外國人驚訝的地步。 英國的一個國際戰略研究所表示,我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最近4年,我國建造的軍艦噸位與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總噸位相當。
  • 英國皇家海軍首艘「海灣」級船塢登陸艦正式服役
    「芒特灣」號輔助船塢登陸艦(LSD(A)),於星期二(1月10日)首次由克萊德灣法斯萊恩(Faslane)海軍基地啟航。這也標誌英國皇家海軍首艘「海灣」級輔助船塢登陸艦正式加入皇家海軍艦隊服役。(BAE)位于格拉斯哥的海軍造船廠建造,這也是該造船廠建造的第750艘艦船。
  • 印度海軍又鬧出笑話,登陸艦擱淺束手無策,向農民借大象幫忙
    ,印度海軍的官兵們使出渾身解數都無法將登陸艦推回海裡。而其它參演的軍艦沒有攜帶足夠長的纜繩,不敢過於接近海岸以免一同擱淺,只能眼睜睜看著登陸艦被困在海灘上。不過印度海軍中還是有比較聰明的士兵,他們知道島上的居民有飼養大象務農的習慣,就跑去附近村莊求助,從當地農民那裡借了2頭大象幫忙。
  • 1996年,中國進行第二次嚴打,當時起了多大的效果?看數據
    1983年新中國第一次嚴打,當時首要目標就是唐山菜刀隊,取得了很顯著的效果,1983年,中國進行第一次嚴打,當時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到了1996年4月的時候,中國開始了第二次嚴打,那麼當時嚴打到底起了多大的效果?
  • 1996年的五部古裝劇,24年過去了,當年你多大?
    《笑傲江湖》80後心中最經典的《笑傲江湖》,長方臉蛋,劍眉薄唇,都說呂頌賢是和原著最符合的大師兄,你同意嗎?所有版本的任盈盈中,梁藝齡不算最美吧,但卻特別耐看,氣質也好。還有陳少霞的小師妹、王偉的嶽不群、陳鴻烈的左冷禪,配角也是個個出彩,以前對TVB的武俠劇真就沒抵抗力。另外,這版的琴簫合奏曲也是特別好聽,強烈推薦。二.
  • 4萬和2萬噸的差距有多大?把075和071放一起才明白,不是一個量級
    ,為了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和領土島嶼完整,就必須要有強大的兩棲作戰力量。而在這方面,我國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儘管是和日本以及韓國比較,我國的兩棲作戰力量同樣落後,日本和韓國裝備兩棲攻擊艦的時間要比中國早很多,作為一個大國海軍,沒有強大的兩棲作戰力量自然是不行的。
  • 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收復南海史記
    :《收復南疆,重歸版圖—抗戰勝利後我國海軍進駐西沙,南沙群島紀要》,上海市長寧區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長寧文史資料》第12期,1996年11月註:時任收復西沙,南沙行動參謀麥蘊瑜:《我曾是接收南沙群島專員》,《長寧文史資料》第12輯,1996年11月註:時任接收南沙群島專員賈健:《我曾參加收復南沙群島》,《長寧文史資料》第12輯,199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