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收復南海史記

2020-12-04 騰訊網

中國南海諸島

謝謝史友達瓦裡氏的建議。本文將依據權威史料,講述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海軍收復南海的歷史。另外,1213之後將發布兩蔣維護南海主權史。

歡迎轉載!請支持原創,轉載註明史料來源:抗戰史記

一.史料來源

蘇小東:《中國海軍抗日戰史》,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2017年版

註:蘇小東大校為中國海軍航空工程學院人文社科系教授、海軍史研究所所長

國民政府海軍總司令部新聞部:《中國海軍之過去與現在》,《中國海軍月刊》第6,7期合刊1947年

張君然:《收復南疆,重歸版圖—抗戰勝利後我國海軍進駐西沙,南沙群島紀要》,上海市長寧區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長寧文史資料》第12期,1996年11月

註:時任收復西沙,南沙行動參謀

麥蘊瑜:《我曾是接收南沙群島專員》,《長寧文史資料》第12輯,1996年11月

註:時任接收南沙群島專員

賈健:《我曾參加收復南沙群島》,《長寧文史資料》第12輯,1996年11月

註:賈健時任「太平」艦通信官

李敦謙:《進駐南沙群島紀實》,《長寧文史資料》第12輯,1996年11月

中國南海諸群島文獻彙編之九《海軍巡弋南沙海疆經過》,中國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再版

[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冊,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壽生:《論中美海軍協定》,《中國海軍月刊》第8期 1948年1月

中國臺灣「海軍總司令」編著:《海軍艦隊發展史》(一)

張力:《從「四海」到「一家」:國民政府統一海軍的再嘗試,1937-194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1996年12月

中國臺灣「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外交部南海諸島檔案彙編》上,下冊,1995年編印

趙煥庭主編:《接收南沙群島—卓振雄和麥蘊瑜論著集》,海洋出版社2012年版

楊秀靜編著:《海軍進駐之南海諸島》,海軍總司令政工處1948年編印

何炳材:《收復南海群島》,《中華文史資料文庫》第6冊

國民政府海軍總司令部編:《海軍大事記》下卷

歡迎轉載!請支持原創,轉載註明史料來源:抗戰史記

江陰海戰英勇戰鬥的中國海軍

二.中國海軍窘境被迫暫時擱置收復南海諸島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海軍迅速完成了大陸及臺澎各區的受降,接受。但是由於戰時受損嚴重,中國海軍短時間內無力收復曾被日軍佔領的南海諸島。

當時,中國海軍僅有殘餘艦艇15艘,其中炮艦「楚同」「楚觀」「楚謙」「民權」「永綏」「江元」號,炮艇「威寧」「義寧」號,魚雷艇」湖隹「號,運輸艦「克安」號;以及戰時英,美,法三國贈送的淺水炮艦「英德」「英山」「英豪」「美原」「法庫」。這些均是小型艦艇多已破舊不堪,故不久「楚謙」「英豪」「美原」「法庫」」湖隹「5艘艦艇停役和報廢,仍勉強服役的10艘艦艇連遠航能力都沒有;更別提收復南海諸島。

侵佔中國東沙島的日本商人西澤吉次

三.近代南海諸島反侵略史

南海諸島由四大群島組成,依其地理位置分別為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舊名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舊名團沙群島),共200多個島礁;自古就是中國固有領土,從發現,命令,開發,經營已延綿2000餘年,並詳載於中國史籍和中外地圖,海圖,航海志中。

但是進入20世紀以後,不斷受到外敵覬覦和侵蝕,先是1907年至1909年日本商人西澤吉次糾眾佔據東沙島,後經交涉由晚清政府收回;民國建立後開始由海軍和海關分別在該島建立觀象臺和燈塔,並由海軍駐防。1932年,法國又侵佔西沙武德島(即林島,多樹島)和1933年侵佔南沙九小島事件,經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嚴正抗議後,法國被迫退出西沙;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再退出南沙,並承認其主權屬於中國。

但隨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1938年12月,日軍將南沙群島侵佔,還更名為「新南群島」。1939年2月28日,日軍攻陷海南島,3月1日進佔西沙群島,4月9又以官報發表佔領南沙群島,並將東沙,西沙,南沙群島一併劃為所謂的「日臺總督府高雄州」管轄,試圖以南海諸島作為其「南進」政策的基地。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軍才於同年8月26日全部退出南海諸島。

南海諸島中東沙群島位居最北,由東沙島,東沙礁和南衛灘,北衛灘等組織,主島為東沙島,面積約1.8平方公裡,是東沙群島唯一露出海面的珊瑚島。中沙群島位居南海諸島中部,由中沙大環礁,黃巖石島(亦稱民主礁)和幾個獨立的暗沙組成。西沙群島居南海諸島正面,由宣德,永樂兩群島及鄰近之島礁組成;是南海諸島中露出海面最多的一個群島,總面積約10平方公裡。其中最大的島嶼為永興島。而南沙群島(日人稱新南群島)居南海諸島最南端,是南海諸島中島礁最多,分布最廣的一個群島,其最南點為曾母暗沙,最大島嶼是位於群島中央的太平島(日人稱長島)。

維護南海主權的英雄艦—太平號

四.國民政府向美英借艦,重組中國海軍

抗戰勝利之初,南海諸島暫由光復後的中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管轄,故臺灣省氣象局曾於1945年12月8日派員自高雄乘「成田」號機帆船出發巡視西沙,先後登上林康島(即東島),林島(即多樹島)等處,並於事後寫出巡視報告。國民政府行政院根據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報告,決定將南海諸島仍舊劃歸廣東省管轄,並儘快完成全面接收。但此時,國民政府海軍無力接收,導致了南海諸島在短時間內未實現真正的收復。

蔣介石和海軍總司令陳紹寬著眼於戰後收復南海諸島問題。早在1944年5月,國民政府根據美國國會1941年3月通過的「租借法案」,以參與太平洋海戰為名正式向美國提出租借4艘驅逐艦或護航驅逐艦以及4艘掃雷艦。美國同意中國「借艦參戰」,並最終於1945年8月28日依約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將8艘軍艦移交中國,其中護航驅逐艦2艘,排水量均為1415噸,命名為「太康」「太平」;驅潛艦2艘,排水量均為834噸,命名為「永泰」「永興」;掃雷艦4艘,排水量均為815噸,命名為「永勝」「永順」「永定」「永寧」。

此時日本已經戰敗投降,美國不僅繼續移交這8艘軍艦;而且因二戰結束後有大批艦艇退役,美海軍部隊福萊斯特又提議贈與中國一批艦艇,但不含主力艦,航空母艦,驅逐艦,潛艇。1946年7月16日,美國第79屆國會根據福萊斯特提議通過了「援華海軍法案」(即「512法案」),規定美國可將海軍剩餘艦艇無償轉讓中國,其數量不得逾271艘。因此中國以租借名將在美國接收的8艦於1946年7月21日抵達南京後,同時來華的1.5萬噸運油補給艦「媽咪」號亦在青島移交中國,更名為「峨眉「號。同年12月8日,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與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正式籤署」中美轉讓艦艇協定「,其中除轉讓艦艇外,還派遣海軍顧問團協助中國海軍訓練。

1946年5月至1947年4月,美國又先後在青島移交登陸艦艇34艘,分別以「中美聯合「4字為首字命名。其中戰車登陸艦10艘,排水量均為4080噸,分別命令為「中海」「中權」「中鼎」「中訓」「中建」「中業」「中基」「中程」「中練」;中型登陸艦8艘,排水量均為912噸,分別命名為「美珍」「美頌」「美樂」「美益」「美朋」「美盛」「美亨」「美宏」;步兵登陸艇8艘,排水量均為380噸,分別命令為「聯珍」「聯壁」「聯光」「聯光」「聯勝」「聯錚」「聯榮」;坦克登陸艇8艘,排水量均為279噸,分別命名為「合群」「合眾」「合堅」「合永」「合城」「合彰」「合忠」「合貞」。

中國海軍參加倫敦盟軍勝利大遊行

在美國借予中國之後,英國也根據中方請求同意借艦甚至贈艦。最終於1945年底決定贈借中國艦艇13艘,包括1艘巡洋艦,護航驅逐艦2艘,潛艇2艘及海岸巡防艇8艘。1946年6月8日,中國海軍赴英接艦官兵,還受邀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盟軍勝利大遊行;緊隨美國方隊出場的第二方隊,就是中國海軍代表隊;這也是二戰勝利後,中國海軍首次亮相國際舞臺。

1946年12月14日,首艘英借艦護航驅逐艦「牽牛花」號,排水量925噸抵達南京,更名為「伏波」號。翌年,英國贈送中國的8艘海岸巡防艇,排水量均為45噸,分批由商輪裝運來華,並按各艇到達先後順序依次編為「防1」至「防8」。至於借予中國的排水量5270噸的巡洋艦「曙光女神」號和另一艘排水量940噸護航驅逐艦「孟迪甫」號,於1948年移交;分別更名為「重慶」號,「靈甫」號(1949年5月27日被英國強行收回)。但英國中止了2艘潛艇的移交。

在接收美英軍艦的同時,國民政府海軍領導機構也進行了改組。1945年9月1日,軍政部海軍處成立,由軍政部長陳誠兼任,調海軍少壯派軍官,駐英學員領隊周憲章任副處長。12月2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會長蔣介石突然下令,海軍總司令陳紹寬辭職照準,海軍總司令部於12月31日正式撤銷,由軍政部海軍處接收,並限一個月內交接完畢。

1946年3月5日,海軍處擴編為海軍署,仍由陳誠兼署長,周憲章任副署長。6月1日,國民政府國防體系改組,軍事委員會撤銷,成立國防部。7月1日,軍政部海軍署改編為隸屬國防部的海軍總司令部,由參謀總長陳誠兼任海軍總司令,周憲章任參謀長。9月7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調回駐德軍事代表團長,原留德學員桂永清,任命為海軍副總司令兼代總司令。至此,民國海軍閩系時代結束;由於招攬了大批東北系,電雷系,粵系海軍人員乃至陸軍人員,國民政府海軍領導機構實現了重組,完成了「一家」的改造。

接收西沙群島指揮官林遵與內政部長方域司地理科長鄭資約等在「太平」艦上合影(1946年11月)

五.維護南海主權,中國海軍先收復東沙群島

收復南海諸島也於1946年中期提上議事議程,此時法國開始覬覦。國民政府遂於是年8月1日由行政院訓令外交部令飭廣東省政府,暫行接收東沙,西沙,南沙,團沙各群島。9月2日,行政院又發出訓令,要求外交部與內政部,國防部會商對策,協助廣東省政府進行接收。9月12日,海軍即派「中程」號戰車登陸艦運送觀象臺及陸軍整編第64師第159旅步兵1個排,首先進駐距大陸最近的東沙群島,重新豎立國碑。

9月25日,奉行政院令,外交部代表沈默,國防部代表馬定波,海軍總司令部代表,時任海軍總司令部第二署海事處科長姚汝鈺,內政部代表,時任內政部方域司長傅角今等在內政部會商「協助接收南海諸島案」,會議由傅角今主持。決議主要事項:(一)關於接收南海諸島範圍,依照內政部擬制之「南海諸島位置略圖」所示,呈由行政院核定,令廣東省政府遵照辦理;

(二)關於南海各島礁灘沙之稱,暫照西圖譯名由內政部制為詳圖備供依據,接收後再由內政部重予擬定名稱公布周知。

(三)接收軍艦由國防部迅予派定;

(四)於出發接收前,由廣東省政府預製石碑,以備豎立於團沙群島之長島,雙子島(即二子島),斯普拉特島等處及其他適當島上,俾顯示為我國領土,並將石碑豎立地點,式樣及碑文等函內政部備查。

1946年10月9日,國防部主持召開內政部,外交部,軍務局,廣州行轅,海軍總部,空軍總部,聯勤總部派代表參加進駐南海諸島會議會上,海軍代表丁其璋(時任海軍總司令部第二署海事處長),姚汝鈺報告了關於各群島之歷史名稱資料暨情形及目前糧食補給困難狀況,內政部報告了接收後通知各國之方式及南海諸島概況與名稱。會議最後作出如下決議:(一)遵照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指示,對南沙,西沙及團沙等三群島應在10月13日前後進駐與偵察同時實施;

(二)初進進駐計劃由海軍總部擬定實施具報,並由內政部,空軍總部,聯勤總部,廣州行轅等機關派所要人員協助進駐,惟對3個群島以同時上陸為原則,務於1個月內(11月7日前)完成進駐工作,進駐部隊由海軍總部自行編派,至各項人員之參加及一切設備均由海軍總部酌量決定之;

(三)永久建設計劃俟進駐完成,了解當地實際狀況後,由海軍總部,內政部與廣東省政府會同擬訂之;

(四)由外交部辦理主權問題;

(五)爾後各群島之軍事暫歸廣州行營指揮。

海軍進駐西沙,南沙群島的籌備工作由海軍總司令第二署海事處負責。經研究決定,由海軍派兵進駐西沙主島林島(即武德島)和團沙主島長島(即黃山馬峙),兩島各設海軍電臺1座,各駐海軍陸戰隊1個獨立排,各有在編人員59名;各配250瓦發報機組3套,25毫米機關炮9門等,以及各必要的生活物資。

此外,為執行進駐任務,海軍總司令部特抽調「太平」號護航驅逐艦,「永興」號驅潛艦及「中業」「中建」號戰車登陸艦組成接收,進駐西,南沙艦隊,以海軍總司令部附員林遵為指揮官,第二署海軍處科長姚汝鈺為副指揮官。為爭取同時進駐西沙,南沙兩群島,任務編組為兩隊;指揮官林遵偕參謀林煥章率「太平」「中業」兩艦為一隊,運送海軍陸戰隊獨立第2排及電臺,物資進駐南沙群島;副指揮官姚汝鈺偕參謀張君然率「永興」「中建」兩艦為一隊,運送獨立第1排及電臺,物資進駐西沙群島。

海軍進駐兩群島籌備工作就緒後,國民政府內政部即於10月23日致電廣東省政府,準備協助進駐事宜。廣東省民政府廳具體落實措施。

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

六.光復南海主權

1946年10月29日,集結於上海的「太平」「中業」「永興」「中建」4艦艇駛出吳淞口,開始接收南海諸島。11月2日,艦隊進抵廣東虎門。廣東省政府派定省府委員蕭次尹為接收西沙群島專員,技術顧問麥蘊瑜為接收南沙群島專員,並有測量,農業,水產,氣象,醫療等方面人員及測工,石匠;每島編組16人,分別登乘「中建」「中業」兩艦。

11月6日,艦隊駛離虎門,於8日進抵海南島榆林港。但由於天氣原因,原計劃兩港同時進駐;改為先進駐較近的西沙群島。11月23日,海上風浪稍減,副指揮官姚汝鈺即率「永興」「中建」兩艦自榆林港起航,於24日凌晨到達西沙群島海域。兩艦在礁環外深水區拋錨,先由參謀張君然率戰鬥組乘汽艇登島觀察,未見異常後,「中業」艦隨即放下交通艇運送進駐人員和物資,登島後發現日人遺留黃牛2頭,豬3頭和德國犬2隻。島內還建有輕便鐵軌,但已損壞。島上遺留有日人所建庫房8所,氣象臺1所,大型水池3個,小型水池3個,水井3口,也都有不同程度損壞。嗣因颳起7級大風,進駐人員在惡劣的天氣中搶運物資,修改營房,構築工事,修建炮位,奮戰5晝夜終於大體就緒,並完成了測量勘察。

11月29日上午,中央各部代表,廣東省接收人員和駐島人員在姚汝鈺副指揮官主持下舉行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揭幕儀式,並鳴炮升旗。紀念碑上正面刻有「衛我南疆」4個大字,背面刻有「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和「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立」。同時將林島(即武德島)改名為永興島。隨後,」永興」艦即前往西沙群島的永樂群島考察,越過琛航島和廣金島,發現珊瑚島有電臺,燈塔遺址及房屋,甘泉島有小型炮壘遺蹟。

1946年12月9日,林遵率「太平」「中業」兩艦第三次自榆林港起航,駛向南沙群島。在狂風巨浪中,經3晝夜航行,於12日抵達南沙長島西南海面。「太平」「中業」兩艦在距島一遠一近處拋錨,先由「太平」艦副長何炳材率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各一班分乘小艇登島搜索,發現無異常後,「中業」艦即開始用小艇運送進入人員和物資。指揮官林遵,「太平」艦長麥士堯,「中業」艦長李敦謙與中央各部和廣東省代表亦登島視察,內政部方域司地理科長鄭資約和廣東省接收南沙群島專員麥蘊瑜對全島進行測量畫圖。島內南側有長約四五十米的鋼筋混凝土築成的防浪堤,西約百米處有碼頭棧橋,上輔輕軌,但尚未完工。島兩端各有建築物數幢,西端似為營房,辦公處所在,東端有倉庫,發電廠,修理廠等。不過這些設施均被盟軍飛機炸毀。這不過島上有7口水井,均為淡火;是南海諸島中唯一有淡水的島嶼。

在太平島主權碑前舉行收復南沙群島升旗典禮(前排左四為內政部接收代表鄭資約,前排左五為艦隊指揮官林遵,前排右四為廣東省接收代表麥蘊瑜)

現在太平島副碑(原碑已損失)

島之西南隅碼頭前有日人所建石碑;中國接收及進駐人員登島後首先將其搗毀,並在原址重豎國碑,碑長方扁形,高1.5公尺,寬0.9公尺,厚0.3公尺;碑座兩層,上層長1.4公尺,寬0.8公尺,厚0.4公尺;下層長2公尺,寬1.4公尺,厚0.3公尺。碑文前面上為青天白日國徽,下為「太平島」三字順列;後面刻「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字樣,排為雙行;左旁刻「中業艦到此」,右旁刻「太平艦到此」。另在島之東端沙灘稍上方處豎一小碑。並將該島改名為太平島。

當時島上留下的人員有海軍陸戰隊一個排以及氣象員、無線電員、修理人員、醫務人員等共約60餘人,還留下一批武器彈藥、醫療器械和藥物、生活用具(包括捕魚網具、釣具等)和足夠半年用的燃料和糧食。至此,收復南海諸島行動接近尾聲。

1946年12月25日,太平艦等返回廣州港白鵝潭錨地,受到廣東軍政當局和群眾的熱烈歡迎,國民政府南京海軍總司令部立即傳電嘉獎。林遵隨後舉行記者招待會,各報爭相向全國和世界報導我國收復西沙、南沙群島的新聞。此後,進駐艦隊留廣州,由姚汝鈺負責就近處理兩群島事宜。

相關焦點

  • 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紀略(一)
    二戰期間,盟國勝利在望之際,根據1943年12月1日《開羅宣言》中所明確的、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所重申的「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賦予中國戰後收復被日本侵佔的所有領土和海島的權利。
  • 傳奇將軍林遵與收復南海諸島始末
    就在70年前——1946年12月,中國海軍上校林遵率4艘軍艦駛抵南海,登上諸島,勘界立碑,向世界宣告中國政府從日本帝國主義手中收復南海,並恢復行使主權。 歷史豈能改寫,海濤陣陣激昂。作為新一代革命軍人,我們發出錚錚誓言:祖國的領土,一點都不能丟!
  • 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接收日本賠償艦艇史
    請支持原創,轉載註明史料來源:抗戰史記 一.史料來源 秦孝儀等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二編,作戰經過(四);第七編,戰後中國(四)(六),中國臺灣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編印
  • 70多年前,此人帶領海軍收復南海這一島嶼,現成中國最美島嶼
    但是可惜的是,我們中國近代的時候。尤其是在清朝末年,遭遇著蠻橫的列強的侵略和非法侵佔。   使得我們的國土失去了大片,比如俄國就是趁著晚清政府的無能,把中國國土非法侵佔了150萬平方公裡去。而且到現在都沒有要還的意思,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傷痛。不過,我們國人大有仁人義士在,他們面對國土被侵佔,自然也有著同仇敵愾的一面。
  • 南海諸島屬於中國的國際法依據
    一、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南海諸島是由中國人民最早發現、最早開發經營、最早納入海防體系、最早管轄,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自1744年開始,英國海軍航行南沙群島,對多個島礁展開測量。1843年3月29日,英國捕鯨船船長Spratly發現一座島,命名為「Spratly Island」(今南威島)。
  • 中國南海最珍貴的島,44年前才完全收復,外國人至今不允許進入
    據環球網7月7日報導,美國兩艘軍艦在當天上千闖入我國的臺灣海峽,美國企圖在臺海問題上大做文章,但是他們的這項企圖註定要落空,中國海軍早已對這兩艘美國軍艦進行全程監控。臺灣島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島,被我們親切的稱為「寶島」,但是大部分國人卻不知道在我國的南海同樣有一座最珍貴的島嶼,直到44年前才完全收復,這就是我國的西沙群島。西沙群島曾經被日本和越南先後霸佔,日本在1939年派兵侵佔了我國的西沙群島,並被強行改名為「新南群島」,當時的國民政府海軍實力較弱,根本無法收復西沙群島。
  • 抗戰勝利後中國為何沒在日本駐軍?
    抗戰勝利後中國為何沒在日本駐軍?67師在上海集訓  一    參加中國駐日佔領軍先遣隊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向盟軍投降。根據《波茨坦公告》的規定:日本投降後,盟國派遣佔領軍,在日本要地實行佔領,監督其解除武裝(只保留警察武裝)和降書的具體實施。    國民政府最終選定陸軍第67師作為中國駐日佔領軍,67師有3個團,計14500人。中國駐日佔領軍的駐防地以愛知縣為中心,加上靜岡和三重兩縣。師部設在愛知縣的首府名古屋市,隸屬美軍第八軍指揮。
  • 近代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形成
    國民政府外交部聞訊後,當即電令中國駐法公使館、中國駐馬尼拉總領事館和國民政府海軍部進行調查與核實。8月初,法國駐華公使韋禮德照會國民政府,宣布上述九小島為法國領土,並就此事與國民政府外交部次長徐謨進行會談。國民政府外交部於8月4日照會法國公使:中國保留對南海諸島的權利。法國使館秘書博德又於8月5日向徐謨遞交韋禮德信函、法佔南海九小島略圖暨說明書,試圖狡辯,但遭到徐謨的嚴厲駁斥。
  • 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與「九段線」的由來
    作為聯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擁有重要的戰略航運線之外,南海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以及豐富的海洋水產和漁業資源。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們今天南海「九段線」疆界。 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 中越南海之戰:亮劍迎敵奪回屬於我們的島嶼
    5月27日中國海監巡邏艇在南海驅逐了越南探油船後,中越的矛盾再度升溫,越南於6月13日在南海舉行了實彈演習,並在第二天由總理阮晉勇發布了最新的徵兵條令,這是越南政府自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32年以來首次頒布此類命令。
  • 圖說南海島礁:瓊臺礁——南海南部唯一露出水面的島礁
    南海自古都是中國的領土,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的漁民在南海已經進行了數千年的捕魚作業。之前我們說過中國最南端不是曾母暗沙,而是瑪麗淺灘,同樣在這片海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島礁——瓊臺礁。二戰勝利後,收復了包括瓊臺礁在內的南海島礁,1947年國民政府命名為瓊臺沙洲。新中國成立後,在1983年公布正式名稱為瓊臺礁。的確這個島嶼的面積很小,不過是一個在落潮時才露出的島嶼,但是這周邊的海底盆地卻儲藏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其中石油儲量130億噸、天然氣儲量7萬億立方米。如此的豐富的資源引來了他人的惦記。
  • 國民政府「地圖開疆」: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
    作為聯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擁有重要的戰略航運線之外,南海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以及海洋水產和漁業資源。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們今天的南海「九段線」疆界。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 祖國南海換新顏,海島新都市永興島,日本炮樓遺址為何卻置身其中
    據記載,早在人類「新石器時代」,居住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先民就憑藉船隻向南海索取生存資源。而在殷周時代,南海沿岸的土著就開始與中原地區有了往來。如此可見,此地的文化底蘊還是十分深厚的。
  •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讓歷史照亮人類的明天
    活動開始前,習近平等與參加儀式的抗戰老戰士和老同志、抗戰烈士親屬、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遺屬代表親切會面。今年2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作出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根據決定,每年這一天國家舉行紀念活動。
  • 今天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中國抗日戰爭|雲南|抗戰...
    新華社發這一天舉國歡慶,萬人空巷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第一次抗擊外侵的全面勝利中華民族終於迎來了歷史轉折點慶祝抗戰勝利的遊行隊伍。(資料圖片)新華社發新中國成立後曾以8月15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布通告將抗日戰爭勝利日改定為9月3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以國家立法的形式通過決議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 原本是南海十一段線,後來變成了九段線,到底是誰畫的?
    至此一直沒有任何國家對中國擁有南海的主權產生質疑,其實也沒有什麼國家。菲律賓一直沒有統一的政權,直到被西班牙殖民;印尼原本更是一個個島嶼小國,荷蘭人的到來才將他們聚在了一起;越南更一直是中國的小弟。但是到了清末,各方侵略勢力逐漸盯上了南海這塊寶地。近代衰弱,列強蠶食:1、日本侵佔東沙島: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本佔據了臺灣,這樣就與南海相望。
  • 魔都風雲40:八年抗戰終於勝利 蕭海昇重出江湖
    葉飛雖然放不下蕭瑤,但是日子還要往前走,他答應蕭海昇等抗戰勝利之後,再談結婚事宜。蕭海昇看到葉飛重情重義,答應到時候親自操辦葉飛和李蓉的婚禮。葉飛回到周莊,發現李蓉早已經得到了張楠的消息,已經等了自己很久,二人緊緊相擁。次日,董大剛讓葉飛幫助自己給師傅和師姐捎去一包中草藥,向葉飛不計前嫌收留師傅袁盛魁之事表示感謝。
  • 最後帶你捋一捋政治: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
    (上海吳凇鐵路)美國貝爾發明電話   1878年:收復新疆(除伊犁外)中國開始設立郵局   1881年:中國自己最早修建的鐵路(唐胥鐵路)中俄《改訂條約》籤定   1882年:電話傳入中國   1884年:新疆設立行省中法馬尾海戰爭爆發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興中會成立   1895
  •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就民主黨派人士對抗日戰爭的認識...
    在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剛才說了日本人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在當時國際上的輿論,也認為中國可能要亡國了。我們自己的一些國人對抗戰也沒有信心,所以出現了像汪精衛這樣一批大漢奸。但是,經過八年的浴血抗戰,我們總算熬到了勝利,而且通過這個勝利,我們廢除了一切這一百多年來強加給我們的不平等的條約,收復了像臺灣寶島這樣的失地。
  • 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戰勝利的關鍵
    原標題: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戰勝利的關鍵(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重溫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氣勢恢弘的抗日戰爭史,我們愈加被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堅強意志、政治智慧和領導藝術所折服。不容置疑,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奪取抗戰勝利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