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國進行第二次嚴打,當時起了多大的效果?看數據

2020-12-08 騰訊網

1983年新中國第一次嚴打,當時首要目標就是唐山菜刀隊,取得了很顯著的效果,1983年,中國進行第一次嚴打,當時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到了1996年4月的時候,中國開始了第二次嚴打,那麼當時嚴打到底起了多大的效果?

第一次嚴打結束後,80年代末期,治安開始惡化

第一次嚴打效果很顯著,84年開始,警察部門每年立案的數量顯著下降,但是到了80年代末期,立案數量又開始反彈,而起犯罪也是明顯增加,給當時的社會治安造成了惡劣的影響,警察隊伍身上的擔子也很重。主要還是因為改革開放後, 我國發展迅速,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一些投機之人開始增多。

於是很多西方出現的犯罪活動,在我國也慢慢的開始了,比如販毒、宙斯、黑惡勢力等都出現了,而且很多暴力、色情書籍也出現,這就導致了很多犯罪活動增加,警察隊伍每年立案數量也是爭奪,1995年的時候,犯罪數值達到巔峰,立案數量也是達到了150萬起,很多的大案要案出現,而我國當時也拍攝了很多的電視劇記錄當年的情況。

比如《121大案》、《燕趙刑警》等,1996年同時還發生了鹿憲洲和白寶山案件,全國其他的地方也開始出現重大案件,於是在1996年4月份,第二次嚴打開始了。

第二次嚴打效果顯著和第三次嚴打開始

嚴打的目標是「解決目前比較突出的治安問題」,在當時的一系列重大案件中,持槍作案是經常發生的,很多都是獵槍或者自製槍枝,甚至還出現了警用、軍用槍枝,與此同時我國退出了《槍枝管理法》,對於機構或者單位的槍枝進行了嚴格的管控。當年的嚴打活動中,我國一共破獲、抓捕各種犯罪團夥9萬多個。

其中抓捕犯罪分子42萬餘人,1996年公安部門立案數量下降5.4%,重特大案件下降1.2%,其中42萬犯罪分子中,30多萬都被判刑,26萬餘人被處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或者死刑。同時公檢法部門還組織了審判大會,經常出現上萬人圍觀的場面,可以看到我國的做法得到了很大的認可,群眾對於罪犯的深惡痛絕。

90年代後期,我國的治安明顯好轉,但是很快第三次嚴打就開始了,因為到了90年代末期,21世紀初期,公安部門立案數量比1995年增加了50%,這是個什麼概念呢?2000年黑惡勢力的犯罪數量比1999年上漲了6倍,可以看到當時的形勢嚴峻,於是在2001年,第三次嚴打又開始了,第三次嚴打的重點就是打黑除惡。

相關焦點

  • 2001年,中國第三次嚴打,當時起到了多大效果?看數據
    2001年,中國第三次嚴打,當時起到了多大效果?看數據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中國一共進行了4次嚴打,1983年第一次,1996年第二次,2001年第三次。前面的文章中,小編曾給大家說過第一次和第二次嚴打,今天我們說說第三次嚴打當時起到了什麼樣的效果。
  • 中國第一次嚴打以後,1996年,為何又開始了第二次嚴打?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講述了1983年嚴打的故事。在第一次嚴打之後,我國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立案數量明顯下降,群眾拍手稱快。不過,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國並非只進行了一次嚴打。1996年,我國又展開了第二次嚴打。
  • 1996年,中國警察隊伍第二次嚴打,如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
    作者為此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今天班門弄斧,為大家講述一下1983年和1996年兩次嚴打行動中,公安機關對毒品犯罪的嚴厲打擊。首先,我們講一下毒品犯罪的由來。鴉片在明朝中後期就已經傳入了我國,起初僅僅是藥材而已。但是從清朝統治的中期開始,民間開始不斷出現吸食鴉片的情況。雍正、乾隆時期,朝廷已經三令五申不準吸食鴉片。
  • 1996年新中國第二次「嚴打」紀實
    1996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藉機紛紛對治安狀況提出尖銳意見,要求整頓社會治安秩序。在民意的壓力下,中央決定從1996年4月到1997年2月開展第二次全國性的「嚴打」行動。公安部牽頭,成立了「嚴打辦公室」,部長陶駟駒親任組長,督陣指揮全國公安機關「嚴打」。殺害李沛瑤的武警張金龍很快以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盜竊罪三罪並罰,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紀實| 1996年4月9日,新中國發動第二次全國「嚴打」,重拳應對犯罪...
    曾任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重案支隊支隊長的柳毅經歷了整個嚴打時期,在他的記憶中從1983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北京警方一直在嚴打,經歷了近百個區域性嚴打高潮。可是,治安局面卻未見好轉。1996年春,北京爆發了數起惡性案件,尤其是鹿憲洲案與白寶山案兩起大案,震動中央震驚全國,拉響了第二次全國嚴打的導火索。
  • 中國的警察隊伍進行了4次嚴打,為何1983年嚴打規模最大?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我國警察隊伍四次嚴打行動的時間、過程和結果。在四次嚴打行動中,還是1983年的第一次嚴打行動規模最大,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人們說起嚴打基本上說的就是1983年嚴打,或者是1996年的第二次嚴打。
  • 中國開始了第三次嚴打,2001年,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在前兩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講述了1983年的第一次嚴打和1996年的第二次嚴打。其中,我國除了這兩次嚴打之外,在2001年還開始了第三次嚴打。由於已經進入了21世紀,又被稱為新世紀嚴打。2001年嚴打持續了大約兩年左右的時間,那麼,第三次嚴打的時候,社會出現了哪些方面的問題。
  • 1996年4月29日零時,許昌打響當年「嚴打」第一仗!背後的故事令人...
    改革開放40年,4次全國性的「嚴打」風暴,  挾雷霆之勢橫掃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  為中國改革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1996年,第二次全國「嚴打」猶如驚蟄的春雷響徹許昌,  嚴刑峻法震懾著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 中國的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1983年嚴打的一系列故事。今天,我們具體聊一下1983年嚴打的細節。1983年,我國為何要開始嚴打行動,又起到了什麼效果呢?認真的說,1983年嚴打屬於勢在必行的事情,面對當時的社會情況,必須進行嚴厲打擊,同時起到震懾和教化的作用。
  • 歷史上總共有過幾次嚴打,第一次嚴打是由哪件驚天大案引發的?
    歷史上嚴打一共有過四次,讓人們留下深刻記憶的當屬前兩次:1983年提出了「嚴打」這個概念,並進行第一次「嚴打」,1996年進行了第二次「嚴打」。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其實新千年後還有兩次嚴打,只是規模和嚴厲程度小了很多,分別是2000年-2001年進行的第三次「嚴打」,增加了網上追捕逃犯的行動,也被稱為「新世紀嚴打」,以及2010年的第四次嚴打。為什麼說這四次嚴打中,前兩次更讓人記憶深刻呢?
  • 媒體披露1983年「嚴打」內幕:2.4萬人被處決
    這場以「從重從快」為辦案方針的司法運動,對當時的法律做出了顛覆性改變,並對後來的司法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  1983年嚴打發動之際,時任公安部部長劉復之稱,「嚴打戰役,意義極為深遠,就其指導思想、氣勢、規模和效果等方面來說,是繼1950年至1952年鎮壓反革命運動之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又一具有歷史意義的裡程碑。」
  • 1983年,中國第一次嚴打,為什麼首要目標是打擊唐山菜刀隊?
    1983年8月,新中國進行了第一次嚴打活動,而這次嚴打的打擊範圍十分廣泛,打擊目標也很大,但是在這次嚴打的時候,新中國把首要目標放在了打擊唐山菜刀隊,這是為何?其中唐山菜刀隊一次性就抓捕50多人,首要罪犯都是死刑。
  • 24年的變化有多大?1996年和2020年中國海軍登陸艦對比
    那麼24年過去了,中國海軍的登陸作戰艦艇的發展變化有多大呢? 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海軍目前的兩棲登陸作戰艦艇總噸位已經超過了30萬噸,數量超過90艘。 截止1996年,中國海軍一共擁有山級(L-511級)登陸艦13艘(此型艦均為解放時俘獲國民黨軍隊而來,為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年齡老舊)、073型中型登陸艦1艘、079型中型登陸艦30艘、072型坦克登陸艦5艘、072II型坦克登陸艦1艘、玉登級中型登陸艦4艘,總數量為54艘。
  • 1996年到2020年,中國的軍艦水平,到底有多大的發展?
    我們看一下對岸海軍的情況,請注意,對岸海軍的各種艦艇,基本上都是進口的,因為自身無法設計和建造。1996年,對岸海軍已經開始接收康定級護衛艦。康定級護衛艦的原型是法國拉法耶特級護衛艦,屬於3000噸級的艦艇,按照90年代的標準,性能是比較先進的。在90年代,對岸海軍陸陸續續接收了6艘康定級護衛艦。
  • 24年變化有多大?中國1996年和2020年奪島登陸能力比較
    1996年,三軍最精銳力量齊集一堂,萬炮齊轟、搶灘登陸、海陸空一體看似熱鬧非凡。實際演習場上硝煙瀰漫並不和戰鬥力成正比,雖然官兵士氣高昂軍事素養超凡,但在顯示決心同時軍事實力與此卻並不匹配。 以往陸戰實力通過實戰得到世界認可,但多年之後裝備水平嚴重落伍,更重要的是登陸作戰需要兵力投送裝備。
  • 「嚴打是專政」:1年槍斃24000人 包括朱德孫子
    1983年他出任公安部長主持的第一次「嚴打」,對中國的社會治理模式、司法理念、社會人心至今仍有深刻影響。  一  1917年劉復之出生於廣東梅縣,父母是馬來西亞華僑。20歲隨父在香港謀生之際受救國浪潮感染,嚮往共產黨的劉復之,推了平頭,脫下西裝,北上來到延安。之後擔任過朱德、劉伯承和鄧小平的秘書。
  • 1996年到2020年,中國兩棲登陸水平,到底有多大進步?
    從1996年到2020年,在24年時間裡,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 我們看一下我國1996年的登陸作戰水平,首先看看兩棲艦艇。
  • 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4年,為何全國推行了身份證制度?
    其實,身份證出現的時間並不長,1984年,我國才開始推行第一代身份證。對於七八十年代的朋友們來說,肯定見過第一代身份證。1984年正處於我國第一次嚴打期間,那麼,當時為何要推行身份證制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看一下我國古代歷史上的路引制度。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由於以農耕文明為主體,人們採用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 24年有多大變化?中國1996年與2020年登陸作戰能力對比
    摘自:今日頭條@萬乘之尊 1996年,曾經有一場聲勢浩大的登陸演習和飛彈發射訓練,雖然展現了優良的軍事素質和高昂的士氣,顯示了決心和能力。但這時的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事建設放緩,實際己已落後於世界軍事潮流了,在陸地戰場上中國陸軍不會畏懼任何敵人,但在海空登陸手段卻是寥寥無幾,24年後,我們又看新的登陸演習,現在的登陸作戰和當年的登陸作戰相比,差別有多大呢? 一:1996年的登陸攻島能力
  • 24年變化有多大?海軍1996年和2020年防空裝備水平比較
    時間回到1996年,距離人民海軍創建已近半個世紀,原來的「空潛快」裝備並沒有取得多大突破,海軍還在奉行近海防禦原則。直到2015年隨著裝備體系日益完善,海軍明確指出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