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醫院神經內科 李凱醫生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轉載請務必於文首註明作者和來源「醫脈通」。
神內的苦逼醫學狗們,當萌萌達的師妹問:師兄,幫人家講講這個肌電圖怎麼看嘛,你是令人仰慕的滔滔不絕呢還是暗自悔恨當年學藝不精?
肌電圖是個奇怪的領域,醫學院背了幾年書,又突然冒出來電路、公式、一堆物理概念,太有違和感了。我這幾天努力細水長流的把這個又臭又硬的磚頭幫大家給變香軟化。歡迎去醫脈通網站留言,提供建議性意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Read more「即可)。
第一天,先說說框架吧和原理吧。狹義的肌電圖指的常規針電極肌電圖。而廣義的肌電圖包括常規針電極肌電圖、神經傳導檢查、重複神經電刺激、單纖維肌電圖等多種電生理檢查,他們作用是不一樣的。步子太大會扯著蛋,今天先看看常規針電極肌電圖。先懂些原理,打好基礎,後面你就會發現無往而不利。針極肌電圖是將同心圓針電極插入肌肉,記錄附近肌纖維的放電。針極肌電圖在神經內科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鑑定神經源性改變和肌源性改變。當然,對於其他神經肌肉疾病也有診斷價值,我們先抓最主要的,剩下的以後有機會再慢慢收拾。
先上個圖,看看常規針極肌電圖怎麼做的。
一般由技術員姐姐把一根針扎到你的肌肉裡面,一定要快準狠,絕對不能心慈手軟,越溫柔越痛(你這該死的溫柔)。同心圓針電極的針芯(上圖的core),為記錄電極,外面的皮(上圖的Cannula)為參考電極,二者的電位差就傳進電腦生成數據、圖像和聲音(多媒體哈,真先進)。順便補一句,依屌絲、中產還是土豪,針芯可能是鎳絡合金、銀或白金做的。
針在肉裡插著要完成三個階段的任務才能拔出來,肌肉靜息狀態、肌肉輕度自主收縮狀態和肌肉大力收縮狀態。
講電位前,先明確一下,正向電位指向下,負相電位向上,似與常識不符,但事實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