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肌電(sEMG)分解獲得的運動單位(MU)變量的可靠性

2021-01-14 神經肌電學術圈

全文共有1216字,34張圖

通篇閱讀需要6分鐘

看更多好玩的文章「關注我」

以下文章部分來源:神經肌電學術圈

Abstract

Motor unit (MU) recordings obtained from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 decomposition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eural control of muscle in response to interventions, bu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er-term reliability of MU variables is limited.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iability of MU variables in the flexor carpi radialis (FCR) and tibialis anterior (TA) over a three-month period. Forty college-aged participants completed isometric wrist flexion (n = 20) and dorsiflexion (n = 20). There were 3 maximal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s (MVC) and 3 ramp contractions to 60% of MVC on four separate sessions separated by a total of 13 weeks.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 were calculated from a fully nested ANOVA model. Maximal force was highly reliable (ICC = 0.94–0.99). The ICC values ranged from 0.49 to 0.92 for the FCR MU variables and from 0.58 to 0.96 for the TA MU variables. All MU variables exhibited a high degree of stability of means across test session and consistency within subjec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number of MUs detected in the TA. Poor ICC values did not reflect poor reliability but rather, convergence towards a narrow range of physiologically normal values. Surface EMG decomposition of a large population of MUs showed no differences in common drive between FCR (0.273) and for the TA (0.267) across test sessions. Forty percent of the sampled MUs in both muscles had a common drive of 0.30 or greater, which provides indirect support for the validity of the decompositions. MU variables may be used to monitor adaptations to a longer-term intervention study.

從表面肌電圖(sEMG)分解獲得的運動單位(MU)記錄用於研究對幹預做出響應的肌肉神經控制,但是我們對MU變量的長期可靠性的理解受到限制。這項研究檢查了三個月內radial肌腕is(FCR)和脛前肌(TA)中MU變量的可靠性。40名大學年齡的參與者完成了等距腕屈(n = 20)和背屈(n = 20)。在四個獨立的療程中,共進行了3次最大等距自發性收縮(MVC),並進行了3次斜向收縮,至MVC的60%,相隔總共13周。類內相關係數(ICC)是從完全嵌套的ANOVA模型計算得出的。最大力是高度可靠的(ICC = 0.94–0.99)。對於FCR MU變量,ICC值範圍從0.49到0.92,對於TA MU變量,ICC值範圍從0.58到0.96。除了在TA中檢測到的MU數量外,所有MU變量在整個測試期間均表現出高度的均值穩定性和受試者內部的一致性。較差的ICC值並不反映可靠性差,而是趨向於在生理正常值的狹窄範圍內收斂。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大量MU的表面EMG分解顯示FCR(0.273)和TA(0.267)的共同驅動力沒有差異。兩條肌肉中40%的採樣MU的共同驅動力為0.30或更高,這為分解的有效性提供了間接支持。MU變量可用於監測對長期幹預研究的適應性。

想了解更多肌電前沿資訊 請諮詢小編

以下為原文 PDF

The reliability of surface EMG derived motor unit variables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閱讀 「神經肌電學術圈 」 公眾號,並且每周我們都會為您帶來新的分析,我們致力於為體育科學家、運動教練、臨床醫師、康復治療師提供多樣化的資訊和更多合作機會。如果您有博客或參加相關主題的論壇,請花一點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文章,並在適當的時候連結到文章。— Henry Duan 段小白

- END -



加入神經肌電社區群請添加微信 duanyekuang520 ,這裡有最新資訊、一手行業乾貨,還有各種有趣有料的業內人士等你來撩。

大樣本多參數共享平臺 | 實驗室規劃與建設 | 設備聯動和人才交流表面肌電評估系統:運動生理學、步態分析、肌肉性能、動作控制、姿勢&平衡、動物研究、語音識別、言語障礙、機器人假肢等相關產品合作與分銷,請聯繫小編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聯繫人:段小白 Henry Duan 15718898769

郵箱:duanxinyu_vip@126.com

相關焦點

  • 表面肌電「屈曲-放鬆」現象在下腰痛患者肌肉功能評估中的應用
    由於肌肉運動與表面肌電測量FRP的可靠性(組間和組內信度)非常好,因此它經常被作為去評估客觀臨床療效的測量工具。 另外,FRP受心理和生理因素的雙重影響,並且對治療有反應,作為一種治療結果指標,FRP的積極變化已被證明是自我效能信念、恐懼-迴避信念、自我報告、疼痛和活動範圍(ROM)等改善的指示標誌。
  • 基於表面肌電信號的人機互動系統關鍵技術綜述
    Eng. 14 (2) (2017) 915–930Elbow joint static and motion states(肘關節靜態和運動狀態)該模型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基於表面肌電信號的肌肉疲勞分類的準確性。Q.C. Ding, X.G. Zhao, Z.Y. Li, J.D.
  • 肌電控制上肢假肢的優點及工作原理
    因此,肌電假肢的問世無疑是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希望,也可以說是給截肢患者帶來了「福音」。美國delsys表面肌電系統在肌電假肢領域已經成功的得到了廣泛應用。那麼肌電假肢控制上肢的優點是什麼?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又有哪些,小編通過本文做了相關的介紹。同時也針對肌電假肢的訓練做了相關的解答。
  • 解析表面肌電圖如何應用在肌肉功能評估
    在肌肉疲勞過程中可出現以下生理現象:如運動單位的同步性、慢/ 快肌纖維的募集順序改變、代謝方面的改變(包括能量產生形式的改變、缺氧、H + 濃度增加、細胞膜傳導性降低),E M G信號的頻率趨向於低頻率的轉變。因此, 應用E M G 信號可進行疲勞測定,並對疲勞過程中相關的生理現象進行測定。S E M G 通過快速頻譜分析程序可獲得有關疲勞( 或耐力測試) 的指標[4]。
  • 解析肌電信號,用智能義肢控制單個手指,Nature子刊報導!
    類似的這種義肢被稱為肌電假肢,可以通過控制機器人裝置和殘肢肌肉活動信息,幫助使用者恢復失去的身體機能。此類商業裝置可以讓使用者獲得高度的行動自主權,但是仍然無法表現出和人體完整手臂一樣的靈巧性。而在此,Katie Z. Zhuang等人提出一個新的控制機器手的方法,它結合了使用者的意圖和機器人自動化。
  • 數理統計與概率論及Python實現(4)—— 一維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Python實現
    數理統計與概率論及Python實現(2)——隨機變量數理統計與概率論及Python實現(3)——隨機變量概述這一節主要記錄一維離散型隨機變量以及關於它們的一些性質。如果某事件以固定強度λλ,隨機且獨立地出現,該事件在單位時間內出現的次數(個數)可以看成是服從泊松分布。泊松分布適合於描述單位時間內隨機事件發生的次數的概率分布。
  • 智能人形假肢研究獲新進展:有望解決肢體缺失帶來運動受限難題
    作為假體控制的熱點課題,肌電信號能快速直接客觀反映人體運動狀態,有重要預測作用,因此在假體控制和輔助康復機器人應用領域中異軍突起。儘管一些改進的靠機械力量驅動的假體可以做一些粗大運動,卻遠不能達到原有功能和要求。當前,隨著科技發展和進步,仿生機械手已越發接近於真正的智能人形假肢,由人體表面的肌電信號控制,以產生相應動作,幫助傷殘者完美地實現用手表達。同時,一些工業機械手還能在特殊環境中,代替人類做一些特殊操作。由肌電信號驅動的康復機器人同樣可以輔助中風病人肢體運動,使其逐漸恢復自主運動能力。
  •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一、合運動與分運動一個物體的實際運動往往同時參與幾個運動,我們把這幾個運動叫作實際運動的分運動,把這個實際運動叫作這幾個分運動的合運動。二、合成與分解的概念已知分運動求合運動稱為運動的合成;已知合運動求分運動稱為運動的分解,兩者互為逆運算。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是描述運動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與分解。
  • mu-X牧遊俠好嗎?檔次能滿足家人嗎?車主:憋了一肚子話
    大家好,這期分享的是《mu-X牧遊俠好嗎?檔次能滿足家人嗎?車主:憋了一肚子話》。當前汽車市場風雲變幻,回首10年,無數好車各領風騷。「兼顧運動與家用」的豐田凱美瑞,已然逐步成為年輕人追求的目標。「動力王」凱迪拉克XT4,能力依舊不容小覷,多年來均展露風採。
  •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於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係數(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
  • 基於人口特徵的重慶市收入差距分解分析
    由於本文使用的人口特徵中包含很多定性變量,只能通過啞元變量的形式來納入回歸模型中,而在泰爾指數的計算過程中存在取對數的過程,使我們無法使用啞元變量,因此本文基於回歸方程的收入來源分解使用基尼係數作為收入不平等的衡量指標。
  • 電子微組裝可靠性設計有哪些挑戰?
    例如,氣密封裝HIC,內裝裸晶片鍵合盤(pad)鋁膜腐蝕導致內引線鍵合點開路失效,與HIC內部水汽含量、pad沾汙、環境溫度有關,一旦pad表面達到三個水分子層厚度的水膜,表面腐蝕即發生,水汽含量、環境溫度、沾汙,這三類應力是導致鋁pad失效的直接應力因素;再如,微波功率管,燒毀失效模式,與管子的溫度載荷應力和電載荷應力有關,基板與底座焊接空洞的出現是溫度過高的原因,輸出匹配電容擊穿是電載荷過應力的原因
  • 區間離散度與非概率可靠性的關係及影響
    基於控制變量法探究了極限狀態函數中設計變量的區間離散度對非概率可靠性指標的影響,並通過工程實例,驗證了所建立關係模型的合理性、實用性,拓展了非概率可靠性設計理論。關鍵詞:區間離散度;非概率可靠性;控制變量法;模型中圖分類號:TB114.3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1-0785(2018)09-0101-060 引言在工程結構可靠性分析中,可靠性靈敏度分析有助於了解影響結構可靠性變量的相對重要程度,從而為結構的分析預測和優化提供指導[1,2]。
  • 佛山高明區廠房可靠性檢測服務單位
    承接全國廠房檢測鑑定、廠房加固施工、設計業務佛山高明區廠房可靠性檢測服務單位建立合理的計算模型。混凝土材料鑽芯取樣強度測試:1600元/點,混凝土構件受力主筋檢查:500元/點,基礎開挖及地基承載力檢測:元/點。
  • EXCEL分解混合成本
    但量本利分析的前提是應用變動成本法,按成本性態將混合成本(全部成本)分解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部分。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通常有技術測定法、會計法、高低點法、散布圖法和線性回歸法。而線性回歸法是根據已知若干期間歷史數據,採用數學中的最小二乘法,使所確定的直線與各成本點之間誤差平方和最小,分解的結果最為精確、科學;但其運算工作量大且繁複,尤其是多元回歸分解,手工難以準確解算。
  • 奇蹟mu單機版能玩嗎 最耐玩的奇蹟mu單機版
    18183首頁 奇蹟mu單機版能玩嗎 最耐玩的奇蹟mu單機版 點擊領取
  • 重點解析丨拋體運動 之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2)如下圖所示,v水表示水流速度,v靜水表示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將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靜水沿平行於河岸和垂直於河岸方向正交分解,則v水-v靜水cos θ為船實際上沿水流方向的運動速度,v⊥=v靜水sin θ為船在垂直於河岸方向的運動速度.兩個方向的運動情況相互獨立、互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