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加速度方向和合初速度方向的關係,判定合運動是直線運動還是曲線運動,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 勻速直線 運動.
(2)兩個初速度均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 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3)一個勻速直線運動和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是 勻變速 運動,當二者速度方向共線時為勻變速直線運動,不共線時為勻變速曲線運動.
(4)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 勻變速 運動.
若兩運動的合初速度方向與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則合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如下圖所示.
若合初速度方向與合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則合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如下圖所示.
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性質的判斷
例題1.(單選題)關於兩個運動的合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直線運動
B.兩個互成角度的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C.兩個互成角度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D.兩個分運動的時間和它們的合運動的時間不相等
【答案】B
【解析】兩個分運動是直線運動,其合運動不一定是直線運動;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故選項B正確,A錯誤.
兩個互成角度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合初速度為v,合加速度為a,由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可知,當v與a共線時,合運動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當v與a不共線時,合運動為勻變速曲線運動,故選項C錯誤.
分運動和合運動具有等時性,故選項D錯誤.
例題2.(單選題)如下圖所示,一塊橡皮用不可伸長的細線懸掛於O點,用鉛筆靠著細線的左側水平向右勻速移動,運動中始終保持懸線豎直,則橡皮運動的速度( )
A.大小和方向均不變
B.大小不變,方向改變
C.大小改變,方向不變
D.大小和方向均改變
【答案】A
【解析】橡皮參與了兩個分運動,一個是沿水平方向與鉛筆速度相同的勻速直線運動,另一個是沿豎直方向與鉛筆移動速度大小相等的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是斜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故選項A正確.
先確定兩個分運動,再確定合運動.
(1)橡皮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也做勻速直線運動.
(2)橡皮的實際運動是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
1. 小船渡河問題可以基於以下幾點進行理解和分析
(1)將船的實際運動看成船隨水流的運動和船在靜水中的運動的合運動.船的航行方向是實際運動的方向,即合速度的方向.
(2)如下圖所示,v水表示水流速度,v靜水表示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將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靜水沿平行於河岸和垂直於河岸方向正交分解,則v水-v靜水cos θ為船實際上沿水流方向的運動速度,v⊥=v靜水sin θ為船在垂直於河岸方向的運動速度.兩個方向的運動情況相互獨立、互不影響.
問題: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船,水流的流速為v水.船怎樣行駛才能使過河時間最短呢?最短時間是多少呢?
解決:為船任意選擇一個行駛方向進行研究,如下圖所示,船頭與河岸的夾角為θ.那麼,船速可以分解為:用以過河的v1和順流而下的v2,v1垂直於河岸,v2平行於河岸.
v1=v船sin θ
v2=v船cos θ
(1)從物理角度分析,順流而下的速度v2對過河毫無意義,他疊加到水速的效果上,只是使船沿河向下遊的速度變大了而已.只有v1才有意義.那麼當船頭垂直於河岸行駛時,速度就不會浪費了,所以船頭應該垂直於河岸行駛.
(2)從數學角度分析,當時,v1最大,過河時間最短.
以上兩種分析方法殊途同歸,得到相同的結論:
雖然這樣過河時間最短,但是,位移不是最短的哦!小船真實的運動軌跡如下圖所示.
小船如何渡河時間最短
(1)問題1: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船,水流的流速為v水,v船>v水.船怎樣行駛才能使過河的位移最短呢?最短位移是多少呢?過河時間是多少呢?
分析:船即使不開動自己的動力,也能獲得一個水給它的速度v水,即船順流而下.船還有自己的動力能產生速度v船.
船頭朝向不同,船行駛的真實軌跡就會不同,這樣船可以行駛出無數條軌跡.很明顯其中垂直於河岸的軌跡位移最短.
解決:
①合成法
水給予船的漂流速度大小和方向不變,為了使船的真實軌跡垂直於河岸,就需要通過調整船頭方向,使船速與水流速合成一個垂直於河岸的實際過河速度,如下圖所示.其中:設船與河岸的夾角為α,則
②分解法
為了抵消水流的影響,船必須有一個逆流而上的速度v船1,且v船1=v水,另外船還必須有一個垂直於河岸過河的速度v船2,它們是v船的兩個分速度.所以,船頭必須沿斜向上遊方向行駛.設船與河岸的夾角為α,則
以上兩種分析方法殊途同歸,得到相同的結論:
雖然這樣過河位移最短,但是,時間不是最短的哦!
(2)問題2: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船,水流的流速為v水,v船<v水.船怎樣行駛才能使過河的位移最短呢?最短位移是多少呢?過河時間是多少呢?
分析:船是否能垂直河岸過河呢?因為v船<v水,所以船即使全力以赴也不足以對抗河流給它的影響.不論船頭方向如何,總是被水衝向下遊,即v合一定會偏向河流下方.船走不出垂直於河岸的軌跡.
雖然走不出垂直於河岸的軌跡,但是由於船頭不同的指向,依然可以走出無數條不同的軌跡,在這些軌跡中跟河岸的夾角最大的軌跡位移最短.
解決:當船頭指向與水流方向成θ角時,依據運動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船的實際運動速度v合表示如圖.
應用矢量三角形法則,平移v船,使v船和v水首尾相接,連接v水的首端和v船的尾端的有向線段就是v合.
隨著船頭指向變化,v船繞著v水的尾端形成一個半圓,v水不變,v合的大小與方向均發生變化.當v合與半圓相切時,與河岸的夾角最大,這時船過河的位移最短.
當v合與半圓相切時,v合與v船成直角,設船頭跟河岸的夾角為α,則有:
cos α=v船/v水,(α與θ互補)
v合=v水sin α
最短位移xmin=d/cos α
過河時間t=d/(v船sin α)
當面對複雜問題沒有頭緒的時候,聰明的人總是先任選一種情況進行探索,找一下規律,例如剛才我們就是通過研究船頭與河水流向成θ角時的情況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船如何渡河距離最短?
例題1.(解析題)小船要渡過200m寬的河,水流速度為2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4 m/s.
(1)若小船的船頭始終正對對岸,它將在何時、何處到達對岸?
(2)要使小船到達正對岸,應如何航行?歷時多久?
(3)小船渡河的最短時間為多少?
(4)若水流速度為5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3 m/s,則怎樣渡河才能使船駛向下遊的距離最小?最小距離為多少?(sin 53°=0.8,cos 53°=0.6,結果取整數)
【答案】(1)50s時在正對岸下遊100m處靠岸;
(3)50s;
(4)船頭與上遊河岸的夾角為53°;最小距離為267m;
【解析】(1)小船渡河過程參與了兩個分運動,即船隨水流的運動和船在靜水中的運動.因為分運動之間具有獨立性和等時性,故小船渡河時間等於它在垂直河岸方向上的分運動的時間,即
小船沿水流方向的位移
s水=v水t⊥=2×50m=100m
即小船將在正對岸下遊100m處.
(2)要使小船到達正對岸,即合速度v應垂直於河岸,如下圖所示.
則
(3)考慮一般情況,設船頭與上遊河岸成任意角α,如下圖所示.
小船的渡河時間取決於小船垂直於河岸方向上的分速度
v⊥=v靜水sin α
故小船渡河時間為
當α=90°,即船頭與河岸垂直時,渡河時間最短,最短時間為 tmin=50s.
(4)因為v′靜水<v′水,所以小船不可能垂直河岸橫渡.如下圖所示.
設船頭(v′靜水)與上遊河岸成β角,合速度v′與下遊河岸成γ角,可以看出γ角越大,船駛向下遊的距離x′越小.以v′水矢量的末端為圓心,以v′靜水的大小為半徑畫圓,當合速度v′與圓相切時,γ角最大.
船頭與上遊河岸的夾角
β=53°
代入數據解得
x′≈267m.
小船渡河問題主要考查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係,要弄清物理情境.要使小船渡河的時間最短,只要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方向垂直河岸即可,但是求渡河的最小位移時,要注意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與水流速度的大小關係,選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分析求解具體問題時,要明確小船渡河時其航行的方向為合速度的方向,這是解答此類問題的關鍵.
關聯速度問題一般是指物拉繩(或杆)和繩(或杆)拉物問題.高中階段研究的繩都是不可伸長的,杆都是不可伸長且不可壓縮的,即繩或杆的長度不會改變.
1. 速度規律繩、杆等連接的兩個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其速度通常是不一樣的,但兩個物體沿繩或杆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我們稱之為關聯速度.
第一步:先確定合運動,即物體的實際運動.
第二步:確定合運動的兩個實際作用效果,一是沿繩(或杆)方向的平動效果,這個效果改變速度的大小;二是沿垂直於繩(或杆)方向的轉動效果,這個效果改變速度的方向.即將實際速度分解為垂直於繩(或杆)和平行於繩(或杆)方向的兩個分量.
第三步:按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分解,作出運動矢量圖.
第四步:根據沿繩(或杆)方向的速度相等列方程求解.
問題:車拉船運動,車勻速前進,速度為v,當繩與水平方向成α角時,船速v′是多少?
分析:繩與船接觸的點M是個特殊的點,此點既在繩上又在船上.在船上,是實際運動(合運動).在繩上,同時參與兩個分運動.
點M從A到B的運動情況比較複雜,為了便於理解和觀察,把運動過程等效分解為兩個獨立的運動過程.一個是繞滑輪做的圓周運動,這個運動不改變繩長,每一時刻的速度方向都垂直於繩的方向.另一個是沿著繩的方向做的直線運動,這個運動是由於車拉動繩向O點收縮引起的.
所以點M的速度每時每刻都可以分解為兩個速度.
一個是垂直於繩的方向的v1.
另一個是沿著繩的方向的v2.
則有:
v1=v′sin α
v2=v′cos α
車和船都在同一根繩上,由於繩的長度不會改變,所以車和船的實際速度沿繩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
解決:車在繩上的分速度等於船在繩上的分速度.即
v=v2
v=v′sin α
所以
v′=v/sin α
(1)兩個物體的繩子末端速度的分解
如下圖所示,兩個物體的速度都需要分解,其中兩個物體的速度沿著繩子方向的分速度是相等的,即vA∥=vB∥.
(2)兩個物體的硬杆末端速度的分解
如下圖所示,a、b沿杆的方向上各點的速度大小相等.
vacos θ=vbcos α
va:vb=cos α:cos θ
例題1.(單選題)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半圓形剛性鐵環,半徑為R,鐵環上穿著小球,鐵環圓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個小定滑輪.用一條不可伸長的細繩,通過定滑輪以一定速度拉著小球從A點開始沿鐵環運動,某時刻小球運動至如下圖所示位置,若繩末端的速度為v,則小球此時的速度為( )
【答案】A
【解析】小球的速度方向沿鐵環的切線方向,將小球的速度分解為沿繩方向和垂直於繩方向的分量,沿繩方向的速度為v,則v′cos 30°=v,解得
選項A正確.
找準合運動,分解合運動,不能分解分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