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屬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新型金屬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

2015-12-27 科技日報 劉園園

【字體:

語音播報

  左圖為純金屬變形後所得樣本,右圖為新型金屬納米複合材料變形後所得樣本。兩圖中間的微型柱體直徑約為4微米。

  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官網消息,該校科研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的新型金屬。

  這種新型金屬——精確地說是金屬納米複合材料——由加入納米碳化矽粒子的鎂構成,可以用來製造輕型的飛機、宇宙探測器、汽車等等,並有助於提高這些設備的燃料效率。研究結果12月24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鎂的密度只有鋁的三分之二,是最輕的結構性金屬。碳化矽是一種超硬陶瓷,在工業製造中多用於切割刀刃。科學家認為納米陶瓷粒子可以在不破壞金屬可塑性的同時增加它們的強度,然而由於微小的粒子具有相互吸引的特性,納米陶瓷粒子在加入液態金屬後更傾向於凝聚在一起,而不是均勻地分散開。此前沒有科研團隊能夠成功將陶瓷納米粒子分散在熔化的液態金屬中。

  該校亨利·薩繆理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科研人員找到一種新的途徑使納米粒子穩定地均勻分散在液態金屬中。為了製造這種新型金屬,科研人員將納米陶瓷粒子分散在液態的鎂鋅合金中,使它們依靠自身動能分散並避免了相互凝聚。它們還使用了一種高壓扭轉技術進一步增加金屬的強度。憑藉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將大量小於100納米的碳化矽粒子均勻地加入到鎂當中,增加了鎂的強度、剛度、可塑性和耐熱性。

  這種新型金屬所展示出的比強度和比模量均打破了紀錄。所謂比強度即材料斷開時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力除以其表觀密度,比強度越高表明達到相應強度所用的材料質量越輕。而比模量即材料的模量(指材料在受力狀態下應力與應變之比)與密度之比,是衡量材料承載能力的重要指標。

  「通過將物理學和材料加工學相結合,我們的方法使納米粒子均勻而密集地分散在金屬中,為提高不同金屬的性能以使它們滿足當今社會提出的能源和可持續性方面的要求鋪平了道路,」該研究負責人李曉春(音譯)說:「新型金屬家族具有顛覆性屬性和功能,我們的研究結果只是揭開了其潛在價值的面紗而已。」


  左圖為純金屬變形後所得樣本,右圖為新型金屬納米複合材料變形後所得樣本。兩圖中間的微型柱體直徑約為4微米。
  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官網消息,該校科研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的新型金屬。
  這種新型金屬——精確地說是金屬納米複合材料——由加入納米碳化矽粒子的鎂構成,可以用來製造輕型的飛機、宇宙探測器、汽車等等,並有助於提高這些設備的燃料效率。研究結果12月24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鎂的密度只有鋁的三分之二,是最輕的結構性金屬。碳化矽是一種超硬陶瓷,在工業製造中多用於切割刀刃。科學家認為納米陶瓷粒子可以在不破壞金屬可塑性的同時增加它們的強度,然而由於微小的粒子具有相互吸引的特性,納米陶瓷粒子在加入液態金屬後更傾向於凝聚在一起,而不是均勻地分散開。此前沒有科研團隊能夠成功將陶瓷納米粒子分散在熔化的液態金屬中。
  該校亨利·薩繆理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科研人員找到一種新的途徑使納米粒子穩定地均勻分散在液態金屬中。為了製造這種新型金屬,科研人員將納米陶瓷粒子分散在液態的鎂鋅合金中,使它們依靠自身動能分散並避免了相互凝聚。它們還使用了一種高壓扭轉技術進一步增加金屬的強度。憑藉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將大量小於100納米的碳化矽粒子均勻地加入到鎂當中,增加了鎂的強度、剛度、可塑性和耐熱性。
  這種新型金屬所展示出的比強度和比模量均打破了紀錄。所謂比強度即材料斷開時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力除以其表觀密度,比強度越高表明達到相應強度所用的材料質量越輕。而比模量即材料的模量(指材料在受力狀態下應力與應變之比)與密度之比,是衡量材料承載能力的重要指標。
  「通過將物理學和材料加工學相結合,我們的方法使納米粒子均勻而密集地分散在金屬中,為提高不同金屬的性能以使它們滿足當今社會提出的能源和可持續性方面的要求鋪平了道路,」該研究負責人李曉春(音譯)說:「新型金屬家族具有顛覆性屬性和功能,我們的研究結果只是揭開了其潛在價值的面紗而已。」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超輕含鎂複合材料面世 可造福汽車輕量化
    的研究人員近日研發了一種新型超輕複合材料,該材料由鎂、納米陶瓷粒子、碳化矽納米粒子合成,具有優良的承重能力,對今後汽車輕量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鎂(Magnesium)在工程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潛能,它被認為是結構金屬材料中能夠承重的最輕金屬,也是地殼中第八大富有元素。不過,另一方面,在強度與硬度方面的表現,鎂與其他金屬相比可能略遜一籌。
  • 世界最輕金屬材料「新型鎂鋰合金」被西安交通大學攻克!
    據@西安交通大學官方微博報導,世界最輕金屬結構材料在西安交通大學誕生!這種金屬名字是:新型鎂鋰合金,其密度根據用途可達到每立方釐米0.96至1.64克每立方釐米之間,是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
  • 我國研製的最輕金屬結構材料笑傲太空
    人民網西安2月28日電(記者龔仕建)「我們研製出來的新型鎂鋰合金,其密度根據用途可達到每立方釐米0.96至1.64克之間,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
  • 站在蒲公英上的最輕金屬
    長遠來看,超輕多孔材料將在國防、建築、微電子領域大有可為。  目前,美國、日本、英國等設立了國家實驗室,致力於新型超輕材料的研究。通用、大眾、波音、空客等知名企業也設立了相應的實驗室,期盼更輕、性能更強大的材料能早日應用於自家的產品。  根據權威諮詢機構預測,新材料中的輕量化材料和高性能合金市場規模到2019年分別可達到1331億美元和90.9億美元。
  • MIT/LLNL開發出輕如氣凝膠 強度卻達10000倍的新型材料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種材料,其強度堅固到足以用於打造飛機或汽車,但重量卻輕如空氣,是不是有一種很科幻的感覺?
  • 比水還輕的金屬——鋰
    一說到金屬,大家的印象都是沉甸甸的,其實有一些金屬比水還輕。比如鋰,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排行第三。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金屬,它的比重僅為0.534,重量也只有輕金屬鋁的1/5,同體積水的重量的1/2。鋰的熔點低,其導熱性和熱容量都是液態金屬中最大的。
  • 美科學家研製出世上最輕金屬材料 壓不壞蒲公英絨毛
    這種新材料非常輕,即使把它壓在蒲公英上也不會損壞蒲公英的絨毛新材料的斜紋網格結構與法國艾菲爾鐵塔的建築結構很相似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8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歐文分校和休斯研究實驗室近日聯合研製出世界上最輕的固體金屬材料
  • 不只因為重量輕
    ●  重量輕 符合車輛輕量化要求現在各大車企在保證車身強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逐步向著輕量化發展,鋁合金相比鐵材質重量更輕,車輛配置上很多零部件開始採用鋁合金材料,如鋁合金輪圈,鋁合金氣罐等,鋁合金油箱將大量應用的卡車上。
  • 蒙納士大學利用X射線圖 幫助打造強度更大/更輕鎂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啟動了全球首個研究,發現一種技術可以用於製造強度更大、重量更輕的鎂合金,從而提高汽車和航空航天業產品的結構完整性。
  • 神奇的超輕超彈多孔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
    美國休斯實驗室與波音公司合作開發出具有周期結構的微格氣凝膠新材料(圖4),它的組成部分包括金屬和高達99.99%的空氣,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輕的金屬材料,甚至能夠放置在一朵蒲公英上。另外,它還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且強度較高,並且具備超級高能量吸收能力而起到緩衝的作用:在理想狀態下,將一枚雞蛋包裹在微格氣凝膠中,即使從25層高樓扔下也不會導致雞蛋破損。
  • 中國碳纖維列車問世,強度高、重量輕,未來解放軍受益無窮
    這次在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上發布的新型地鐵,採用全碳纖維,凡是能用碳纖維的地方都用上了。相比較傳統地鐵,不僅整車重量減少13%,強度和速度還得到大幅提高,傳統地鐵速度最快不過每小時90公裡,這款全碳纖維地鐵最快速度可達每小時140公裡。其綜合節能比起傳統地鐵節能15%以上。
  • 【Drift計劃】碳纖維 讓車輛變輕變硬的複合材料
    其質量比金屬鋁輕,但強度卻高於鋼鐵,並且具有耐腐蝕性,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等特點,吸引了帕加尼、柯尼塞格、法拉利、蘭博基尼等眾多超級跑車製造商的青睞,碳纖維複合材料已經成為各大廠商在跑車性能上出奇制勝的法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碳纖維這種材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吧。
  • 美科學家研發世界最輕材料:壓不壞蒲公英絨毛
    由直徑只有人發千分之一的中空管構成新材料的柵格結構與艾菲爾鐵塔類似  北京時間11月21日消息,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世界上重量最輕的固態材料這種新材料由微小的中空金屬管構成,金屬管的直徑只有人類頭髮的千分之一,它們組成十字形對角線圖案,中間留出一個小空間。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材料的空氣比重達到99.99%,重量只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百分之一,擁有極高的能量吸收能力。未來,這種新材料可用於製造隔熱裝置、電池電極以及一系列吸收聲音、振動或者衝擊波的產品。
  • 模擬沙蠶結構可研製新型超強超輕航空材料
    但是它卻是一種奇特的蟲子,其超強口腔器官將是研製適合飛機和太空飛船的新型超強、超輕關鍵性材料。 生活在大西洋北部的沙蠶使用其下顎和鉗螯挖掘淺海水沉澱物,它們的下顎90%成份是由蛋白質構成,這種蛋白質材料本來的硬度不及人體手指甲,但是沙蠶下顎和鉗螯中的蛋白質卻得到了金屬物質的增強,其硬度是當前人工製造的聚合體3倍。
  • 地球上最輕的「高能稀有金屬」它應用非常廣泛,人類幾乎天天使用
    最輕的金屬鋰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密度為0.534g/cm~3,類似於幹木材。鋰作為最輕的金屬元素,具有獨特而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在室溫下,鋰可以在空氣中「燃燒」,與空氣中的氮和氧發生強烈反應,與水發生劇烈反應,因此只能儲存在液態石蠟中。
  • 日本開發新型金屬複合材料 與鑄鐵相同強度 密度近似鋁合金
    據日媒報導,總部位於靜岡的アドバンスコンポジット株式會社(Advance Composite公司)根據「熔融鍛造法」開發出了一種強度高於鋁合金但密度近似的新型金屬基複合材料AC-Albolon,可應用於電動汽車、半導體製造裝備、家電和重型電器、工業機器人部件等對輕量化有重大需求的應用領域。
  • 新型玻璃兼具極高強度和韌性
    據國外媒體1月11日的報導,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研製出一種同時具有極高強度和韌性的玻璃材料,其強度和韌性超越了鋼材或任何其他已知材料,並有望實現大規模生產。這種玻璃材料是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與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的。
  • 「金屬木材」使鎳與鈦一樣堅固 但輕了1/5
    科學家已經使用一種新技術將普通金屬變成「金屬木材」,其強度-重量比大大提高。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處理原子級別的材料,聲稱已經製造出一塊與鈦一樣堅固的鎳片,但重量輕了1/5。
  • 斯坦福研發新型電解液制鋰金屬電池 可減輕電動汽車重量/延長續航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展示了,其新型電解液設計可以提升鋰金屬電池的性能,而鋰金屬電池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技術,能夠為電動汽車、筆記本電腦和其他設備提供動力。該研究的合著者Yi Cui表示:「大多數電動汽車所用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正迅速接近理論極限,因此我們的研究集中在鋰金屬電池,此種電池比鋰離子電池更輕,單位重量和體積提供的能量更多。」
  • 掌信檢測:斯坦福研發新型金屬電池可減輕電動汽車重量/延長續航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展示了,其新型電解液設計可以提升鋰金屬電池的性能,而鋰金屬電池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技術,能夠為電動汽車、筆記本電腦和其他設備提供動力。該研究的合著者Yi Cui表示:「大多數電動汽車所用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正迅速接近理論極限,因此我們的研究集中在鋰金屬電池,此種電池比鋰離子電池更輕,單位重量和體積提供的能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