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理論,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個人生活,完全適用

2020-10-09 非人類研究所

自然界有自然界的法則,而宇宙也有自己的規律。不管是人類也好,還是動物也罷,又或者是星空中的天體,都在遵循這樣的規則。不誇張地說,正是因為有這些規則,所以一切才看起來那麼井然有序。

但是,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些規則出現的目的。隨著科學家對這個世界的不斷研究和探索,慢慢地洞悉了這些規則出現的目的。

其實在很多人的腦海當中,都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問題。宇宙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毀滅?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這一切的背後,都遵循一個非常可怕的理論,那就是熵增理論。

時至今日,這個理論仍然被認為是最可怕的理論。因為從這個理論當中,人類能夠得知宇宙的未來。千萬不要以為所謂的熵增理論,只不過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事實上,這種理論的表現幾乎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各個細節。

熵,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865年,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提出。這個字其實是一個度量單位,是在一個系統當中內在的混亂程度。整個宇宙所遵循的熵增理論,具體指的就是,在沒有外力幹擾的自然狀態下,一個孤立的系統是從規律慢慢走向不規律,從有序走上無序。

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能量在轉化過程當中,是由高階能量不斷朝著低階能量轉化。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能量在轉化的過程當中,總質量是不會產生改變。但是在熵增理論中,有一部分能量會莫名其妙地消失,而且這部分能量永遠都無法再利用。

假如把整個宇宙想像成一個獨立的系統,那麼這個獨立的系統在沒有外力的幹擾下,也會遵循熵增理論。宇宙當中的能量會不斷朝著低階能量演化,在演化過程當中,並不能夠所有的能量都進行100%的演化。每一次都會預留一部分出來消失在宇宙中,而消失的這一部分就是熵。

當宇宙中的熵越來越多的時候,就說明宇宙當中可轉化的能量越來越少,直到某一天宇宙當中的能量全部消失。那麼整個宇宙就會處於一片死寂的狀態,在這種狀態被稱作是熱寂。屆時整個宇宙就會停止運行,也就是說宇宙已經死了。

熵增理論在我們生活當中的表現其實也非常明顯,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抵抗熵增的過程,因此有人稱之為熵減行為。比如說在生活當中我們更加喜歡放縱自己,沉迷於各種各樣的快樂當中。這種快樂會讓我們生活當中的無序越來越多,因此每個人才需要自律。

自律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序,有序的過程其實就是讓自己活得更長久的過程。因此熵增理論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個人生活,在任何情況下都完全適應。雖然這個理論讓人覺得害怕,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能夠給我們的生活敲響警鐘。

相關焦點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愛丁頓爵士也曾說:「我認為,熵增原則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無上的。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論與麥克斯韋方程不符,那麼麥克斯韋方程可能有不對;如果你的宇宙理論與觀測相矛盾,嗯,觀測的人有時也會把事情搞錯;但是如果你的理論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就敢說你沒有指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盡臉、垮臺。」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論與麥克斯韋方程不符,那麼麥克斯韋方程可能有不對;如果你的宇宙理論與觀測相矛盾,嗯,觀測的人有時也會把事情搞錯;但是如果你的理論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就敢說你沒有指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盡臉、垮臺。」
  • 物理學最強的熵增原理,最終會導致宇宙走向末路嗎,看完你就知道
    宇宙科學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只有了解宇宙我們才能夠認識到自己,了解到宇宙的未來,才能夠讓人類為自身的發展提前做好準備,科學就是一種力量。美女小倩是一個愛好科學的人,一直給大家推出很多科學方面新奇的文章,大家加我粉絲和關注就能夠看到。
  • 逆轉時空麥克斯韋妖,很可能就是熵增理論的終結,宇宙有自身規律
    這個難題多少年以來一直被科學家不斷的研究,雖然近期有些科學似乎研究到一些結果,但是距離破解這個謎,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逆轉時空麥克斯韋妖很可能和熵增理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美女小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個人的知識十分有限,朋友們可以多多批評指正,一起進行探討。
  • 金融思維 10 萬有引力和熵增定律
    原子是個小宇宙,中間是個原子核,電子在原子的廣闊的空間裡圍繞著原子核運動。即便是原子核,也是空的,都是又各種更小的粒子組成,而最小的例子是沒有質量和體積的。所以人就是「空」的,只是我們的肉眼看不見這個空,地球也是空的,宇宙也是空的。
  • 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規律——熵增,就決定了教育孩子註定是困難的
    房間不收拾,不久就會亂糟糟的;衛生不打掃,沒幾天就能髒的不成樣;東西只要不歸位,很容易就又找不到了……上面的生活是不是每個人都經歷過?大多數人也已經習以為常,不當回事,其實他們背後隱藏著我們這個宇宙的最基本規律——熵增定律,萬事萬物都在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對於教育孩子,同樣遵循著這樣的規律。
  • 熵增定律導致人類只能穿越到未來,不能穿越回過去
    2,違背宇宙的基本規律,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導致時間箭頭一直向前。 1,人類已經滅亡,人類在宇宙中很脆弱,滅亡是大概率事件。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虎嗅網
    愛丁頓爵士也曾說:「我認為,熵增原則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無上的。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論與麥克斯韋方程不符,那麼麥克斯韋方程可能有不對;如果你的宇宙理論與觀測相矛盾,嗯,觀測的人有時也會把事情搞錯;但是如果你的理論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就敢說你沒有指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盡臉、垮臺。」
  • 熵值會增加,帶領系統走向無序和死亡,只有耗散結構才能對抗熵增
    比如生命體是一個高度有序的系統,但是這個系統同樣會因為熵值的增加而走向死亡,如果一個生命體沒有攝入負熵來對抗熵增,那麼它很快便會因為熵增而亡,比如一個人不吃不喝,不與外界進行物質的交換,那麼熵值的增加很快就會要了他的命。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整個宇宙。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
    」愛丁頓爵士也曾說: 「 我認為,熵增原則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無上的。 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論與麥克斯韋方程不符,那麼麥克斯韋方程可能有不對; 如果你的宇宙理論與觀測相矛盾,嗯,觀測的人有時也會把事情搞錯; 但是如果你的理論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就敢說你沒有指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盡臉、垮臺。
  • 熵增意味著死亡,避免死亡就要阻止熵增,物理學家的生命觀
    在宇宙之內,一切的物質,宇宙天體、山石樓閣,乃至生命,都必須要遵循一個定律,那就是熵增原理。熵增原理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熵理論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熱運動的過程是不可逆的,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部,能量的分布會逐漸趨近於均衡,舉例而言,我們將一個燒熱的鐵塊放入一盆溫水中,鐵塊的溫度會下降,而水溫會上升,最終二者的溫度趨向於一致,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轉移,最終實現均衡,這個過程就是熵增。
  • 星雲形成星系,從無序到有序,是否是熱力學熵增理論的反例?
    熵增理論熵增原理就是孤立熱力學系統的熵不減少,總是增大或者不變。用來給出一個孤立系統的演化方向。說明一個孤立系統不可能朝低熵的態發展即不會變得有序。這個理論通常會被數理性泛化理解,將其擴展到熱力學以外的範疇,甚至人文領域。星雲形成星系,就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一個過程無論是太陽系形成假說,還是星系形成假說,都是從原始星雲這種無序的狀態,最終形成相對有序的狀態。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編者按  早在1943年,薛丁格在多次演講中都提到「熵增」這個詞,並在其著作《生命是什麼》中指出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即「生命是非平衡系統並以負熵為生。」  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終極規律,它預示了宇宙終將歸於熱寂,生命終將消失。
  • 熵增定律:為什麼那麼多人因此頓悟了
    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論與麥克斯韋方程不符,那麼麥克斯韋方程可能有不對;如果你的宇宙理論與觀測相矛盾,嗯,觀測的人有時也會把事情搞錯;但是如果你的理論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就敢說你沒有指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盡臉、垮臺。」
  • 理論中的超級天體:不可能中的可能
    如今是2020年,我們對黑洞的了解還很表面,黑洞理論提出大半個世紀了,但是直到去年,我們才間接地拍到了黑洞的真實面目。在對黑洞還一知半解的條件下,科學家們卻開始了對另一種極端天體「白洞」的研究。我們知道黑洞是一個密度超大,體積卻極小的天體,其中心是一個密度接近無窮大的奇點,這樣的性質導致黑洞的引力是極大地,在其視界範圍內,就連光也無法逃脫他的引力捕捉。而白洞則恰好相反,這是一種能夠不斷向外拋射各種星際物質和宇宙能量的極端天體。
  • 解讀宇宙大爆炸無限小的「奇點」,在那裡傳統物理定律完全失效!
    不少人並不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很正常,就是因為它的不完美,同時這個理論也並非能解釋所有的宇宙之謎。但不管怎麼說,這個理論是最為大眾所接受的理論。很多人對宇宙大爆炸理論有誤解,只是表面的理解。事實上,宇宙大爆炸絕非字面上的意思,並非我們現實生活中見到的那種爆炸,說白了就是一種時空的膨脹,從一個奇點開始迅速膨脹。最開始的奇點體積無限小,密度和溫度無限大。
  • 一文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
    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論與麥克斯韋方程不符,那麼麥克斯韋方程可能有不對;如果你的宇宙理論與觀測相矛盾,嗯,觀測的人有時也會把事情搞錯;但是如果你的理論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就敢說你沒有指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盡臉、垮臺。」
  • 熵增定律:告訴你為生命工作生活一團糟
    又因為「熵」代表無序,所以我們可以把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稱之為「熵減」或「負熵」;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則可稱之為「熵增」。此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幅畫面: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就是熵由低到高不斷增加的過程。
  • 熵增定律:讓無數迷途者頓悟的終極定律
    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薛丁格愛丁頓爵士也曾說:「我認為,熵增原則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無上的。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論與麥克斯韋方程不符,那麼麥克斯韋方程可能有不對;如果你的宇宙理論與觀測相矛盾,嗯,觀測的人有時也會把事情搞錯;但是如果你的理論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就敢說你沒有指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盡臉、垮臺。」
  • 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原來這一切都跟熵增有關
    即使是太陽這樣的恆星,它給宇宙帶來了光明和溫度,可是仍然無法逃脫死亡的命運。恆星根據質量的不同,壽命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大質量的恆星壽命只有數千萬年,而比太陽還小的恆星,壽命可能會達到120億年左右。不管它們的壽命有多長,最終也會迎來命運的終結。恆星死亡之後,它們會轉化為三種不同的天體,分別為白矮星,中子星以及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