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思維 10 萬有引力和熵增定律

2020-12-21 授米金融



博弈思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熵增就像萬有引力一樣,無處不在

不可否認,無論我們怎麼探討認知,我們都還生活在物理世界裡。只是大家對這個物理世界的解釋方式不同。比如佛家說空不異色色不異空跟量子力學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說人都是由各種分子構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個小宇宙,中間是個原子核,電子在原子的廣闊的空間裡圍繞著原子核運動。即便是原子核,也是空的,都是又各種更小的粒子組成,而最小的例子是沒有質量和體積的。所以人就是「空」的,只是我們的肉眼看不見這個空,地球也是空的,宇宙也是空的。

而即便是空的宇宙,物理學定律還是發揮著作用,比如說萬有引力定律、質能方程、熵增定律。我們就借用萬有引力和熵增定律來討論《金融思維》裡的博弈思維。

10 萬有引力和熵增定律

關於我們生存的這個宇宙的起源和發展,現在普遍被接受的是宇宙大爆炸。原本宇宙就是一個點,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大爆炸之後粒子之間碰撞形成了物質。質量大的物質吸附質量小的物質,就形成了星球,形成了太陽和地球。太陽和地球通過引力和離心力的作用達到了動態的平衡——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太陽帶著八大行星圍繞著銀河系轉。引力是約束星球之間的繩索,要不然每天都有個彗星撞地球,人類也早就滅亡了。

這種引力作用無處不在。比如年輕女生比較喜歡的星座,實際上跟中國傳統的紫微星盤一樣,都是基於太陽與八大行星的位置來討論對運氣的影響。比如潮汐與降水、植物生長,比如因為引力產生的重力,因為重力才有了地球上的一切。可以說引力無處不在。

這個引力也可以很多方面發揮作用。核心就是大質量的物體因為引力的作用,約束著小質量的物體。二者之間動態平衡。最小的物體也是這樣,比如原子核和電子,就很像太陽和行星,只是發揮作用的叫電磁力。為了討論簡單,我都歸為引力的範圍內。

而另一方面,物理學上還存在一個與引力作用相反的定律——熵增定律。它的定義是:在一個孤立系統裡,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其總混亂度(熵)會不斷增大。熵最早在1865年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提出,用以度量一個系統「內在的混亂程度」。任何一個系統,只要滿足封閉系統,而且無外力維持,它就會趨於混亂和無序。

熵增定律適用於整個物理世界,也適用於絕大部分的社會生活領域,包括經濟活動和金融業務。在物理學上,熵的度量主體是粒子,標準是無序程度。而在社會生活領域,熵的度量主體是個人、團體、國家,標準是自由。也就是對於任何國家、團體、個人,如果沒有外力約束,都會通過追求各自的自由,而變得混亂和無序。

這個「自由」可能不太好理解,我們換個詞——舒服。每個國家、團體、個人,都希望自己更舒服。我們在第二章的時候也提到了,貨幣恰恰就是獲得舒服的能力的憑證。

我們看中國曆朝歷代,建國初期勵精圖治。隨著治理的穩定,皇帝為了舒服,開始修宮殿、陵寢,尋訪奇珍異寶,增加後宮佳麗和太監僕從。上行下效,各級官員形成了官僚,貪汙受賄、巧取豪奪。國家就開始無序和混亂,然後是國力衰弱,在內亂或者外戰後消亡。然後出現一個新的國家,周而復始。企業也是,許多公司在創業初期非常努力,每天花大量的精力進行各種戰略和組織的進化。但是隨著企業的做大和成熟,員工就會慢慢懈怠下來,組織會變得臃腫,制度會腐舊脫節。最後競爭力衰弱,然後破產消亡。

熵增定律也同樣適用於我們每個人的發展。比如工作、生活、學習、心情、成長、人際關係等等都與此相關。就拿生活來說,每天會有各種各樣的瑣事湧來,如果我們任由其發展,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混亂。之後我們要想恢復到有秩序的狀態,就不得不花非常大的代價才行。

熵增定律決定了粒子運動無序增加,結果就是恆星終將熄滅,生命終將消失,宇宙將變成一片死寂,淪為熵。這個狀態,也被稱為熱寂。而萬有引力(包括電磁力)則約束著粒子和星球的無序運動。引力和熵增定律對立作用,構成了宇宙萬事萬物在博弈中達到某種的動態平衡。

明天說《博弈思維》:無處不在的博弈

相關焦點

  • 熵增定律思維:停滯不前就是在退步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一個重要推論就是:熵永遠在增加。第二定律的深刻本質體現在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它涵蓋了有關宇宙模糊起點的問題。還有一個關於牛奶和咖啡的問題:你面前有一杯非常熱的咖啡,如何在5分鐘內儘快喝完。是應該先在咖啡中加入適量的冷牛奶,然後讓咖啡靜置5分鐘。還是讓咖啡靜置5分鐘降溫後,再導入適量的牛奶?
  • 徐瀚:從熵增定律看網際網路金融保險發展的未來
    最近看到網上有文章談到熵增定律,文章談到了這個定律和企業個人發展的終極規律。其中前騰訊副總裁吳軍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印象最為深刻。如果地球毀滅了,我們怎麼能夠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讓其它文明知道我們曾有過這個文明呢?
  • 不懂熵增定律,怎麼乘風破浪
    編輯導語:熵增定律,號稱全宇宙最絕望的定律,它大致的意思是,自然界的過程都是向著熵增加的方向進行的,即從有序到無序。在職場中,我們也可以應用熵增定律,保持職場競爭力,對抗熵增,持續不斷地增加負熵流,這樣才能減少因熵增帶來的無序和混亂,這也是生命力本身的訴求。
  • 熵增原理
    我們知道,在科學中有三個基本定律,即質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和電荷守恆定律。質量、能量守恆定律在微觀領域又被推廣為質、能相關定律。質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和質能相關定律在數學上表示為等式。而熵增定律則是不等式 , 即在孤立系中 , 熵增總是大於或等於零 ( △ S ≥ 0) 。在這種等式與不等式的差別中,隱含著深刻的意義。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一個孤立系統的熵一定會隨時間增大,熵達到極大值,系統達到最無序的平衡態。因此,熱力學第二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定律。  1850年熵増定律誕生的時候就有兩種表述,後來不同學科、不同科學家又發表了很多種各不相同的表述。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雖然你可能會反駁這個觀點,難道不是牛頓的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嗎?模型君也很迷惑,但是吳教授能說出這番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不管對與不對,都可見熵增定律的分量。生命與群體:比如大公司的組織架構會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也會下降;封閉的國家容易被世界淘汰。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因為它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終極規律。這個規律包括我們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演化規律,生命裡又包含著個人和群體的演化規律。生命與群體:比如大公司的組織架構會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也會下降;封閉的國家會被世界淘汰。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
  • 熵增定律:讓無數迷途者頓悟的終極定律
    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說這句話的人是吳國盛,清華大學的科學史系主任。雖然你可能會反駁這個觀點,難道不是牛頓的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嗎?我看到這句話一開始也很迷惑,但是吳教授能說出這番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不管對與不對,都可見熵增定律的分量。無獨有偶,吳軍老師也說過類似的話。
  • 全球熵ETV 什麼是熵 解析entropy熵的概況 如何理解熵原理與熵增定律
    19世紀 中期德國的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克勞修斯在全世界第一個真正提出entropy熵的概念,克勞修斯是全球公認的熱力學理論奠基人,分子運動理論奠基者。熵是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物理意義指複雜,無或者混亂的度量。2 如何理解熵原理與熵增定律?
  • 「熵增定理」這個自然界第一定律,你們都悟了麼
    有人說過「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下一個定律,我會留下熵增定律」;有著名人士說「熵增原理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無上的」;也有著名的科學家在闡述生命是什麼的時候說過,「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主」;為什麼熵增定律如此重要?
  • 關於熵增定律,你需要知道這些
    在個人成長中,我認為每一個人都要意識到「熵增」,應該學習「熵減」,並成為一個熵減高手,這樣你才能清晰的認知到哪些事情是重要的,那些應該快速攻破的。01 什麼是「熵增定律」熵增定律提出是來源於1854年,一位叫克勞修斯的德國人,他認為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從有序走向無序。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
    雖然你可能會反駁這個觀點,難道不是牛頓的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嗎?模型君也很迷惑,但是吳教授能說出這番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不管對與不對,都可見熵增定律的分量。生命與群體:比如大公司的組織架構會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也會下降;封閉的國家會被世界淘汰。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
  • 熵增定律:為什麼那麼多人因此頓悟了
    生命與群體,比如大公司的組織架構會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也會下降;封閉的國家會被世界淘汰。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
  • 生活中的熵增定律&信息維度的熵減
    前言:前段時間,看到了一篇熵增定律的文章,也算是首次接觸「熵」這個概念吧,不明覺厲,本來是個比較難懂的物理學概念,不過原文生活化的例子還是令我看完了,並且也查了下相關資料,算是對這個概念有了一些些了解吧,結合自己公號主題,分享下,說不定會與某些大神來個更有深度的碰撞。
  •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思路和過程;知道什麼是萬有引力定律;知道萬有引力常量以及它的測量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逐步建立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提高演繹思維能力與歸納概括能力,學習物理規律「提出猜想--理論推導--實驗檢驗」的科學研究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物理學的科學魅力,形成嚴謹的思維方式。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月--地檢驗,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
  • 真正的高手,都有對抗「熵增」的底層思維
    這個過程就是熵增的過程。 再比如:生命有機體在不斷進行的吃、喝、呼吸以及(植物的)同化,也就是新陳代謝,正是一個對抗熵增的過程。 不要小看這個聽起來非常樸素的熵定律,它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個法則,化學家阿特金斯曾將它列為「推動宇宙的四大定律」之一。 它是物理學家心目中無比堅定的一個信仰,連引力公式都可以改寫,但熵增定律卻從未被違反。
  • 思維邏輯:熵增定律理解這個或許知道為啥會越過越差的原因
    但卻有一條定律,那般沉甸甸的存在。這個定律就是熵增定律。什麼是熵增定律呢?我們先來理解一下「熵」,一個火字旁加一個商人的商。簡單的說,熵就是混亂,衰敗,無序,混沌的意思。聽起來熵不是個好東西,但是你注意到,這個定律叫做熵增定律,也就是說熵在不斷的增加。那不就是讓事兒變得越來越壞嗎?沒錯。不僅如此,一條更讓我們悲嘆的消息是,熵增定律,是人類已知的整個宇宙最高的統領性定律。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虎嗅網
    生命與群體:比如大公司的組織架構會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也會下降;封閉的國家會被世界淘汰。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
  • 「喬諾商學院」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來源:思維有了模型關注喬諾商學院,與優秀管理者同行編者按早在1943年,薛丁格在多次演講中都提到「熵增」這個詞,並在其著作《生命是什麼》中指出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即「生命是非平衡系統並以負熵為生。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終極規律,它預示了宇宙終將歸於熱寂,生命終將消失。
  • 寫給高三娃的「熵增定律」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講熵增定律。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熵增定律?在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後的第15年,克勞修斯又首先引入了「熵」的概念,並用熵增定律定量闡明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正是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定律的,都非常容易且令人短時間內感覺非常舒適。所有事物都在向著無規律,向著無序和混亂發展,如果你要自律、堅持、變好,你就得逆著熵增做功,這個過程會非常痛苦。但是生而為人,短短幾十年在人間走一趟,若任由熵增主宰,此生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