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自己的相對論或許在幾年後會被推翻,但是有一條定律,或許永恆難以推翻。
要知道,在一個科學家的嘴裡說出「永恆不會被推翻」七個字,分量有多重。
幾乎所有科學家都有一個共識,科學是用來不斷被推翻的,因此沒有一個人敢說某一個科學領域的研究是永恆不變的。
但卻有一條定律,那般沉甸甸的存在。
這個定律就是熵增定律。
什麼是熵增定律呢?
我們先來理解一下「熵」,一個火字旁加一個商人的商。
簡單的說,熵就是混亂,衰敗,無序,混沌的意思。
聽起來熵不是個好東西,但是你注意到,這個定律叫做熵增定律,也就是說熵在不斷的增加。
那不就是讓事兒變得越來越壞嗎?
沒錯。
不僅如此,一條更讓我們悲嘆的消息是,熵增定律,是人類已知的整個宇宙最高的統領性定律。
也就是說,大到整個宇宙,小到一粒石子一個細胞,都遵循熵增定律。
如果你了解了這個事實,你會發現,宇宙的最終結局,是一個寂滅的結局。
舉一個例子
世界上沒有永生的人、動物、植物。
不論你做什麼努力,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是一個絕不可逆的趨向。
現在的生命科學在不斷的發達和進步,未來幾乎可以成為「上帝的手術刀」。
我們人類因為生命科學或許會出現偉大拐點,實現壽命的極大延長,先天疾病的完全去除,基因的深度改造等等。
但是有一個公式無法被打破——人終將衰老和死去。
人的生命是一個負熵前行的過程。
什麼意思呢?
簡而言之,人類在不斷的抵抗熵增才活下去。
比如,每天需要吃飯、喝水,這就是在不斷的對抗熵增。
如果你理解不了,讓我們來換一種說法,現在你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丟在一片戈壁灘,周邊什麼都沒有,結果是什麼?
答案一定是死亡。
在一個封閉系統中(沒有其他要素幹預),一切事物都會最終由有序化為無序,逐漸的混沌,最終寂滅。
所以,我們人類只有通過不斷地吃飯、睡覺、喝水才能夠消減熵值,抵抗熵增,艱難的活上不到一百年。
如何判斷一個人身體變差,甚至即將死亡?就看他是不是已經不去抵抗熵增了——簡而言之,他是不是胃口越來越差,睡眠越來越少。
同樣的,用熵增定律繼續來觀測生命——為什麼人類近現代壽命越來越長了?
因為我們擁有了更多抵抗熵增的方法和能力。
醫療水平提高,居住環境改善,飲食質量增加等等。
這些外在的要素就是一記能量,啪的一下打到了人類的體內,把正在瘋狂增長的熵壓制下來。
其實很好理解,我們人類就是一鍋開水,之前這鍋開水放在角落,他隨著時間流逝10分鐘就變成了冷水,但現在我們這鍋開水卻被放在了小火上,他自然就涼的慢了許多。
好了,我們理解了熵增定律,他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不論是情感、企業、人生,其實都是一個在不斷熵增的過程,如果你不注入能量抵抗熵增,一切必將逐漸化為無序,最終寂滅。
比如夫妻間的情感,即使兩個人什麼問題不出,隨著時間的流逝,情感的熵值就會逐漸增大,最終只能情感寂滅。
又比如企業,不論你多麼努力,熵值都會不斷增加,你只有不斷創新和變革,才能對抗熵值。
再比如個人,即使你不墮落,也不努力,你的人生也會越來越差,你只有拼命地自我精進和進化,才能不斷地對抗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