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鵝
鬱悶微博:看到湖北的「高中吊瓶班」,偶壓力山大!我女兒明年高考,是不是也要補一點吊瓶啊。
跟帖回復之一:我兒子今年高考,我也在想吊瓶的事情。總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考試前」吧。
跟帖回復之二:你們兩個正常點好不好,這麼變態的事情也想跟風?!歷史落進當下,會導致一些不同的情感體驗。總有那麼一些事情,我們感覺很遠,而父輩們卻感覺很近。「打雞血」就是這樣的事情。
如今的各色青年們在微博上戲謔著使用「打雞血」這個熱詞,以表達自己某種興奮情感的時候,並不會細想這種曾在中國大地風靡一時的保健療法何等可笑與可怖。他們可能也不會想到,如今的我們還在不厭其煩地重複著這類荒誕無稽的遊戲。
荒誕的事情,總有一些美好的初衷。在並不太久遠的五十年前,抱一隻小公雞去醫院,請醫生抽出雞血注射到自己體內,這樣的行為並不會招致任何鄙視。「為了健康」,這目的足以高尚。何況當時確實是缺醫少藥。前陣子,微博上風行一時的治療鼻炎偏方「牛奶燉香菇」的出現,也有些無奈的味道在裡面:治療鼻炎確實沒什麼好辦法。我們這個時代,醫學依然不是萬能的,老百姓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地尋覓些長壽之道,也無可厚非。所以,媒體們除了啟動「謠言粉碎機」闢謠之外,找不出牛奶和香菇的任何道德缺陷。
不過,一旦有人開始考慮健康以外的利益問題時,荒誕的事情就會變得邪惡起來。當年,經過反覆地論證,衛生行政部門得出了「雞血療法」不安全的結論,一度明令廢止。被觸及了利益的個人,立即利用當時不正常的政治氣候進行了瘋狂渲染和反撲,隨機引來無數跟風,「打雞血」在全國範圍內達到高潮。這些天,湖北的「高中吊瓶班」成為微博熱點,大家都隱約覺得這事有些違背倫理。確實是這樣,已經超出了健康的範疇:為了功名,爭先恐後採取非自然的幹預手段。那懸滿吊瓶的教室,與奧運會不成熟時期那丟滿興奮劑小瓶的賽場衛生間,別無二致。如若再有些商業利益的影子,便更是邪惡透頂了。
其實,人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走入荒誕的。五十年前,沒有任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輔助的情況下,就是通過鄰裡間阿姨與大媽的嘮嗑,打雞血迅速風靡全國。現代的童鞋們總以為,科技以及信息手段的發達,能成為阻隔荒誕的防火牆。事實卻恰恰相反。
現世的人們雖端坐於網際網路前,智商及欲望卻與五十年前的阿姨與大媽們無異。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充滿寄託的網絡,並不具有天然的甄別信息的功能,至少在先現階段,依然需要人腦進行綜合判斷。更糟糕的是,網絡對虛假信息或小概率事件的放大效應,遠超婆姨之間的口口相傳。不是嗎?一則麥克風漏電殺人的訊息就能導致全國的麥霸們崩潰。
因此,網絡上調侃著「雞血」的你,或許,正在打著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