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侵佔 安徽調查結束已啟動問責

2021-01-18 中國紀檢監察報

10月18日,記者從安徽省紀委監委獲悉,針對日前曝光的「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規侵佔保護區核心區,存在大量違規佔地的建築,嚴重破壞揚子鱷棲息環境」問題,該省此前已派出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目前調查已結束,正啟動問責程序。


據了解,今年7月底,生態環境部在安徽宣城實地考察,發現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存在疑似被違規侵佔的現象。安徽省委收到情況通報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李錦斌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開發活動重要批示精神,抓緊組織調查核實,嚴肅問責追責,並加強統籌研判、科學論證,依法依規提出穩妥處置意見。省長李國英要求,調查核實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問責追責,同時經科學評估論證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見。


隨後,安徽省派出由省環保廳牽頭,省紀委監委、省委組織部參加的聯合調查組,赴宣城市開展現場調查。經調查,違規侵佔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問題基本屬實。目前,已出具調查報告,正在按問責程序辦理。(記者 李雪原)

相關焦點

  • 侵佔揚子鱷保護區,化工企業或將面臨停產、整改、搬遷,市長已被約談!
    近日,央視曝光了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企業違規侵佔的事情。生態環境部就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了部分地方和相關部門。其中,安徽宣城市市長因「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規侵佔保護區核心區,存在大量違規佔地的建築,嚴重破壞揚子鱷棲息環境」的問題被約談。
  • 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它們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揚子鱷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在不少地區有人工養殖。近日,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那你知道這些被放養的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一、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早年間,我國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以保證該物種的延續。而就在5月20日,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啟幕。今年,280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將在保護區中五個縣(市區)放歸,為歷年來放歸規模最大的一次。
  •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亮紅燈 保護區邊界調整亟待規範
    2004年,岡仁波齊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立。  不久前,安徽、重慶、雲南等3省所轄的8市(州、區)政府和林業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因為他們轄區內的7個自然保護區存在嚴重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甚至在被環保督察「點名」後,仍然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  因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問題,一次性約談11名正廳級官員,過去並不多見。
  • 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揚子鱷、麋鹿等物種種群數量逐年增長2020年9月,安徽宣城市廣德市揚子鱷巡護員在溝連凼水庫揚子鱷放歸點發現兩個新的鱷魚洞。這兩個洞位於同年5月20日廣德市揚子鱷放歸日活動現場邊的土坡上。據介紹,結合多次觀測到揚子鱷棲息活動的情況,可以判斷放歸的揚子鱷已認可此水域環境,溝連凼水庫溼地成為放歸揚子鱷的新家園。
  • 安徽12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放歸野外,衛星追蹤器全程追蹤
    6月3日上午,120條經過層層選拔的人工繁育的成年揚子鱷被放歸大自然。
  • 揚子鱷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Fauvel,1879),或稱作鼉(tuó),是短吻鱷科短吻鱷屬的一種鱷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揚子鱷是中生代時期殘留下來的古老物種,與恐龍類具有一定的親緣關係。
  • 36年如一日 宣城一家三口接力守護揚子鱷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982年,佘世珍家附近發現了一窩野生揚子鱷卵,這裡因此成為野生揚子鱷保護點。佘世珍的丈夫張緒宏肩負起保護揚子鱷的責任。
  • 在長江裡發現的鱷魚,除了揚子鱷外,還有這些
    若問「長江裡有沒有鱷魚」,很多人都會回答有揚子鱷,揚子鱷確實是長江流域土生土長的鱷類,目前僅存於長江下遊的幾個保護區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長江裡發現的鱷魚可不止揚子鱷,還有這些。來看幾則新聞。2011年的新聞《尼羅鱷現身長江,將在重慶開展「異國戀」》。
  • 河邊洗碗,來了一條揚子鱷
    她稱,這幾年來,這隻揚子鱷有時會上岸覓食,還抓過家裡養的雞,自己並不怪罪,它未攻擊過人,對它不害怕。澎湃新聞記者:王文娟 編輯:陳鑫露 素材來源:董海 12月22日,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他們知道有這件事,這條揚子鱷就在保護區內。
  • 中國的揚子鱷都哪去了?為什麼沒聽說過遇到野生鱷魚的新聞?
    揚子鱷」。 揚子鱷一般生活在長江水邊蘆葦地帶,以魚、蛙、田螺、河蚌等作為食物,但有時會襲擊家禽和壓壞莊稼,遭到人們的亂捕濫殺,再加上棲息地的不斷破壞,導致野生的揚子鱷數量不斷減少,瀕臨滅絕,目前中國的野生楊子鱷已不足300來只。
  • 中國加大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查處和整改
    2017年7月至12月,環保部等七部門在全國聯合組織開展「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對44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部分省級保護區進行監督檢查,加大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查處和整改力度,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 安徽蕪湖一農莊多條揚子鱷暴雨出逃下落不明,政府正全力搜捕
    安徽蕪湖一農莊多條揚子鱷暴雨出逃下落不明,政府正全力搜捕 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李延兵 2016-07-06 14:46 來源:澎湃新聞
  • 廣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2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大明山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中南部,地處北回歸線上,總面積16994公頃。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下,基於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通過圖上同名點的地理匹配,以及經緯網格間的誤差計算,實現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與衛星影像之間的地理配準。然後,對每個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及實驗區進行面狀要素矢量化。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2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新聞發布
    在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政府部門大力支持下,1990年建立了七姊妹山縣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4550公頃,森林覆蓋率93.8%,主要保護以林麝、珙桐等珍稀動植物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和以亞高山泥炭蘚沼澤溼地為主的溼地生態系統。
  • 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名錄 33個自然保護區解析
    3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8000.004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72275.005大連城山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50.006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000.007天津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