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是個看天吃飯的職業,雨水足的時候不僅莊稼豐收,而且還能省出不少力氣去打零工賺外快。但是,近幾年臨沂農民可傷透了心,天公不作美,大旱一直考驗著每個農民。從清明一直到現在,沂水縣更是幾乎沒下過一場大雨,只是偶爾來一場不大不小的陣雨,只能算暫時給莊稼「解渴」,無法緩解旱情。
最近這一段時間,天氣預報都說即將有大雨來襲,但是外面依舊驕陽似火,山上的花花草草都耐不住乾旱逐漸枯萎,地裡的莊稼也像霜打了的茄子,沒有一點「精氣神」。農民無奈,只能夜以繼日的抽水澆地。
現在,農民們見面首先問的一句話就是「你澆地了嗎」,接著就是討論天氣,埋怨這場雨為何還沒到來。確實,莊稼長勢孬好,除了平時的管理之外,天氣佔最大的原因。用老農民的話來說「天災人禍,天災在前面肯定是有理兒的」。
一臺臺水泵、一條條水管,還有一個個眼瞅著井底水位的農民,像圖中的畫圖是現在農村最常見的情景。
老農家鄉這邊家家戶戶都有幾畝生薑,也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別的農作物還能抗旱,但是生薑不行。幾乎每隔五六天就要澆一次水,最晚也不能超過一周時間,否則會影響生薑長勢。本來夏季除草、打藥已經很忙,再加上幾畝等待「張嘴喝水」的生薑,農民早已忙得不可開交,身心俱疲。
圖中是村裡的機井,已經見底。在不足兩平方的水坑裡,有七八臺水泵在輪流抽水。當水抽完時,要等一個晚上,水坑裡的水位才會慢慢上漲,差不多能撐一個白天的時間。
就在剛才,一陣風颳來,捎帶下了幾個雨點後變成了陰天,不知農民翹首以盼的大雨「藏」在何方?在同情南方人民被洪災所困的同時,北方的農民也都在抵抗旱情,真希望南方的大雨能分一半到北方。祈望全國每年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更多三農話題請點擊關注,老農是地地道道農村人,專為咱農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