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葬俗文化之「樹葬」

2020-12-04 話說青海

葬俗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習俗文化現象,文化不同,各民族在喪葬形式、習俗禮儀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藏族的喪葬文化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從文獻史料和考古遺存看,藏族的喪葬經歷了由野藏向土葬、繼而向天葬演變的過程,並且除天葬外還有多種葬俗並存的格局。

今天,我們再來說一說藏族神秘的葬俗文化-----樹葬

樹葬,亦稱林葬,多在藏南林芝地區實行,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葬法,它比之天葬更神秘,更令人大開眼界。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於深山或者野外的大樹上,任其風化。後來,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樹葬的形式稍作改進,將死者陳放於專門製作的棚架上,由於置放屍體後任其風化,故樹葬也稱「風葬」、「掛葬」、「木葬」、「空葬」或「懸空 葬」。樹葬是樹居的反映,因此,樹葬也是原始生活在葬俗上的一種文化遺存。

在墨脫的米古巴,是實行樹葬的著名部落,這裡的樹葬同鄂倫春族的風葬有些相似。

人死後,用藤條捆縛身體,形似胎兒,然後放入藤筐中,停屍兩三日。過去樹葬時,葬家多會選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在樹上挖一個槽,以可以放下屍體為限。現在常見的是找一棵分叉的樹,或者在樹上用木頭綁一個架子,將存放屍體的藤筐和木箱置於之上。安放完畢,在樹上搭一個簡易的棚子,用以遮陽擋雨。

樹葬地一般選在村莊的西面,當地的珞巴族認為,東面是「肉路」,屍體葬於東面會得罪山神,從而給人帶來直接的懲罰,從此以後會獵獲不到動物;南方是「福路」,葬於該方位會阻斷福澤;北方是「仇敵路」,西方則是「死人路」。北和西都可以葬屍,但葬於西方最好。

樹葬可能是當地珞巴族古老的葬俗,是珞巴族先民遠古遊獵時代穴處巢居的產物,現在的珞巴族人,有的會在生前就給自己選好死後安葬的大樹,到時家人只需要遵囑而行即可。

米古巴部落的葬後習俗、禁忌也比較特別。安葬死者的當天,喪家不能在屋內做飯,只能在室外做飯請村裡人吃,吃剩下的東西不能帶回家,要全部發給村裡人。

位於墨脫公路起點山下,波密縣城南面原始森林之地的卓龍溝,是另外一個可以見到樹葬的地方。卓龍在藏語中是「聖地」的意思,相傳這裡是藏傳佛教中神女「多傑帕姆」的領地。從山下村子的瑪尼石堆開始,沿著深溝和巨石自然鋪就的山路,徒步六七公裡,就可以看到一字排開的八個喇嘛塔和數不清的經幡,穿過喇嘛塔,見到一戶人家,據說那是守靈者生活的地方,房屋類似於寺廟的建築,當地人叫它卓龍寺。穿過卓龍寺,再徒步大約半公裡,就到了「樹葬地」。

聽當地人講,葬在這裡的人大多數都是不足一周歲的嬰孩,因為嬰孩們還沒真正接觸這個凡俗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沒做任何罪惡或善良的事情,當地人認為只有最乾淨的靈魂才有此資格葬在此處。富裕些的人家會用小棺材或木製的盒子裝殮,貧窮的家庭可能就用一塊布隨便一裹。

藏區的樹葬流行於西藏林芝地區,卓龍溝多用於葬夭折的兒童。這裡大約樹葬了500多個孩子。孩子夭折後,家人會用鹽水把屍體洗乾淨,殮入木箱、木桶或竹筐裡,然後到大山裡選棵大樹懸掛起來,以防止家裡再有孩子遭此不幸。

傳聞這裡的樹葬起源於三百多年前,是世界上的唯一樹葬嬰孩的地方。之所以用樹葬的方式,是希望這些孩子輪迴後可以像大樹一樣健康茁壯的成長,也是當地人對孩子的一種祈禱和祝願。

如果有機會去到那裡,穿行於樹葬林中,去感受一下樹葬的肅穆和神秘吧!

或許開始會有毛骨悚然之感,你會發現一棵棵樹上都綁著木箱、籮筐或包袱,有些布包已經發黑髮腐並跌落到地上,甚至有些嬰兒的頭髮指甲被打一個透明包裹就掛到與你齊頭高的樹杈上,這時候,你對死亡的恐懼可能會戰勝對生命的敬畏,但細想下來就會釋然。

這些樹上風乾的一具具屍體,是當地人對生命和自然最本真的尊重和理解,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貧窮富有,生存死亡,我們只是無數輪迴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只有隨著大海的浮沉才能看見自己的壯闊;只有真切融入大千世界,看淡生死,才能超脫的面對生命的一切不定和無常······

或長或短的人間歲月

或苦或甜的喜怒哀樂

或真或假的朦朧感受

或喜或悲的前世今生

聲明:圖文源於青海藏地密碼,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冰葬、樹葬、懸棺葬,人類安葬方式初探
    首先、冰葬:冰葬是北美愛斯基摩人的葬俗,其安葬方式是把逝者的遺體放入液態氮中加以處理。氮氣由氣態變成液態,需要零下196°的低溫,人的遺體在液態氮中浸泡,有機組織很快就會脫去水分,然後再利用超聲波把遺體粉末化成骨灰。
  • 洛陽首推「生態樹葬」!多少人願化作一棵樹,讓生命回歸自然?
    鳳凰山生態紀念園將本屆公益生態樹葬安葬儀式定在中元節這一天,也是為了讓逝者能夠知道,他們的親人將會永遠心存思念和祝福。16位逝者的骨灰安放在鳳凰山生態紀念園樹葬苑的金桂樹下,為確保群眾健康安全和疫情防控,現場僅邀請了本屆逝者家屬和往屆親屬共同見證生命的重生。
  • 不管你願不願意冰葬來了,看最後的冰與火之歌
    源自因紐特人的傳統冰葬這是北美因紐特人的葬俗。老人患病後不願成為家庭的累贅,當他們預感到死神將要來臨時,就對兒子說,自己年老睏倦,想要睡覺,需要一張獸皮,兒女會意。其他葬俗我國的殯葬方式除傳統土葬之外,其他葬式也很多,如火葬、天葬、水葬、樹葬、懸棺葬、沙葬等。火葬系傳統葬式,即以火焚屍,將骨灰貯於盒內的殯葬方式。中國最早流行火葬的是春秋戰國時的氐羌人,《後漢書》載「羌人死則燒其屍」。
  • 海葬、壁葬、樹葬、花壇葬……你知道什麼是節地生態安葬嗎?
    傳統規格墓仍是主流  節地生態安葬接受度低  節地生態安葬,就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樹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揭秘神秘的「跳大神」 薩滿死後葬在樹上
    薩滿有家薩滿和野薩滿之分,在氏族血緣紐帶較強的時代,家薩滿的地位遠遠高於野薩滿。家薩滿主持氏族的各種祭祀活動,其中以祭天、祭祖為主,所以家薩滿多是建州女真人;而野薩滿則是用「跳大神」來為崇信者「驅邪除病」,他們多是別的部族的女真人。    建州女真統一了女真各部落後,滿族氏族社會迅速向封建旗制發展,家薩滿勢力日益衰落,除了按例舉行的祭天、祭祖外,幾乎不再有其他的活動。
  • 長壽之鄉巴馬的神秘文化,奇特的世界!
    聽說過世界長壽之鄉巴馬,了解過巴馬獨特的山山水水和長壽飲食。但你們可能沒聽說過巴馬神秘的瑤族文化。這次巴馬旅行巴馬瑤族人的瑤浴文化使我十分震驚,原來真的有這麼奇特的民間生活……我們來遊玩的一行人中大都是退休的老人,有一些是夫妻結伴、有一些是朋友組團,都是對巴馬的健康長壽慕名而來。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神秘的撒哈拉沙漠
    當時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的部落和民族,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化,磨光石器的廣泛流行和陶器的製造是其主要特徵。當時的文化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從壁畫中的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文字可以看出這一點。壁畫中繪有很多的馬匹,還有形象生動、神態逼真的鴕鳥、大象、羚羊、長頸鹿等,甚至有描繪水牛形象的壁畫。科學家斷言,以塔西裡臺地為起點,南到基多湖畔,北到突尼西亞窪地,構成了撒哈拉地區龐大的西北水路網。
  • 文明喪葬之風漸起,來盤點一下都有哪些綠色殯葬形式?
    殯葬方式從古代演變到現代已經有很多種形式,不只是土葬,還出現了樹葬、樹葬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新殯葬方式,就是人們以認養綠地的辦法,種植樹木,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現代樹葬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地面沒有任何殯葬設施,而是以紀念樹或自然石為標記,不僅綠色環保還經濟實惠。
  • 揭開神秘的夜郎文化
    夜郎文物文化精品展將持續至1月12日  本報訊  即日起至2021年
  • 隕石能量與佛教神秘文化
    作者:林天一自從人們認識到隕石是從另一個星球降落到地球上來「天外來客」,對它的神秘能量的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值得一提的是,隕石的能量和佛教的神秘文化是契合的,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隕石與有緣人歡喜結緣是「上天的禮物」,可遇不可求。所以,佛教視隕石為吉祥的寶物,有些地方還專門供奉。
  • 探索神秘瑪雅,一個古老文化孕育之地-墨西哥
    在大航海時期前墨西哥基本是原始土著文化,瑪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的金字塔,圍繞它們進行的是太陽崇拜等一系列宗教奇特故事,大量的神秘遺址撒落在這個國家的各處。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也能在憲法廣場觀摩一場屬於墨西哥的升降旗儀式,感受來自這個國家的現代文化。
  • 比秦皇兵馬俑還驚豔的奇蹟,神秘三星堆青銅文化,詭異的未解之謎
    導讀:神秘的緯度——北緯30度,在這條神奇的緯度上,有空中花園、獅身人面像、同時還有世界第一高峰、和金字塔等諸多的世界謎題和奇蹟。這些謎題中就包含了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神秘古蹟——「三星堆」。當時考古隊們挖掘出了兩個商代大型祭坑,並從坑中出土了上千件「古器」,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獨立報》更是感慨道:「三星堆比兵馬俑更非同凡響,更令人震驚」。三星堆文化持續了近2000年的時間,可以追溯到4800~2800年前。精美的藝術品:三星堆文化有其獨特的特色。
  • 窮人海葬樹葬,富人別墅墓地,我看見了死亡的差距
    最近,有媒體報導,天津有一個神秘的小區,16棟單元樓裡沒住一個活人,統統都是骨灰盒,共計十萬多個,數量驚人。從外看,除了窗子是黑色的,就是灰色的普通居民樓。很多地方都開始推行價格低廉的樹葬、花葬、海葬等等生態殯葬儀式,用公益的形式,移風易俗,緩解僵局。在自由派經濟學家的眼裡,窮人海葬、樹葬、生態葬,不留骨灰、不留墓碑以節省墓地,有錢人出錢購買稀缺的天價墓。
  • 神秘金屬巨石遭到全球熱議,新的世界未解之謎?巨石已形成文化?
    神秘金屬巨石遭到全球熱議,新的世界未解之謎?巨石已形成文化!12月1日,有一位攝影師卻發布了這樣一組照片,他在趕往觀看巨石的路上發現了4名神秘的男子,他們把巨石推倒,放在卡車上將其運走了,他認為這個巨石是有人有意而為之。至此,美國猶他州巨石神秘出現又消失的事件已經破獲,可是在同一時間,羅馬尼亞的山上又出現了一塊同樣的金屬巨石,不同的是,這塊巨石上有一些花紋扭曲曲,像很多圓圈連接在一起,還有非常明顯焊接的痕跡。巨石已形成文化?
  • 埃及《死亡之書》存在於傳說中,直到1899年,才知道它的內容
    《死亡之書》是古埃及人為了永生,製作出的一種陪葬品。直到1899年,考古人員才終於出土了一本《死亡之書》。您可知道它的內容是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英國考古學家弗林德斯·佩特裡於1899年,在埃及考察卡洪城遺址。
  • 神秘三星堆遺址文化
    因為出土的青銅像,看其臉龐,就像是埃及人一樣,雖然古代祭祀及宗教文化有種誇大的成分,但肯本不像中國人。那麼考古專家們為何要這麼做?在當時如此燦爛輝煌的突然消失讓很多人相當疑惑不解,甚至有些人將三星堆文明和瑪雅文明神秘消失相聯繫,發現無一例外都是在文化相當輝煌璀璨的時候戛然而止,難道是有什麼陰謀嗎,簡直讓人覺得詫異,甚至隱隱約約有些細思極恐的味道。
  • 五千年的美學符號——走近神秘三角形文化
    隱藏在科技美學下的神秘三角形文化逐漸進入主流視野!神秘的三角形文明文明二字之重豈能是一個幾何符號名詞能承受的?然而,當我們從形態這一人類感知事物最直接的視角去剖析和感知過往人類文明中的組成元素時會發現,三角形近乎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存在。
  • 電影《冥王星時刻》,把神秘的喪葬文化,展現在我們面前
    觀影之前,對於電影和導演進行了一番百度,《冥王星時刻》是一部關於一位導演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要拍攝民間喪歌《黑暗傳》的故事,而《冥王星時刻》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部構思有十年之久,因資金等各種因素至今才與觀眾見面。導演章明先生,是一位低調,獲獎無數,被認為是神秘主義風格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