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願不願意冰葬來了,看最後的冰與火之歌

2020-12-06 梵觀點

生老病死是人類必須經過的循環,雖然眼一閉什麼都可以不管了,但是畢竟還有一具軀殼留在了世上需要妥善處理,從傳統的土葬,到現在的火葬,最近據說武漢又開始試點「冰葬」。

冰葬

冰葬是將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液態氮氣中進行處理。氮氣要進入液體狀態需要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因此液氮環境就能夠製造出極低的溫度環境。在這樣的低溫下浸泡,有機組織很快就會脫水,再利用超聲波,遺體就會粉末化成為骨灰。超科幻的有木有,感覺基本就是被冰系法師放了一個大招就over了。

冰葬比傳統火葬的效率要高出許多倍,而且不會產生環境汙染問題。這種條件下產生的骨灰粉末很容易在自然條件下分解,回歸自然界的生態輪迴,也因此實現亡者落葉歸根的願望。

源自因紐特人的傳統

冰葬這是北美因紐特人的葬俗。老人患病後不願成為家庭的累贅,當他們預感到死神將要來臨時,就對兒子說,自己年老睏倦,想要睡覺,需要一張獸皮,兒女會意。即挖鑿一個很深的冰洞(太淺了不行,容易變成北極熊的零食),讓老人躺進去,用獸皮蓋好,然後用冰塊封住洞口,老人逝去五天以後,兒子需在冰洞上方挖一小孔,認為這樣老人的靈魂便可離開冰洞,升入天堂。

相比因紐特人的冰葬,最新的超低溫冰葬方式,更加徹底。

根據新的「冰葬」技術,死者在死亡後,工作人員會先將屍體藏在零下18℃的冰格內,然後再將遺體放置在液態氮氣中處理。而氮氣要進入液體狀態,需要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所以第二步就是將遺體浸在溫度為零下196℃的液體氮中。在這樣的低溫下浸泡,有機組織很快便會脫水,屍身會變乾脆。

等屍身乾脆後,工作人員再將其放入震動儀器內慢慢搖晃,讓屍體碎裂成顆粒狀。之後再將碎粒送入特製的真空箱內處理。碎粒中的剩餘水分會被完全吸走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後,有關剩餘物質就會被移入一個金屬分離器內。在金屬分離器的作用下,人體中包含的一些金屬就會被分離出來,如做手術時體內留下的鋼釘、螺絲,補牙時的水銀等。把這些雜質去除後,再將最終剩餘的大概20克骨粉放入由蜀黍粉或薯粉製成的有機骨灰盒中。家人把這種「環保骨灰盒」埋入地下,過半年或一年的時間,有骨灰盒溶解,屍粉也回歸大地,真正做到了「塵歸塵,土歸土。」

從宣傳看對比火葬,冰葬的效率要高出很多倍,且不會造成環境汙染。但它新事物也有缺點,一個是最終剩餘骨灰太少,可能有些家屬接受不了,還有一個就是貴。整套處理設備結構複雜,造價高而且液氮無法重複利用。因此一般人暫時還沒機會使用這種方式。

其他葬俗

我國的殯葬方式除傳統土葬之外,其他葬式也很多,如火葬、天葬、水葬、樹葬、懸棺葬、沙葬等。

火葬系傳統葬式,即以火焚屍,將骨灰貯於盒內的殯葬方式。中國最早流行火葬的是春秋戰國時的氐羌人,《後漢書》載「羌人死則燒其屍」。藏族只有活佛、上層喇嘛和貴族行火葬。河東地區各縣城居民和國家工作人員多實行火葬,其在數量上僅次於土葬。

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屍體餵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天葬有專門的天葬場,人死後,停屍數日,請喇嘛念經擇日送葬。天葬師隨即將屍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最後用哨聲呼來鷲,按骨、肉順序分別餵食。

水葬是一種將死者遺體投於江河湖海的葬法。水葬之法在我國主要流行於西藏及其鄰近地區,漢族採用水葬主要是沿海漁民或海員水手中實行。

樹葬是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樹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裡。樹葬沒有墓穴,只作標記,僅在樹下放一塊石頭,石頭上釘一塊銅板,寫上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即可。樹葬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殯葬理念和行為之一,所謂生態葬。

懸棺葬,人去世之後,親屬殮遺體入棺,將木棺懸置於插入懸崖絕壁的木樁上,或置於崖洞中、崖縫內,或半懸於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臨深溪,無從攀登。其俗流行於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

沙葬在新疆沙漠最為盛行。將死者用麻袋裝好,投入流沙中,使其慢慢陷進沙子裡。由於氣候關係,許多屍體進入沙子裡面就立即脫水,使得屍體不會腐爛,可以天然保存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著名的小河公主

梵觀點:我們身體裡的各種物質來源於這個宇宙,最終都將還給這個宇宙。

對於這種最新的處理方式,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少東家今天分享的《冰與火之歌》,雖然是馬丁老爺子封筆多年後的復出作品,卻以厚積薄發之勢,徹底顛覆了文學界對於奇幻小說的認識與概念,是其創作生涯的巔峰之作,是當代奇幻文學一部影響深遠的、裡程碑式的作品,也是歐美奇幻文學主流「史詩奇幻」最高水平的傑作。《冰與火之歌》是一場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即使你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它的大名!
  • 《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到底是何方神聖?
    《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到底是何方神聖?今天是大年初一,小盜龍給大家拜年啦,祝各位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圖註:《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頭像,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是狗年,大年初一發的科普文即便不寫狗,也要寫與狗相關的旺旺吧。
  • 《冰與火之歌》顏值最高的4個人,灰蟲子意外上榜,詹姆最帥
    大家好,歡迎來到鬍子影視,雖然說《冰與火之歌》這部電視劇裡面的劇情非常好,但是我覺得裡面的人物也是可以詳細的說說,今天我們來說說在《冰與火之歌》中顏值比較高的幾個男性角色吧,不知道會不會有大家喜歡的。灰蟲子意外上榜,詹姆最帥。
  • 英語六級沒過 他卻翻譯出了《冰與火之歌》
    新重慶客戶端-華龍網12月29日6時訊(文/董進 圖/李文科)將近一米八的身高、微胖、披肩長發、戴眼鏡,這個看似普通帶點文藝的山城男人,卻和風靡全球的熱門小說《冰與火之歌》有著不解之緣,他就是小說的中文譯者屈暢。從2002年開始翻譯《冰與火之歌》至今,16年間,36歲的屈暢將《冰與火之歌》卷一到卷五、外傳及有「冰火百科全書」之稱的《冰與火之歌的世界》帶給國內書迷。
  • 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節選自Wiki黑內容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方形貓火卷首語:《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自「玫瑰戰爭」,但維斯洛特世界魔法的一面仍然有北歐神話的影子。諸神的時代沒落,人類之子崛起,這是地球上的冰火頌歌。冰島上有200多座火山,堪稱「冰與火之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特殊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北歐居民的生活狀態。
  • NASA發現宇宙中的「冰與火之歌」
    你今年除夕夜會去聽新年音樂會嗎?互動 |東京奧運場館發現致癌物質據NHK12月30日報導,東京辰巳國際遊泳館的屋頂材料中被發現含有致癌物石棉,該中心將於明年夏天舉辦水球賽事。2020年東京奧運會進入準備倒計時,日本籌備奧運會卻屢出紕漏,你怎麼看?互動 | NASA發現宇宙中的「冰與火之歌」據外媒消息,美國宇航局 (NASA)的斯必哲太空望遠鏡在太空中發現了由美麗新生的恆星所組成的「宇宙雪花」和如同火焰般的英仙座分子雲。
  • 冰葬?最潔淨的方式告別世界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小編之前介紹過「永生」的樹, 如果把骨灰做成植物來培養,你可能覺得欠妥的話,那麼下面這種新的安置方式,你可能會覺得很棒~
  • 解讀冰與火之歌06:盤點一下冰與火之歌裡的神奇生物:森林之子
    冰與火之歌作為一個低魔世界觀的小說,主要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和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選擇。但是作為一個奇幻類作品,作者喬治馬丁還是在其中加上了不少有趣古怪的生物。今天就讓我們懷著獵奇的心態來聊聊冰與火世界中的奇怪生物之一森林之子(Children of the Forest)。森林之子並不是人類,他們甚至出現在人類之前,在遠沒有人類到來的時候,森林之子就和巨人等生物生活在維斯特洛大陸上了。
  • 來廣東惠州雙月灣,感受清涼的海風,欣賞大自然的冰與火之歌
    如果你是個喜歡拍照的文藝妹子,一定不要忘記來廣東惠州的雙月灣看看,因為當你來到這裡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自己置身於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鬆軟的沙灘,碧藍的天空,美麗的海岸線,這些曾在電影中看到的絢麗景色一下子浮現在眼前時,你也許會和小夢一樣,有種想要卸下一身束縛,向蓬勃的海浪奔去的熱情。
  • 冰與火之歌,從外星球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到阿庫雷利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在冰島,人類的孤獨遇見世界的盡頭,像是一首藍調的散文詩,冰川,河流,苔原,瀑布,溫泉,藍色的天空,無止境的公路,火山和地熱資源,史詩般壯闊的冰與火之歌,高緯度的冰島黃金圈,美麗的雷克雅未克教堂,然後在格陵蘭消失了十一天,回到美麗的北部小城阿庫雷利看鯨魚,冰島的美,像是外星球的國度,高冷的驚豔。
  • 中科院大氣所公眾科學日:上演「冰與火之歌」—新聞—科學網
    當天,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日上演了一場科學的「冰與火之歌」。 中科院大氣所院內不但布置了巨大的以龍為背景的展板,還掛滿了《冰與火之歌》中各大家族的旗幟,令參觀的公眾耳目一新,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參觀體驗。
  • 未來「冰葬」將取代火葬?人體在零下190℃瞬間震碎成粉無汙染?
    就這一點來說,冰葬還是相當環保的。不過,在人們的觀念中,不管選擇哪種殯葬方式,都想讓逝者能夠安息。對於殯葬方式的選擇,主要還是得看個人。逝去的人應該同植物一樣,入土為安,而入土為安的形式是不固定的,不論是火葬、土葬還是冰葬,最終都要進入土壤,都足以讓逝者安息。
  • 誰說「冰與火之歌」是奇幻故事,它明明是部紀實片
    無論是百年家族的爾虞我詐、還是異鬼魔龍的進退紛爭,一切即將步入最後的尾聲。對權遊觀眾來說,一個揭曉全部故事答案的大結局,固然是日夜翹首以盼的盛宴;但當一切塵埃落定,想必都會有幾分留戀和不舍吧。當再也沒有新的故事可供期待,我們會逐漸淡忘激情,淡忘幻想,忘掉凍結世界的凜冬,忘掉撕裂大地的獄火;把那些關於人性和權力的隱喻收拾好,拿回現實中作為清醒心智的箴言,然後將一切重新交給俗世瑣務,繼續哼唱平凡人生的不溫不火之歌
  • 《冰與火之歌》裡兩個臭名昭著的野人劫掠者
    《冰與火之歌》裡的斷掌科林可不是自願犧牲以成全雪諾的「斷掌」科林抵達守夜人在先民拳峰的營地時帶來消息,哭泣者已經和曼斯·雷德結盟了。在野人對長城的襲擊中,有人在冰痕城附近發現了哭泣者的蹤跡。波文·馬爾錫帶領守夜人在頭骨橋之戰擊敗了哭泣者和他手下的300多個野人,但是守夜人的損失也非常慘重。野人在長城被擊敗後,他在乳河重新集結部隊,計劃越過頭骨橋奪取影子塔。
  • 冰葬或將取代火葬?環保節能又高效,可惜有個大問題
    聽到冰葬,你會想到什麼?冒著寒氣的冰塊,冷凍人體……?不不不,冰葬其實某種程度上跟火葬很像,都是把遺體降解為顆粒,化為灰燼。冰葬用的不是冰,而是液氮。冰葬不像火葬需要耗費大量燃料,也不會排出汙染物進入空氣,經過處理的骨灰可直接融入土壤,相當環保。另外冰葬處理效率高,相比起火葬的焚燒爐更為省時。
  • 管他願不願意離開草原,只希望這種淳樸一直在,眼裡的星光不散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最近爆紅的藏族小夥子丁真。丁真被人喜歡的地方,就是原始原生態的美好,帶有藏族的野性又帶有罕見的純真,丁真確實該火。他讓我看到了什麼是對世界的無欲無求。那個視頻我在抖音看了不下百變,拍他弟不火拍他舅不火,別人都有世俗的表現欲和擺拍,而他只是單純的一段走路卻讓我看了又看,單純的太誘人了,這雙眼睛純真又簡單幹淨的讓人驚嘆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明亮的人兒,都不忍心去招惹他覺得這是在破壞褻瀆神聖的物件!
  • 電影《地獄男爵》重現惡魔版「冰與火之歌」
    近日,由獅門影業出品的重啟版超級英雄巨製《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發布多張劇照,地獄男爵酷炫登場,血皇后驚豔亮相,另有多位邪惡反派現身,一場正邪之爭的世紀大戰似乎一觸即發!在此前曝光的預告中,摧毀城市的龐大怪物、巫師巴巴雅加輪番登場,惡魔現世裹挾而來的不寒而慄之感與巨龍身下熊熊燃燒的恐怖地獄火海,具象化地描繪了一曲充滿史詩感的地獄版「冰與火之歌」。有趣的是該片導演尼爾·馬歇爾也曾執導過《權力的遊戲》,對於大場面的調度能力可見一斑。
  • 「冰葬」技術被引進,零下190度低溫將屍體粉碎,卻遭老年人反對
    愛斯基摩處於地球上有人類居住的最北側,他們所在地區常年溫度較低,可以說沒有見過土地,每天見到的只有雪和冰,所以冰葬技術也就成了他們的傳統殯葬儀式。其實對於老一輩人不能接受冰葬的原因不只是傳統思想的影響,還有一部分就是冰葬的方式耗資比較大,雖然環保,但是伴隨先進科技儀器的使用,冰葬方式的成本遠遠高於土葬和火葬,這也是現代人不想用冰葬的原因之一。
  • 天蠍座:「藏在冰裡的火」,對自己人傾其所有,對敵人毫不留情
    如果讓你用一句話形容天蠍座,你會怎麼形容?如果要檸檬君去形容天蠍座,那就是「藏在冰裡的火」。大多數人只接觸到了天蠍座如冰寒的一面,被天蠍座凍傷了手,就覺得天蠍座都不是什麼好人。只有一小部分人接觸到了天蠍座的如火熱情。今天檸檬君就來跟大家從星座角度「八一八」天蠍座到底是什麼樣的?
  • 聽說過冰葬嗎?屍體在零下200℃冷凍後被震成骨灰,網友:這就叫「粉身碎骨」
    你會選擇嗎?粉碎結晶後的遺體放入震動儀器中搖晃震動,使之碎裂成粒狀。冰葬的成本比傳統方式價格更高,因此無論是從觀念上還是經濟上考慮,冰葬的推行肯定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你有什麼看法?不吃還煩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