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冰葬嗎?屍體在零下200℃冷凍後被震成骨灰,網友:這就叫「粉身碎骨」

2021-03-01 武漢晚報


今天要聊一個很嚴肅的話題


人終有一死

或重於泰山

或輕於鴻毛


不管是泰山還是鴻毛

總離不開烈火焚身

最後回歸大地


最近一種全新的殯葬方式

你會選擇嗎?




視頻如下 


簡單來說

冰葬分為5個步驟


1. 冰凍遺體


先將遺體置入零下-18℃的冰櫃中,再浸泡在-196℃的液氮中快速冷凍,由於超低溫處理,身體迅速脫水結晶化且變得異常脆弱。




2. 粉碎


結晶後的遺體放入震動儀器中搖晃震動,使之碎裂成粒狀。




3. 去除水分


在真空乾燥機中去除冰晶粒裡的水分。




4. 過濾


移入一個金屬分離器內,過濾掉裡面的雜質。




5. 放入棺材


最後放入有機棺材內就完成了。




這種骨質顆粒非常容易在自然的條件下分解,不對環境造成負擔,因而是一種非常清潔環保的遺體處理方式。




一段時間後棺材也會降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落葉歸根,魂歸大地。


冰葬的成本比傳統方式價格更高,因此無論是從觀念上還是經濟上考慮,冰葬的推行肯定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不過,我們不也轉變觀念變土葬為火葬了嗎?隨著思想的開放,誰知道它不會實行呢?!~


本來是個挺嚴肅的話題

可看了網友們的評論

晚報君也笑成了豬


有胃口特別好的

這種時候

你說你們想的都是啥




有胸懷科學兼濟天下的




有純屬插科打諢的




當然

更有理性派

在考慮綠色減排問題



就像徐志摩說的

輕輕的我來了

正如我輕輕地走


那麼

對於冰葬

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



» 今天朋友圈炸鍋!又在傳這位女教授,但這次……

» 最強冷空氣已籤收!湖北這些地區下雪了,有一件事大家不得不做…

» 男子10年吃了近3萬粒感冒藥!不吃還煩躁,原因是?

» 一個月,他們六位都走了

來源:綜合網絡

編輯 | 張劍  版式、製圖 | 胡肖  校讀 | 胡肖

推廣合作 | 荊先生 15926287303 

相關焦點

  • 真的粉身碎骨!你死後會被進行零下200攝氏度冷凍,然後震成骨灰
    現在我們就來聊聊近期新出現的一種殯葬方法:冰葬!冰葬是瑞典的一位生物學家蘇珊妮最新研究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殯葬方式:首先將遺體放置在特別製作的儀器裡面,然後利用液氮在零下兩百攝氏度的低溫狀態下將人體進行冰凍,然後進行晃動,就這樣把人體震成骨灰!然後那些無法進行分解的人體堅硬組織如牙齒等會交給家屬進行處理。
  • 我國引入「冰葬」技術,於零下190度迅速粉碎屍體,已在武漢試行
    我國通過引入「冰葬」技術,希望能夠嘗試減少土葬和火葬對於空氣和土壤的汙染。這種技術通過在零下190度迅速粉碎掉凍成冰塊的屍體,將對空氣和泥土的汙染降到最低,目前該技術已經開始在武漢試行。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土葬是一種最普遍也最傳統的喪葬方式。
  • 「冰葬」技術被引進,零下190度低溫將屍體粉碎,卻遭老年人反對
    愛斯基摩處於地球上有人類居住的最北側,他們所在地區常年溫度較低,可以說沒有見過土地,每天見到的只有雪和冰,所以冰葬技術也就成了他們的傳統殯葬儀式。基本上在所有的國家,面對這樣的殯葬方式,都會覺得太過殘忍,但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我們平常用的火葬一樣,他們也覺得太過殘忍,但這就是傳統文化的力量,這種習俗已經植入了人心,也從來不會有人去違背這個習俗,自然而然也就習慣了。
  • 新方式「冰葬」已經在湖北試用,很多人表示難以...
    中國人自古講究入土為安,這一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在科技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古人相信靈魂轉世,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而是會到達另一個世界,而埋入黃土,就是打開另一個世界大門的鑰匙。
  • 我國武漢引進冰葬技術,零下196度人體瞬間粉碎,老漢說:我不敢
    比如土葬的屍體不利於完全分解、佔用耕地面積等。直到建國後,才開始全面頒布:只留骨灰,不保留遺體、不建墳墓。 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實行火葬。其實火葬的歷史,從商朝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民間大部分平民都是火葬。
  • 零下200攝氏度的液體,竟有這些神奇用處
    醫生可以用它來進行冷凍治療(冷凍後切除病變組織)。還可以用它來保存生殖細胞及其他生物樣品;科學家在進行實驗時,將它用作冷卻劑與儲能介質;冷鏈運輸時,也是少不了它;除此之外,液氮還有很多腦洞大開的神奇用處。一起來看看吧!
  • 我國引進「冰葬」技術,人體在零下190度粉碎,已在武漢試行
    ——埃斯庫曼斯人類前幾年前在地球上做的事情都可以歸結為前面這類,所以現在的人類遭到了自然界無情的反噬,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才開始學著變乖,去做「服從自然」這件事。人們拉開始有了環境保護這件事的意識,所以開始想盡了一切辦法去維護現在已經遭受了破壞的環境,這是亡羊補牢嗎?為時晚不晚,還尚未得知。
  • 我國引進「冰葬」技術,人體在零下190度快速粉碎,已在武漢試行
    我國在環保方面也是積極行動,一直都非常倡導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會積極參與國際上的環境保護的行動,近幾年甚至引進了「冰葬」技術,讓人體在零下190度的溫度裡快速地粉碎,之前已經在武漢試行了。那麼這個方法值得推廣嗎?關於「冰葬」技術,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 武漢已在試行新措施,網友:是我孤陋寡聞了
    此外,許多個人之所以選擇火葬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後人將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讓自己浪漫地隨著海流去到世界的每個地方。因此,人類一直沒有放棄探索新的主流的安葬方式,因而火葬可能會面臨被取消的境地,而且武漢已在試行新措施,而對於新的安葬方式,網友看後表示:是我孤陋寡聞了。03新的安葬方式叫做「冰葬」,是一位瑞典的科學家研究發明的。所謂「冰葬」者,顧名思義就是將人的屍體凍成冰再做安葬處理。
  • 冰葬將代替火葬?人體在零下190度中可迅速粉碎,武漢已在試行
    ——《周易.繫辭下》人在死後將如何被處理,這是人盡皆知的,就是進入火葬場火葬,火葬後的骨灰被保存在小盒子中,那是人類肉體的安息之處。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人們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火葬對環境有著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在科學界的不斷研究下, 終於將一種新的環保的埋葬方式展現在了世人眼前。
  • 冰葬會被普及嗎?在-196℃低溫中變成碎末,減少環境汙染!
    冰葬會被普及嗎?在-196℃低溫中變成碎末,減少環境汙染!在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埋葬方式叫做冰葬,實現了真正的落葉歸根,並不是回到自己的家鄉,而是回歸到大自然,這個過程中也將會汙染降到最低,那麼冰葬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方式呢?
  • 國外發明的「水葬」技術,聽說過嗎?人在裡面1小時熔化
    現在又有了一個新的方式,那就是液化方式進行處理的水葬:據說美國加州州長布朗已經籤署法案,推動用液化方式處理遺體,過程中散發出如同蒸蛤蜊一樣的氣味,而屍水就會排入汙水系統,剩下的骨骸可打碎成骨灰,會以象牙色糖粉般的形式交還給家屬。
  • 傳統火葬要被淘汰了嗎?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多數中國人接受不了
    中國人特別講究入土為安,以前大多是將屍體裝入棺材後埋入土中,即便是現在廣泛使用的火葬,也是要將骨灰埋入墓地立碑紀念。雖然人死之後就已經不會再有任何感覺和意識,但是每當人們要改變喪葬方式的時候,依然十分不易,這一點從火葬的推行就可以看出。
  • 火葬還未徹底推行,冰葬又出現,網友:死得真花哨
    寶寶的降生全家歡欣鼓舞,擺宴席請客,滿月、周歲、18歲等等,這是對人一生的紀念,儀式感給生命帶來的重視。死亡也一樣,葬禮就是對生命逝去的緬懷。歷史上的中國向來就對葬禮十分重視,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君王皇后,死後的儀式甚至比出生時的規模還大。古今中外的葬法多種多樣,在中國最傳統歷史最久遠的葬法就是土葬了。
  • 人們在零下196度結冰後是什麼樣子?冰葬會取代火葬嗎?
    人們在零下196度結冰後是什麼樣子?冰葬會取代火葬嗎?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死者為大」,聖人孔子提倡「厚葬」,因此我國的殯葬制度一直比較繁瑣,整個過程需要七八天的時間差不多。畢竟我國現在是一個擁有13.95億人口的大國,如果他們都埋在地下,再過左右,我們的子孫後代可能會建在墓地上。火葬系統雖然耗時、勞動密集、汙染環境,但減少了土地資源的浪費。據筆者了解,之前許多國家科學家正在研究一些新的埋葬方式,「冰葬」就是其中之一。
  • 不管你願不願意冰葬來了,看最後的冰與火之歌
    冰葬冰葬是將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液態氮氣中進行處理。氮氣要進入液體狀態需要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因此液氮環境就能夠製造出極低的溫度環境。在這樣的低溫下浸泡,有機組織很快就會脫水,再利用超聲波,遺體就會粉末化成為骨灰。超科幻的有木有,感覺基本就是被冰系法師放了一個大招就over了。
  • 未來最先進的「冰葬」,身體在零下196度中粉碎,葬一次費用30萬
    以前,我國人民在人去世後會把其屍體進行土葬,但是現在土葬已經逐步被火葬代替。從以前的一個個墳堆到現在的一個個骨灰盒,不變的只有生者對死者的思念。不過,一種新型的屍體處理方式出現了,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冰葬。瑞典科學家發明出冰葬的喪葬方式,就是將人的屍體放置在液態氮氣中處理。
  • 新型殯葬方式在武漢試行,150斤重的人有20斤骨灰
    「冰葬」並非大眾想像的「沒有骨灰、只有冰渣」,它的殉葬過程相對於土葬、火葬增加些許程序:遺體放入低溫下急凍脫水後;再將其放入零下196℃的液體氮中浸泡;接著利用超聲波震蕩,遺體就會震碎為粉末狀;最後通過金屬過濾器,將冷凍後留下的金屬和其他雜質濾走,剩下的便是去世之人的骨灰。
  • 「冰葬」將取代火葬,人體在零下196度粉碎,第一試點在武漢?
    但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此事就非常講究,認為死後被埋葬進土裡才能得到安穩,這也是古代流傳下來入土為安的意思。所以如今有人推出了「冰葬」這個新型殯葬方式,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十分好奇是什麼新奇玩意兒吧!首先,在零下18℃的環境中,將體冷凍,並將殘餘物置於196℃的液氮中。在如此低的溫度下浸泡時,有機組織變得極其脆弱,然後使用超聲波將殘餘物粉碎成灰燼。
  • 什麼是冰葬,為什麼有人說「冰葬」要取代火葬?
    冰葬是一種新的葬禮方式,是來自韓國殯葬業引進的一種新型技術,原使用者為愛斯基摩人,這種葬禮方式是將人存儲在零下196℃的低溫下,同時利用液態氮氣儲存死者遺體。這種方式能夠快速地將人的遺體進行改變。根據科學研究表明,當將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液態氮氣中進行處理的時候。氮氣要進入液體狀態需要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這個時候的液氮環境就能夠製造出極低的溫度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