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葬會被普及嗎?在-196℃低溫中變成碎末,減少環境汙染!

2020-12-06 科技爆發點

冰葬會被普及嗎?在-196℃低溫中變成碎末,減少環境汙染!

在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埋葬方式叫做冰葬,實現了真正的落葉歸根,並不是回到自己的家鄉,而是回歸到大自然,這個過程中也將會汙染降到最低,那麼冰葬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方式呢?這種方式是否可以得到人們的認可呢?

比較傳統的方式就是人在死亡之後被裝進棺材當中,然後挖坑填埋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墳丘。每年到了固定的時間都會有後人來祭拜。這樣的方式,缺點還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佔用了大量的土地,其次在百年之後,墳頭便無人問津。在慢慢地恢復到大自然的狀態當中。

其實在很多地方這種傳統的方式都非常少見了,棺材的利用率變得越來越低,大多數的地區使用的都是火葬的方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火化,人在死亡之後將其火化將會產生骨灰,選擇一塊比較好的墓地將其埋葬,墓地就像是一個又一個小房子一樣,是有人進行管理的,其實這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資源浪費,屍體在烈火中熊熊燃燒,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來自瑞典的生物學家在1997年創辦了一家公司,在隨後她提出了冰葬的概念,但是這並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支持,他們認為冰葬是非常不可行的,對於一些思想保守的人來說並無法接受這種方式,但是目前冰葬的官網依舊存在,還提供了相關的具體信息去了解冰葬方式,提出者認為這樣的方式對環境非常的友好,很環保,在人類死亡之後真正的做到了落葉歸根,回歸到了大自然。那麼冰葬的整個過程是怎樣的呢?是否有被普及的可能性呢?

在人死亡之後,首先要將屍體放進冰藏室進行處理,這是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當中,讓屍體不斷冷凍,此後經過高強度的震動之後,屍體會粉碎成為顆粒,將這些顆粒放在乾燥室中進行冷凍,變成粉末。然後進行金屬分離,因為有些人在生前補過牙或者做過心臟支架等等,把這些金屬物全部挑選出來。

將這碎成粉末的屍體放進特製的小盒子當中,這個小盒子是用一些可降解的有機物製作而成的,把將其埋藏在土壤當中,所有的材料都是可降解的,整個過程在6~12個月之內將會被細菌完全腐蝕。

這種方式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有人用豬仔做出了實驗,整個過程和結構還是非常成功的。對於這種新型的遺體處理方式,你有怎樣的看法?你覺得是否可行呢?

相關焦點

  • 未來最先進的「冰葬」,身體在零下196度中粉碎,葬一次費用30萬
    以前,我國人民在人去世後會把其屍體進行土葬,但是現在土葬已經逐步被火葬代替。從以前的一個個墳堆到現在的一個個骨灰盒,不變的只有生者對死者的思念。不過,一種新型的屍體處理方式出現了,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冰葬。瑞典科學家發明出冰葬的喪葬方式,就是將人的屍體放置在液態氮氣中處理。
  • 人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瞬間變粉末,可能是最環保的下葬形式!
    人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瞬間變成粉末,可能是最環保的下葬形式!人類在死亡之後,必經的一個過程就是下葬。在古代,君王們大多都相信,人在死亡之後其實是有靈魂存在的。因此他們大多都會在生前,就為自己建造一些陵墓,希望自己在去世之後,還可以延續生前的繁華。
  • 我國武漢引進冰葬技術,零下196度人體瞬間粉碎,老漢說:我不敢
    但是最大的弊端就是,產生的有害氣體汙染環境。簡單點來說就是,將遺體在零下196度的液氮冷凍,然後利用超聲波粉碎,最後利用設備進行真空處理抽取殘留的水分,去除掉屍體中殘留的不可分解的雜質。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完成。
  • 什麼是冰葬,為什麼有人說「冰葬」要取代火葬?
    冰葬是一種新的葬禮方式,是來自韓國殯葬業引進的一種新型技術,原使用者為愛斯基摩人,這種葬禮方式是將人存儲在零下196℃的低溫下,同時利用液態氮氣儲存死者遺體。這種方式能夠快速地將人的遺體進行改變。根據科學研究表明,當將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液態氮氣中進行處理的時候。氮氣要進入液體狀態需要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這個時候的液氮環境就能夠製造出極低的溫度環境。
  • 人們在零下196度結冰後是什麼樣子?冰葬會取代火葬嗎?
    人們在零下196度結冰後是什麼樣子?冰葬會取代火葬嗎?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死者為大」,聖人孔子提倡「厚葬」,因此我國的殯葬制度一直比較繁瑣,整個過程需要七八天的時間差不多。火葬系統雖然耗時、勞動密集、汙染環境,但減少了土地資源的浪費。據筆者了解,之前許多國家科學家正在研究一些新的埋葬方式,「冰葬」就是其中之一。冥王星的發現者湯博死亡後,他的28克骨灰被裝在一個直徑5釐米的鋁罐中,並於攜帶新視野探測器前往冥王星。
  • 冰葬?最潔淨的方式告別世界
    但是火葬對環境的汙染危害很大啊,而且火葬說不好聽點有焚屍的意思,至今還有些人因此很難接受它。小編也很難接受這種方式。火葬場景圖所以尋找一種科學綠色環保的方式去安置逝去的家人,成為了人們新的追求。於是出現了冰葬這種方式。想必以前你肯定在電影電視劇裡看見過,死人在冷凍櫃裡的樣子。但是我們今天說的冰葬可不是這種方式。
  • 不管你願不願意冰葬來了,看最後的冰與火之歌
    冰葬冰葬是將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液態氮氣中進行處理。氮氣要進入液體狀態需要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因此液氮環境就能夠製造出極低的溫度環境。在這樣的低溫下浸泡,有機組織很快就會脫水,再利用超聲波,遺體就會粉末化成為骨灰。超科幻的有木有,感覺基本就是被冰系法師放了一個大招就over了。
  • 我國引進「冰葬」技術,人在零下196度粉碎融化,已在湖北試運行
    雖然有一些人難以接受,但是從環境的角度來講,火葬更加注重清潔,根據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對POP排放資料統計,火葬排放的汙染物佔全球汙染物中排放量較小,二惡英和呋喃佔了總排放量的0.2%。 雖然看似少,但依舊會破壞環境,基於這種情況,又產生了冰葬,愛斯基摩人就有這種特殊習俗,他們提前準備一個冰洞
  • 「冰葬」將取代火葬,人體在零下196度粉碎,第一試點在武漢?
    不論是土葬或是後來興起的火葬都是要入土的,可是土葬需要佔用大量的耕地面積,火葬又比較汙染環境。所以如今有人推出了「冰葬」這個新型殯葬方式,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十分好奇是什麼新奇玩意兒吧!
  • 冰葬將代替火葬成為趨勢 武漢首先試運行,如果成功將被普及
    這也是當前中國最為廣泛的一種埋葬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葬也是開始出現了社會中。火葬的出現緩解了土地的用地緊張,同時也可以將一些人體內的病毒殺死,以防止造成二次汙染。當溫度達到一定的低點時,身體開始脫水,遺體成為凝固的一塊「脆冰」。
  • 把遺體放進液氮中,數分鐘碎成粉末,「冰葬」技術你能接受嗎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土葬仍然是時下最為主流的下葬方式,但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多,土地可利用面積的減少,土葬需要的費用也越來越高,於是乎,火葬也可開始普遍起來,而在藏族等地區,還流行著一種名為「天葬」的儀式。當地人會把死者的遺體帶到指定的地點,讓禿鷲或者其它鳥類吞噬,人們相信,死亡只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分離,而天葬的核心在於,即使肉體消逝,靈魂也是輪迴和不滅的,而無論是火葬、天葬還是水葬,都屬於人們的一種信仰。而除了火葬和土葬以外,最近有研究者發明了一種新的送葬方式,科學家稱其為冰葬,冰葬顧名思義和冷凍離不開關係。
  • 冰葬、樹葬、懸棺葬,人類安葬方式初探
    除了常見的安葬方式外,還有些人們鮮有耳聞的安葬方式,諸如冰葬、水葬、天葬、崖葬、壁葬、花壇葬、沙葬等,這些平常人少見的安葬方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一起探尋一下,人類不被人熟識的安葬方式。首先、冰葬:冰葬是北美愛斯基摩人的葬俗,其安葬方式是把逝者的遺體放入液態氮中加以處理。
  • 聽說過冰葬嗎?屍體在零下200℃冷凍後被震成骨灰,網友:這就叫「粉身碎骨」
    總離不開烈火焚身最後回歸大地最近一種全新的殯葬方式你會選擇嗎冰凍遺體先將遺體置入零下-18℃的冰櫃中,再浸泡在-196℃的液氮中快速冷凍,由於超低溫處理,身體迅速脫水結晶化且變得異常脆弱。粉碎結晶後的遺體放入震動儀器中搖晃震動,使之碎裂成粒狀。
  • 死也得低汙染?火葬還未徹底推行,冰葬又出現,網友:死得真花哨
    而到了當今社會,就連「死」也講究低汙染了。環保可持續發展是重要戰略,所以對於葬禮都要開始有所改變。在一些偏遠地區,可能都還沒完全接受火葬,而現在又或將出現新型的葬禮——冰葬。因為火葬不人道並且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所以瑞典的一家殯儀公司發明了冰葬這樣的下葬方式。冰葬被公認為最人道和最環保的葬禮。
  • 我國引入「冰葬」技術,於零下190度迅速粉碎屍體,已在武漢試行
    各國開始有意識地更加重視環保的問題,我國也不例外,在加強科學技術等各個領域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國通過引入「冰葬」技術,希望能夠嘗試減少土葬和火葬對於空氣和土壤的汙染。這種技術通過在零下190度迅速粉碎掉凍成冰塊的屍體,將對空氣和泥土的汙染降到最低,目前該技術已經開始在武漢試行。
  • 我國引進「冰葬」技術,人體在零下190度粉碎,已在武漢試行
    人們拉開始有了環境保護這件事的意識,所以開始想盡了一切辦法去維護現在已經遭受了破壞的環境,這是亡羊補牢嗎?為時晚不晚,還尚未得知。那麼這個方法值得推廣嗎?關於「冰葬」技術,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人終有一死,這是誰也逃脫不了的,但是因為死亡是人生的一個終結,所以對於死亡的態度,人們從來都是非常慎重的。
  • 我國引進「冰葬」技術,人體在零下190度快速粉碎,已在武漢試行
    人們拉開始有了環境保護這件事的意識,所以開始想盡了一切辦法去維護現在已經遭受了破壞的環境,這是亡羊補牢嗎?為時晚不晚,還尚未得知。我國在環保方面也是積極行動,一直都非常倡導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會積極參與國際上的環境保護的行動,近幾年甚至引進了「冰葬」技術,讓人體在零下190度的溫度裡快速地粉碎,之前已經在武漢試行了。那麼這個方法值得推廣嗎?
  • 冰葬將代替火葬?人體在零下190度中可迅速粉碎,武漢已在試行
    ——《周易.繫辭下》人在死後將如何被處理,這是人盡皆知的,就是進入火葬場火葬,火葬後的骨灰被保存在小盒子中,那是人類肉體的安息之處。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人們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火葬對環境有著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在科學界的不斷研究下, 終於將一種新的環保的埋葬方式展現在了世人眼前。
  • 「冰葬」技術被引進,零下190度低溫將屍體粉碎,卻遭老年人反對
    在北美愛斯基摩就一直被使用,其實這些傳統習俗與當地的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愛斯基摩處於地球上有人類居住的最北側,他們所在地區常年溫度較低,可以說沒有見過土地,每天見到的只有雪和冰,所以冰葬技術也就成了他們的傳統殯葬儀式。
  • 假如太空人沒有太空服 在外太空會發生什麼
    雖然太空中溫度達到零下兩百多度,但在真空環境下,熱量不會在很短時間內離開人體,所以你不會立即凍死。之後,由於外太空的沒有氧氣,極度真空,並且沒有細菌之類的東西,太空人的屍體不會像在地球一樣腐爛,但是會迅速脫水,變成類似一具乾癟的木乃伊的乾屍一樣在宇宙中漂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