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粉身碎骨!你死後會被進行零下200攝氏度冷凍,然後震成骨灰

2020-12-04 百家號

生老病死是我們誰也不能不去面對的話題,人生在世終有一死,只是早晚的時間而已!現在我們就來聊聊近期新出現的一種殯葬方法:冰葬!

冰葬是瑞典的一位生物學家蘇珊妮最新研究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殯葬方式:首先將遺體放置在特別製作的儀器裡面,然後利用液氮在零下兩百攝氏度的低溫狀態下將人體進行冰凍,然後進行晃動,就這樣把人體震成骨灰!然後那些無法進行分解的人體堅硬組織如牙齒等會交給家屬進行處理。

研究這種方法的瑞典科學家表示,這種殯葬方式有助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緩解,讓人體能夠更好的回歸於大自然。這種全新的環保殯葬方法方法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大片轟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源:這種殯葬方式最早起源於古代的北愛斯基摩。當有族中的老人感覺到自己將會不久於人世的時候,就會告訴家人自己想要睡覺,家屬就會為老人準備好一個冰洞讓老人躺進去,然後蓋上獸皮由冰塊封住出口,老人就會在這裡安詳的離世。五天後,家人會在老者葬身的冰洞上方鑿一個小孔,這樣老者的靈魂就可以從這個小孔中離開,進入天堂!

現在的冰葬是改良過後的版本,不會像古愛斯基摩人一般。簡單的來說我們把它分為五個步驟:

1. 將遺體進行冰凍,首先將遺體放入零下18攝氏度的冰櫃當中一段時間,然後再浸泡在零下200攝氏度的液氮中進行快速冷凍。人體在超低溫的環境下,身體會迅速進行脫水結晶,然後變得無比脆弱。

2. 經過上述操作的遺體,會被放進一種震動儀中進行搖晃震動,使人體碎裂成顆粒。

3. 然後把人體碎裂成的顆粒放入真空乾燥機中,進行去除小顆粒內的水分。

4. 將進行完去除水分操作的顆粒放入金屬分離器,過濾掉裡面的雜質。

5. 最後就是把剩下的那一部分放入有機棺材裡面就完成了!

經過上述步驟的剩餘骨質顆粒在自然條件下非常容易進行分解,不會給大自然造成什麼負擔,是一種非常環保的殯葬處理方式。在埋葬之後的一年內棺材也會進行降解,真正的做到了落葉歸根,魂回大地!

相對於我們傳統的殯葬來說,這種方式不需要佔用土地資源;相對於火來說,它也可以減少一部分的碳排放,有很多的優點存在。就是這個過程有點「粉身碎骨」的意思!

其實早在2004年,就有人推行過這種方法,且申請了專利。但是都沒有得到好的市場反響,原因想來大家也能夠明白。首先,這種方法對環境的好處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其中的成本就比其他方式高出不少。之後這個原因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離世人的家屬總會想著要留一些東西作為人的紀念。這種徹底消失於天地之間的方式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今年初始,西班牙就成為了全球第一個使用這項新技術的國家,而在亞洲,韓國在2011年的時候就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引進。這套新的殯葬技術的推行一定會有諸多的阻礙,不過我相信,隨著人們的思想改變,它一定會普及下來的。

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零下200攝氏度的液體,竟有這些神奇用處
    醫生可以用它來進行冷凍治療(冷凍後切除病變組織)。還可以用它來保存生殖細胞及其他生物樣品;科學家在進行實驗時,將它用作冷卻劑與儲能介質;冷鏈運輸時,也是少不了它;除此之外,液氮還有很多腦洞大開的神奇用處。一起來看看吧!
  • 屍體在零下200℃冷凍後被震成骨灰,網友:這就叫「粉身碎骨」
    總離不開烈火焚身最後回歸大地最近一種全新的殯葬方式你會選擇嗎冰凍遺體先將遺體置入零下-18℃的冰櫃中,再浸泡在-196℃的液氮中快速冷凍,由於超低溫處理,身體迅速脫水結晶化且變得異常脆弱。粉碎結晶後的遺體放入震動儀器中搖晃震動,使之碎裂成粒狀。
  • 在零下196攝氏度環境下,被冷凍了53年的那個男人,何時會復甦?
    在零下100多攝氏度的保溫罐中,沉睡了53年的那個男人,究竟什麼時候會醒來?人體冷凍技術,到底能否真的實現?接著,初步被冷凍後的詹姆斯被裝入一個全新的睡袋中,技術人們員將睡袋運往到零下79攝氏度的保溫罐中,罐中又裝滿了乾冰來保持低溫的狀態。一切準備就緒後,尼爾森和技術人員們便將保溫罐一路護送到了亞利桑那州的冷凍倉庫。
  • 當你死後屍體如何處理?煙花葬或者製作成鑽石了解下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死亡是一個莊嚴肅穆的事情,但是依據不同的文化,人類死亡之後會被認為肉體與靈魂分離,採取的葬禮方式存在很大差異,你想過你的葬禮會是什麼樣嗎?來看看全球十種奇特的屍體處理方法也許會啟發下你的靈感。
  • 人死後會去哪裡?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你願意相信嗎
    阿良這就要科普一下了,其實就算你死後真的變成了靈魂,那也和你想像的不一樣。第一是不能行走,因為人死後腳是非物質的,也就不能與物質的地面產生摩擦,只能飄著。第二是看不見,事物需要反射光線才能被看見,就算是白天有光,如果不能反射光線,那也看不見,然而人死後缺少了這個特性,所以任何人都看不見。
  • 假如太空人沒有太空服 在外太空會發生什麼
    十秒鐘之後,會有很多較輕微的問題出現,太陽輻射的曬傷,身體開始緩慢腫脹。然後你會因為缺氧失去知覺。傷害不斷累積,大概一兩分鐘後你將死去。由於你的皮膚和循環系統的包容功能,你不會爆炸,血液不會沸騰。雖然太空中溫度達到零下兩百多度,但在真空環境下,熱量不會在很短時間內離開人體,所以你不會立即凍死。
  • 假如太空人失去太空衣在太空會發生什麼
    雖然在太空執行任務時,有昂貴的太空衣供氧和各種保護,但如果太空人的失去太空衣那會發生什麼呢?如果你不試圖屏住呼吸,暴露於太空半分鐘左右不太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屏住呼吸可能會損傷你的肺,另外如果耳咽管有嚴重堵塞,耳鼓也會出問題。但理論預測和動物試驗證實,除了這些之外,暴露於真空並不會造成即時的傷害。
  • 首例:女肺癌患者死後進行冷凍,計劃50年後復活,有可能嗎?
    一、耗時55小時:女性肺癌患者進行死後冷凍重慶女作家杜虹是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她讀過《三體》後,也希望自己死後被冷凍起來。杜虹在因癌症不幸去世後,她的女兒通過多方聯繫,選擇了美國的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
  • 這貨在零下200攝氏度依舊可以存活,被稱為加強版打不死的小強
    文/玉濁清加強版打不死的小強:缺水時出現假死,零下200攝氏度依舊可存活地球上的生物千千萬,總有一種是超乎人們想像的,不過也是能夠證明大自然神奇的地方,可能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現象可是在大自然界中卻有這樣一種生物存活了5億年,甚至還可以「長生不老」,也直接被人們稱為打不死的小強,那麼你知道這種神奇生物是什麼嗎?這種生物就是水熊蟲,這是一種緩步動物門生物們的俗稱,他的體型非常的小,最小的只有50毫米左右,而最大的只有1.4毫米。
  • 我國武漢引進冰葬技術,零下196度人體瞬間粉碎,老漢說:我不敢
    我們認為人死後,被埋入土裡才能夠安息。而且土葬的方式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考古價值。簡單點來說就是,將遺體在零下196度的液氮冷凍,然後利用超聲波粉碎,最後利用設備進行真空處理抽取殘留的水分,去除掉屍體中殘留的不可分解的雜質。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完成。
  • 人體冷凍真的能復活嗎?大腦和全身冷凍分別要花多少錢?
    如果只選擇了凍存頭顱,工作人員就會將他們的頭切下,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中。波斯特倫擁有物理學和神經科學背景,2009年時還曾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選為當代百名思想家之一,他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公眾對人體冷凍技術的判斷。波斯特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越不確定,選擇活下來就越有意義,你可以儘可能多地保存大腦中的信息,而不是簡單地丟棄他們。」
  • 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冷凍了53年,第一位冷凍人有可能復甦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醫學發展也是越來越快,即使我們發展的那麼快,那如果一個人在零下196度的液氮裡冷凍了53年,那他還有可能性會在解凍後復甦嗎?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偶然發現一個西瓜視頻創作人——宇宙觀察,他在一期事情裡對此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世界已經有了第一位冷凍人,這讓我漲了不少的知識。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5月已完成,冷凍再「復活」真的可行?
    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捐獻的登記手續,決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冷凍手術。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工作人員將展文蓮的遺體程序性降溫,最終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凍存起來。這被認為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
  • 俄人體冷凍專家揭秘永生 冷凍技術能讓死人復活?
    近日,據俄羅斯《真理報》報導,冷凍技術有可能讓「不會生病,不會變老,人人存活到永生的夢想」實現。科學家們在永生上的不懈努力,真的能夠讓死人復活存留到永生嗎?科學不斷向前發展,人體冷凍的瘋狂想法已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生物衰老研究所首席專家、生物物理學家伊戈爾-阿爾特尤克霍夫在《真理報》的採訪中,講述了人類在永生上的不懈努力。
  • 人體冷凍保存技術:死而復生能實現嗎
    在科幻小說中,通過低溫冷凍技術保存人體,並通過未來的醫學技術復活,是個屢見不鮮的橋段。但是,冷凍技術是否真的能讓人很好地保存到未來醫學足夠發達的那一天嗎?  人體保存技術的過程  當某個人被宣布死亡的時候,人體冷凍保存公司會收到通知,然後派遣一個反應團隊,確保這個人的血液繼續在體內流動。
  • 新型殯葬方式在武漢試行,150斤重的人有20斤骨灰
    ——《孝經·開宗明義》「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是千年來傳承的下葬儀式,古人遵循儒家思想、孝道至上,信奉死後有知、魂歸故裡、屍骨健全,故以完整遺體下葬的土葬作為殯葬方式。「冰葬」並非大眾想像的「沒有骨灰、只有冰渣」,它的殉葬過程相對於土葬、火葬增加些許程序:遺體放入低溫下急凍脫水後;再將其放入零下196℃的液體氮中浸泡;接著利用超聲波震蕩,遺體就會震碎為粉末狀;最後通過金屬過濾器,將冷凍後留下的金屬和其他雜質濾走,剩下的便是去世之人的骨灰。
  • 瑞典建液態氮殯儀館 遺體會分解成小顆粒
    ­  瑞典一家充滿科幻色彩的液態氮殯儀館,將棺材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裡,輕輕搖動,遺體會分解成直徑為約5毫米的小顆粒。而安放骨灰,只要2500元-3100元左右。­  「自然葬」包括為回歸自然而撒骨灰,以及為了保護環境而不在墓地構築人工建築物。日本人擁有與自然的一體感以及死後回歸自然的生死如一觀念,古代就有將遺體和骨灰歸於大海和山林的風俗。樹葬符合日本人回歸自然的生死觀,綠色環保,價格相對便宜,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 全國首例「人體冷凍」案例引發關注 人體冷凍真的能讓人「復活」嗎
    2017年5月10日晚,山東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桂軍民和剛剛做完人體低溫保存手術的妻子展文蓮進行最後的告別,隨後,展文蓮的身體被轉移至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兩天前,展文蓮因肺癌去世。
  • 為何運動員賽後流行用零下200度液氮冷凍理療
    大致理由是人劇烈運動後皮膚血管會處於擴張狀態,立刻用冷水洗澡會讓皮膚血管急劇擴張,容易感冒甚至有害健康。但這個常識如今卻遭遇了「空前挑戰」,因為在國外運動員賽後流行進液氮冷凍室來專門進行理療。 資深體育迷應該會注意到,如今國外運動員開始流行一種液氮超低溫理療,就是在比賽過後,運動員會進入液氮冷凍室進行理療,時間大致是2-3分鐘。
  • 人體冷凍能復活嗎?大腦和全身冷凍要花多少錢?
    如果只選擇了凍存頭顱,工作人員就會將他們的頭切下,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中。波斯特倫擁有物理學和神經科學背景,2009年時還曾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選為當代百名思想家之一,他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公眾對人體冷凍技術的判斷。波斯特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越不確定,選擇活下來就越有意義,你可以儘可能多地保存大腦中的信息,而不是簡單地丟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