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下196攝氏度環境下,被冷凍了53年的那個男人,何時會復甦?

2020-08-28 夢慧聊奇趣

在零下100多攝氏度的保溫罐中,沉睡了53年的那個男人,究竟什麼時候會醒來?人體冷凍技術,到底能否真的實現?

從出生那天起,就註定了我們會長大,會變老...可能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死亡」這個詞是不願意被提起的,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會死。於是,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抗衰老,開始瘋狂的囤保健品,生怕還沒來得及做一點抗爭,就突然離世。

可有的時候,生命往往就是很脆弱的。一些不治之症,因為當時醫學水平的限制,往往無法被治癒。雖然說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來多的不治之症都慢慢的逐一被攻破。但儘管如此,一些晚期的癌症、老年的慢性病還是無法被治癒。於是,科學家們就想,既然現在無法治癒,那麼可不可以把這些病人「送到」未來去治療呢?


生病的老人

在上個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便琢磨起了一個特殊的方法——冷凍。他們夜以繼日的研究著怎麼將人給冷凍起來,同時又能避免細胞組織因為水分結晶而粉碎。可關於如何解凍復甦的冰凍人,卻難壞了科學家們。而由於當時的技術有限,因此老一代科學家們便將期望寄託給了後輩。

十幾年後的1967年,經過層層的選拔,一位名叫詹姆斯·貝德福德的男子,被選中成為第一個被冷凍保存的人。時至今日,詹姆斯依然躺在零下196度的低溫儲存罐中,等待未來有人來將他喚醒。

詹姆斯·貝德福德

詹姆斯生前是一位心理學教授,在1965年,他不幸被診斷出了腎癌,不久後腫瘤又轉移到了他身體內的其他器官。次年,他偶然間結識了低溫學會的主席羅伯特·尼爾森,並了解到了這項正在研發的人體冷凍技術。

詹姆斯教授本身就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因此在他聽到這項技術後,很爽快地就籤下了參與實驗的志願書。畢竟如果有機會的話,誰又不想再多活上個幾年呢!結果,就在1967年的1月中旬,詹姆斯因為經歷了心肺衰竭,被送到了最近的醫院進行了搶救。

而詹姆斯的妻子和兒女在將詹姆斯送往醫院後,便開始給尼爾森打去了奪命連環call!因為他們知道多拖一秒,詹姆斯的心跳隨時都有可能停止。在接到電話的幾十分鐘後,尼爾森帶著全套的冷凍設備和實驗的技術人員出現在了醫院。

冷凍現場的舊照

可事實上,這場冷凍由於是第一次,準備得也十分倉促,因此執行的技術人員甚至全程緊張地雙手發抖。在實驗進行到半個小時左右的時候,詹姆斯開始失去了心跳以及自主呼吸。技術人員們只得先給他注射肝素,減慢其血液凝固的速度。

而後便將一種名為DMSO的冷凍保護劑從詹姆斯的雙側頸動脈注入,又通過胸部按壓的手法及球囊呼吸器通氣讓詹姆斯教授保持呼吸循環。接著,初步被冷凍後的詹姆斯被裝入一個全新的睡袋中,技術人們員將睡袋運往到零下79攝氏度的保溫罐中,罐中又裝滿了乾冰來保持低溫的狀態。一切準備就緒後,尼爾森和技術人員們便將保溫罐一路護送到了亞利桑那州的冷凍倉庫

冷凍倉庫

到達冷凍倉庫後,詹姆斯教授又立即被轉入溫度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至此,詹姆斯教授的「冷凍」便正式啟動。即使是今天,液氮也是最好的冷凍方法。既不需要電,溫度也不會忽高忽低,發生意外情況的概率也極低。

到了1991年5月25日,在液氮中沉睡了24年的詹姆斯教授再一次被轉移。這一次,他又被轉送到了更為先進位冷效果更好的新型冷凍罐中。而據冷凍罐自帶的溫度計顯示,在詹姆斯教授沉睡的這20多年裡,液氮罐內的溫度,最高也就只有零下145攝氏度

漫畫版冷凍倉


而從1967年開始,截止今日,已經有400多個人接受了人體冷凍技術,自願將自己的身體進行冷凍,等到未來被復甦。而且,在世界各地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籤下了「人體冷凍技術」的志願書,願意接受這項新興的實驗。


既然早晚都有面臨死亡,那麼為什麼不給未來的自己一點希冀呢?

相關焦點

  • 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冷凍53年,第一位冷凍人何時會復甦?
    想要把身患絕症的人送往未來治療,只能寄希望於「人體冷凍技術」。早在1965年,生命延長協會或稱延壽協會(LES)開始了人體冷凍的研究。在眾多候選人中,LES選中了美國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James Bedford)進行冷凍人服務。他是第一個被認定死亡後,其身體進行冷凍的冷凍人。
  • 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冷凍了53年,第一位冷凍人有可能復甦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醫學發展也是越來越快,即使我們發展的那麼快,那如果一個人在零下196度的液氮裡冷凍了53年,那他還有可能性會在解凍後復甦嗎?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偶然發現一個西瓜視頻創作人——宇宙觀察,他在一期事情裡對此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世界已經有了第一位冷凍人,這讓我漲了不少的知識。
  • 人體冷凍是否可行?第一位冷凍人已冰封了53年,如今醒了嗎?
    第一例冷凍人為了能夠延緩這些患者的生命,科學家也一直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如今的醫學水平還無法治癒這些病症,因此有些患者便把希望寄託於人體冷凍技術。科學家對於人體冷凍技術的研究,早在1965年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有很多人報名參加這項實驗,最終科學家所選定的實驗對象是一位叫做貝德福德的心理學教授。
  • 記者探訪卵子庫 卵子儲存在零下196度下罐子裡
    冷凍卵子懷孕成功 10多名女性儲存卵子  快報記者探秘零下196度「卵子庫」  沒時間生孩子嗎?那就先將自己的卵子冷凍起來,等到想生孩子的時候再取出來做試管嬰兒。  探訪:  進入「卵子庫」  必須全副武裝  當時,這名「準媽媽」的冷凍卵子是存放在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液氮中的。卵子是如何取出來的,如何冷凍的,又是如何保存的呢?很多讀者一定非常想知道這個神秘的過程。
  • 於-196度的液氮中經歷了53年的世界第一位冷凍人,如今有望復甦?
    從古至今,我們人類都一直在尋求一種永生的方法,但就在如今如此發達的技術之下也沒能拿出一套成熟有效的方法,但不得不說,人類確實找到了一種理論上可行的方法,那就是人體冷凍技術。說起人體冷凍技術這項大膽的實驗,我們會很好奇當初第一個冷凍人是誰?如今又怎麼樣了?如今有望復甦?
  • 女子或產下國內冷凍最久「冰寶寶」 胚胎沉睡12年
    200多攝氏度的液氮罐中  液氮保存  2004年12月,朱女士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下男嬰;  剩餘11個健康胚胎在零下200多度的液氮罐中等待覆蘇。  這些「小傢伙」依然靜靜地呆在零下200多攝氏度的液氮罐中,等待覆蘇的機會。隨後,朱女士主動續繳了積欠的105個月保管費用。  「形態飽滿」  7個冷凍胚胎3個符合植入要求  根據基本信息,中心醫護人員成功找到了朱女士當時凍存的「胚胎」,用復甦技術為冷凍胚胎注水、喚醒。
  • 被冷凍的人還能再復活嗎?
    人體冷凍技術號稱可在未來復活人們。那麼,被冷凍之後的人類真的還能再復活過來嗎?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當有些身體在目前的醫學水平下無法續命時,就會利用人體冷凍技術把身體冷卻至零下196攝氏度,然後希望在未來醫學能治療的那一天再解凍復活。
  • 日本研究者:中日存在可在零下196度下存活的螞蟥
    人民網東京1月26日電(趙松)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東京海洋大學研究小組的一項研究發現,分布在中國和日本的一種水蛭(俗稱螞蟥),可在零下196度的低溫環境下生存一天以上。 這一成果源於一次偶然發現。研究人員解凍在零下80度環境下冷凍了約半年的烏龜後,發現有水蛭從烏龜體內爬出來。
  • 第一例冷凍人原定半個世紀後解凍,如今怎麼樣了?
    冷凍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人的肉體降低至零下196攝氏度保存起來,在這個溫度下,人體可保存幾個世紀,等到幾個世紀後有足夠的醫學實力,再將其解凍以重新獲得生命,聽起來似乎很科幻,但這就是現實中發生的事情。
  • 史上第一位冷凍人,約定冷凍50年後解凍「復活」,但現實很殘酷
    兩周後,屬於貝德福德的「膠囊」建成了,他們趕緊將貝德福德的肉身運到了亞利桑那州,最終貝德福德的肉身進入了一個-196攝氏度的液氮不鏽鋼高罐裡。ps:據說阿爾科在2017年宣布對貝德福德進行解凍,不過後續沒有了消息。3、人體冷凍技術究竟是科學還是科幻?  我們都知道,水在低溫環境下會結成冰晶。如果將細胞置於水中,細胞內外的水分會隨著溫度下降結冰,形成的冰晶會對細胞結構造成損傷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 跨越時間的冷凍又復活,首列冰凍人50年後復活的可能性有多大?
    細胞玻璃化是人體冷凍及能夠復甦的最關鍵的必要條件,其原理是將高濃度的冷凍保護劑在超低溫的環境下凝固,形成不規則的玻璃化樣物體,保存液態是正常分子和離子的分布,因而在細胞內發生玻璃化石能夠起到保護作用,防止細胞中的水結晶成冰。
  • 中國本土首例,整個身體被冷凍在零下196℃的液氮中,等待覆活
    但事實是,沒有任何人知道死亡之後會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畢竟在世的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一環節。無論如何,人類都在不斷地努力著,努力研究高端科學技術,試圖讓死去的人得以復生。  擁有無限智慧的人類,果真研發出了一項此方面的技術,似乎給人類死而復生的願望帶來了一絲希望。這項技術叫做「人體冷凍技術」,是一項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科學技術,被美國的《生活科學》雜誌列為十大人腦未解之謎之一。
  • 中國本土首例,整個身體被冷凍在零下196℃的液氮中,等待覆活
    但事實是,沒有任何人知道死亡之後會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畢竟在世的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一環節。無論如何,人類都在不斷地努力著,努力研究高端科學技術,試圖讓死去的人得以復生。這項技術叫做「人體冷凍技術」,是一項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科學技術,被美國的《生活科學》雜誌列為十大人腦未解之謎之一。不過,人體冷凍技術尚未成熟,還處於試驗之中,原理是將人體或動物保存於極低溫環境,並期望能夠在將來採取先進手段讓其解凍後復活。
  • 把人冷凍起來再復活能否實現
    然後將血液和器官取出存在特定的冷凍罐中並將器官保存液注入血管作為替代,以防止在低溫冷凍時體內結冰並注入甘油等防凍劑,然後將身體冷卻至零下130攝氏度;最後,將身體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容器中保存。到此冷凍工作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維持溫度等待解凍的到來。自然冷凍可行嗎?
  • 53年前美國富豪被冷凍,等待2017年解凍復活,如今怎麼樣了
    技術,根據現代生物學理論在一定程度的低溫之下細胞的確會處於一種類似休眠的狀態,若是在冰凍一段時間之後讓氣溫回升,也許這樣就能使細胞慢慢復甦。人因為疾病剛剛去世時,身體內大部分細胞還存活,若是迅速將其冰凍,等到若干年科技進步之後在將其喚醒,是不是就像是讓人「死後復活?」雖然理論上可行並且聽上去很簡單,但是要想完成人體冷凍再復甦需要具備兩項技術:1、保證人體細胞不會因為低溫而失活。2、在不損傷身體以及不改變意識的情況下讓人體復甦。就是這兩點難倒了千千萬萬的科學家。
  • 國內首例人體冷凍者:身體被放在零下196度液氮罐中
    (原標題:國內首例人體冷凍者:身體被放在零下196度液氮罐中)
  • 3年前,我國第一個人體冷凍志願者進行冷凍實驗,如今能復活嗎?
    理論上是有的,那就是人體冷凍技術。這種技術將志願者的身體冷凍起來,等到技術發達的時候再復甦。我國第一例人體冷凍技術實驗發生在2017年,一位名為展文蓮的中年女士因為肺癌去世。去世之前她就籤訂了遺體冷凍協議,成為了我國第一例人體冷凍實驗的志願者。如今她已經被冷凍在零下196℃的儲存罐裡長達3年的時間,知道該消息的人都想知道,她在未來是否有復甦的希望?
  • 日發現零下196攝氏度凍不死的水蛭
    新華網東京1月24日電(記者藍建中)幾乎所有的生物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都會凍死,但是日本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水蛭在液氮中被凍結後依然能夠生存。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尋找冷凍保存人體器官的新方法。
  • 我們能復活被冷凍4.2萬能的線蟲,為什麼不能復活冰凍的人體?
    ,然後將身體冷卻至零下130攝氏度;最後,將身體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容器中保存。永久凍土層中溫度非常低,微生物在低溫環境下很難生存,因此生物被分解的速度會減慢。這也給這隻線蟲提供了良好的「保存環境」,它不僅在解凍之後顯示了生命跡象,甚至開始活動和進食。
  • 人體冷凍只凍頭:凍存是一項技術,復甦是一套信仰
    把人凍起來,等到未來再復甦,這個想法至少能追溯到1931年的科幻小說。今天,這個想法看起來幾乎要實現了:已經有許多家公司在提供商業冷凍服務,杜虹選擇的Alcor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家之一——這家公司收取20萬美元進行全身保存,8萬美元進行頭部保存,將軀體部分冷凍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期待未來的醫學進展能夠讓人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