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火葬要被淘汰了嗎?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多數中國人接受不了

2020-12-05 話花草

引言

生死大事是誰也無法避免的,在古代,人們對於葬禮非常看重,《荀子·禮論》中說到:「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中國人特別講究入土為安,以前大多是將屍體裝入棺材後埋入土中,即便是現在廣泛使用的火葬,也是要將骨灰埋入墓地立碑紀念。

雖然人死之後就已經不會再有任何感覺和意識,但是每當人們要改變喪葬方式的時候,依然十分不易,這一點從火葬的推行就可以看出。其實從先秦時代,就已經有學者開始對喪葬問題展開過激烈的討論,不過當時討論的主題是厚葬和薄葬。

▲古代喪禮劇照

01

古人之所以要以土葬為主,主要是要講究人的身體齊全,不能有所破損。然而隨著人們意識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土地資源壓力以及環保問題,讓土葬基本已經消失。現在大多數國人已經接受了火葬,火葬相比土葬而言,在節約土地資源上有著更大的優勢,但是火葬也有著自身嚴重的缺點。

火葬造成最嚴重的危害就是大氣汙染,大家都知道,現在地球已經面臨嚴重的大氣汙染問題。火葬所造成的氣體排放也是嚴重汙染源之一,所以各個國家都在著手研究並推廣更為高效和清潔的喪葬方式。現在的中國,已經在武漢推行一種被稱作冰葬的喪葬方式,不過很多人卻表示難以接受。

▲液氮照片

所謂冰葬並不是指將人的屍體凍起來,而是指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來處理屍體的一種方式。這種處理方式的步驟比較複雜,屍體會進入一個快速冷凍區域,全自動的機器將從四面八方噴射零下196度的液氮。在這一過程中,屍體會整個沉浸在這種低溫液態氮中。在這樣的低溫下,屍體會脫水後被凍成結晶,在重擊下就會十分脆弱。

02

下一步則是有特定的機器按照一定的振動幅度,持續震蕩。這樣屍體就會被徹底粉碎成粉末狀,然後這些粉末會運輸到乾燥區,進行進一步的水分剔除,剩下的就是真正的骨灰。一個70公斤重的屍體被處理到這一步的時候還剩20公斤左右,此後這些骨灰還要再進行一遍金屬分離,如果死者之前有過醫療植入,那麼在這一步驟中所有的雜質都會被剔除。最後的骨灰,會全部放進可降解的環保棺木或者骨灰盒中。

▲現代陵園照片

這樣的棺木或者骨灰盒在下葬半年到一年半之內,就會徹底降解,回歸自然,當然也包括其中的骨灰。死者的親屬可以在埋放棺木或者骨灰盒的地方種上一棵樹表示紀念。最終,就如《聖經》中所說:「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所以簡單來說,冰葬其實就是將人的屍體冰凍後碎成粉末,這是目前最為環保的了一種屍體處理方式,它既沒有產生會汙染大氣的氣體排放,也不會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但是想要將這種冰葬推行開,還有不小的難度。

▲冰葬模擬圖

03

首先這種徹底將屍體粉碎的方式,對於中國人來說,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粉身碎骨、挫骨揚灰」,很多人無法接受自己的親人會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與世界告別。這對於傳統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衝擊,中國人一向特別看重紅白喜事,雖然現在不提倡過分浪費的舉行葬禮,但是對每個家庭來說,葬禮依然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儀式。

目前與葬禮相關的行業已經成為一條龍服務,由此可見,大多數中國家庭對於葬禮的重視。在很多人看來,葬禮不但是對失去親人情感的表達,更是緩解自己悲傷的一種儀式。在推行火葬時,就已經與傳統的喪葬習俗產生了很大矛盾,這種新出的冰葬更是完全將人的屍體粉碎為灰,所以可能很多人不能接受。

▲印度恆河火葬

其次,冰葬雖然比火葬和土葬都更為環保,但是由於冰葬所需要的設備和液態氮都十分昂貴,所以這種喪葬方式的價格遠比火葬高得多。就單從這一點來看,如果冰葬不能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那麼僅僅從經濟角度來看,依然有很多人不能接受。

結語

其實拋開經濟上的問題來看,人死之後,是埋在土中慢慢腐爛,還是被火葬燒成一堆碎骨,或者以冰葬的方式粉碎成灰,都沒有什麼差別。與其計較這一堆沒有任何生命的無機物的形態,倒不如在人還活著的時候享受生命,陪伴家人。

參考資料:

《荀子·禮論》

《聖經》

相關焦點

  • 火葬或許要被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多數網友評價:不能接受
    可是,讓人們不能理解的是,土葬也在許多地方被禁止了,而改為了更為環保的火葬。如今更是有人提出火葬也要被淘汰,改為更為「環保」的「冰葬」,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多數人看後表示:完全無法接受。那麼這種「冰葬」是怎麼搞的呢?說起來倒是處處充滿了「環保」與高科技的味道,但是卻絲毫看不到對死者的尊重。
  • 火葬可能會被淘汰?武漢已經在試行新方式,多數人看後:無法接受
    02隨著時光不斷流逝,人遲早有一天要離去,一旦離去,墓葬就是追憶過去的方式。雖然是火葬剛推出的時候有一些人不接受,但是很快就被人們接受了。現如今國家大多數地方都是採取火葬,有些人甚至還會讓後代將自己的骨灰撒向指定的地方,從而展現出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火葬也許會被淘汰?武漢已試行新方法,多數人看後難以接受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如今,關於殯葬的方面大家所熟知的方式就是火葬,在中國對於喪葬也是非常重視的,大家都希望死去的人可以入土為安,所以一直以來火葬的方式一直讓人所接受。然而近年來,全球變暖的腳步越發迅速,所以火葬也許會被淘汰?武漢已試行新方法,多數人看後難以接受。
  • 火葬可能會被取消?武漢已在試行新措施,網友:是我孤陋寡聞了
    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入土為安」才是「死得其所」,後來隨著國民思想水平的提高,火葬也在很大範圍內被接受了,可還是有部分區域並沒有完全接受。可誰能想到如今又有新的安葬措施已經在武漢試行,火葬很有可能就要面臨被淘汰的境地。
  • 火葬又要被淘汰?入土為安終歸成為過去,全新冰葬已在試點!
    眾所周知,我們的傳統安葬方式是土葬,因為在我們中國人眼中,入土為安是一件天大的事,還講究屍身完整,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很多人也會把自己遺體捐出來給醫學上做貢獻,這都是正常的事。然而隨著時代進步,原本的土葬也不再流行,更為主要的方式是火化後領取骨灰安葬,這種方式逐漸成為主流。然而現在又有新的方式流出,火葬將被淘汰?
  • 「火葬」或將面臨淘汰?新方法將更加環保高效,已經在武漢試行
    那麼,常見的喪葬方式有哪些呢?現代技術又有哪些新的安葬方式呢?在日常生活和影視劇中,人們常常用「入土為安」來表達對逝去的人的尊重和心靈的期盼。我國傳統的墓葬方式就是土葬,土葬的方式隨著歷史的推移會有所差別,在不同地區也有所差異,但都體現了一定的文化習俗和思想觀念。
  • 冰葬將代替火葬?人體在零下190度中可迅速粉碎,武漢已在試行
    冰葬的具體操作根據愛斯基摩人的冰葬改革,現代人在傳統的冰葬方式裡推陳出新,現代冰葬在各種方向和領域上都比愛斯基摩人的冰葬要複雜得多。冰葬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會有技術人員把人逝世後的屍體放在零下十八度的冰格裡,緊接著利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浸泡屍體,人的肉體在這樣的液體中將會變得非常脆弱。
  • 火葬將被淘汰?新型殯葬方式在武漢試行,150斤重的人有20斤骨灰
    火葬已悄然替代土葬,在注重環保持續發展的時下局面,火葬所產生的的空氣汙染已引發社會關注,為使遺者乾淨離開,一種即將取代火葬的殯葬方式正悄然試行,這種驚為天人的殯葬方式從何而來?一、沿用冰葬、武漢試行2020年初,冰葬作為新型殉葬方式一經發布就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很多人對已在武漢設置試點的冰葬方式萬分質疑:「實行冰葬,人豈不是只剩冰渣?冰葬又是何時悄然入住中國的?冰葬為何會在武漢設點?」這一切都與一個韓國人有關。
  • 火葬將被淘汰?「新殯葬技術」已在武漢試行,150斤人有骨灰20斤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土葬制度逐漸的被淘汰,在城市裡面開始大規模的流行火葬制度。不過,在科學家看來,火葬制度也未必健康,因此我們應該推出一種更加健康的葬禮。於是在武漢地區就推出了一種全新的殯葬方式,據說是目前最科學的方式,甚至引起了整個社會的反響,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火葬」即將被淘汰?美國研究出新的方法,很多人不能接受
    而到了近些年「土葬」因為會佔用太多的土地,所以不管從經濟層面來看還是從環保層面來看,「土葬」都不太適合現在人類。所以近些年國際上大部分人都是選擇「火葬」,也就是將遺體直接火化,留下一部分骨灰來祭拜。而現在在美國「火葬」也即將被淘汰,因為很多人覺得「火葬」還是會排放一氧化碳,這對於環境還是會產生破壞,所以現在美國研究出新的方法,那就是化學分解法埋葬,這種方法號稱是模仿最原始的大自然,也可以讓人回歸大自然。
  • 火葬也許會被廢除?武漢已實施新方法,多人看後無法接受
    當初實行火葬推廣的時候,這一傳統為火葬帶來很多阻礙,許多人對火葬這種行為無法接受,可能是出於中國人骨子裡保守的觀念。傳統的墓葬文化,從古流傳到至今,一下子變成火葬誰也接受不了,但火葬好處卻比墓葬要多。 火葬可以節約土地使用資源,當屍體火化後,只需要用到骨灰盒,不需要用那麼大的棺木,這一方面來說節約木材,而且下葬的時候佔地面積也少。
  • 「火葬」將被淘汰?新方式「冰葬」已經在湖北試用,很多人表示難以...
    中國人自古講究入土為安,這一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在科技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古人相信靈魂轉世,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而是會到達另一個世界,而埋入黃土,就是打開另一個世界大門的鑰匙。
  • 我國引入「冰葬」技術,於零下190度迅速粉碎屍體,已在武漢試行
    各國開始有意識地更加重視環保的問題,我國也不例外,在加強科學技術等各個領域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國通過引入「冰葬」技術,希望能夠嘗試減少土葬和火葬對於空氣和土壤的汙染。這種技術通過在零下190度迅速粉碎掉凍成冰塊的屍體,將對空氣和泥土的汙染降到最低,目前該技術已經開始在武漢試行。
  • 我國引進「冰葬」技術,人體在零下190度粉碎,已在武漢試行
    人們拉開始有了環境保護這件事的意識,所以開始想盡了一切辦法去維護現在已經遭受了破壞的環境,這是亡羊補牢嗎?為時晚不晚,還尚未得知。那麼這個方法值得推廣嗎?關於「冰葬」技術,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人終有一死,這是誰也逃脫不了的,但是因為死亡是人生的一個終結,所以對於死亡的態度,人們從來都是非常慎重的。
  • 我國引進「冰葬」技術,人體在零下190度快速粉碎,已在武漢試行
    人們拉開始有了環境保護這件事的意識,所以開始想盡了一切辦法去維護現在已經遭受了破壞的環境,這是亡羊補牢嗎?為時晚不晚,還尚未得知。我國在環保方面也是積極行動,一直都非常倡導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會積極參與國際上的環境保護的行動,近幾年甚至引進了「冰葬」技術,讓人體在零下190度的溫度裡快速地粉碎,之前已經在武漢試行了。那麼這個方法值得推廣嗎?
  • 火葬將要被廢除?韓國專家建議武漢實施的新方法,讓人目瞪口呆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墓葬文化演變成了現如今的火葬。火葬的優點有很多,可以節省土地資源,屍體被火化之後放入骨灰盒中即可。但很多人對火葬也持有不認同的態度,雖然火葬比較容易,但購買骨灰盒的價錢非常昂貴。此外人死本來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又讓其身體再遭受一次痛苦,實在是讓親人無法接受。
  • 火葬還未徹底推行,冰葬又出現,網友:死得真花哨
    古今中外的葬法多種多樣,在中國最傳統歷史最久遠的葬法就是土葬了。將逝者放入棺材,挖坑埋入地下,這是一種禮俗最為繁雜、流傳最為廣泛、使用民族最多的一種傳統葬法。這種葬法為了遵循漢人「入土為安」的理念。曾經是普遍使用的葬禮。不過到了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保護耕地,節約土地資源開始倡導火葬。1956年毛澤東、朱德的151名高級官員聯合籤名,以個人名義倡導火葬。
  • 國家強制推行火葬制度,如果不火葬將會受到處罰!你知道嗎?
    自古以來我國便有入土為安的傳統,而這種傳統在我國農村更是根深蒂固,這也是表達對逝者的尊敬,所以便一直有土葬這種行為,而且咱們中國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思想,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都希望逝後,能夠埋在故鄉,但是現在國家推行火葬,卻頻頻受阻這其中都是哪些原因呢?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農村全面實行火葬,阿坤難以接受,但貌似沒有什麼用。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
  • 農村實行殯葬改革,農民表示不接受!國家予以補貼,火葬將成主流
    提到農村的殯葬習俗,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到吹吹打打異常壯觀的抬棺場景,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講究「入土為安」,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農村推崇的都是土葬的方式。在一些農村,如果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的,一般都會提前為自己挑選好的木材打好「壽木」,為自己的後事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