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葬或將取代火葬?環保節能又高效,可惜有個大問題

2020-09-13 地球神奇生物圖鑑

聽到冰葬,你會想到什麼?冒著寒氣的冰塊,冷凍人體……?不不不,冰葬其實某種程度上跟火葬很像,都是把遺體降解為顆粒,化為灰燼。


冰葬用的不是冰,而是液氮。冰葬需要經歷五個步驟:

1.遺體被移入處理室中急凍,然後用液氮浸泡或噴射

液氮:液態的氮氣,溫度極低,未經防護接觸可致凍傷。因其極低溫度和化學惰性,常被用作製冷劑

液氮溫度達-196°C,這種極低的溫度能夠迅速改變人體結構,使人體結晶。想像下乾裂的土塊,是不是手一捏就碎了?冰葬就是如此,遺體經過液氮處理流失了大量水分,變得乾裂易碎。

截圖自冰葬公司Promessa宣傳片

2.震動幾分鐘,將結晶的遺體化為微粒,也就是原始的骨灰;

截圖自冰葬公司Promessa宣傳片


3.骨灰倒入乾燥裝置中進行進一步的冷凍乾燥

截圖自冰葬公司宣傳片


4.利用磁力等篩選裝置分離出骨灰中的金屬,比如補牙用的汞合金等;

截圖自冰葬公司宣傳片


5.最終處理後的骨灰被放入用玉米澱粉製造的可生物降解的棺材中,埋在土壤表層,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即被分解,可為土壤和植物提供養分,真正做到塵歸塵、土歸土。

截圖自冰葬公司宣傳片


冰葬目前仍只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由瑞典生物學家瑞典生物學家Susanne Wiigh-Mäsak提出,於2004年申請發明專利。

冰葬不像火葬需要耗費大量燃料,也不會排出汙染物進入空氣,經過處理的骨灰可直接融入土壤,相當環保。另外冰葬處理效率高,相比起火葬的焚燒爐更為省時。這種環保理念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但同時冰葬技術也引來無數質疑,許多專家認為實踐過程中難以做到將遺體凍幹並搖碎成微粒,現實也確實印證了發展這項技術困難重重:發明者創建了公司試圖將冰葬商業化,但目前為止沒有系列設備成功投入生產並運轉。這家公司也於2015年破產清算,中止了所有生產活動。


這些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也可能隨著地價的攀升,越來越多人放棄了複雜的殯葬方式,轉而接受更為綠色環保的觀念。越來越多人開始認同生態葬的理念,即把骨灰埋入土中,再在上面栽種樹木或花草,或是將骨灰灑向海洋等自然環境中。但我們也要看到,火葬在國內推廣了數十年,至今仍未完全代替土葬。因此,殯葬技術固然有待發展,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轉變人們的觀念意識

你怎麼看呢?



References:

http://www.promessa.se/

https://www.thelocal.se/20110413/33178

http://www.dailyundertaker.com/2008/09/promession-return-to-living-soil.html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冰葬,為什麼有人說「冰葬」要取代火葬?
    從實現的角度來講,其實冰葬的實現難度還是挺大,並沒有「火葬」這麼簡單,首先是冰葬的工作人員會在死後12天內,將屍體冷藏在零下18℃冰櫃中,然後在近些低溫升級的改變,在-196℃的液體氮中使屍體變脆,這個時候當屍體完全失去水分之後,再開啟振動模式將其轉為粉末,這個時候再次進行屍粉真空處理使水分蒸發,接下來就是過濾屍粉去除雜質。
  • 未來「冰葬」將取代火葬?人體在零下190℃瞬間震碎成粉無汙染?
    就這一點來說,冰葬還是相當環保的。不過,在人們的觀念中,不管選擇哪種殯葬方式,都想讓逝者能夠安息。在未來,冰葬的方式比火葬更加環保,而且看起來,並不會對逝去的人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這樣看來,冰葬很有可能在未來代替火葬。
  • 「火葬」將被淘汰?新方式「冰葬」已經在湖北試用,很多人表示難以...
    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氣候問題不斷惡化,特別是空氣汙染形勢日趨惡化,包括我國在內,很多國家都爆發了嚴重的霧霾天氣而火葬的方式,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對環境和大氣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近些年,一些專家和學者就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喪葬方式——冰葬。
  • 「冰葬」將取代火葬,人體在零下196度粉碎,第一試點在武漢?
    我國人口數量大,為了不佔用耕地面具,我國在尋找更為方便環保的安葬方式 不論是土葬或是後來興起的火葬都是要入土的,可是土葬需要佔用大量的耕地面積,火葬又比較汙染環境。
  • 「火葬」或將面臨淘汰?新方法將更加環保高效,已經在武漢試行
    後來隨著封建王朝的建立,貴族階級和普通老百姓之間的墓葬規格顯現出了差異,墓地的大小,陵墓的規格,陪葬品的數量等等差別比較大。迄今為止最讓人驚訝的就是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陵規模宏大,結構複雜,陪葬品多奇珍異寶,用以顯示他的至尊的地位和死後也能統治國家的願望。而平民百姓就沒有這樣的待遇。
  • 「冰葬」技術被引進,零下190度低溫將屍體粉碎,卻遭老年人反對
    就比如在安葬這個習俗上,目前國內採用的大都還是土葬和火葬的方法,這兩種方法是人民都可以接受的方法,但傳統的方法面臨環境汙染的問題。現今我國引進了一種先進的冰葬技術,這種技術解決了環境汙染的問題,但卻不能被大眾所接受。
  • 冰葬將代替火葬成為趨勢 武漢首先試運行,如果成功將被普及
    這也是當前中國最為廣泛的一種埋葬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葬也是開始出現了社會中。火葬的出現緩解了土地的用地緊張,同時也可以將一些人體內的病毒殺死,以防止造成二次汙染。火葬也是當今社會很多人的一種選擇方式,但是,科技總是在進步的。眾所周知,武漢今年的形勢是比較嚴峻的,為此,國內也是引入了一種新的處理逝者的方式,這便是冰葬。所謂的冰葬就是將人體在零下200度左右的溫度進行處理。
  • 冰葬將代替火葬?人體在零下190度中可迅速粉碎,武漢已在試行
    ——《周易.繫辭下》人在死後將如何被處理,這是人盡皆知的,就是進入火葬場火葬,火葬後的骨灰被保存在小盒子中,那是人類肉體的安息之處。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人們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火葬對環境有著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在科學界的不斷研究下, 終於將一種新的環保的埋葬方式展現在了世人眼前。
  • 火葬還未徹底推行,冰葬又出現,網友:死得真花哨
    歷史上的中國向來就對葬禮十分重視,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君王皇后,死後的儀式甚至比出生時的規模還大。古今中外的葬法多種多樣,在中國最傳統歷史最久遠的葬法就是土葬了。將逝者放入棺材,挖坑埋入地下,這是一種禮俗最為繁雜、流傳最為廣泛、使用民族最多的一種傳統葬法。這種葬法為了遵循漢人「入土為安」的理念。曾經是普遍使用的葬禮。
  • 冰葬會取代火葬嗎?
    冰葬會取代火葬嗎?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死者為大」,聖人孔子提倡「厚葬」,因此我國的殯葬制度一直比較繁瑣,整個過程需要七八天的時間差不多。傳統的土葬不僅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因此近年來,我國開始實行火葬制度,殯葬從簡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 專家預測:未來火葬逐漸被淘汰,「冰葬」也許會取代火葬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土葬已經不是唯一的方式了,甚至有科學家提出,在未來冰葬也許會取代土葬。能否用冰葬來代替土葬呢?他們認為這個方式是比較環保的。我們都知道現在全球變暖的形勢在不斷加劇,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而土葬也會排放很多的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全球變暖。
  • 火葬將被淘汰?新型殯葬方式在武漢試行,150斤重的人有20斤骨灰
    ——《孝經·開宗明義》「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是千年來傳承的下葬儀式,古人遵循儒家思想、孝道至上,信奉死後有知、魂歸故裡、屍骨健全,故以完整遺體下葬的土葬作為殯葬方式。火葬已悄然替代土葬,在注重環保持續發展的時下局面,火葬所產生的的空氣汙染已引發社會關注,為使遺者乾淨離開,一種即將取代火葬的殯葬方式正悄然試行,這種驚為天人的殯葬方式從何而來?
  • 傳統火葬要被淘汰了嗎?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多數中國人接受不了
    中國人特別講究入土為安,以前大多是將屍體裝入棺材後埋入土中,即便是現在廣泛使用的火葬,也是要將骨灰埋入墓地立碑紀念。雖然人死之後就已經不會再有任何感覺和意識,但是每當人們要改變喪葬方式的時候,依然十分不易,這一點從火葬的推行就可以看出。
  • 火葬又要被淘汰?入土為安終歸成為過去,全新冰葬已在試點!
    然而現在又有新的方式流出,火葬將被淘汰?新方法已在武漢試點,大多數人卻表示難以接受。究竟是什麼方法,我們可以來仔細看看。 一直以來土葬都是我國主要的墓葬方式,因為我國以前是小農經濟,所以田地甚多,去世的親人長輩當然以土葬方式處理。而且據說讓亡者安穩入土,能讓他下半輩子有一個更好的出生。土葬的方式也便於在世親人對過世親人的紀念,所以這種方式從未被質疑。
  • 我國引入「冰葬」技術,於零下190度迅速粉碎屍體,已在武漢試行
    城市化和工業化逐步發展,人類漸漸發現呼吸的空氣變得更加渾濁,兒時清澈的河水溪流變得又臭又髒,臭氧層的空洞越來越大,瀕危的物種越來越多。於是,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人們終於發現培根說的「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所言非虛。
  • 冰葬?最潔淨的方式告別世界
    說以之後,很多國家對此嚴格限制,並提倡火葬。但是火葬對環境的汙染危害很大啊,而且火葬說不好聽點有焚屍的意思,至今還有些人因此很難接受它。小編也很難接受這種方式。火葬場景圖所以尋找一種科學綠色環保的方式去安置逝去的家人,成為了人們新的追求。於是出現了冰葬這種方式。想必以前你肯定在電影電視劇裡看見過,死人在冷凍櫃裡的樣子。
  • 火葬或許要被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多數網友評價:不能接受
    可是,讓人們不能理解的是,土葬也在許多地方被禁止了,而改為了更為環保的火葬。如今更是有人提出火葬也要被淘汰,改為更為「環保」的「冰葬」,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多數人看後表示:完全無法接受。那麼這種「冰葬」是怎麼搞的呢?說起來倒是處處充滿了「環保」與高科技的味道,但是卻絲毫看不到對死者的尊重。
  • 把遺體放進液氮中,數分鐘碎成粉末,「冰葬」技術你能接受嗎
    而在古埃及,最高統治者法老的下葬方式則是將人做成木乃伊,這樣一來,人體就能保存幾千年也不會腐化,這也是為什麼考古學家發現的木乃伊都是完整的原因。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土葬仍然是時下最為主流的下葬方式,但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多,土地可利用面積的減少,土葬需要的費用也越來越高,於是乎,火葬也可開始普遍起來,而在藏族等地區,還流行著一種名為「天葬」的儀式。
  • 火葬也許會被淘汰?武漢已試行新方法,多數人看後難以接受
    傳統方法關於殯葬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現下被大家所用最多的就是_——「火葬」,這種辦法是當下用的最多的,在人去世以後會把人送到殯儀館進行火化,然後把火化所剩餘的灰燼裝在盒子裡面,埋在土地裡面。這是火葬的大致流程,這個辦法想對而言比較科學,這樣可以保護環境、防止疾病的傳播。
  • 北大教授呼籲恢復土葬: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處理,土葬該被廢除麼
    都說人閒下來的時候,什麼奇怪的想法都有,我們現如今處於一個和平的大環境,大家不需要再擔心戰爭與溫飽的問題,於是就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對其他事物的研究上,譬如電子信息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是也有人將重心放在了非常偏門的領域,譬如喪葬方式,對於喪葬,我國兩千年來經歷了由土葬到火葬的轉變,甚至在武漢已經出現了冰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