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呼籲恢復土葬: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處理,土葬該被廢除麼

2021-01-13 博古通文

都說人閒下來的時候,什麼奇怪的想法都有,我們現如今處於一個和平的大環境,大家不需要再擔心戰爭與溫飽的問題,於是就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對其他事物的研究上,譬如電子信息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是也有人將重心放在了非常偏門的領域,譬如喪葬方式,對於喪葬,我國兩千年來經歷了由土葬到火葬的轉變,甚至在武漢已經出現了冰葬的方式,但是前段時間,北大的吳飛教授卻建議,恢復土葬,要知道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國人花了近半個世紀才接受火葬,如今又建議改回來,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土葬起源於原始社會,距今數千年的半坡文明,夏朝以及商殷都是採用的土葬,而漢族的土葬更是有幾千年的歷史,雖然許多少數民族也存在著「天葬」和「水葬」等形式,但是土葬一直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1911年辛亥革命在我國興起,為了改變國人的封建思想,革命黨人在各個領域都發起革新,其中就包括喪葬形式,他們認為土葬很大程度上汙染了土壤資源,而且容易滋生神鬼思想,應當被摒棄,但是卻遭到了民眾的抵抗,因為入土為安的思想根深蒂固,一時間根本改變不了。

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了慶祝國家的新生,領導人要求去除封建思想,民眾逐漸開始接受火葬,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部分地區開始強制要求火葬,並且加大了推行力度,往後的二十年裡,火葬才在全國開始流行開來,直至進入現代文明,也是採用的也幾乎都是火葬,然而前一段時間,北大的吳飛教授卻指出,我們不應該繼續推行火葬,應該恢復土葬,由於北大是我國的超一流學府,因此這位教授的話非常有分量,可以說是舉足輕重,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大討論。

我們知道土葬之前被取代是因為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還造成了資源汙染,然而火葬已經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什麼教授會有此言論呢?對此他給出的原因是,火葬將人體放進熔爐鍛造,將器官燒為灰燼,乍一看沒有大問題,但仔細思考就會發現,這和我們對垃圾進行集中處理,沒有任何區別,因此吳飛教授覺得從人文和人道主義角度考慮,火葬就不應該再繼續推行。對此網友們也是持不同的意見,有的表示吳飛教授言之有理,而有的表示,兩者是不可兼得的,但是火葬的優勢明顯大於土葬,因此不應該禁止。

不管最後討論出的結果是什麼,至少我們現在的法律是禁止土葬的,2012年《殯葬管理條例》修訂完成,其中第二條就明確規定,在國家劃定範圍內要實行火葬,明令禁止土葬,不過吳飛教授的話也不無道理,希望再以後能夠想出一個既環保又充滿人文關懷的喪葬方式,同時將這兩個問題解決掉。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呼籲恢復土葬:火葬是把人當垃圾燒,土葬該不該被廢除?
    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我國,並且蓬勃發展,佛教之中,高僧圓寂實施的就是火葬,發展至宋朝年間,火葬這一葬法的盛行到達了一個高度,並且使得宋太祖趙匡胤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來,率多火葬
  • 北大教授反對火葬,呼籲恢復土葬:墓地價格上漲,人被當成垃圾處理
    近日,北大宗教和哲學教授吳飛反對火葬,呼籲恢復土葬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說土葬是習俗,可以延續親情,後人可以藉機懷舊,火葬儀式簡單,且會導致傳統喪葬禮俗消失,親情容易變得更冷漠。除此之外,吳飛教授還表示,火葬對環境汙染大,而且近年來墓地價格持續上漲,一些人已經有點承擔不起了,人被當成垃圾處理,燒成灰燼,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 北大教授吳飛: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
    諸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樹葬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葬與火葬。土葬是將逝者直接裝進棺木並埋葬在土裡;而火葬則是將人火化成骨灰後葬。  老一輩人篤信風水學,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死後要「入土為安」以及「死要留全屍」的思想,相比於「將人化為灰燼」的火葬,他們更傾向於傳統的土葬。自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與人均耕地面積的銳減,不少專家、學者大力倡導火葬。
  • 土葬與火葬,孰優孰劣呢?北大教授: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去處理
    一、從土葬到火葬土葬就是在人死之後將人的屍體埋入地下,如果追溯到遠古時期,這樣一種行為的動機,應當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我們的先祖之所以能夠在大自然當中存活並且不斷發展,靠的正是團結。現代社會人們對土葬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說土葬侵佔土地,同時由於農村地區的陋習,人們在土葬的時候往往會大辦特辦,給這些逝去親人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所以土葬率先在城市地區被廢除,城市裡的人被強制使用火葬。火葬之後,人只剩下了骨灰。
  • 北大教授稱火葬不科學,建議儘快廢除恢復土葬,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殯葬制度也在不斷的改革,也在不斷注入新的內容,比如說在過去的時候,人們基本都是土葬,自二十世紀開始,世界各國都開始提倡火葬,以此節約土地,我國同樣也不例外,一直在推行火葬。土葬被取消的原因很簡單,太過耗費土地資源,相比較而言,火葬的優勢則很大,近幾年,還有人提出了冰葬,這種葬法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人口不斷的增加,火葬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墓地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為此還有人直接買了房子專門放骨灰。北大的教授吳飛便站出來,呼籲儘快恢復土葬,那麼他為什麼會建議恢復土葬呢?
  • 北大教授稱火葬不科學,建議儘快廢除恢復土葬,可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中國人一直有入土為安的思想,所以很多老人都無法接受火葬,至今為止,只有個別地區,依舊實行土葬。 土葬被取消的原因很簡單,太過耗費土地資源,相比較而言,火葬的優勢則很大,近幾年,還有人提出了冰葬,這種葬法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
  • 農村該不該廢除土葬實行火葬?
    農村該不該廢除土葬實行火葬?農村如果沒有土葬自然是最好,而火葬是最為有效解決土葬問題的途徑之一。但是需要大力倡導,循序漸進推動農村殯葬,一刀切廢除土葬,全部施行火葬不可另外,還需要避免火化土葬的問題。
  • 喪葬勢改革,土葬被取代?北大專家:把人當垃圾,火葬哪點好?
    按照專家的說法,火葬取代土葬是勢在必行,且具備如下幾點優勢: 與土葬相比,火葬不佔用耕地,不破壞與浪費資源; 與土葬相比,火葬不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不阻撓農業經濟騰飛; 與土葬相比,火葬環保、綠色,且省時省力。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人死則煙消雲散,不過人們總喜歡留下墓志銘來證明自己在這個世界存在過,在世界各地流行的葬禮基本都是會將遺體放入到一個棺材裡面,不管是在非洲還是在中國,這樣的土葬方式就是以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風俗,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一種的文明。
  • 北大教授:把土葬改為火葬,等於把人當作垃圾焚燒,缺少了禮儀文化傳承
    我國從封建社會發展至今,雖捨棄了一些繁雜瑣碎的傳統禮儀,但傳統葬禮喪事仍與古代做法一致,只是將土葬改為火葬。 人們很快接受了這個下葬制度的改變,但近期一位北大教授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國家規定將土葬改為火葬,是對死者的不尊重,人逝世後將遺體火化,與火化垃圾無異!那麼這位教授所言是否在理,我國又為什麼要改變這一喪葬制度呢?
  • 「人去世以後,土葬好還是火葬好!」大家怎麼看?
    看到一則新聞,北大教授呼籲恢復土葬,那麼到底是土葬好還是火葬好呢?先說火葬目前我國城市地區,還有事業單位人員是必須要火葬的,要不然不能夠領取喪葬費,城市人無論是否有喪葬費領取,都必須火葬,農村唯有退休人員可以領取喪葬費的必須火葬,也有人放棄領取喪葬費選擇土葬的。
  • 農村到底該不該廢除土葬,全部實行火葬?
    從古至今,土葬的傳統幾乎沒變,唯一的區別就是厚葬與薄葬之分。在一些農村地區,土葬仍然是喪葬方式的唯一選擇。推行火葬的初衷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為節約土地和木材,二是防止汙染。這兩點的想法確實不錯,但與實際脫軌比較多。數千年以來,土葬一直是廣大農村的主要喪葬方式。
  • 農村該不該廢除土葬,全面地推行火葬?針對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
    農村該不該廢除土葬,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靈活的考慮!一方面因為土葬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減少,河南,山東等平原地區!親人去世之後就在自家的地裡埋了!這樣會使大量的耕地減少,當地的有關部門也在提倡火葬,這樣耕地可以得到有效地保護!耕地對於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 農村到底該不該廢除土葬?而全面實行火葬?
    喪葬方式改革,由土葬改為火葬,是基於人口發展速度加快,土地資源有限,死人與活人爭地現象嚴重而考慮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土葬和火葬相比,究竟誰更好,無論現實中,還是網絡上,都一直爭論不休。從節約土地上講:——土葬看起來在三五十年內佔用土地面積較多,但年久之後自然就變成平地了;——土葬一般都葬在山坡上或樹林中,對土地資源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現實中人們上墳,無非是上三代五代,百年以上的墳頭,很少能夠見到。
  • 土葬火葬到底誰好?專家、教授不要爭論了,聽聽農村人是咋說的吧
    火葬真的是最好的葬人方式嗎?對此問題社會上其實一直都有爭議,前段時間更有北大一名教授站出來,倡議恢復土葬形式,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和響應,當然也不可避免地引來了部分反對的聲音,輿論上呈現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兩級現象。那麼土葬和火葬,究竟誰更好呢?我認為還是先聽聽農村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 北大教授吳飛:火葬是把人當作「垃圾」焚燒
    土葬會使土地遍布墳塋,對機械化生產的開展產生很大的阻礙。而火葬就會減少這種問題的產生,更利於發展。2、火葬更省時省力且綠色環保有人認為,土葬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一種體現。土葬中的燒紙、燒祭品等,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如何不小心處理還有可能引起火災存在安全隱患。
  • 火葬將全面取代土葬?北京專家怒批:是把人當垃圾
    而在千年的歷史演變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嘉兇」二禮,所謂嘉禮,就是婚宴喜慶典禮,而兇禮,則是喪葬弔唁等禮節。在傳統文化裡,人生最大的事情無非就是出生、結婚和死亡,因此人們十分看重婚禮和後事。而且在傳統的喪葬禮儀中,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如何選陰宅,如何進行土葬了。雖然現在不少地方已經提倡火葬,但還是有很多持傳統意見的人對火葬並不看好,甚至引起了紛爭。
  • 民間——土葬與火葬守靈
    在民間,報喪與親友之後就是守靈,等待親友都到了,然後擺祭。守靈階段就是過世之人,男丁守靈,如子孫眾多(一般古代沒有計劃生育,人比較多)長子守靈嫡孫陪靈,次子待客,老三會和知客(風水先生)去墓地,堪輿吉穴。計劃下葬出殯等後續事宜。
  • 土葬文化:火化以後,再去土葬,是資源的節省還是浪費?
    意思就是在古人看來,人死後的身體要埋在地下,靈魂才可以歸天。可見古代人對這種葬禮文化的重視。從秦朝到唐朝,這種土葬文化不僅在百姓之間,在皇宮貴族也是極為盛行。 從諸多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出,那麼掃墓賊挖開墓地以後,看到好多的陪葬品,如果不是土葬,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寶物,而且古代那些皇宮貴族的人,棺槨都是選擇石棺。可見其奢華程度。
  • 農村推崇火葬嚴禁土葬,專家說對農民好處多,老農卻不這麼認為
    但是現在的死人入葬與之前大不一樣了,現在大部分都是火葬,只有一些少數民族依舊使用土葬的形式,雖然現在火葬逐漸代替了傳統的土葬方式,但是這種傳統的土葬方式依舊讓很多人信奉。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一下農村的土葬與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