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是農村的一項從古代沿襲至今的喪葬習俗,早已深入人心,被農民所接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土葬的弊端也愈發凸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土葬需佔用土地,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有專家提議,全面禁止土葬,轉而推行火葬,以避免大量良田成為墓地!
按照專家的說法,火葬取代土葬是勢在必行,且具備如下幾點優勢:
與土葬相比,火葬不佔用耕地,不破壞與浪費資源;
與土葬相比,火葬不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不阻撓農業經濟騰飛;
與土葬相比,火葬環保、綠色,且省時省力。
然而,對於火葬替代土葬,80%以上的農民,尤其是老一輩的人不能夠接受,並堅決反對!眾所周知,老人們講究「入土為安」,即便被專家吹捧得天花亂墜,從內心當中也堅決抵制,不願意接受火葬。
其實,反對火葬的人不只是農民自身,北大的教授吳飛也曾明確表示:人不是垃圾,與火葬相比,我更願意支持土葬。儘管看起來火葬制度比較合理合規,但真正到農村落實,卻發現這種方式缺乏對人的尊重!幾千年來,儘管土葬制度存在諸多陋習,但從各地的風俗與習慣當中我們能夠發現,土葬充滿對生命的敬畏,而火葬就像是在處理垃圾,沒有敬重之心。
另外,吳教授也表示,之所以有些專家鼓吹火葬取代土葬,最根本的目的是避免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在節省土地的同時能夠減少墳頭的數量,以推行農業機械化。然而,吳教授指出,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個,恐怕火葬取代土葬,反倒會更加浪費土地。為啥這樣說呢?原因有三:
火葬之後,農戶還要二次棺葬,照樣「起墳頭」,跟土葬無區別;
農民的思想觀念難以扭轉,偷偷土葬的肯定大有人在,這種情況下,耕地浪費難以避免;
火葬之後的「石碑墓」對環境破壞更大,且長久保留!如若一直推行火葬,若干年後恐怕真的會墳頭遍地。
總而言之,強行將火葬取代土葬不但意義不大,反倒會適得其反,使得農民對火葬產生更抗拒的心理!而北大教授的這番話及支持土葬的理由則更加切合目前農村的實際,說出了老農民心中所想!因此,對於這樣的教授,大家怎麼可能不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