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勢改革,土葬被取代?北大專家:把人當垃圾,火葬哪點好?

2020-12-06 騰訊網

土葬是農村的一項從古代沿襲至今的喪葬習俗,早已深入人心,被農民所接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土葬的弊端也愈發凸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土葬需佔用土地,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有專家提議,全面禁止土葬,轉而推行火葬,以避免大量良田成為墓地!

按照專家的說法,火葬取代土葬是勢在必行,且具備如下幾點優勢:

與土葬相比,火葬不佔用耕地,不破壞與浪費資源;

與土葬相比,火葬不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不阻撓農業經濟騰飛;

與土葬相比,火葬環保、綠色,且省時省力。

然而,對於火葬替代土葬,80%以上的農民,尤其是老一輩的人不能夠接受,並堅決反對!眾所周知,老人們講究「入土為安」,即便被專家吹捧得天花亂墜,從內心當中也堅決抵制,不願意接受火葬。

其實,反對火葬的人不只是農民自身,北大的教授吳飛也曾明確表示:人不是垃圾,與火葬相比,我更願意支持土葬。儘管看起來火葬制度比較合理合規,但真正到農村落實,卻發現這種方式缺乏對人的尊重!幾千年來,儘管土葬制度存在諸多陋習,但從各地的風俗與習慣當中我們能夠發現,土葬充滿對生命的敬畏,而火葬就像是在處理垃圾,沒有敬重之心。

另外,吳教授也表示,之所以有些專家鼓吹火葬取代土葬,最根本的目的是避免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在節省土地的同時能夠減少墳頭的數量,以推行農業機械化。然而,吳教授指出,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個,恐怕火葬取代土葬,反倒會更加浪費土地。為啥這樣說呢?原因有三:

火葬之後,農戶還要二次棺葬,照樣「起墳頭」,跟土葬無區別;

農民的思想觀念難以扭轉,偷偷土葬的肯定大有人在,這種情況下,耕地浪費難以避免;

火葬之後的「石碑墓」對環境破壞更大,且長久保留!如若一直推行火葬,若干年後恐怕真的會墳頭遍地。

總而言之,強行將火葬取代土葬不但意義不大,反倒會適得其反,使得農民對火葬產生更抗拒的心理!而北大教授的這番話及支持土葬的理由則更加切合目前農村的實際,說出了老農民心中所想!因此,對於這樣的教授,大家怎麼可能不支持呢?

相關焦點

  • 農村喪葬改革!火葬將全面取代土葬?北京專家怒批:是把人當垃圾
    而在千年的歷史演變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嘉兇」二禮,所謂嘉禮,就是婚宴喜慶典禮,而兇禮,則是喪葬弔唁等禮節。在傳統文化裡,人生最大的事情無非就是出生、結婚和死亡,因此人們十分看重婚禮和後事。而且在傳統的喪葬禮儀中,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如何選陰宅,如何進行土葬了。雖然現在不少地方已經提倡火葬,但還是有很多持傳統意見的人對火葬並不看好,甚至引起了紛爭。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當然有些地方可能還沒有全面推廣,而實行火葬其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減少農村喪葬中的一些陋習行為,大家都知道,這農村的土葬基本都是需要一個墓穴,這樣的情景在農村也比較多見,不管是山上還是耕地裡都能看到很多的墳頭,而這樣一來耕地就會減少墳頭卻在不斷的增加,另外土葬所帶來的很多習俗中不乏有眾多的陋習,比如說喪事中一些節目表演,還有大操大辦等等,更甚至有些帶有迷信的色彩,所以有專家認為,由土葬實行火葬
  • 北大教授呼籲恢復土葬: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處理,土葬該被廢除麼
    都說人閒下來的時候,什麼奇怪的想法都有,我們現如今處於一個和平的大環境,大家不需要再擔心戰爭與溫飽的問題,於是就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對其他事物的研究上,譬如電子信息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是也有人將重心放在了非常偏門的領域,譬如喪葬方式,對於喪葬,我國兩千年來經歷了由土葬到火葬的轉變,甚至在武漢已經出現了冰葬的方式
  • 北大教授吳飛: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
    諸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樹葬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葬與火葬。土葬是將逝者直接裝進棺木並埋葬在土裡;而火葬則是將人火化成骨灰後葬。  老一輩人篤信風水學,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死後要「入土為安」以及「死要留全屍」的思想,相比於「將人化為灰燼」的火葬,他們更傾向於傳統的土葬。自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與人均耕地面積的銳減,不少專家、學者大力倡導火葬。
  • 土葬與火葬,孰優孰劣呢?北大教授: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去處理
    現代社會人們對土葬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說土葬侵佔土地,同時由於農村地區的陋習,人們在土葬的時候往往會大辦特辦,給這些逝去親人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所以土葬率先在城市地區被廢除,城市裡的人被強制使用火葬。火葬之後,人只剩下了骨灰。
  • 北大教授反對火葬,呼籲恢復土葬:墓地價格上漲,人被當成垃圾處理
    近日,北大宗教和哲學教授吳飛反對火葬,呼籲恢復土葬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說土葬是習俗,可以延續親情,後人可以藉機懷舊,火葬儀式簡單,且會導致傳統喪葬禮俗消失,親情容易變得更冷漠。除此之外,吳飛教授還表示,火葬對環境汙染大,而且近年來墓地價格持續上漲,一些人已經有點承擔不起了,人被當成垃圾處理,燒成灰燼,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 北大教授:把土葬改為火葬,等於把人當作垃圾焚燒,缺少了禮儀文化傳承
    我國從封建社會發展至今,雖捨棄了一些繁雜瑣碎的傳統禮儀,但傳統葬禮喪事仍與古代做法一致,只是將土葬改為火葬。 人們很快接受了這個下葬制度的改變,但近期一位北大教授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國家規定將土葬改為火葬,是對死者的不尊重,人逝世後將遺體火化,與火化垃圾無異!那麼這位教授所言是否在理,我國又為什麼要改變這一喪葬制度呢?
  • 北大教授吳飛:火葬是把人當作「垃圾」焚燒
    由此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對已逝之人的敬重,希望他們入土為安。土葬其實是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中國古代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也有嚴格的喪葬制度。但是到了現代社會,傳統的喪葬制度被漸漸廢棄了,人們開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 北大教授稱火葬不科學,建議儘快廢除恢復土葬,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喪葬祭祀是人類特有的感情,民間喪事的形式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形式,有土葬、火葬、水葬等等。在不同的地區,喪葬禮儀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有些地方甚至相鄰的兩個村子,喪葬規矩都有所不同,當然大體上還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 北大教授稱火葬不科學,建議儘快廢除恢復土葬,可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雨果 中國有著豐富的喪葬文化,喪葬是指辦理喪事以及埋葬死者。舉行喪事,讓死者有一個歸宿,同時讓生者有一個悼念的儀式。 喪葬祭祀是人類特有的感情,民間喪事的形式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形式,有土葬、火葬、水葬等等。
  • 北大教授呼籲恢復土葬:火葬是把人當垃圾燒,土葬該不該被廢除?
    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土地資源的使用,現如今,火葬逐漸代替了土葬,提倡喪事從簡。 火葬也有數千年的歷史,位於我國甘肅的寺窪遺址中出土了6座豎穴坑墓,葬式為火葬後將骨灰裝人旅中埋葬、仰身直肢葬、亂骨葬3種。而寺窪文化距今約有4000~5000年的歷史。
  • 古老的喪葬方式有哪些?為何只有火葬和土葬成為了主流?
    死亡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所謂死者為大,不管他生前是好是壞,死後都必須妥善安葬。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每個省份或者不同民族的喪葬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別。有些喪葬方式是古代傳下來的,比如說天葬;有些則是順應時代的需求而成為主流方式的,比如說火葬。有的喪葬方式光聽著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所以也就沒有流傳到如今了。
  • 土葬火葬到底誰好?專家、教授不要爭論了,聽聽農村人是咋說的吧
    火葬真的是最好的葬人方式嗎?對此問題社會上其實一直都有爭議,前段時間更有北大一名教授站出來,倡議恢復土葬形式,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和響應,當然也不可避免地引來了部分反對的聲音,輿論上呈現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兩級現象。那麼土葬和火葬,究竟誰更好呢?我認為還是先聽聽農村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 繼火葬與土葬之爭後,農村喪葬3大「惡習」興起,專家:荒唐至極
    土葬是古人的一種喪葬方式,一直流傳至今,到現在火葬興起,依然也有部分地區保留這種喪葬方式。而土葬與火葬曾經還展開一場爭辯,一些人認為土葬能流傳至今,一定有存在的道理,火葬是從西方傳入的,中國人認為這是對人的一種不尊重,最初的時候對這種方式並不支持,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世界趨向同化,中國人也逐漸接受西方人的思想,喪葬制度也因此改為了火葬。
  • 「人去世以後,土葬好還是火葬好!」大家怎麼看?
    看到一則新聞,北大教授呼籲恢復土葬,那麼到底是土葬好還是火葬好呢?有句俗話入土為安,如果可以自然是土葬比較好,但是目前正在改革,以後勢必會實行火葬,這個是一種社會發展趨勢,我們個人無法去改變,只能夠遵從相關制度來走。目前我國城市都在推行火葬,他們必須要走火葬的道路,這個也是硬性要求,那麼火葬真的比土葬好環保嗎?
  • 農村到底該不該廢除土葬,全部實行火葬?
    就目前來說,不論是從推行火葬的目的來說,還是從農村喪葬傳統及風俗來講,現階段在農村全部實行火葬都不太現實。土葬是人類喪葬方式的一種,在我國農村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土葬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原始社會,中原地區的土葬已有數千年歷史。
  • 農村到底該不該廢除土葬?而全面實行火葬?
    喪葬方式改革,由土葬改為火葬,是基於人口發展速度加快,土地資源有限,死人與活人爭地現象嚴重而考慮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土葬和火葬相比,究竟誰更好,無論現實中,還是網絡上,都一直爭論不休。從節約土地上講:——土葬看起來在三五十年內佔用土地面積較多,但年久之後自然就變成平地了;——土葬一般都葬在山坡上或樹林中,對土地資源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現實中人們上墳,無非是上三代五代,百年以上的墳頭,很少能夠見到。
  • 農村實行殯葬改革,農民表示不接受!國家予以補貼,火葬將成主流
    提到農村的殯葬習俗,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到吹吹打打異常壯觀的抬棺場景,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講究「入土為安」,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農村推崇的都是土葬的方式。在一些農村,如果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的,一般都會提前為自己挑選好的木材打好「壽木」,為自己的後事做好準備。
  • 農村該不該廢除土葬,全面地推行火葬?針對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
    農村該不該廢除土葬,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靈活的考慮!一方面因為土葬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減少,河南,山東等平原地區!親人去世之後就在自家的地裡埋了!這樣會使大量的耕地減少,當地的有關部門也在提倡火葬,這樣耕地可以得到有效地保護!耕地對於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 土葬文化:火化以後,再去土葬,是資源的節省還是浪費?
    每當到了出殯這天,村裡的所有人都會來幫忙,棺材是要好多個強壯的漢子抬著,一路抬著到墓地,敲鑼打鼓把死人下葬了。 老一輩的人都說,這叫落葉歸根,也是入土為安。因此,人活著的時候,基本上都會選好自己的墓地地址。在農村裡,墓地的位置大多都是在山坡上,一些叢林茂盛的地方,當然也是看過風水的,墓地的風水好,自然對後人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