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摧毀月球,有多難?

2020-12-05 百家號

在著名的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中,巴恩斯先生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從一開始,人類就想摧毀太陽。」太陽,你的日子可是屈指可數啦!

但太陽畢竟是太大了!所以那些真正的「反派」們決定找一個更容易下手的目標來摧毀:月亮!或者至少要讓月亮變得面目全非!再也沒有什麼比抬頭看到一個千瘡百孔的月亮更能毀掉人們月光下的浪漫情懷了!

實際上,明亮的月光早就惹惱了觀測天文學家們,因為這讓他們的天文觀測難以進行。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徹底清除這討厭的「敵人」?

分開一個由引力作用聚合在一起的物體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被稱為「結合能」(binding energy),舉例而言,地球的結合能大約為2.2×1032焦耳,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而對於相對較小的天體,如月球,其結合能約為1.2×1029焦耳。也就是說,摧毀地球所需的能量要比摧毀月球所需的能量高出1800倍。

看起來,摧毀月球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事,畢竟那要比摧毀地球容易差不多2000倍!那麼再來看一看太陽系裡那些毀滅性事件產生的能量有多大。水星上有一個卡路裡盆地,這是一個巨大的撞擊盆地,計算結果認為這是在數十億年前一顆直徑約100公裡左右的小行星撞擊形成的。該次事件釋放出1.3×1026焦耳的能量,從而產生出這一巨大的撞擊盆地。但即便如此劇烈的撞擊事件釋放出的總能量也還不到月球結合能的1/1000。我們需要更加強大的能量。

我們的太陽每秒鐘產生大約3.8×1026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0億顆氫彈爆炸釋放的能量。如果我們能夠連續收集太陽在15分鐘的時間裡釋放出的全部能量並將其指向月球,那麼我們應該就可以摧毀月球。

但事實上,除了這種「超級武器」級別的暴力手段,還有一種隱蔽的多的方式能夠輕而易舉地撕裂月球——引力。

在天文學上,科學家們使用「洛希極限」的概念來判斷一個小天體,如月球,能夠在多近的距離上圍繞另一顆天體,如地球公轉。

洛希極限的概念是指一個距離極限,在這一距離範圍內,小天體前部和後部區域所感受到的潮汐引力將超過一定極限並導致該天體被撕裂。具體而言,這一效應還需要取決於行星體和圍繞它運行的衛星的直徑和密度。如果月球運行到距離地球足夠近的位置上——大約1.8萬公裡,此時月球將會被地球引潮力撕碎,並圍繞地球形成一圈美麗的光環。

但先別著急欣賞這美景,因為在那之後這些光環物質就會逐漸開始落向地球大氣層,並在接下來的幾千年時間裡給我們帶來同樣「美麗」的毀滅。

取決於你對「摧毀月球」所持的立場是什麼,以下這個事實或許在某些人看來是幸運的,但其他一些人則或許認為這是一種不幸——月球正在離開我們。

與此相反,火星的小衛星之一「火衛一」卻正在逐漸降低自己的公轉軌道,越來越接近火星,天文學家們估計再過數百萬年,這顆小衛星就會落入火星的洛希極限範圍內並被撕碎。

因此,這樣看來,如果我們真的決定要摧毀月球,那麼我們得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或許也包括我們自己,也都一起摧毀了。

(作者:晨風)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如果月球被摧毀,會對人類造成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影響大了!
    前言:如果月球被摧毀,會對人類造成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影響大了!假如失去了月亮,我們人類會有怎樣的影響?從古至今,很多東西都會跟月亮扯上關係。月球的潮汐力是海洋有高低潮的變化,如果被摧毀後海迷,經常的風平浪靜,會是海灘的面積增大。乍一聽是一件好事,有利於海洋區域的發展,但是地球失去月亮的牽制,變得極為不穩定。科學家探測到太陽的自轉速度在變慢,地球日在增長。這是和行星之間的引力作用有關。
  •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時間:2020-11-24 23: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去月球有多難?中國人終於做到了
    我們為什麼如此鍾情月亮 人類自誕生之日起,每一個夜晚都有月亮陪伴。對於這每天都能見到的事物,人們對它的認知卻是少之又少。人們只知道它掛在天上,具體它是什麼毫無概念。以前受限於落後的科技水平,人類也無法對月球進行探索。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月球建基地:星際「搬家」有多難
    該計劃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期在月球建立起有人居住、能開採月球礦產資源的基地和月球火箭發射場。那麼,俄羅斯真的有能力在2030年登陸月球嗎?在月球建基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或者形象地說,從一個星球向另一個星球「搬家」到底有多難?
  • 摧毀月球?美國A119項目曾計劃將月球炸掉,科學家:愚蠢至極
    月球從古至今一直是人類繁衍生息過程中最為親密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從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看到它,它對我們的星球和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假設,如果有一天我們將月球摧毀了又會發生什麼呢?不過,幸好該計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讓太空人登陸月球。雖然美國政府關於A119項目的想法是美好的,但以目前核武器的威力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摧毀月球的,如果想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引爆一枚威力高達世界核武庫幾十億倍的炸彈。但是假設我們在未來的某一天發明了這種威力巨大的破壞性技術,然後將月球摧毀,那麼在地球上的人類會發生什麼呢?
  • 為何人類不把空間站直接建在月球上,有多難?
    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所以登陸月球的難度係數很大,並且花費也很高,如果要在月球上建立空間站的話,那困程度可能更大,我們來分析下。到底有什麼困難。其實上面我們也說了一部分,大家應該也看明白來看,建立在實體上確實比飄在太空中好,關鍵是能不能做到。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時間:2020-11-24 19: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
  • 十幾年前,俄科學家曾聯名建議摧毀月球
    如果沒了月球,地球上人類居住的大部分地區將溫暖如春,沙漠就會變成綠洲,地球的原來荒蕪的陸地將重現生機,冰冷地區移至大洋深處,對全人類有利無弊。首先提出摧毀月球計劃的人是俄羅斯天體物理學家弗拉基米爾.克魯因斯基,當時克裡姆林宮的官員已將方案提交俄政府,表示要認真研究這一建議。
  • 為什麼有人呼籲炸掉月球?俄科學家:月球是寄生蟲,需要摧毀
    月球作為我們地球誕生以來唯一的衛星,像兄弟一般陪伴地球度過了幾十億年的歲月。人類自古以來也對月亮保持著關注,我國古代的文人墨客更是把月亮當作了絕佳的詩詞意象。近代以來世界各國對月球的探索也逐步發現月球對人類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太空資源的價值。但是即便如此,卻曾經有科學家提出炸毀月球的建議。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去月球「挖土」有多難?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  本次探月需要採集的樣本  大概有2000克左右  我國首次開展月球採樣  需要採集的樣品有兩種手段  第一種是鑽取  打入深層次保留信息  以便科學家能夠開展研究  計劃取500克
  • 俄科學家建議炸掉月球,地球自轉角度將被修正,一年四季溫暖如春
    能夠幫助地球擋住隕石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就是月球,它圍繞地球相伴已有40多億年,對於月球的存在我們早就習以為常,很多文人志士經常會用月球的陰晴圓缺感慨人生變化無常。月球與人類的存在息息相關,每當夜幕降臨時,我們都會從地球的各個角落看到它,然而大家是否會想過,如果有一天月球不在了,夜晚的星空我們再也看不到月亮後果會是什麼樣呢?
  • 假如我們摧毀了月球,會造成什麼後果?我們將會面臨什麼?
    月亮一直是人類生存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你可以從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看到它,它對我們的地球和文化產生的影響非常重要,但是假設:如果我們摧毀了月球值得慶幸的是,該計劃已被取消,從而致使美國登月項目成功,但是無論如何,現存的核武力量是不足以摧毀月球的
  • 不約而同要摧毀月球,地球才能安全?
    但飛向月球卻需要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且月球在空中是移動的,假如瞄準月球發射核彈,但幾天後到達月球時,那裡早就是茫茫太空一片,所以還得有複雜的制導系統,在沒有彈載計算機的當時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如果需要地球控制的話
  • 維基解密:蘇聯1977年摧毀美國秘密月球基地
    事實上,官員們正在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蘇聯是否在1979年1月之前摧毀了美國的一個秘密月球基地? 阿爾瓊·瓦拉(Arjun Walla)在《集體進化》(Collective Evolution )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了有爭議的維基解密的月球基地文件。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在古詩詞中,存在很多關於月亮絕句,比如「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它們見證了古人跟月亮有著解不開的情緣,現在,人類更是將月球作為首個太空探索目標,20世紀的美國阿波羅號計劃,21世紀的中國嫦娥工程。
  • 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
    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將開展為期約 2 天的月面工作,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園。——首次月面起飛上升。當嫦娥五號完成月面工作後,它就要踏上「回娘家」的旅程,這就是涉及到突破中國航天史上另一個首次—— 月面起飛上升。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抬頭仰望夜空明月,心中增添少許安慰,如果美俄專家說要將月球摧毀,你是贊成還是反對?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反問:為什麼要炸掉月球。 事實上這不是假設,是真的,俄羅斯專家曾經公開發文建議,要摧毀月球,並列舉了沒有月球之後的好處,難道說沒有月球後地球環境變得更好,又或者說俄專家還有所發現?人們紛紛猜想到底是什麼原因。
  • 時刻知道丨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這到底有多難?
    除此之外,月壤由月球巖石在遭受隕石撞擊、太陽風轟擊和宇宙射線輻射等空間風化作用後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巖石碎塊、礦物及隕石等物質。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的信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 人類建造月球基地究竟有多難?
    月球村可用於天文研究、旅遊或者地質勘探地球上短缺礦物質。同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空間探索計劃創始人阿里爾·埃克布勞也希望「空間民主化」,為此他召集了一支多學科研究小組,具備了機器人、合成神經生物、建築、藝術、空間和設計等技術力量。並非所有人都這樣想,但是歐洲航天局科學顧問艾丹·考利對韋爾納的觀點表示認可,因為他是首批在歐洲航天局總部研究月球技術的專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