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介入制水企業穩賺不賠的秘密

2021-01-11 和訊網

  編者按:

  在中國水務市場中,外資除了高溢價收購國內自來水公司股權外,在上遊制水廠這個環節也毫不放鬆。同樣,外商在國內合資建設中國水廠的方式,也可能促使國內居民用水價格扶搖直上。

  面對國內水價上漲的複雜原因,了解制水企業是如何賺錢的或許也很重要。

  外資介入制水企業穩賺不賠的秘密

  禾苗

  國內自來水簡單來說有如下環節:制水廠(負責自來水的生產)—自來水公司(採購制水廠產品)—居民。從這個鏈條來看,制水廠是自來水供應的主體。制水廠的水價,也是居民用水價格的主要成本之一。

  制水廠的運營模式分為兩種:設計—建設—運營(下稱「DBO」)模式,和建設—試運營—移交(下稱「BOT」)模式。早期不少外資企業採用BOT模式,目前更多的外資企業傾向於DBO模式。

  深究這兩種模式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在兩種模式中,外資股東都在使用保底水量和調價公式兩種控制水價的法則,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

  記者調查發現,威立雅、蘇伊士等不少海外水務企業都在近幾年參股並運營著中國的制水企業,涉及地區包括南昌、三亞、寶雞、遵義等地。

  保底水量的貓膩

  讓我們先來看看DBO模式中,制水公司與自來水企業所謂的「協議保底水量」。

  所謂的「協議保底水量」,是說就算一個城市消耗的水量達不到「保底水量」,買方(自來水公司)不能購買足夠的水,但也要按照原先彼此約定的保底水量,包銷超額水量。

  CBN記者從一位業內人士處拿到了遼寧某市「保底水量」的細節。2002年,該市自來水企業與當地制水廠的協議保底水量是2592萬立方米/年,此後逐步走高,2006年的保底量為2851萬立方米/年。

  但是,2002年到2008年之間,該市的居民用水量並不均衡。特別是2006年,城市的真實用水量要比保底水量少300萬立方米,但由於有協議在先,自來水公司依然要買下制水廠的水並包銷掉。

  這些錢誰來出?該市政府的解決辦法是,在2006年不得不掏出1539萬元,作為財政補貼支持國有的自來水公司。但並不是所有的錢都來自於政府。

  正是因為這種固定回報的存在,使自來水公司可能要消化更高的成本,而虧損的自來水公司要求漲價似乎看上去理所應當。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保底水量的做法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固定回報」模式。儘管政府已明確禁止,但不少企業依然在沿用。

  不合理的調價公式

  而這些合資制水廠現正使用看似「市場化」的調價公式,來掩蓋變相漲價的事實。

  CBN記者獲得的一份陝西某市制水廠目前仍在使用的公式。其核心內容是:基準水價乘以K係數。K係數共有5個因素,分別為電價、化學藥劑價格、工人工資、匯率變化係數、CPI指數。自來水公司需向制水廠支付的取水費為:實際水費=交易水量×(基準水價+稅金)×K係數。

  這個神秘的K係數仔細看來就可以發現,不僅從數學邏輯上不合理,從商業邏輯上也存在諸多問題。依據此公式,制水企業的成本可能「虛高」,最終的結果就是居民要承受用水價格偏高的現實。

  一位證券公司研究員分析認為:「從數學上看,這個公式調價的計算方式有問題。電價、工資、化學品等指數後面的數值,表面上是代表這些指數所佔水價的成本比例,但這種比例並不一定準確。」

  而從商業邏輯上來看,「公式中以電價、工資等變動比較大的項目作為參考係數,但"折舊"這種固定的數值卻沒有顯現在公式之中,這是不是合理呢?」

  總的來說,神秘的K係數會使制水廠的實際成本很可能要比公式計算出來的成本低。制水廠「虛高」的成本也使自來水公司將會掏更多的現金購買制水廠的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焦點

  • 「說法」領養「虛擬犬」穩賺不賠?
    「投資區塊鏈養寵,輕鬆領養『虛擬犬』,無需複雜的資本運作就能輕鬆暴富而且穩賺不賠。」不法分子向投資者描繪了如此美好的「錢景」,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心動不已,主動掏出了腰包。(網絡圖片)【案情簡介】2019年夏天,平陽人林宏(化名)通過各種方式向身邊的熟人推薦他運營的一個名為「微禾區塊狗」的投資類APP,經營「虛擬犬」交易,並承諾該項目穩賺不賠。
  • 巴菲特:真正穩賺不賠的投資,其實是這個,大部分人都忽視了
    他曾在公開場合透露過他的成功秘訣是低成本高回報的,也是最穩賺不賠的,那便是——大量的閱讀,投資自己。 巴菲特告誡年輕人:「讀書就是最穩賺不賠的投資,因為你只需要花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把作者幾十年的個人經驗據為己有。」 對於任何人來說,閱讀都可以讓內心變得平和、還可以增長涵養、升華思想。這也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
  • 養麻鴨穩賺不賠,這樣飼養才科學,能比別人賺更多
    養麻鴨穩賺不賠,這樣飼養才科學,能比別人賺更多麻鴨是我國本土的鴨子,還叫麻雀羽鴨?因為羽毛又黑又白,看起來很像麻雀,因此得到這個名字,而且在我國的分布也是比較廣的,因為是本土呀,所以它們的體格比較強壯,適應性也比較好,是一種低成本高收入的飼養項目,很多農民都願意參與進來。
  • 明日方舟:現版本素材掉落效率最高的副本匯總 1-7刷石頭穩賺不賠
    #遊戲圈中的春節#明日方舟介於這次春節期間沒有任何活動,估計不少玩家都在植樹期期間刷一些用得上的素材,考慮到第六章開圖還有新的素材的加入,這裡不妨來匯總一下現版本最新的素材掉落最高的副本匯總,其中1-7刷石頭穩賺不賠
  • 手機「養狗」 穩賺不賠?警方破獲華登區塊狗詐騙傳銷案!
    (原標題:手機「養狗」 穩賺不賠?涉嫌詐騙傳銷,帶頭致富「第一人」落網伏法)內容來源:本文由防騙大數據(FPData)轉載於金沙公安,特此鳴謝!
  • 華帝原本穩賺不賠的借勢營銷,陷入退款糾紛,暴露了經營體系弊端
    對於華帝而言,一場原本旨在名利雙收、穩賺不賠的借勢營銷,儼然成了一場鬧劇。華帝的銷售模式與老闆、方太品牌不同,主要採取的是代理經銷的模式,先款後貨,基本依靠大型連鎖企業銷售。多年來,憑藉此模式華帝得以快速擴張,但華帝在渠道上一直存在隱患。在華帝現有的代理經銷機制下,由於並不深入參與經銷商的日常管理,華帝對經銷體系的管控能力有限,但又不得不依賴線下渠道。
  • 襄陽新增一家重點外資企業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市商務局走訪調研我市重點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疫情發生以來,航宇嘉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公司為復工復產做了充分的準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做好各項消殺工作的同時,在公司門口設崗逐一登記進入人員,檢測體溫,發放《襄陽市工業企業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指南》小冊子,在公司內顯著位置擺放新冠肺炎防護知識宣傳板。
  • 陵縣外資企業icp備案申請條件
    陵縣外資企業icp備案申請條件專業辦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網絡表演文網文、直/播文網文、動漫文網文、音樂文網文、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許可證辦理、edi許可證辦理、icp、IDC許可證、ISP許可證、SP許可證、許可證、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書、許可證、國內多方通信、營業性演出、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許可證
  • 中外資企業合作陰謀
    雖然,我們一再被告誡,不能以陰謀論的觀點來看待中外企業合作,然而,在事實上,無論我們是否承認,中外企業合作都是帶有特定目的的,而且是一種很強的利已趨勢。    合作溯源:各懷心事走到一起    對於外資來說,如果說早期的中外合作是為了便於進入中國市場站穩腳根的話,那麼現在的合作更多的是來自市場的爭奪。
  • 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限制放開,油氣和頁巖油氣產業鏈企業將受益
    此外,在《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中規定:城市人口50 萬以上的城市供排水管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與2018年相比較,新版負面清單放開了對城市燃氣和熱力的管控。徹底放開外資投資城市燃氣, 鼓勵了城市燃氣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天然氣下遊利用。
  • 「雲端」精準招商 石家莊市312家外資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為提振發展信心,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市投促局積極開展「雲端」精準招商,將以往招商的「面對面」變為「屏對屏」,「手握手」變為「線連線」,藉助網絡把招商引資工作從線下搬到了「雲端」,切實做到項目對接不斷鏈,企業服務不斷線。與此同時,千方百計加大外資企業復工達產力度,深化開發區改革發展,統籌推進招商項目履約落地,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 疫情影響下,外資企業「三復」問題參考指南(上)
    我們建議疫情期間在滬外資企業針對如上情況,暫緩尚未辦理完畢的外資企業員工的工作籤證,同時對於商務人士的往來建議以緊急必要性為前提,減少一般性的商務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外資企業在這場戰「疫」中和上海其他企業一樣,平等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因此,外資企業也有必要了解上海出臺的針對國內企業的幫扶政策,並結合自身行業及特點等,找到可以適用自身企業的優惠政策(政策文件清單請見附錄二)。
  • 河南省商務廳:河南外貿企業復工率37.6%,外資企業復工率37.7%
    河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敬林在發布會上提到,河南省各地把支持和推動外經貿企業復工復產作為「三外」穩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商務部門對河南全省「三外」重點企業實行「服務官」制度,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全力助推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各地商務部門積極為重點外經貿企業提供應急運輸通行B證,辦理C類運輸通行證,保障物流運輸暢通。
  • 在外資企業掌門人眼中,開放已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標籤」
    「全球投資組合需要開放和透明的貿易環境」「期待實現創新創業的夢想」「想更好把握住極具活力的中國市場」……上海昨天迎來新一批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其中超過1億美元的大項目就有15個,在這些外資企業掌門人眼中,這座城市長期領開放風氣之先,早已成為投資興業的最佳場所。
  • 中國開放再擴大 在華外資企業新機遇
    2017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8775.6億元,同比增長7.9%,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在華外資企業的業績增長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創新從中國走向世界顧樂涵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關係,中國民航從泰雷茲集團前身——法國湯姆遜無線電報總公司引進了4套甚高頻全向信標設備以提高地面導航精度,拉開了中法兩國航空領域合作的序幕。
  • ...消費升級的高新技術領域成為支持重點,吸引外資企業加速布局_7x...
    攻堅四季度,穩外資政策組合拳持續加碼;四季度以來,我國穩外資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近期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密集部署,推動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自貿港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等重磅利好年內出臺,並將適時啟動後續批次的國家層面重大外資項目申報工作;地方層面,海南、上海、北京等多地積極推出新的吸引外資舉措,其中,助推產業轉型、消費升級的高新技術領域成為支持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