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資企業掌門人眼中,開放已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標籤」

2020-12-05 上海熱線

  「全球投資組合需要開放和透明的貿易環境」「期待實現創新創業的夢想」「想更好把握住極具活力的中國市場」……上海昨天迎來新一批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其中超過1億美元的大項目就有15個,在這些外資企業掌門人眼中,這座城市長期領開放風氣之先,早已成為投資興業的最佳場所。

  更多機遇,承載企業創新夢想

  巴斯夫大中華區營運與基地管理全球高級副總裁莫立森表示,上海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火車頭,引領產業升級轉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企業和人才。這座城市對於巴斯夫而言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裡是大中華區總部,更是集團重要的全球研發和創新樞紐。

  作為一家與中國有著長達134年淵源的外資企業,巴斯夫見證了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等領域取得的矚目成就。莫立森透露,近期公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為巴斯夫在上海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獨特機遇,「我們在臨港新片區新設了巴斯夫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計劃開展進出口、離岸貿易,以及轉口和轉賣貿易。希望抓住臨港新片區和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的重要機遇,更好把握住極具活力的中國市場,進一步擴大對華貿易,實現自身發展。我們同時也期待,政府能在政策扶持、人才培養、土地和住房規劃等領域出臺一系列友好的政策,助力企業長足發展。」

  香港同潤生物醫藥公司此次計劃投資1.5億美元,在浦東新區張江新建生物醫藥項目。「我們公司主要研發的是腫瘤免疫療法的創新藥,目前處於創業的初始階段。」公司相關負責人程瑩昨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放眼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張江稱得上是非常領先的高科技園區,「這裡不僅有大型跨國藥企,也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小型創業公司,各種類型的人才集聚於此,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鏈」。

  她同時坦言,生物醫藥的研發,尤其是創新藥需要巨大而且持續的投入,在上海,無論是已經起步的科創板,還是駐紮的金融機構、風險投資等,都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助力,「這是一塊寶地,我們非常期待能在這裡實現創新的夢想」。

  引領開放,合作邁向更深層次

  目前,上海已成為國內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數量最多的城市,與外資的合作正在向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邁進。

  嘉吉公司是一家成立於1865年的家族企業,主要從事農業、食品、飼料、金屬、貿易、船運、金融及風險管理等多元化業務。數十年來,嘉吉一直致力於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在中國開展業務可以追溯到1971年,目前擁有超過50個運營點,超過一萬名員工。中國仍是嘉吉可以獲得最大增長機遇的國家,我們將和合作夥伴繼續致力於投資創新和生產,積極推動全球貿易。」嘉吉公司亞太區總裁安博特表示,「我們選擇上海作為中國總部,正是得益於這座城市高度專業化的管理,得益於它持續致力促進國際貿易和市場經濟發展。嘉吉多元化的全球投資組合需要開放和透明的貿易環境,正如上海所培育的這樣。我們期待繼續擴大與上海的合作。」

  由「英雄聯盟」開發商拳頭公司和騰訊投資設立的騰競體育今年1月落戶靜安區,未來將在上海舉辦全新的英雄聯盟賽事,從IP開發、賽事贊助等產業鏈上下遊切入競技體育產業。騰競體育聯席CEO林松表示:「電競現在還是一個年輕的產業,它的發展可能還需要10年、20年、甚至50年時間。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特別希望能得到有遠見、有願景的合作夥伴,包括政府合作夥伴的支持。我能感受到上海極大的活力,每天、每月、每年都能發現這裡正在發生變化,更開放的政策,更多新企業的入駐,更多商業機會的開發,以及更多像電競這樣的新興產業紮根落戶。正因為上海既有國際化視野,又有電競比賽的歷史沉澱,再加上政府和企業的順暢溝通,才讓我們選擇在上海發展。」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文匯報 作者:唐瑋婕 薄小波 責任編輯:姚衛斌

相關焦點

  • 上海擁有怎樣的開放姿態,可以一次次拿下「外資大單」?
    當前,上海正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並努力把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辦得更好。這是上海的歷史性機遇,也為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提供了巨大舞臺。
  • 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飄紅的數據表明,開放的優勢、貼心的服務、優化的環境,為外資企業深耕中國、深耕上海帶來更堅定的信心。   今年上海吸引外資形勢怎樣?數據顯示量質齊飛   近年來,上海不斷增強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資源能力,一方面持續推進高能級地區總部紮根上海,另一方面積極支持跨國公司設立研發中心及開放式創新平臺,積極參與科創中心建設。
  • 上海再迎外資集中簽約 今年合同金額達5000億美元
    這是外資繼續看好中國、看好上海的有力明證,也充分表明上海與外資的合作向著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邁進。「這座城市對於巴斯夫而言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裡是我們的大中華區總部,更是巴斯夫集團重要的全球研發和創新樞紐。」
  • 中國開放再擴大 在華外資企業新機遇
    人民視覺開放再擴大 外企新機遇(權威論壇)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曆程。2017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8775.6億元,同比增長7.9%,創歷史新高。隨著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創造了更加開放、便利、透明的營商環境,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聯合國貿發會議近期發布的報告也顯示,中國外資流入量達到歷史新高,是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地。這印證了中國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泰雷茲對在華業務發展充滿信心。
  • 上海外資項目集中簽約 42個籤約項目投資總額共約550億元
    眾多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充分表明上海與外資的合作向著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邁進。↑上海外資項目集中簽約,42個籤約項目投資總額共約550億元。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說,「堅持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也是上海最大的優勢所在。上海一直以來走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始終歡迎各類企業來滬投資興業,始終是全球投資首選地。」
  • 問策上海2025|蔣穎:我能夠想像這座城市的未來是無限的
    2021年起,我國將實施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上海也將迎來自己的「十四五」規劃實施期。即日起,澎湃研究所推出「問策上海2025」專題。本專題通過記者專訪、學者建言和問卷調查,呈現本地企業家、專家學者和市民大眾就上海如何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宜居城市等事宜的建言獻策和質樸識見。一併歡迎各界讀者提供真知灼見。
  • 上海繼續成為外商投資首選地之一 上海的歷史性機遇為企業提供了...
    「百年老朋友」不斷加碼上海此次籤約的不少是外資增資項目,「老朋友」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不斷加碼上海這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沃土,依然充滿信心。已經在上海生活了6年的巴斯夫大中華區營運與基地管理全球高級副總裁莫立森博士說道:「上海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火車頭,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企業和人才,引領中國的產業升級轉型。這座城市對於巴斯夫而言,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糧油巨頭美國嘉吉公司是一家成立於1865年的家族企業,主要從事農業、食品、飼料、金屬、貿易、船運、金融及風險管理等多元化業務。
  • 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限制放開,油氣和頁巖油氣產業鏈企業將受益
    而最新公布的2019年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已將這一規定取消。此外,在《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中規定:城市人口50 萬以上的城市供排水管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與2018年相比較,新版負面清單放開了對城市燃氣和熱力的管控。
  • 中國製造業擴大開放哪些行業受益? 外資股份股比限制放寬
    落實重點行業開放要求 逐步放寬外資股比限制中國製造業將為外商提供更多更好投資機會  日前,6架國產ARJ21支線客機同時在上海飛機製造公司大場基地總裝,這也創下了上海民機製造業同時總裝飛機的數量紀錄。不久,第3架ARJ21飛機將交付給成都航空。
  • 這一全球大獎首次花落中國,上海緣何能從全球350座城市中脫穎而出
    11月18日晚落幕的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上海成為最耀眼的明星,一舉摘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WSCA)桂冠。這是中國城市首次獲得這一全球智慧城市行業領域的「奧斯卡獎」。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得到世界級平臺的認可。
  • 上海對標國際規則實施「全流程」國民待遇 更高質量引進外資
    來源:澎湃新聞12月28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商務委主任華源介紹了上海外資工作有關情況。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葛平、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副局長吳水平、臨港新片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俊偉共同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聚集】快打開看看這份上海的中英文簡歷PPT!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三十年前,中央政府宣布開發開放浦東,掀開了上海發展新的歷史篇章。上海這顆璀璨的東方明珠,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發展成就的生動縮影。上海,彰顯高質量發展活力
  • 這裡有一份上海的中英文簡歷PPT!快打開看看吧
    上海這顆璀璨的東方明珠,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發展成就的生動縮影。上海,彰顯高質量發展活力前三季度實際利用外資155.15億美元,在去年同期增長13%的高基數上繼續增長6.1%。去年城市推介大會達成合作意向的149個項目,144個已落地。目前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2700億美元,近6萬家外資企業在這裡蓬勃發展。
  • 襄陽新增一家重點外資企業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市商務局走訪調研我市重點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疫情發生以來,航宇嘉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公司為復工復產做了充分的準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做好各項消殺工作的同時,在公司門口設崗逐一登記進入人員,檢測體溫,發放《襄陽市工業企業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指南》小冊子,在公司內顯著位置擺放新冠肺炎防護知識宣傳板。
  • 近500億元 2019上半年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在華投資一覽
    政策的放寬和龐大的增量市場,促使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進一步加快回歸中國市場步伐。在2019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外資動力電池廠商在華投資總額近500億元。這位韓國第三大跨國集團掌門人計劃,到2022年,將SK電池年產量從目前47GWh提高至55GWh。而早在去年8月,SK還曾在江蘇省常州市斥資24.4億元,投建鋰離子電池隔膜(LiBS)和陶瓷塗層隔膜(CCS)生產工廠。這座佔地近15萬平方米的工廠,擁有4條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和3條陶瓷塗層隔膜生產線,預計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投產。
  • 當年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這6個發展的最好
    眾所周知,1984年我國誕生了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共計14個城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一批對外開放城市,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勵。時光飛逝,轉眼間已過去近三十年,14座城市皆取得不同程度的發展,今天則隨蝸牛一去看看其中發展最好的六個城市,各具特色,魅力非凡。
  • 會場遍及5大洲9座城市
    除深圳主會場外,主辦方還將在5大洲8座城市設海外分會場,分別是美洲的紐約、巴拿馬城,歐洲的倫敦、紐倫堡,非洲的約翰尼斯堡,亞洲的東京、新加坡,大洋洲的雪梨。本屆大會在特置「特區40周年突出貢獻外資企業頒獎」,向參與深圳改革開放建設的外商致以謝意;設置了年度優秀落戶企業頒獎,向選擇深圳、投資深圳、紮根深圳的投資者致以謝意;設置了投資推廣優秀夥伴、投資推廣園區頒獎,向支持和參與深圳招商工作的機構致以謝意;邀請專業諮詢機構分析深圳的IT和BT產業環境,從第三方的角度向全球投資者介紹深圳的投資價值。
  • 藝術的「上海時間」|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隨著2017年底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實現濱江實現貫通、2020年底蘇州河濱水岸線基本貫通開放,「一江一河」沿岸成為人們漫步、跑步、騎行、健身、攝影等活動的首選之地。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的變化,也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浦江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和「外灘燈光秀」是如何打造的?
  • 世界一線城市:美國有5座,印度3座,中國有多少座?
    城市代表一個國家的一部分,我國有多少城市呢?估計知道的人也不多,說實話,筆者也沒統計過。如果問全球有多少個城市,知道的人應該更少。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根據近日GaWC對外發布的世界最新城市排名榜單來看,美國共有5座城市被列為世界一線城市,分別是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波士頓和芝加哥。這5座城市不僅在美國有名,在全球也比較盛名,這幾座城市的計算機、電子、工業機器、交通設備、生物醫藥等都比較發達,而且在人文體育方面也比較盛名。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⑦|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隨著2017年底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實現濱江實現貫通、2020年底蘇州河濱水岸線基本貫通開放,「一江一河」沿岸成為人們漫步、跑步、騎行、健身、攝影等活動的首選之地。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的變化,也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浦江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和「外灘燈光秀」是如何打造的?「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為此專訪了上海市政總院景觀院院長鐘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