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2020-12-03 人民網財經頻道

原標題: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今年以來,雖然全球復甦踟躕,外部需求的「逆風」壓力可能捲土重來,但中國經濟的「增質」步伐依然行穩致遠。作為我國吸引外資的「強磁場」,上海今年以來的新設外資項目、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均呈現出量質齊飛的態勢。飄紅的數據表明,開放的優勢、貼心的服務、優化的環境,為外資企業深耕中國、深耕上海帶來更堅定的信心。

  今年上海吸引外資形勢怎樣?數據顯示量質齊飛

  近年來,上海不斷增強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資源能力,一方面持續推進高能級地區總部紮根上海,另一方面積極支持跨國公司設立研發中心及開放式創新平臺,積極參與科創中心建設。外資企業已經成為上海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力量。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累計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70家、外資研發中心441家。今年以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繼續集聚。在上海市政府近日舉行第三十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證儀式上,新認定了22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5家研發中心。

  今年一季度上海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數據,增速明顯快於去年同期且快於全國,傳遞著跨國企業持續看好中國經濟、上海經濟的信心。今年一季度,上海共新設外資項目1411個,同比增長43.4%;合同外資140.97億美元,同比增長33.7%;實到外資44.68億美元,同比增長20.3%。與此同時,上海吸引外資呈現出大項目引領、結構不斷優化、外資能級持續提升的特徵。

  「強磁場」的「強磁力」從何而來?開放是最大的優勢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始終把吸引外商投資、發展總部經濟放在對外開放的突出位置,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上海這片熱土上投資興業、茁壯成長,見證、參與、推動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成長和發展。

  特斯拉作為首個獲批在中國獨資建廠的外資車企,具有標誌性意義,也是上海迄今最大外資製造業,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影響深遠。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於今年1月啟動,目前一期建設進展迅速,預計兩到三年該廠產能將得以全面激活。

  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我國加快保險業全面開放進程以來首家獲批籌建的合資保險資管公司。工銀安盛董事長馬健坦言,上海正在全力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在世界的排名正不斷提高,任何企業特別是金融企業,如果能夠融入上海,無疑會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上海在制度型開放方面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創新,對擴大吸引外資也功不可沒。我國3月通過外商投資法,成為外商投資領域一部基礎性法律。在德勤中國副執行長蔣穎看來,這部基礎性法律中的一些重要條款與「上海實踐」分不開。如在外資準入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率先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為全國外商投資領域的進一步開放提供了制度借鑑。上海自貿試驗區於2013年發布中國首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於2016年在全國推廣,此次相當於將負面清單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展望未來,改革的基因和開放的品格,將繼續為上海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亮眼成績單背後還有什麼在助力?貼心的服務和優化的環境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與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緊密相關。自去年開始,由上海市商務委牽頭、上海市外資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參與,建立了「政企合作圓桌會議」制度,旨在問需於企、問計於企、問政於企,成為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優化上海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外資企業的創新舉措。

  今年以來,上海面向廣大外商投資企業,組織多場「政企合作圓桌會議」,與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一季度,已面向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上海美國商會等機構召開了「政企合作圓桌會議」,梳理匯總了涉及市場準入、通關便利、資金管理、市場監管、人才引進、規劃環保等多方面問題,這些問題正在分類推動解決。

  在圓桌會議上,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精心準備了問題清單,多家參會企業代表向與會的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提出了針對性強的意見與建議。圓桌會議也得到了上海美國商會的積極響應,在滬美資企業的代表有備而來,拋出了一系列問題。來自政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也做足功課,當場為企業解惑答疑,有的後續開展了實地調研。

  近日,瑞士工業巨頭ABB集團宣布,將在上海康橋投資1.5億美元,新建一座機器人超級工廠。為何將世界領先項目落地上海?ABB(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剛表示,之選擇在上海,是因為這裡有人才優勢,還有非常優越的營商環境。

  位於上海的GE中國總部也是GE全球運營亞太中心和上海數字創新坊的所在地。談及中國是如何成為GE在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時,GE全球高級副總裁段小纓表示,不斷深化自貿區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負面清單制度、逐步改革簡化外商投資監管方式以及很高的服務意識,為GE這樣的外企提供了在華發展的大力支持。

  貼心的政府服務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讓外資加速「落滬」,這不僅顯示上海營商環境在改善,也能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從而把握新的時代機遇,分享新的經濟紅利。(陸文軍、有之炘)

(責編:李楠樺、付長超)

相關焦點

  • 我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吸引外資「磁力」不減
    這意味著天津吸引外資數據又有了新增量。事實上,包括天津在內,我國整體上吸引外資的規模和質量都保持穩定增長。商務部昨日發布的前4月吸引外資的最新數據顯示,1至4月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約1.3萬家,非金融類實際利用外資3052.4億元,同比增長6.4%;折合美元451.4億,同比增長3.5%,增速和上月相比都比較平穩,且顯著高於去年同期。
  • 上海累計吸引380家外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新華網上海7月9日電(記者吳宇)上海市政府9日向40家外資企業頒發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證書,至此上海已累計吸引380家外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亨特道格拉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專業從事高檔建材生產經營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 湖北自貿試驗區:改革紅利形成吸引外資「強磁場」
    湖北自貿試驗區:改革紅利形成吸引外資「強磁場」  本報記者 鄭明橋 柳 潔  日前,美國百事公司旗下武漢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與宜昌市籤約,將在湖北自貿試驗區宜昌片區建年產50萬噸的百事系列飲料生產基地。此次百事公司在湖北追加投資,是首次在內地非省會城市新建飲料生產基地。
  • 北京為何成吸引外資「強磁場」?這份報告給出答案
    論壇上,普華永道中國發布《2020北京市外資發展報告》認為,北京吸引外資的「強磁場」效應不斷釋放。 「獨角獸之城」,數量佔全國近一半 2019 年,北京市全年實現 GDP 3.5 萬億元,比2018 年增長6.1%,是建國初期的約700 倍。
  • 京洽會54個項目籤約落地 北京吸引外資「強磁場」效應凸顯
    原標題:京洽會54個項目籤約落地 北京吸引外資「強磁場」效應凸顯  開放、共享、發展,作為2020年服貿會北京主題日的活動之一,9月8日,由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共同主辦的2020年投資北京洽談會(簡稱「京洽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 強磁力磁鐵小實驗
    飛回家撿回形針用一塊磁鐵會很容易把掉在地上的回形針撿起來,因為回形針是用鐵金屬製成的,而鐵最容易被磁鐵吸引。磁力磁力磁鐵能吸引所有東西嗎?把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收集到一起,然後用磁鐵做實驗,看看哪些東西磁鐵能夠吸上來,哪些東西不能吸上來。
  • 武漢打造吸引外商投資強磁場
    新增世界500強企業投資10家,新增500強投資項目近百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50家,同比增長55.3%;新設外商投資企業中,合同外資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達到60家,同比增長39.5%。從區域來看,以武漢為代表,加速崛起的中部地區,已成為吸引外資「新磁場」。今年,武漢發揚「跳起來摘桃子」精神,深入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吸引外資表現搶眼。
  • 「上海引力」吸引全球
    上海市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累計實到外資2404億美元。2018年,上海新設外資項目數、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分別增長41.7%、16.8%和1.7%,實到外資173億美元,佔全國總數的12.8%。「(政策)效果好不好,關鍵看外資來不來。」
  • 簡化外資入場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去年12月,上海,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中國境外投資者認購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基金產品順利落地。同月,高盛集團正式啟動程序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高盛高華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證券公司。
  • ...消費升級的高新技術領域成為支持重點,吸引外資企業加速布局_7x...
    攻堅四季度,穩外資政策組合拳持續加碼;四季度以來,我國穩外資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近期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密集部署,推動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自貿港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等重磅利好年內出臺,並將適時啟動後續批次的國家層面重大外資項目申報工作;地方層面,海南、上海、北京等多地積極推出新的吸引外資舉措,其中,助推產業轉型、消費升級的高新技術領域成為支持重點
  • 歐美大戲與中文原創齊飛 上海上半年音樂劇演292場
    原標題:上半年全市音樂劇演出共292場,吸引觀眾28.7萬人次,票房收入6152.63萬元,同比增長51.9%  歐美大戲與中文原創齊飛,上海領跑全國音樂劇市場 「相比五年前帶《伊莉莎白》第一次來到上海,這裡的音樂劇市場正在飛速成長。觀眾的熱情歡呼讓我在上半場還沒演完,就連連鞠躬激動得以為已經謝幕了。」
  • 越南加大力度吸引外資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南致力於改善國內經濟,大力吸引外商投資,已成為新興市場中的明星。在製造業推動下,越南2018年出口額為2447億美元,增長13.8%。其中,進出口總額達4288億美元,相當於越南GDP的兩倍,這項比重在亞洲高居第二,僅次於新加坡。「加入區域貿易協定正助力越南改善營商環境、推進當地改革進程。」
  • 上海交大教授齊飛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
    近日,國際燃燒學會(The Combustion Institute)公布了首屆國際燃燒學會會士(Fellow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名單,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齊飛當選。 國際燃燒學會成立於1954年,是燃燒界權威性最高的國際學術組織。
  • 上海擁有怎樣的開放姿態,可以一次次拿下「外資大單」?
    9月16日,上海市政府42個外資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共約77億美元(約550億元人民幣)。再往前追溯,今年8月,總投資額為46億元的21個先進位造業項目在上海金山集中開工,其中有8個是外資項目;5月份,38個外資大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金額合約492億元人民幣。上海為什麼可以一次次拿下「外資大單」?
  • 20000塊釹磁鐵在一起的磁力有多強?老外硬核親測,千萬別眨眼!
    20000塊釹磁鐵在一起的磁力有多強?老外硬核親測,千萬別眨眼!釹磁鐵的磁力非常強,被稱為超級磁王,當在兩塊釹磁鐵之間放上一件物體時,由於兩塊釹磁鐵相互吸引,甚至可以將中間的物體夾碎,一名老外就為了測試釹磁鐵的磁力到底有多強,將20000塊釹磁鐵放在一起,千萬別眨眼!
  • 上海再迎外資集中簽約 今年合同金額達5000億美元
    原標題:上海再迎外資集中簽約,今年累計合同金額達5000億美元上海再次迎來外資集中簽約。這是外資繼續看好中國、看好上海的有力明證,也充分表明上海與外資的合作向著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邁進。「這座城市對於巴斯夫而言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裡是我們的大中華區總部,更是巴斯夫集團重要的全球研發和創新樞紐。」
  • 全球疫情下為何中國引資「磁力」進一步增強?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題:全球疫情下為何中國引資「磁力」進一步增強?
  • 上海交大齊飛教授受聘《能源與燃燒科學應用》國際期刊主編
    近日,國際著名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創辦了《能源與燃燒科學應用》(Application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國際期刊,上海交大齊飛教授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Heinz Pitsch教授受聘為創刊主編。
  • 上交所科創板英文欄目:進一步吸引外資參與科創板市場
    原標題:上交所科創板英文欄目:進一步吸引外資參與科創板市場   11月7日,上交所官網稱,此次推出
  • 在外資企業掌門人眼中,開放已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標籤」
    「全球投資組合需要開放和透明的貿易環境」「期待實現創新創業的夢想」「想更好把握住極具活力的中國市場」……上海昨天迎來新一批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其中超過1億美元的大項目就有15個,在這些外資企業掌門人眼中,這座城市長期領開放風氣之先,早已成為投資興業的最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