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引力」吸引全球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這是一幅全球化、多元化都市的白描——黃浦江兩岸,每天都有各種膚色的人沿江跑步、騎行;澱山湖旁,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國人在與上海青年交流帆船操控技巧;虹橋古北地區的小吃店裡,日本人、韓國人、歐美人和中國人邊吃烤串邊用英文聊天。

沒錯,這就是「上海引力」。

上海市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累計實到外資2404億美元。2018年,上海新設外資項目數、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分別增長41.7%、16.8%和1.7%,實到外資173億美元,佔全國總數的12.8%。

「(政策)效果好不好,關鍵看外資來不來。」在一個月前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長應勇在談到上海營商環境時自信地說,上海當前實際吸引外資的情況,是上海長期以來「開放、穩定、可預期」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印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上海目前有外資企業5萬多家,其中跨國公司總部677家、外資研發中心444家,是我國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外資企業約佔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60%的工業總產值和65%的進出口。

「上海引力」正在吸引全球。

外資醫療機構辦手續「驚人的順利」

2016年,在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正式對外開業的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是上海自貿區首家外商獨資的醫療機構。儘管地理位置並不優越,也不曾大肆宣傳,醫院卻靠著政府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好口碑在開業兩年多後就實現了收支平衡。

永遠幸醫院董事長範煜告訴記者,自己曾在日本投資諮詢行業工作多年,深知日企在中國發展不易,「為什麼在這裡成功了?自貿區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市場公平,能夠充分競爭,政府有承諾,辦事不求人,只要把老百姓服務好就能獲得成功。」

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是日本永遠幸醫療集團的第17家連鎖醫療機構,能成為「國內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外商獨資醫院」,是永遠幸時機抓得好。

上海自貿區成立後,對於外資醫療機構曾有兩次「鬆綁」。2013年9月,《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提出,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2014年7月,上海自貿區推出的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新31條」措施中,又明確指出,醫療機構限於合資、合作。由此,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成為上海自貿區不可多得的醫療領域擴大開放的成功案例。

「很多朋友說,在中國最怕辦各種手續,一張許可證有十幾個章,但我們的落戶得到了浦東新區、自貿區管委會、外高橋集團股份等多方面的支持,可以說『驚人的順利』。」範煜說。永遠幸2014年年底申請,2015年1月就拿到了醫療機構的設置許可,隨後順利在當年辦好了醫院執業許可證。

範煜介紹,醫院現在吸引了以往遠赴日本問診的中國患者回流,還吸引了東南亞、歐美國家的患者,「我們有中醫特色,很多外國人是衝著中醫來的。」

「國際化」的公務員令外資刮目相看

今年3月,路博邁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為首批獲得在中國境內開展投資建議服務資格的外資資管公司之一。路博邁總經理劉頌用「國際化」來形容他在申辦企業過程中遇到的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公務人員,「他們的理念、眼光都非常國際化。我們一看到新政策就立即申請,本以為要等很久,結果他們很快就辦理完並授予我們開業資格。」

路博邁是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知名全球資管機構,管理規模約3000億美元,是最早獲得私募證券基金管理資格的外資資管機構之一。

劉頌對公司在上海的發展很有信心,「上海背靠中國巨大的資產市場,從資管市場規模看,美國有35萬億美元,日本有6萬億美元,中國也在6萬億美元左右;而從成長性來看,美國增速是4.5%,日本是3%,中國則達到了驚人的24.5%。」劉頌說。

路博邁資管公司資格的迅速獲批與浦東新區區政府甘當「店小二」的服務態度分不開。2018年,浦東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937億元,佔新區GDP的28.1%,佔全市金融業增加值的50.8%。

以去年11月揭牌的「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為例,該基地是承擔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和科創板註冊制兩大任務的載體,著力打造上市行政綜合服務、股權投資對接等十大服務功能。

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副局長張輝介紹,科創板註冊制工作啟動後,浦東成立了科創板專項工作組,對張江、金橋等區域的科創企業進行集中調研,超過100家優質企業有意向登錄科創板,工作組目前正根據企業特定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專業培育服務。

「上海公務員對企業的服務態度,令我們對這座城市刮目相看。」劉頌說。

優質環境背後是「科學考核」

上海張江科學城位於浦東新區中環附近,這塊被兩條河流環抱的園區最中間,佇立著一座「張江人工智慧島」。目前,IBM亞太中國區總部、微軟全球實驗室、阿里上海創新中心以及國內外人工智慧大數據公司、雲計算公司已經或正在入駐人工智慧島。

「這個島不光是企業的集聚,我們要把它建設成為一個生態,是全產業鏈的島。」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濤說,島上的體驗中心未來將設置上海首個以AI為主題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我們希望IBM高管、微軟工程師、我們孵化器中的一些創業者,能夠一起走到草坪上,端著咖啡共同交流思想和技術。」

今年1月6日,微軟宣布將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實驗室落地張江。今年8月左右,80%的企業將會遷入正式辦公,微軟實驗室將於5月15日開幕。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說:「上海政府非常有遠見,產業生態鏈非常全,各個行業的領軍公司甚至是龍頭公司在上海都是最全的。」

很多人不知道,上海優質營商環境的背後,是一整套針對基層政府的科學的考核體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介紹,上海通過差別化的績效考核政策來體現推動各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系列考核政策特別強調經濟運行的質量、區域特色定位、產業結構合理比例、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對不同地區有不同要求,市區和郊區要求不盡相同。例如,崇明區主要考核生態指標,就是根據其生態島的發展定位設定的。」

馬春雷介紹,上海對生態類、紅線類的考核非常剛性,每年都設定明確的約束性目標。同時,在有限的發展空間中不斷增強經濟密度,例如,原來上海許多工業園區容積率相對較低,現在允許適當提高容積率。「總體上,我們希望可以交出一張高質量發展的上海答卷。」

相關焦點

  • 月球也受太陽引力吸引,為何沒被吸走?
    對於地球的安全而言可以說是居功至偉,而地球之所以能夠控制月球,圍繞自身旋轉,是因為地球本身的引力擄獲了月球,而地球本身也是被擄獲的對象,它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在太陽系中像地球一樣的行星,還有另外七個,他們都是由於太陽的引力吸引,才造成了這種現象。
  • 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原標題: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今年以來,雖然全球復甦踟躕,外部需求的「逆風」壓力可能捲土重來,但中國經濟的「增質」步伐依然行穩致遠。作為我國吸引外資的「強磁場」,上海今年以來的新設外資項目、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均呈現出量質齊飛的態勢。
  • 吸引人才,上海拼的是「舞臺」
    張江的這個問題,也是上海多個產業及科技園區的縮影。 記者|王 煜  上海在吸引人才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是簡單粗暴的物質比拼,而是成長的舞臺、發展的空間——這是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近期向全社會、海內外發出明確的信號。這樣的舞臺空間,申城靠什麼來支撐?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上海引力」——上海市加快培育高質量...
    這些數據,有人統稱為「上海價格」,意味著上海正在成為全球的「定價中心」之一。金融一著棋活,經濟全盤皆活。如果說金融先行是浦東開發的突破點,那麼,用高水平開放吸引國際金融大潮,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正推動上海乘風破浪,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領航船」。
  • 長安UNI-T:最好的吸引就是自有引力
    以用戶共創思維 與年輕攜行 如何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是投其所好,強行往年輕人扎堆的地方擠,還是辦幾場喧鬧的活動數一數年輕人的躁動? 長安UNI的答案是——用戶共創。以用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和追求,不對進化發展自己的UNI序列。
  • 引力計劃嶄露鋒芒,上海國際廣告獎獲年度策劃精英
    7月23日,2020上海國際廣告節頒獎典禮於上海舉辦,新銳創意營銷機構G Project引力計劃一舉奪下年度策劃精英、最佳投影媒體大獎,入圍年度創意代理。
  • 上海累計吸引380家外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新華網上海7月9日電(記者吳宇)上海市政府9日向40家外資企業頒發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證書,至此上海已累計吸引380家外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亨特道格拉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專業從事高檔建材生產經營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 引力為什麼將物體吸引至質心,其特殊點又在哪裡?
    地球中心的物質確實對你有吸引力,但這並非特殊情況,字面上理解,所有的物體都對你有吸引力,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電話簿、你的仇敵、你看見的東西、地球上所有的物體(或地球之外的物體)都對你有吸引力,每個原子吸引著任意的其它原子。圖解:所有具有質量的物質都會產生引力將其它物體「拉」向自己。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是地球創造了引力,還是引力創造了地球?
    引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就連我們平時的吃飯喝水都離不開引力的作用,但是其實可能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引力到底是怎麼來的,那到底引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地球的內部嗎?其實引力的來源就是時空。按照現有的說法,星球或者物體會在時空中造成凹陷,而這樣的凹陷就是產生引力的罪魁禍首。
  • 「相聚上海」讀書徵文活動收官 吸引50餘國讀者參與
    「相聚上海」讀書徵文活動收官 吸引50餘國讀者參與 來自埃及的 Yara Mohamed Sayed Ismaiel用這樣的開場白打動了第二屆「相聚上海」全球讀書徵文活動的評委,獲得一等獎。  21日,以「閱讀中國·品味上海」為主題的第二屆「相聚上海」全球讀書徵文活動在上海圓滿落幕。
  • 近一年16則減持類公告,引力傳媒「引力」何在?
    02、成也收購敗也收購:2019年子公司計提巨額商譽減值引力傳媒的數字營銷業務很大一部分來源於2017年對上海致趣廣告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致趣)及珠海視通超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珠海視通)的收購。上海致趣則是專注移動端的技術型數字營銷公司,是包括「網易雲音樂」、「知乎」、「攜程」在內的多家優質移動端媒體的獨家或核心代理商。2017年,引力傳媒積極轉型,自2017年5月10日便開始了長達4個月的停牌資產重組,並在2017年9月14日正式披露了100%收購珠海視通及收購上海致趣60%股權的公告。
  • 北京上海深圳科創期望值全球前三,上海化學醫學被全球科學家看好
    未來十五年,全球科學家最看好哪些城市科技創新前景?昨天,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的《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市的科技創新未來前景廣受看好,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球城市科技創新突破期望值前三位。
  • 上海千年銀杏樹身披「金甲」吸引遊客
    湯彥俊 攝每到暮秋時節,銀杏樹葉紛紛落下,金葉鋪地,吸引不少遊客前來一睹美景。 湯彥俊 攝身披「金甲」的古銀杏樹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目光。 湯彥俊 攝身披「金甲」的古銀杏樹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目光。
  • 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引力創造了星球,還是星球創造了引力?
    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引力創造了星球,還是星球創造了引力?因為有了引力,所以物體會從高空墜落,人們可以在地表行走,引力的存在毋庸置疑,然而直到現在,也沒人知道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儘管科學家們提出了非常多的想法與猜測,並且每一個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終究只是猜測,並不是確定的事實,那麼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到底這些引力創造了星球,還是這些星球創造了引力呢?
  • 被「特斯拉」看中,上海電力大學正在吸引眼球,更名後地位上升!
    上海電力大學原名上海電力學院,在2018年正式更名為上海電力大學。是中央與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作為電力行業的高等學府,加上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影響力,更名僅兩年的上海電力大學就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全球首映 百人上海跳企鵝舞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全球首映 百人上海跳企鵝舞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全球首映 百人跳舞快閃魔都 時長:01:48 來源:電影網
  • 要不是引力,我們就飛出地球了,引力其實很微弱,也很神秘
    即任意兩個質點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該引力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介質種類無關。很重要的引力其實很微弱,只是對於天體來講,它們的質量實在是太大了重力是最微弱的基本力量。磁棒以電磁力的方式把回形針吸上去,這個過程中,磁力克服了整個地球對回形針的引力。
  • 關於「引力」的終極探索
    引力的終極探索物理學中描述引力現象的三個要素:質量、距離和吸引。距離與引力的本質關係:距離是空間結構的表徵(空間的幾何結構呈現出距離關係),兩點距離越遠,代表空間結構越平坦,因此引力越小。3)吸引的本質。在時空中,產生吸引效果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力的作用,另一種是空間的作用。
  • 全球最大的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擇期開放
    上海天文館位於浦東新區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東南緊臨春漣河,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終點站耗資約5.28億元人民幣,總用地面積58602m²,建築面積38164m²,包括1幢主體建築,以及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和魔力太陽塔等附屬建築,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世界頂級的天文館,預計2021年擇期開放!
  • 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
    我們可以依據萬有引力定律完成質量m的操作型定義:讓單位質量的質點(比如千克原器)和某個固定質量的質點M,在固定距離R的情況下相互吸引,測量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引力;再把單位質量的質點換為任意質點,再讓這個質點和那個固定質量的質點M,依然在固定距離R的情況下相互吸引,測量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引力;設相互作用的引力與待測質點的質量成正比,則可以完成對任意質點質量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