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吸引外資「磁力」不減

2021-01-09 中國財富網官方

天津港保稅區日前又來了新的「洋面孔」——由加拿大Trade X公司投資的天思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當地正式落戶。該公司主要提供平行車進口服務,預計年貿易額高達50億元。

這意味著天津吸引外資數據又有了新增量。事實上,包括天津在內,我國整體上吸引外資的規模和質量都保持穩定增長。

商務部昨日發布的前4月吸引外資的最新數據顯示,1至4月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約1.3萬家,非金融類實際利用外資3052.4億元,同比增長6.4%;折合美元451.4億,同比增長3.5%,增速和上月相比都比較平穩,且顯著高於去年同期。

「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始終是全球最受外資歡迎的市場之一。中國將繼續採取有力措施,為各國企業創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說。

吸引外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對外開放政策的護航。目前,外資企業的設立實現了商務備案與登記註冊「一口辦理」。《外商投資法》的相關配套措施、新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正在制定中。近期,商務部已發文取消了6項涉及外商投資的證明事項。

「中國政府不斷釋放擴大開放、保護外商投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信號。」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金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繼續拓展國際海關執法合作,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在吸引外資的增速方面,自貿試驗區表現出優勢,前4個月我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1.8%,佔比達到11.9%。

上月,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區迎來掛牌四周年。以廣東為例,自2015年4月至2018年底,該省實際利用外資達186億美元,年均增長28.3%。

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區吸引外資呈加速特徵。前4月,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9.6%,金額達到211.6億元,和中部地區的220.7億元相差不遠。

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昨日開幕。據悉,至截稿時已有132個重大項目籤約,重慶等地吸引到了日本、德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的投資,主要領域涵蓋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製藥、智能製造、高端物流、雲計算、生態保護等。

西部地區加速擴大開放、吸引外資的步伐還在進一步加快。昨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九省份籤署了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協議。

除了交通建設外,西部省份還出臺相關政策著重吸引外資。廣西近日發布的《關於切實加強我區利用外資工作的通知》列了16項具體措施,包括支持外資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綜合業務全覆蓋等。

在張菲看來,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移,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還有較大潛力,我國對外開放的布局將更加平衡。

原文轉自:上海證券報

相關焦點

  • 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原標題: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今年以來,雖然全球復甦踟躕,外部需求的「逆風」壓力可能捲土重來,但中國經濟的「增質」步伐依然行穩致遠。作為我國吸引外資的「強磁場」,上海今年以來的新設外資項目、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均呈現出量質齊飛的態勢。
  • 優化營商環境,要解決這些突出問題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深刻轉變,通過優化發展環境來激發市場活力,取得了顯著成效。根據世行最新發布的《2019年的營商環境評估報告》,我國營商環境總體評價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已經躍居第46位,比2013年累計上升50位,是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大幅度躍升至第28位,五年累計上升130位。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問題,這一點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 中國營商環境改善被國際點讚 外商投資法備受期待
    改善營商環境,增加國際競爭力,中國展現了不少誠意。隨著外商投資法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外國投資者對中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充滿了更高的期待。11月22日至23日,由財政部、北京市政府、世界銀行聯合主辦的優化營商環境高級別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以「更好的營商環境,更有活力的中國和全球經濟」為主題。在23日的工商界平行論壇上,多國代表對中國營商環境改善「點讚」。
  • 打造營商環境「畢節高地」——畢節市強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掃描
    為吸引企業到畢節投資興業,畢節著力打造服務和效率高於周邊、成本和負擔低於周邊的營商環境「畢節高地」。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成立營商環境整治綜合督查組,統籌調度全市營商環境整治工作,會同各縣(區)採取「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方式開展專項整治,實現營商環境整治「全覆蓋」「無死角」。
  • 2021開年首次國常會,營商環境為何成為首要議題?
    截至11月,中國吸收外資額已實現「八連增」。  考慮到疫情仍在持續,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環境依然嚴峻複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有利於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激發企業活力,穩定經濟增長。  從長遠來看,要在大變局中增強中國經濟競爭力,改善營商環境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 習近平: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vid=433197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強調   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張高麗出席會議。
  • 走出去智庫:未來一年 中國要進入世界營商環境前二十 我們要如何做?
    結合最近網上在議論各地GDP增長數據,我認為,雖然各地非常重視GDP增長,但當前更重要的是營商環境的改善,因為未來城市和地區的競爭將是營商環境的比拼,這有三個原因:首先,當前國際形勢越來越複雜,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未來經貿摩擦會越來越多。
  • 劉賜貴在海南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第二,創一流營商環境是實現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自貿港的必然要求,是吸引全世界投資者到海南投資興業的迫切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指出,「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過去,中國吸引外資主要靠優惠政策,現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資環境」。對海南這麼一個欠發達地區、市場和原材料「兩頭在外」、產業配套不足的島嶼經濟體來說,靠什麼發展?靠什麼吸引投資?
  • 產業鏈聚合發展,引領優化營商環境「新趨勢」
    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過去兩年裡,中國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從2018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連續兩年躋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個經濟體之列,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
  • 治理視角下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2003年起,世界銀行每年公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覆蓋全球190個經濟體。2019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我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在第31位,比2018年上升了15個位次。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是營商環境改善程度最顯著的經濟體之一,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全球疫情下為何中國引資「磁力」進一步增強?
    商務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實現了今年以來實際使用外資首次人民幣、美元累計指標「雙轉正」,9月使用外資連續6個月正增長。全球疫情下,中國吸收外資「磁力」進一步增強,彰顯出供應鏈的韌性穩固,也為各國企業帶來機遇。
  • 越南加大力度吸引外資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增長逐漸放緩,貿易局勢不穩定的背景下,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越南成為少有增長極為迅速的經濟體之一。越南依靠製造業、服務業、房地產開發等在東南亞國家中脫穎而出。越南海岸線較長,擁有許多天然的優良港灣,海運便利,地理條件優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南致力於改善國內經濟,大力吸引外商投資,已成為新興市場中的明星。
  • 京津冀區域城市營商環境排行:北京全國第三 天津全國第二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京津冀區域城市營商環境排行:北京位居全國第三 天津排第20名 石家莊唐山進入全國百強京津冀地區哪個城市營商環境好?根據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296個地級以及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20年全國前十名中北京位居第三,也是唯一的北方城市。
  • 南票區紀委監委:持續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問題監督檢查 助推全區營商環境建設
    ,近日,南票區紀委監委持續開展全區營商環境建設問題監督檢查,並於近日派出監督執紀執法人員突擊檢查了南票區稅務服務大廳、退役軍人服務大廳、民政服務大廳、社會保險事業和社會事務分中心,並就營商環境建設工作走訪了遼寧君榮化工有限公司和金星鎮部分企業。
  • 青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好高效建設攻勢
    原標題:青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好高效建設攻勢   1月8日,中國工業報從青島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圍繞營商環境評價、審批提速增效
  • 2020環球趨勢大會:產業鏈聚合發展,引領優化營商環境「新趨勢」
    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過去兩年裡,中國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從2018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連續兩年躋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個經濟體之列,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
  • 「營商環境」成高頻詞 年內7次「現身」國常會
    原標題:「營商環境」成高頻詞 年內7次「現身」國常會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琪近年來,我國對標國際先進經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屢創新高。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目前,今年召開的24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7次會議都提及優化營商環境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並且多次會議上都提出了具體的舉措。比如,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表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 營商環境排名兩年跳升47位 中國改革經驗圖獲世界銀行推廣
    世行的這份報告認為,中國近年來在「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建立改革協調機制、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加強信息化技術應用、推動國際國內改革經驗雙向交流等方面創造了成功經驗。  近年來,中國大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全球排名持續大幅提升。
  • 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升至31,中國如何做到的?
    近年來,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迅速。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躍升至31位,較上一年提升15位。這其中,智慧財產權保護髮揮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國將聚焦重點行業、產品和市場,加大對制假源頭、重複侵權、惡意侵權查處力度,推動信息公開與聯合懲戒,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在4月26日世界智慧財產權日這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介紹了《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報告》指出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取得新進展
  • 武漢打造吸引外商投資強磁場
    今年一季度,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的持續壓力,武漢市GDP實現了8.4%的高增長,高於全國2.0個百分點,創2016年以來季度新高,經濟向好預期進一步提升。通過提升對外商投資的保護水平,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實現企業與城市發展共贏。環境優化:企業通關時間成本再壓縮栽好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良好的投資營商環境和招商安商氛圍是吸引外資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