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稅區日前又來了新的「洋面孔」——由加拿大Trade X公司投資的天思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當地正式落戶。該公司主要提供平行車進口服務,預計年貿易額高達50億元。
這意味著天津吸引外資數據又有了新增量。事實上,包括天津在內,我國整體上吸引外資的規模和質量都保持穩定增長。
商務部昨日發布的前4月吸引外資的最新數據顯示,1至4月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約1.3萬家,非金融類實際利用外資3052.4億元,同比增長6.4%;折合美元451.4億,同比增長3.5%,增速和上月相比都比較平穩,且顯著高於去年同期。
「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始終是全球最受外資歡迎的市場之一。中國將繼續採取有力措施,為各國企業創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說。
吸引外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對外開放政策的護航。目前,外資企業的設立實現了商務備案與登記註冊「一口辦理」。《外商投資法》的相關配套措施、新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正在制定中。近期,商務部已發文取消了6項涉及外商投資的證明事項。
「中國政府不斷釋放擴大開放、保護外商投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信號。」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金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繼續拓展國際海關執法合作,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在吸引外資的增速方面,自貿試驗區表現出優勢,前4個月我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1.8%,佔比達到11.9%。
上月,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區迎來掛牌四周年。以廣東為例,自2015年4月至2018年底,該省實際利用外資達186億美元,年均增長28.3%。
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區吸引外資呈加速特徵。前4月,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9.6%,金額達到211.6億元,和中部地區的220.7億元相差不遠。
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昨日開幕。據悉,至截稿時已有132個重大項目籤約,重慶等地吸引到了日本、德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的投資,主要領域涵蓋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製藥、智能製造、高端物流、雲計算、生態保護等。
西部地區加速擴大開放、吸引外資的步伐還在進一步加快。昨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九省份籤署了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協議。
除了交通建設外,西部省份還出臺相關政策著重吸引外資。廣西近日發布的《關於切實加強我區利用外資工作的通知》列了16項具體措施,包括支持外資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綜合業務全覆蓋等。
在張菲看來,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移,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還有較大潛力,我國對外開放的布局將更加平衡。
原文轉自:上海證券報